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单元生物与环境目录j单元生物与环境1j1 生态因素1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1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4j4 生物与环境综合4 j1 生态因素j2 种群的特征、数量变化及种群密度调查【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201408)】27下列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动物的丰富度时,应防止标志物脱落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四边上的菌体c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为更好计算个体数量应将样方中的其它植物拔除d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知识点】j2种群数量的调查【答案解析】d解析: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a错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应统计方格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b错误;调查种群密度时,不需要去除其它植物,c错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用目测估计法统计各种群的数量,d正确。【思路点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201408)】26.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知识点】j2种群的特征及生物保护【答案解析】b解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特征,a正确;种群密度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b错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c正确;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的最主要措施,d正确【思路点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要点的理解,具有思维、判断的能力。【生物卷(解析)2014届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201405)】6如图表示在采用不同网目(网眼直径)和不同捕捞强度时对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调查鳕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标志重捕法b持久保持捕捞强度45%会导致鳕鱼的种群数量不断减小c保持捕捞强度33%同时用大网目捕鱼更有利于保持鱼群的持续发展d保持捕捞强度45%同时用中网目捕鱼使鱼群的年龄组成更接近稳定型【知识点】j2种群【答案解析】d15. j2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两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知识点】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及物种丰富度【答案解析】c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鹰以黑线姬鼠为食,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导致鼠的种群数量下降,a正确;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为(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的物种种类数,种群数量下将,是种群内部的变化,不能说明群落的丰富度下降,c错误;食物链中各营养级都有能量的消耗,所以能量是逐级递减的,食物链植物鼠鹰中,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不同因素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及标志重捕法运用。3. j2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b.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d.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知识点】种群的特征及群落的结构特征【答案解析】d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b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故d正确。【思路点拨】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图表。j3 群落的结构特征、演替及丰富度【理综卷2014届山西省忻州一中 康杰中学 临汾一中 长治二中四校高三第四次联考(201405)】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草原生态系统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相比较,恢复力稳定性较高d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增长到k值后,就保持恒定不变【知识点】j3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群落的演替【答案解析】c 解析:群落在垂直方向的分层现象是指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空间,水稻只是一个种群,不是群落,不能因为水稻无垂直分层现象就说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a错误;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b错误;草原生态系统比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破坏的程度小,由于草原环境条件较好,恢复力稳定性高,所以恢复的速度快,c正确;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k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自然环境遭受破坏的情况下,k值就会减少,d错误。【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种群的数量变化及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典型总结】11. j3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知识点】种间关系及群落的结构【答案解析】d解析: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而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a正确;该种鱼的发育阶段不同,其食物结构可能发生变化,所以其所处的营养级也可能变化,b正确;底栖动物和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垂直结构,c正确;该种成年 鱼及其幼体是同一物种不同发育阶段,在水中的分布属于种群的分布,d错误。【思路点拨】掌握种群与群落的关系及群落的结构。5. j3 (2014甘肃兰州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 b.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 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知识点】种间关系【答案解析】b解析:由青蛙数量增加可减少病毒在水稻间传播,可知稻田中青蛙以稻飞虱作为食物,两者为捕食关系,b 项正确;水稻和青蛙并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a 项错误;病毒 v 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 项错误。【思路点拨】正确理解种间关系的含义。j4 生物与环境综合【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西藏自治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统一考试(201405)】(8 分)某弃置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 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 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1)此地形成的群落是 演替的结果。(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 1 hm2 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 30 只田鼠, 第二次捕获 20 只,其中有标记的 10 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3)能量沿“植物田鼠鼬”的流动是单向的,而且是 ,从田鼠到鼬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 3%5%用于自身的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5)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鼬的气味或行为躲避 猎捕。可见,信息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点】j4 k1 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信息传递【答案解析】(1)次生演替 (2)60 偏大 (3)逐级递减 3% (4)生长发育和繁殖 热能 (5)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1)此弃置耕地本来是有一定的生命基础的,所以此地形成的群落是次生演替的结果。(2)根据题意已知1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3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2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种群密度是302010=60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3)能力沿食物链单向传递并且逐级递减,田鼠同化量是7.5108 j/(hm2a),鼬的同化量是 2.25107j/(hm2a),所以量从田鼠到鼬传递效率是(2.25107)(7.5108)=3%。(4)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5)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思路点拨】掌握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演替的相关知识点,并能对图形进行分析,获取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生物卷(解析)2015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解析(201408)】20.某地区有一种桦尺蠖,其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黑色(s)对浅色(s)是显性,1870年以来,s基因频率的变化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年份18701900193019601990s基因频率(%)1050655012a1870年,种群中浅色个体的比例为90b从1900年至1960年,该物种始终没有进化c到1990年,该桦尺蠖已经进化成了两个物种d自然选择导致s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知识点】 j4种群基因频率【答案解析】d解析:根据在一个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之和等于1,故在1870年,根据种群中s基因频率(10%),可知s基因频率为90,但s基因不仅存在ss个体中,在ss个体中也有,故s基因频率不等于浅色个体ss的比例,a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在从1900年至1960年s基因频率一直在变化,故该物种进化,b错误;到1990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只能说明该桦尺蠖已经进化了,但不能说明成了两个物种,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生殖隔离,c错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机会产生后代,种群中相应的基因频率会不断提高,反之,则下降,因此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d正确。【思路点拨】理解群基因频率的计算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鹰潭一中高三5月联考(201405)解析】图一为某生态系统中某动物种群自动调控图。该动物的数量常常随环境资源的改变而发生波动(注:环境中的动物容纳量是指环境资源能承载的最大动物数量)。(1)图一自动调控图模型为 调节机制。 (2)若图一表示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则从图可看出,灭鼠时只采用杀灭的办法,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灭鼠方案 。 (3)图二表示生态系统结构模式图,、代表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a.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填字母)。b.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图中表示相同生理过程的有 (填标号)。c.上述生态系统出现在地震后形成的土石堆上,则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答案】【全品答案】【知识点】k3 j4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解析】每空1分。(1)负反馈调节(2)使老鼠生存的环境阻力增加(答案合理给分)(3)abcd光合作用次生演替解析: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稳态的基础。从图1可知,环境阻力增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加,环境容纳量下降,小鼠数量会减少,会有效控制鼠的数量。生物群落是由一定自然区域中所有生物组成的,图二中a是生产者,d、c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它们共同组成群落。图二中表示光合作用,表示呼吸作用。该区域地震前生存过生物,因而其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思路点拨】理解负反馈调节的含义及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的含义即可正确答题。【理综卷2014届陕西省西工大附中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201405)解析】32(5分)某废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hm2a)。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 只/h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_ _(偏大、偏小)。(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 ,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知识点】j4 种群密度的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及信息传递。【答案解析】(5分)(1)3%(2)80 偏大(3)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解析: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以鼬同化的能量除以田鼠同化的能量;田鼠种群密度的计算:40/n15/30;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第二次捕食的田鼠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少,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偏大。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式。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思路点拨】理解能量在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及生物同化能量的去向。【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考试(201405)解析】32.(8分)某人工鱼塘的主要食物链由浮游植物a鱼b鱼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的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能量单位:百万j(hm2a)。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浮游植物a鱼b鱼固定太阳能的总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325015001250900500400300(1)该人工鱼塘与自然湿地相比,其营养结构更_、抵抗力稳定性更 。(2)研究能量流动时,需估算种群密度。调查鱼塘浮游植物的种群密度, 和采集时,要考虑定量和定点等因素。(3)表格中的数据显示,按20%的能量传递效率来算,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还需添加 百万j(hm2a)a鱼的饲料;若不添加b鱼的饲料,鱼塘中的b鱼将会至少减少到现有量的 %。(4)鱼的摄入量均大于其同化能量,原因是 。(5)承包人一次性将鱼全部捕捞后不再管理鱼塘,任由杂草杂鱼生长,导致弃包塘里的水草种类和数量都增多,若干年后,原来的鱼塘完全成为一个自然湿地。可以预见的是:变为自然湿地的过程中,鱼的总量将比人工鱼塘时有所 ,植物的优势种群 (是/否)发生改变,该演替过程可作为“共同进化”的证据。【知识点】j4种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答案解析】(每空1分,共8分)简单 低 取样 3000 62.5 摄入的食物中的一部分未被同化,以粪的形式排出 减少 是解析:从题干提供的人工鱼塘的食物链可知,人工鱼塘比自然湿地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更低;若要维持a鱼的正常生长,设还需添加x百万j(hm2a)的饲料,则(3250x)20%1250,x3000百万j(hm2a),a鱼能传递给b的能量最多为125020%250, b鱼的量只能是现有量的25040062.5%;鱼的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变为自然湿地的过程中,由于不加人工饲料,能量的传递效率是逐级减少的,因而鱼的总量将比人工鱼塘时有所减少,植物的优势种在演替过程中会发生改变。【思路点拨】根据能量的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作答。【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考试(201405)解析】5.下列有关生物学现象和分析,正确的是( )a迁入、迁出能引起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b基因型为aa的豌豆,自交后代中aa个体所占比例增大,种群发生了进化c原本肥沃的农田被废弃后杂草丛生,该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则该自然生态系统处于稳态【知识点】j4种群和群落【答案解析】c解析:迁入和迁出不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种群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a基因型频率改变,a频率不一定改变;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可被消费者分解者利用,消费者固定的能量只部分用于呼吸作用,仅根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等于消费者呼吸散失的能量不能确定生态系统处于稳定状态。【思路点拨】理解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及生物进化与基因频率的关系。【理综卷(生物解析)2014届江西省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考试(201405)解析】1.已知生物种类之间个体分配的均匀性增加会使多样性提高。下图代表一定区域中不同物种的分布状况,其中物种多样性最高的是( )abcd【知识点】j4生物多样性。【答案解析】d解析:a、b图中只各有两个物种,c、d图中都有三个物种,但根据题意,c图生物种类个体分配不均匀。【思路点拨】识图与题干信息提取相结合。【生物卷2014届重庆市高三考前模拟试题(201404)word版(解析)】7(20分)i(10分)某地的常绿阔叶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群落类型 中的动物分层现象最复杂,丰富度最高(2)群落中某种群年初个体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物遗址保护服务项目建议书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 习题
- 2025年美容咨询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锡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房屋风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房产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足球统考试题及答案
-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情绪管理课件食品
- 清洁工考试的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探伤工(二级)重点难点考试试卷
- (正式版)DB15∕T 385-2020 《行业用水定额》
- 村级财务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特种设备检验人员资格考试(压力管道检验师GDS)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河南省公开遴选公务员考试(案例分析与对策性论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青光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查房
- 药品停产管理办法
- 2025年《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 2025年江苏无锡离婚协议书
- 人员管理办法格式范本
- 减糖与健康口腔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