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练习2 岳麓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练习2 岳麓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7课《隋唐的文学艺术》练习2 岳麓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课 隋唐的文学艺术综合练习1.唐朝文学里最光彩夺目的是a.辞赋 b.诗歌 c.散文 d.词曲思路解析:所谓“最光彩夺目”意思就是成就最高。在唐朝诗歌成就最大,诗歌又称作“唐诗”。答案:b2.莫高窟坐落在今天的a.山西大同 b.河南洛阳 c.甘肃敦煌 d.陕西西安思路解析:本题是对莫高窟地理位置的考查。莫高窟位于今天的甘肃敦煌。山西大同有云冈石窟,河南洛阳有龙门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并称为我国的三大石窟。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隋唐文化处在我国封建文化的a.高峰时期 b.形成时期 c.发展时期 d.衰落时期思路解析: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答案:a2.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是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白居易思路解析:“诗圣”是杜甫,“诗仙”是李白。答案:b3.表现杜甫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的诗篇是a.行路难 b.长恨歌 c.望庐山瀑布 d.三吏三别思路解析:唐代杰出诗人中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诗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恢弘气势;行路难则表达了远大的抱负。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诗作三吏三别等,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白居易的长恨歌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答案:d4.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a.唐太宗 b.武则天 c.唐玄宗 d.唐中宗思路解析:秦王破阵乐的作者是唐朝皇帝唐太宗,唐玄宗创作的是霓裳羽衣舞,注意二者之间的差别。答案:a5.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是a.龙门石窟的佛像 b.云冈石窟的佛像c.敦煌莫高窟 d.乐山大佛思路解析: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敦煌莫高窟,它所藏的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答案:c6.欣赏杜甫回顾亲身经历的诗句: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材料二: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完成(1)(5)题:(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盛世景象?(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哪一时期的战乱景象?(3)对比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杜甫生活在什么特殊时代?(4)杜甫写出以上诗句的思想基础是什么?(5)综上所述,说明文学创作的源头是什么?思路解析:材料题的一般作法是,首先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要特别注意材料的出处和时间,这对帮助理解材料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分析概括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和教材的相关知识相衔接,最后用概括简练的语言总结出答案。本题用我们熟悉的两首唐诗作素材,既考查我们对唐朝诗人及其名篇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与之相联系的有关历史知识,是一道考查灵活,颇具创新的好题。材料一是描写唐朝唐玄宗前期开元盛世时期经济繁荣的盛况;材料二是描写安史之乱后唐朝由强盛走向衰落时的战乱景象。可见,诗人杜甫是唐朝由安定到动荡年代的见证人。本题所问都与这一时代特征相关联。本题的关键是把诗歌描绘的景象和教材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拓展才能写出答案。答案:(1)材料一:开元盛世。(2)材料二: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