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 第1讲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一 牛顿第一定律 匀速直线运动 1 内容 一切物体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 惯性及对惯性的理解 原来状态 1 惯性 物体总有保持自身 速度 的性质 惯性不能被克服和避免 运动状态 受力 质量 2 惯性是物体的 惯性与物体的 无关 与是否 无关 只与物体的 有关 静止 固有属性 3 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 原来运动状态 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 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 不变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到外力时 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 惯性大 物体的运动状态较难改变 惯性小 物体的运动状态 容易改变 难易程度 4 惯性不是力 惯性是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基础检测 1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 牛顿第一定律只是反映惯性大小的 因此也叫惯性定律c 牛顿第一定律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因此 物体在不受力时才有惯性d 牛顿第一定律既揭示了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原因 又揭示了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答案 d 二 牛顿第三定律 1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成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总是 出现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后一个物体同时也会对前一个物体施加力 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 牛顿第三定律 同一直线上 1 内容 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 作用在 2 表达式 f反 f 3 适用性 不仅适用于静止的物体之间 也适用于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 这种关系与作用力的性质 物体质量的大小 作用方式 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参考系的选择均无关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1 单位制 单位和 单位一起组成了 单位制 基本 长度 质量 时间 1 基本物理量 反映物理学基本问题的物理量 力学中选定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 和 2 基本单位 单位制中所选定的基本物理量的 力学中 基本单位就是选定的 和 这三个物理量的单位 分别是 和 长度 质量 时间 m kg s 三 力学单位制 导出 单位 3 导出物理量 由 物理量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 的其他物理量 如 等 速度 加速度 4 导出单位 由基本物理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常见的如速度单位m s 加速度单位m s2就是 单位 应特别注意力的单位牛 n 也是 单位 而不是基本单位 导出 导出 基本 2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基本单位 基础检测 2 2015年广西南宁模拟 手拿一个锤头敲在一块玻璃上把 玻璃打碎了 对于这一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锤头敲玻璃的力大于玻璃对锤头的作用力 所以玻璃才碎裂b 锤头受到的力大于玻璃受到的力 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c 锤头和玻璃之间的作用力应该是等大的 只是由于锤头能够承受比玻璃更大的力才没有碎裂d 因为不清楚锤头和玻璃的其他受力情况 所以无法判断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答案 c 3 多选 2016年湖南邵东第三中学月考 下列说法中 正 确的是 a 在力学单位制中 若采用cm g s作为基本单位 力的单位是nb 在力学单位制中 若力的单位是n 则是采用m kg s为基本单位c 牛顿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d 牛顿是力学单位制中采用国际单位的一个导出单位答案 bd 考点1牛顿第一定律 1 伽利略理想实验表明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理 想实验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法 重点归纳 2 牛顿第一定律 即惯性定律 的理解 1 明确了惯性的概念 2 揭示了力的本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3 在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时 要注意以下两点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它是通过伽利略斜 面实验等大量事实推理得出的 牛顿第一定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而是不受任何 外力的理想化情况 考点练透 1 如图3 1 1所示 木块放在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并随小车一起沿水平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当小车遇到障碍物而突 然停止运动时 车上的木块将 图3 1 1a 立即停下来b 立即向前倒下c 立即向后倒下d 仍继续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d 2 多选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顿第一定律不能在实验室中用实验直接验证b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c 惯性定律与惯性的实质是相同的d 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答案 abd 考点2牛顿第三定律 重点归纳 一对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典例剖析例题 如图3 1 2所示为杂技 顶竿 表演的示意图 一人站在地上 肩上扛着一质量为m的竖直竹竿 当竿上一质量为m的人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时 竿对顶竿的人的压力大小为 图3 1 2 a m m gc m m g ma b m m g mad m m g 思维点拨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几点 一是用牛顿第二定律对竿上的人进行分析 二是通过平衡状态对竿进行分析 三是用牛顿第三定律对竿对顶竿的人的作用力分析 解析 竿上的人受重力mg 摩擦力f作用 则mg f ma 即f m g a 竿对人有摩擦力 人对竿也有摩擦力 且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竿受重力mg 竿上的人对竿向下的摩擦力f 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n作用 有mg f n 又因为竿对顶竿的人的压力和顶竿的人对竿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由牛顿第三定律 得到n n mg f m m g ma 方向竖直向下 故b正确 答案 b 备考策略 牛顿第三定律常常在受力分析的隔离法中用到 但要注意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区别 一对相互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最明显的区别是作用点不同 一对平衡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物体上 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作用点在两个物体上 考点练透 3 多选 如图3 1 3所示 用水平力f把一个物体紧压在 竖直墙壁上静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 1 3a 水平力f跟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物体的重力跟墙壁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 水平力f与物体对墙壁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物体对墙壁的压力与墙壁对物体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答案 bd 4 2015年海南海口模拟 建筑工人用如图3 1 4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为70 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 通过定滑轮将20 0kg的建筑材料以0 500m s2的加速度拉升 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 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 大小为 g取10m s2 图3 1 4 a 510n b 490n c 890n d 910n 解析 如图d16所示 绳子对物体的拉力f1 mg maf1 m g a 210n绳子对人的拉力f2 f1 210n 图d16 图d17 如图d17所示 人处于静止 则地面对人的支持力fn mg f2 49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 人对地面的压力fn fn 490n故b项正确 答案 b 易错点运动和力的关系 触类旁通 1 16世纪末 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 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 开启了物理学发 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 与亚里士多德观点相反的是 a 四匹马拉的车比两匹马拉的车跑得快 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 速度就越大b 一个运动的物体 如果不再受力了 它总会逐渐停下来 说明静止状态才是物体不受力时的 自然状态 c 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孩在厂安全协议书
- 工厂工价合同协议书
- 离婚附带协议书
- 帮扶红色物业协议书
- 小孩手握离婚协议书
- 居然之家加盟协议书
- 监理项目协议书
- 石场买卖协议书
- 工地欠薪支付协议书
- 小区车辆安全协议书
- 中外名曲赏析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体育赛事组织的合理化建议与措施
- T-CCTAS 117-2024 桥梁转体支座
- 构建素养导向的小学数学“套餐式”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 《文献阅读汇报》课件
- 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四次会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心得分享会
- 婴幼儿喂养的正确方法
- 重大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期中试卷(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听力音频)
- 工地试验室安全培训内容
- 手卫生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