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doc_第1页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doc_第2页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doc_第3页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20 迈克耳孙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实验目的1、 掌握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节和使用方法;2、 调节和观察迈克尔逊干涉仪产生的干涉图,加深对各种干涉条纹特点的理解;3、 应用迈克尔逊干涉仪测定钠光和He-Na激光的波长。实验仪器迈克尔逊干涉仪 钠光源 激光源实验原理迈克耳孙干涉仪主要由两个相互垂直的全反射镜M1、M2和一个放置的半反射镜p1组成,如图1所示,从光源S来的光在p1的半反射面上被分成反射光(1)和透射光(2),两束光的强度近似相等。光束(1)射向M1镜,反射折回通过p1;光束(2)通过p2射向M2镜,反射后再通过p2射至p1的半反射面处再次反射。最后这两束相干光在空间相遇产生干涉。用屏或眼睛在E处可以观察到它们的干涉条纹。p2是为了消除光束(1)和光束(2)的光程不对称而设置的,它与p1有相同的厚度和折射率,它补偿了(1)、(2)两光束的附加光程图1 差,称为“补偿板”。由于从M2返回的光线在分光板p1第二面上反射,使M1附近形成一平行于M1的虚像,因而光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自M1和M2的反射,相当于自M1和的反射。由此可见,在迈克尔逊干涉仪中所产生的干涉与厚度为d 的空气膜所产生的干涉是等效的。实验中采用不同的光源会形成不同的干涉情况,即有“定域干涉”和“非定域干涉”。1.当光源为单色点光源时,它发出的光被p1分为光强大致相同的两图2束光(1)和(2),如图2所示。其中光束(1)相当于从虚像发出,再经过M1反射,成像于;光束(2)相当于从虚像发出,再经过反射成像于(是M2关于p1所成的像)。因此,单色点光源经过迈克耳孙干涉仪中两反射光,可看作是从和发出的两束相干光。在观察屏上,于的连线所通过的程差为2d,而在观察屏上其他点P的程差为2dcosi(其中d是与的距离,i是光线对或的入射角)。因而干涉条纹是以为圆心的一组同心圆,中心级次高,周围级次低。若M1与M2的夹角偏离,则干涉条纹的圆心可偏出观察屏外,在屏上看到弧状条纹;若偏离更大而d又很小,无论干涉条纹形状如何,只要观察屏在与发出的两束光的交叠区,都可看到干涉条纹,所以这种干涉称为“非定域干涉”。 图32.如果改用单色面光源照明,情况就不同了,如图1所示。由于面光源上不同点所发出的光是不相干的,若把面光源看成许多点光源的集合,则这些点光源所分别形成的干涉条纹的位置不同,它们相互叠加而最终变成模糊一片,因而在一般情况下将看不到干涉条纹。只有以下两种情况例外:M1与M2严格垂直,即M1与严格平行,而把观察屏放在透镜的焦平面上,如图3(a)所示。此时,从面光源上任一点S发出的光经过M1和M2反射后形成的两束相干光是平行的,它们在观察屏上相遇的光程差均为2dcosi,因而可看到清新而明亮的圆形干涉条纹。由于d是恒定的,干涉条纹是倾角i为常数的轨迹,故称为“等倾干涉条纹”。M1与M2并不严格垂直,即与有一个小夹角。可以证明,此时从面光源上任一点S发出的光经M1和M2反射后形成的两束相干光相交于M1或M2的附近。因此,若把观察屏放在M1或M2对于透镜所形成的像平面附近,如图3(b)所示,就可以看到面光源干涉所形成的条纹。如果夹角较大i角变化不大,则条纹基本上是厚度d为常数的轨迹,因而称为“等厚干涉条纹”。显然,这种情况都只在透镜的焦平面或像平面上才能看到清晰的条纹,因而是“定域干涉”。(图3(a)定域在无限远,图3(b)定域在M1附近)3.如果用非单色的白光为光源,情况更不相同。无论是点光源或是面光源,要看到干涉条纹,必须满足光程差小于光源的相干长度的要求,即2dcosiL。对于具有连续光谱的白光,L及小,因而仅当d0时,才能看到彩色的干涉条纹。这虽然为观察白光条纹带来了困难,却为正确判断d=0的位置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手段。实验装置 实际的迈克耳孙干涉仪如图4所示。反射镜M1装在带有一条刻度线的滑块上,滑块通过精密丝杆可在一根导轨上滑动,导轨上有0100mm的刻度。旋转粗调手轮,可使M1在导轨上前后移动,手轮与一个大刻度盘连接,刻度盘的刻度可从观察窗读出。粗调手轮的右边还有一个微调轮,上有小刻度盘。大、小刻度盘上均有100个刻度,大盘的一格对应于M1移动0.01mm;小盘的一格对应于M1移动0.0001mm。反射镜M2的前后位置不可移动。它的背面有三个滚花螺丝,用来调节它的方向(粗调);它的下面还有两个微调螺丝,分别可在x方向或y方向进行微调。反射镜M1的背面也有三个滚花螺丝,但已调好(与M成角,与它在精密细杆上的运动方向垂直),实验中不要动它们。观察屏是一块毛玻璃,可前后移动,也可取下。整个干涉仪安装在底座上,有三个底座螺丝,可调节它的水平位置。图4实验内容和步骤一、观察与分析钠灯的定域干涉现象,测量钠灯中两黄光谱线的波长1.以钠灯加白纸作为光源,并点亮预热,并用小针在白纸上扎有一小孔。2.旋转粗动手轮,使M1和 M2至p1镀膜面的距离大致相等,沿Ep1方向观察,将看到针孔的双影像。3、仔细调节M2背后的三颗螺丝,改变M1和M2的相对方位,直至双影在水平方向和铅直方向均完全重合。这时可观察到干涉条纹,仔细调节三颗螺丝,使干涉条纹成圆形(注意:螺丝的调节要缓慢进行,不可硬拧)。4、细致缓慢调节M2下方的两个微拉螺杆,使干涉条纹中心出现在视场中心并且仅随观察者的眼睛左右上下的移动而移动,但不发生条纹的“涌出”或“陷入”现象。这时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即为等倾干涉条纹。 5、轻轻旋转粗动手轮,使M1移动,观察条纹的变化,从条纹的“涌出”或“陷入”,判断d的变化。6、当视场中出现清晰的、对比度较好的干涉圆环时,再慢慢地转动微动手轮,可以观察到视场中心条纹向外一个一个地“涌出(或是”陷入“)时,开始记数(注意:这时手轮旋转方向不能变!)。先记录M1镜的起始位置d1(两读数转盘读数相加),转动微动手轮,一气数出100个干涉环(涌出或陷入)时,停止转动手轮,再次记录M1镜的位置d2,则d=d2-d1。7、代入公式计算出钠光波长,反复三次。二、观察与分析He-Ne激光的非定域干涉现象,测量该激光的波长。1.将钠光换成He-Ne激光源,调节He-Ne激光器与迈克耳孙干涉仪的相对位置,使光束分别大致照在p1和p2的中央。2、在E方向上安装上观察屏。转动微动手轮,将在观察屏上看到干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