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培养基.doc_第1页
实验二培养基.doc_第2页
实验二培养基.doc_第3页
实验二培养基.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 生 物 学实验报告开课时间室:A区文科楼510 2012年11月29日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年级、专业、班10级生工01班姓名吕亚慧成绩课程名称微生物学实验实验名称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指导教师李苹教师评语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2、熟悉常用培养基的种类及用途。3、熟悉高压蒸汽灭菌的使用。实验原理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用于单种微生物培养和鉴定。根据化学成分不同分为: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和半组合培养基。根据物理性质不同分类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和脱水培养基。根据其功能不同分类为:鉴别培养基和选择培养基。实验器材 仪器:电子称、称量纸、药匙、烧杯、电热器、玻璃棒、锥形瓶、培养皿、试管、高压灭菌锅、棉塞、剪刀 试剂:琼脂糖、蛋白胨、无菌水、NaCl、牛肉膏实验方法培养基配制: 培养基配方(1000ml): 牛肉膏3.5g ,蛋白胨10g,氯化钠5g,琼脂 15g,用无菌水定容至1000ml.调配:按照培养基配方正确称取各种原料放于搪瓷杯中。另用量筒量取所需蒸馏水量。溶化:在搪瓷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棒搅匀,加热溶解。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分装加塞:注意不要污染棉塞。塞好棉塞的试管和锥形瓶应盖上厚纸用绳捆札,准备灭菌。分装量约为试管高度的1/41/3,加塞后灭菌,趁热摆成斜面;灭菌:不同培养基采取不同灭菌方法。检定:培养基灭菌后必须在37下恒温培养24h,确定无菌生长,方可使用。保存:一般至4保存备用。 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器内加入适量的水,将包扎好的拟灭菌物品放入其中。盖好盖子,接通电源,进行加热。排除高压锅内的冷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排出大气后关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待压力回复到0时再关闭排气阀。当压力达1.05kg/cm2时,此时灭菌器内的温度为121,维持3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 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能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器盖,取出物品。注意事项:无菌包不宜过大,不宜过紧,各包裹间要有间隙,使蒸汽能对流易渗透到包裹中央。消毒前,打开贮槽或盒的通气孔,有利于蒸汽流通。而且排气时使蒸汽能迅速排出,以保持物品干燥。消毒灭菌完毕,关闭贮槽或盒的通气孔,以保持物品的无菌状态。布类物品应放在金属类物品上,否则蒸汽遇冷凝聚成水珠,使包布受潮。阻碍蒸汽进入包裹中央,严重影响灭菌效果。定期检查灭菌效果。经高压蒸汽灭菌的无菌包、无菌容器有效期以1周为宜。实验结果记录无菌检查方法:将已经灭完菌的菌棒放到2528的恒温环境中避光培养3天后,拿出来检查看袋内有没有杂菌滋生的痕迹。看菌袋内有没没有导演变色、出现斑点等情况的发生,如果有就证明灭菌不彻底。此次我们配置的培养基为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