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第七单元.doc_第1页
四年级下第七单元.doc_第2页
四年级下第七单元.doc_第3页
四年级下第七单元.doc_第4页
四年级下第七单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 统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书P108-109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这是一幅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989900010203人数(万人)3468810二、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三、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1.师出示“1998-20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师: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删除)师提示这种统计图角折线统计图,引导观察折线统计图提问:横轴表示什么?小结:具体年份。提问:纵轴表示什么?小结:XX市中小学生参加科技展人数。提问:参观人数以什么为单位?小结:万人提问:一格代表多少人呢?小结:一万人提问: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是先描点还是先连线呢?小结:先描点,再连线。教师示范如何描点,如何连线。提问:你能读懂每个点所反映的信息吗?小结:先找该点对应的年份,在找该点对应的参观科技展的学生人数。提问:所有的点连成线后,线有什么特点?你能从中 获得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讨论。小结:所有的点连成线后,线是起伏不平的折线,所以叫折线统计图,这些折线能清楚的反映出数量的变化趋势。师: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2.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3.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师: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四、巩固练习: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五、小结评价。六、作业: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书P110-113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2.使学生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制成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具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小明的妈妈记录了小明010岁的身高,如下表二、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折线统计图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小明010岁的身高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小明010岁的身高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教师先演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画法,然后再让学生动手画。提问: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小结:分析数据、描点、连线、标数据强调:连线时,要按顺序依次连线,不能连漏了,线要直。分为两个层次动手实践:第一层次为学生练习2分钟,教师将巡视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分析,再推进第二个层次的练习。师指导个别学生。2.小组交流作品,欣赏折线统计图A学生根据折线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解决以下问题:小明几岁到几岁长得最快?(师小结:折线中线段最长的那条就是长得最快的那段时间,也可以通过计算所有差值得出结果。)长了多少厘米?是怎么发现的?小明115厘米时几岁? 5岁半时小明身高大约多少?师引导学生从前几年身高的增长情况来猜测小明5岁半时的身高。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 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3.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合理推测:小明身高的发展趋势。师小结:两个年龄段之间的线段越长(陡),增长的就越快。几年之后,这个折线就趋于稳定,成年期之后,身高变化不大.三、巩固练习 完成书中P111的做一做;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会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五、作业:完成书中P113练习十九第3小题第三课时: 练习课教学内容:书P114-116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使学生能熟练制成折线统计图,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科学预测。 2.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教学过程:一、练习1.完成书中P114的第4小题:A学生先观察体温变化,交流对人体温的了解信息。B对照正常值发现信息 。(师介绍图中的虚线表示正常体温) C回答书中的5个问题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统计图,然后再回答。让学生仔细观察,明确横轴数据表示的含义。2. 完成书中P115的第6小题:师先向学生介绍沙尘暴的危害和形成原因。学生独立完成,师组织学生进行评析、交流,结合环保教育(要植树造林,禁止滥砍乱伐树木。),提高学生的价值发现。3. 完成书中P116练习十九第9小题的问题解答;结合书中第7.8题的练习,开展实践活动。课前参与:1.学生提前根据书中第7.8题的练习的要求,开展调查活动;2.应用书后的练习纸,进行绘制折线统计图。课中交流:学生分成学习小组交流作品课后延伸:组织学生从统计图中预测信息,提出科学建议,布置在学校走廊上。三、作业:完成书中P115的第5小题:第四课时:折线统计图检测题1、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某路口5分钟里各种机动车辆通行情况如下:小汽车:65辆; 大客车:44辆; 载重车:25辆; 摩托车:13辆。(1)请根据上述信息,制作统计表:(2)完成统计图:0摩托车载重车小汽车大客车(3)看图回答问题:A、图中每格代表( )辆车;B、小汽车辆数是摩托车辆数的( )倍;C、从上面的表格和统计图你发现:D、计算平均每分钟通过多少辆机动车?(得数保留整数)2、某班学生的体重如下表:学号体重(千克)学号体重(千克)学号体重(千克)学号体重(千克)12592817292536227102218352627334113319272734429122820312832530133021292925641142622243030726152823283134834163024303227(1)最重是( )千克,最轻是( )千克;(2)根据统计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先把数据分成四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统计表,并完成统计表。体重(千克)人 数3、根据表格,完成下面各题: 美术小组各组人数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