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力学.doc_第1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力学.doc_第2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力学.doc_第3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力学.doc_第4页
中考物理二轮专题突破 力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力学专题考查力学知识点题目中易错点主要有以下部分:1用刻度尺测长度,在读数及记录时忘记估读、忘记单位等。2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理解不深刻。3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的理解不全面。4对密度及其公式的认识理解错误。5误认为重力方向是垂直于支持面。6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理解不正确,误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7对惯性的理解存在误区,误认为速度越快惯性越大,误认为物体受到惯性力。8关于平衡力的判断容易出错,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容易混淆。9由于对摩擦力没有全面认识,滑动摩擦与静摩擦区分不开来。10对压强公式中的压力与受力面积的对应关系理解不透。11对液体压强的理解不透。12对被研究物体两侧流速大小认识不清,易判断错误。13对浮力的认识不全面,不能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误认为浮力的大小与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14在进行浮力的计算时不能综合分析。15对功的概念及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的理解存在欠缺。16对功率是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的理解不透。17对物体匀速运动时机械能的变化考虑不全面。18不能正确确定力臂和杠杆的最小动力。19不能正确判断承担物重的滑轮组的绳子段数,从而不能正确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20不能正确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混淆了有用功和总功。21不能正确区分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力学计算题常考知识点速度 密度 重力 压强 浮力 功与功率 机械效率力学计算题常考公式解速度计算题时要注意:(1)在利声、光的反射测距离时,要清楚声或光走的路程是所测距离的两倍。(2)在计算时,各个物理量要采取统一的单位。解密度计算题时要注意:(1)要找准对应的质量和体积。(2)要特别注意求解密度知识时常与浮力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解压强计算题时要注意:(1)要求的是固体压强问题还是液体压强问题,对于固体压力和压强的求法是,先求压力fg,再求压强pf/s;而对于液体压力和压强问题,则应该先求压强pgh,再求压力fps.解浮力计算题时要注意:首先要根据题目意思判断出物体是否受到了浮力作用。其次要弄清最终物体在液体中是处于什么状态,若最终漂浮,则用公式f浮g物来计算;若最终是浸没的状态,则用公式f浮液gv排来计算。要特别注意区分v排与v物的关系。解功和机械效率计算题时要注意:(1)做功题要注意三种不做功的情况,谨防见到数字就套公式计算;(2)滑轮组机械效率题要注意如果被提升的物体重力改变,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也随之改变。一、选择题1这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诗人看来云是不动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a岸边的江堤 b江边的树c树上的飞花 d诗人的小船2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3谁也没有我跑得快!我是( )a高速奔驰的磁悬浮列车 b让万物生长的阳光c翱翔高空的超音速战机 d运载宇宙飞船的火箭4教室里,带磁性的粉笔刷可吸在黑板上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关于粉笔刷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粉笔刷所受磁力与粉笔刷所受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粉笔刷所受磁力与黑板对粉笔刷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黑板对粉笔刷的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上d粉笔刷没有受到摩擦力作用5将质量为200g、底面积为410-2m2的物理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a5pa b10pa c50pa d5000pa6. 如图,轻质杠杆ab可以绕o点转动,在a点用细线悬挂一重物,在b点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动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若将动力的方向改为沿虚线方向,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 )aoba.动力臂增大,动力增大 b.动力臂增大,动力减小c.动力臂减小,动力减小 d.动力臂减小,动力增大7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下叙述中的两个力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b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c弹簧侧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所受的重力d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摩擦力8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甲容器内只有水,乙容器内有木块漂浮在水面上,丙容器中悬浮着一个小球,则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相等b三个容器中,丙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最大c如果向乙容器中加入盐水,木块受到的浮力变大d如果向丙容器中加入酒精,小球受到的浮力不变第5题图第4题图9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两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相同时间内所做的功分别为w1、w2,则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af1f2 w1w2 bf1=f2 w1w2cf1=f2 w1w2 df1f2 w1w210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省力,机械效率甲图大 b甲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c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一样大 d乙图省力,机械效率乙图大第9题图s/mt/so第1次第2次第10题图第12题图图1图2h/mt/s24681012123411如图1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85n的水泥桶,动滑轮重为15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工人在将水泥桶匀速向上拉的过程中,水泥桶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 a水泥桶匀速上升的速度为3m/sb010s内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做的功为900jc08s内建筑工人对水泥桶做的功为684j第11题图d建筑工人对绳的拉力的功率为30w12如图表示一个人站在匀速上升的电梯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电梯上升过程中,人的机械能不断增大c电梯上升过程中,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做功为零d人对电梯的压力与电梯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填空题1如图所示,将小纸条自然下垂,靠近水龙头流下的水流,小纸条将(选填“偏向”或“偏离”)水流,这一现象说明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2雪橇是雪地常见的交通工具。若狗拉着雪橇以10 m/s的速度在水平雪地上沿直线匀速滑行,雪橇受到的阻力是200 n,则狗在5 min内做了 j的功,功率为 w。第3题图甲乙第5题图第1题图3. 如图为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向右运动时的频闪摄影照片,所用闪光灯每隔相等时间闪亮一次,拍下此时木块的位置由照片记录可知木块的速度,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两空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4小龙同学重500 n,游泳时有过这样的体验:当他站立在水中快要浸没时,脚几乎没有受到池底的支持力。此时他受到的浮力约为 n。身体的密度约为 kg/m3。5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5n如图(乙)所示,小球一半浸在水中,测力计示数为2n则小球受到的浮力为n,小球的体积为cm3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n(g取10n/kg)6一座平直的跨海大桥全长1.6km,桥头立着如图所示的两个标志牌如果一辆匀速行驶的载重汽车恰好达到两标志牌的最大限定值,该车通过桥中央时对桥面的压力为n,通过该桥的时间为h(g取10n/kg,车长不计)第7题图第6题图7象征“和平、友爱和快乐”的巨大黄鸭在香港与游客见面,图为大黄鸭浮在海面上的情景它的质量约为600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kg/m3,它浸在水中的体积约为m38如图,我国“歼15”舰载机已在“辽宁舰”上成功起降,“辽宁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舰载机往航母甲板上降落时,以_为参照物,舰载机是运动的;舰载机着舰后由于_继续高速运动,所以必须适时放下着舰钩,钩住甲板上的拦阻索,达到强行减速目的,其中涉及的力学知识是_(选填一项);当舰载机停在航母水平甲板上时,其重力与_力属于平衡力。 甲乙薄纸第10题图第9题图第8题图9如图是薄纸制成的下端开口,容器的容积为1m3,所用薄纸重量为0.5n,容器内空气重量为 n,容器(含其内空气)的总重量为 n(空气质量为 1.29kg/m3,g=10n/kg),为了使容器悬浮在空中,你要用 _ 方法使容器内空气减少,容器内空气的重量减少 n,容器才能悬浮在空中,此时容器内空气密度 容器外空气密度(选填“大于”,“等于”,“小于”)。10如图所示,底面积相同的甲、乙两容器,装有高度、质量均相同的不同液体,则它们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 p乙三计算题1 5月12号是母亲节,小明陪父母一起去商场,想送给母亲节日礼物,在商场中妈妈看上了既美观又实用的茶几鱼缸,如图甲所示现将该鱼缸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鱼缸内的底面积是0.8m2,所装水的深度为0.5m一条质量为100g的金鱼匀速在鱼缸水中游动,如图乙所示g=10n/kg(1)金鱼受到的浮力是多大?(2)水对鱼缸底部的压力是多大?2如图所示,“远征号”潜水艇从长江某基地驶向东海执行任务,该潜水艇设计体积约为vm3,自身质量为m t当它在东海某位置海面下h m深度出潜伏时,求:(已知海水的密度为kg/m3,g=10n/kg;不考虑潜水艇体积变化)(1)它所受到的浮力f浮;(2)潜水艇壳体受到海水的压强p3如图所示,重为1140n的物体,它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103cm2工人师傅用600n的力匀速提升物体,物体的速度为0.2m/s(不计摩擦及绳重)求:(1)工人师傅拉绳的功率;(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3)体重为450n的小明用此滑轮组提升物体,但物体没有被拉动,物体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4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0.5m,最短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g取10n/kg)(1)若空桶的质量为2kg,则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pa?(2)当桶装足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为多少pa?(3)当桶装足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少n?5小雯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所骑自行车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1)根据图表中数据计算:除自行车自重外,它还能承载物重多少n?(2)若该自行车一只轮胎最大容积约2.2103m3,某次充气后,胎内气体的密度约1.42kg/m3则一只轮胎内气体的质量是多少kg?(3)在炎热的夏天,不要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太足,请用物理知识简要说明原因自行车净重200n行驶时轮胎和地面接触面积2102m2以5m/s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阻力30n车轮直径0.61m轮胎承受最大压强1.2105pa6. 2012年4月5日开始实施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载有学生的校车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不得超过60 km/h。某智慧校车空载时的质量是6 600 kg。智慧校车超过限定速度时,系统会发出超速语音警报,并强制控制车辆行驶速度,保证安全行车。g取10 n/kg。(1)若空载时校车车轮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是0.2 m2,此时校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是多大?(2)该校车在某普通公路沿水平方向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3 000 n,校车在4 min内最多可做多少功?fa7人们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浸没在河底的实心物体a打捞上来,物体a的密度为9.0103kg/m3,体积为100dm3在5000n的拉力f作用下,物体a在2s内匀速竖直上升2m(物体未露出水面),不计水的阻力,g=10n/kg求:(1)物体a受到的浮力(2)拉力f做功的功率(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8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1)根据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可知,甲每次心跳时间间隔(即甲心电图纸带相邻波峰走纸所用时间)为 s;(2)这台心电图仪输出坐标纸的走纸速度大小为多少毫米每秒?(3)乙的心率为多少次每分钟?9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的轻质圆柱形容器甲、乙分别盛有质量均为m的水和酒精,甲、乙的底面积分别为s、2s。(酒精=0.8103kg/m3) 若乙容器中酒精的质量为1.6千克,求酒精的体积v酒精。 求乙容器中0.1m深处酒精的压强p酒精。 现有物体a、b(其密度、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请在物体a、b和容器甲、乙中各选择一个,当把物体放入容器中后(液体不会溢出),可使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最大且压强最大。求该最大压力f最大和最大压强p最大。物体密度体积a2vb3v甲乙10学完“浮力”知识后,小芳同学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活动。(水=1.0103kg/m3,g取10n/kg.) (1)她选取一质量为750g、体积为1250cm3长方体木块,让它漂浮在水面上,如图甲所示。求木块受到的浮力。(2)取来规格相同由合金材料制成的螺母若干,每只螺母质量为50g,将螺母逐个放置在漂浮的木块上。问:放多少只螺母时,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乙甲(3)她又用弹簧测力计、一只螺母做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弹簧测力计静止时的示数为0.4n。求合金材料的密度。 四、实验题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 、b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 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12,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a、mb , ( mamb) 。( l )如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 ,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 )如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 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 3 )图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2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f/n02486l/cm3.20.81.62.4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实验次数1234567拉力(钩码总量)f/n0123456弹簧伸长量l/cm00.400.801.701.602.002.40(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曲线(3)由图象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答: ;理由是: 。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中,利用在杠杆两端挂钩码的方法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13.0102.01522.5202.52031.0301.030o(1)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2)实验时仍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上表。根据表中的信息,得出“f1l1=f2l2”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 。原因是: 。(4)如果用杠杆一端挂钩码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的方法做实验。请分析说明用这种方法做实验的好处 。4小满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时,利用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实验次数物重g/n空桶重g0/n拉力f拉/n桶与水重g1/n浮力f浮/n排开水重g排/n10.60.10.30.30.30.221.10.10.60.60.50.530.90.10.50.50.41.测出物体和小桶所受的重力2.把物体浸入水中,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物体排开的水。3.测出被排开水所受的重力(1)请将表格中第三行的数据补充完整。(2)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发现,第一组数据明显与其它数据反映的规律不符。为了得出结论,他将第一组数据中的桶与水重g1改为0.4n,排开的水重g排改为0.3n。请你评价他的做法:评价: 。针对此实验,你的做法是 。(3)传说澡盆的水溢出给了阿基米德灵感,由此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他在物理学方面的另一重要贡献是 。5. 九年级寒假时,小王同学从山上带回了一块坚硬的矿石。他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这块矿石的密度,测量过程中,他取g=10n/kg。他可用的器材有:天平(最大称量为200g)、量筒、烧杯、杠杆、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细线、水。(1)小王同学首先进行估测,他感觉矿石比一瓶500ml的矿泉水重些,于是他没有直接用太平(附砝码)来测矿石的质量。你认为他的理由是 。(2)小王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测量,图中杠杆水平,细线竖直。他正确操作后,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4n,则该矿石的质量为m= kg。(3)接着他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出了矿石的体积。他的做法是:a将矿石放入烧杯,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让矿石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b取出矿石;c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4)在用量筒往烧杯中加水时,他先加了100ml水,接着又取了50ml水,继续往烧杯中加,到达要求后,量筒中剩余的水如图所示。则矿石的密度= kg/m3。ml1030205040标记标记标记6. 下面是小李同学和小张同学设计的“测食用油密度”的实验方案,请完善他们的方案,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1)小李同学的方案: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食用油再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食用油全部倒入量筒内,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为v1;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 (2)小张同学的方案: 在烧杯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用调节平衡的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3,然后将烧杯内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再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4,读出量筒内食用油的体积v2.其测得的食用油密度的表达式为 .(3)请你对上述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评估,按 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测量,实验误差可能小一些.(4)下图是按小张同学的实验方案进行某次实验情况,请将实验的数据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g)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g)倒出油的体积(cm3)油的密度(kg/m3)34.15g10g2g0.100.5g0.40.20.31030205040ml倒出适量油的体积7.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相对物体的重力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 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同学小王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时间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为验证猜想的正确性,几位同学用三个金属球做了一系列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实验序号材料物体质量(kg)下落高度(h)下落时间(t)1铁球1201.962铁球1302.473铅球1201.964铅球2201.96(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 和 , 结论是: ;(2)小敏同学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质量相等的铁球和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两者下落时间 (填“相等”或“不相等”),原因是: 。(3)根据表中的数据,宇航员在月球上将小铁片和羽毛在同一地点、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它们将( ) a、同时落地 b、铁片先落地,羽毛后落地 c、羽毛先落地,铁片后落地参考答案:一、选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