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瀛洲绝句学习讲义.doc_第1页
小瀛洲绝句学习讲义.doc_第2页
小瀛洲绝句学习讲义.doc_第3页
小瀛洲绝句学习讲义.doc_第4页
小瀛洲绝句学习讲义.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8.8老师-偶是老道:今天算不上是正儿八经的上课我祗是想通过讲一首诗,找找自己从前上课的感觉所以选了一首很短的诗同时呢,也想通过这个讲解,请各位做个练习,看看大家的现状我打字不太快,大家耐心等待诗是一首唐诗五言绝句,贾岛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的标题有人记得吗漠漠轻寒:寻隐者不遇老师-偶是老道:恩有一点请大家记住:这类诗的标题很重要很多人读诗的时候往往“习惯”於忘记或忽略标题但这类诗如果没有了标题,首句就会有些突兀而且整个作品也会因此失掉一些信息,影响我们对作品的把握和理解再一个,你们是否能从标题和作品的关系中感悟到一点什么?对我们写作有用的想想?雪童话:寻 隐者 不遇写一件事情老师-偶是老道对写作有用的。老师-偶是老道:这是一个五言绝句,文字容量是不是很小?漠漠轻寒:是郎骑竹馬來:标题是对整首诗的一个概括补充了一些信息老师-偶是老道:对补充这首诗也告诉我们,其实有时候我们是可以将某些诗的内容搬到标题中去的绝句,特别是五绝的容量小,尤其值得我们借鉴所以大家务必要重视标题的作用下面我们进行句解首句承诗题的“寻隐者”而来,开门见山,画面非常丰满有场景、有人物、有动作,写得非常生动场景是什么?迦若:松下老师-偶是老道:人物呢?迦若:童子和我老师-偶是老道:对,你的理解很完整不仅仅是童子,还有一个画外的我动作就很清楚了,是对话我们在这里读出的是一句,但实际上就和人物一样,还有一句在画外我们仿佛可以亲临这个场景,听到作者的发问和童子的回答漠漠轻寒:你家师父哪里去了?雪、童话:感觉有了对话很生动是画外的一个人在讲述老师-偶是老道那位童子,你家老道去哪里啦?这位先生找我家老道啊,他采药去啦。哈哈,就是这样次句 次句接前问而答,是不是已经与首句构成一个完整的“寻隐者|不遇”?漠漠轻寒:是老师-偶是老道像这种在首联就扣紧标题的,也是绝句经营的一种章法请大家注意,一般写诗,如果是一个绝句,如果在前半首已经讲述完整,写作的难度就会比较大因为这种章法需要你能有能力继续跟进,构成一个完美的篇章。而不能到此就断了气,后面接不上或者接一个多余的接个多余的是常见的所谓功力不足第三句是“只在此山中”大家体味一下,是不是有了一些波澜?漠漠轻寒:隐藏了一个问老师-偶是老道:只在此山中,言外之意是什么?迦若:就在这座山中,却偏偏没有遇见漠漠轻寒:他去哪里采药?老师-偶是老道:其他有没有?雪童话:就是没有遇见人后面给人想象和思考老师-偶是老道:你们注意从标题的角度去想迦若:只在这座山中,却不知道在这座山的哪里老师-偶是老道:差一点就说对了:)老师-偶是老道:我模拟一下对话,你们看看是不是这样啊那位童子,老道去哪里啦?这位先生找我家老道啊,他采药去啦。哦,去哪里采药啊?就在这座山里呢。哦,那没事,我且歇会儿,等他。是不是这样?这样的假定是否准确?雨季后面的他没说要歇会儿,等他,可能一生气写了一首诗迦若若是我,可能都不等雨季我是不会等的老师-偶是老道大老远地跑进山里去找个人,你会随随便便就离开?听说就在这附近了,正常的思维应该会等一会又没有公交车,可以“那我改日再来”J古人没你们这么浮躁迦若这样一来,就有了执念了老师-偶是老道对,有了“可以一遇”的希望所以说起了波澜不遇可能遇第四句:云深不知处这又是一折哦,那我且歇会儿,等他。先生啊,老道采药跑很远的啊,在白云深处,都不知道啥时候回来呢。好了,彻底歇菜终于“不遇”雪童话:回到标题老师-偶是老道:到这个时候,再不浮躁的人都没法等因为谁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所以说尾句又是一转,“云深不知处”的言外之意是什么?是对可遇的一种转折,终于还是归之于“不遇”当然,“云深”两个字也是意味深长的,与“隐者”的身份非常切我们前面说要能有继续跟进的本事,三四两句就是这个“继续跟进”,一波三曲折,构成一个极有韵味的故事老师-偶是老道:这样讲诗是否可以?雪童话:挺好的雨季:嗯嗯,极好,老师-偶是老道:我已经有20多年没有上课了,不知道是否对大家的口味不好一定坦白说否则我不知道雪童话:听的是智慧和心怀,很清晰 透彻糊涂虫:听滴懂但写不好梅开朵朵:希望今后常常听老师讲课郎骑竹馬來:可以多提问呢老师老师-偶是老道:大家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没问题就布置作业啦根据本诗笔法,写一首夜出买瓜未得大家要注意几点:1、充分利用标题信息,做到标题与内容浑然一体;2、模仿范诗的章法,运用一波三折法来进行构思3、写成绝句,最好是五言,不鼓励步韵我设计这个题目不是随意的看大家是否有心了有,可以出极好的作品第二讲8.14卖瓜作业点评及总结老师-偶是老道我们今天主要是讲讲上次的作业,并通过这些作业,谈谈我们怎么写好一首诗这次作业除了个别人可能因为特殊原因没写,都写了,最积极的写了5个总体印象不是太好,但这个很正常首先是我们刚开始,其次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本身是违反创作原则的,只不过我们中国人比较适应而已:)从小学开始就命题作文,到死了连个悼词都是但是我事先好像说过,要大家去先编一个故事,我从某些童鞋的诗裏面看得出,他没有编故事。编故事对这一类诗的写作很重要,因为它基本上不是写景、抒情类的诗尤其是我们还讲到了范诗的特色讲到一波三折那就是说你在写这首诗之前先得有一个一波三折的构思这一点可能有的童鞋忽略了有一点很重要:大家要记住。类似我们这种模式的教学,模仿范诗的结构相当重要要写好一首诗有几个重要的基础:第一就是有一个好的架构第二?谁说?1翠色和烟好的故事?1郎骑竹马来组织语言吧1翠色和烟好的语言 好的情节?1漠漠轻寒好的立意老师-偶是老道对,第二个就是语言。遣词造句的能力有了好的架构,有了不错的语言能力,你就可以写出一首好诗来立意重要吗?重要但这个有很大的人为因素是活的,你可以说他好,也可以觉得不好但是语言、架构,是死的就在那里我们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对大家的遣词造句能力进行到位的训练只能靠你自己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在这里通过讲解,来训练自己的组织架构能力不会,依样画葫芦总会吧比如我们前面说的一波三折我们以后还会讲到一些范诗大家要注意范诗的“范”什么是范?范就是标准别以为他会不会是一个很死板的东西?翠色和烟也就是说:要向创新就要先模仿老师-偶是老道你要知道,一波三折,在很多诗里面都可以被你构思的时候采纳公式,不存在模仿的问题1翠色和烟那就是套用去闲那是一种思路,无所谓模仿和套用1翠色和烟那就是在前人踩出的路上溜达老师-偶是老道去闲是对的 记下来,去闲得到了一朵小红花 1去闲哈哈1漠漠轻寒老师-偶是老道这次大家的作业,我统计了一下,一共有30多首一个个讲是不可能的,即便每个讲3-5分钟,也得好几个小时,再说我们在帖子里也已经讨论过,或者还可以继续讨论我说说几个问题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结构上的问题。写诗,绝对不能你自己觉得很清楚就可以了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某人写了一首诗,你觉得不通,问他,他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我相信,每个人在构思的时候一定不会乱的1流水养鱼遣词不达意老师-偶是老道只是在表达的时候,他的结构上出现了一点问题使得读者读上一句之后,再读下一句会觉得莫名其妙这样的例子很多1梅开朵朵感觉我的就是 1郎骑竹马来我也是啊老师-偶是老道我举例啦1翠色和烟:soso_e189: 1郎骑竹马来一定会说我的:soso_e127: 老师点名啦,我不怕的老师-偶是老道好,那就找你的携女街前顾,人闲夜市空。徘徊且相待,巡吏警灯红。前面三句,结构上还有我们摸得到的脉络尾句,读来就觉得很茫然1去闲这个还算有故事有情节老师-偶是老道经过解释,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这就有缺陷了1翠色和烟巡吏=城管吧1郎骑竹马来我就是这样想的啊老师-偶是老道这一首还算不错的再举一个门开两手空,只道月朦胧。七八刀痕利,甘甜在梦中。读起来觉得脉络很混乱1、2句能明白1去闲这个才感觉真乱读不懂老师-偶是老道3句就太突然了我这么举例没关系吧?不会觉得有压力吧?1漠漠轻寒木有1郎骑竹马来没关系的说吧老师听着呢1翠色和烟不会的,巴不得呢1郎骑竹马来要是能给我改改就更好了老师-偶是老道类似的例子很多很多,希望大家以后慢慢注意一下子就明白了,下一次就没问题了,那也不可能慢慢来没关系的,都是这么前进的1翠色和烟有时候写东西是这样的,总一条路上走着走着就卡了,别人提点一下就会顺畅很多老师-偶是老道第二个问题,是扣题有不少的作业,实际上没有扣题有的甚至都不知道去买啥了反正不是西瓜这里有一点我要说一下我曾讲过题目和诗之间的照应问题说有些内容可以放到诗裏面去可能我当时没有讲清楚1郎骑竹马来老师说清楚了,是我们做不到而已老师-偶是老道就范诗来说,我指的是“隐士”没有标题,我们只是读诗,肯定不知道说的是寻访隐士但是,像“不遇”这样的内容,就要扣住我们这个标题,买瓜,如果不写,一定也是可以,但是技巧就要很高,我估计很多人还不能把握所以作为初学阶段,大家以后注意尽量扣题而写第三个问题,是文字表达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进步的教大家一个最靠谱的方法当然也是最痛苦的方法那就是:每天一定要读至少20首诗你有没有读懂先别管1去闲但没那么多时间哦1漠漠轻寒不痛苦啊很快乐老师-偶是老道注意,我说的是“读”,不是看看是没用的1翠色和烟10分钟的事情而已老师-偶是老道大声读出来1翠色和烟读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了,我试验过老师-偶是老道读得多了,自然而然会形成一种“语感”1翠色和烟读一百首大概需要15分钟1去闲问题我看这里的诗也是通过读来判断好坏的老师-偶是老道有了语感,对写作的帮助是你所无法想象的1翠色和烟越读越熟,就很快了这个没错读多了,你想写诗的时候,好多句子自己往外冒比学那些多少式,好像更加具体老师-偶是老道下面我给大家看一首买瓜是一个朋友QQ上给我的客至宵猶熱,上街尋買瓜。遠聞攤裏鬧,卻是正搓麻。这首诗他觉得有点打油,所以没好意思发但我觉得可以专门拿出来给大家简单说说第一句,实际上是在扣题的“夜出”並由热,引起买瓜,一个“寻”,就是暗示买不到瓜1去闲客至宵犹热,上街寻买瓜。远闻摊里闹,却是正搓麻我觉得这一首也没有充分利用题目,而且并没有肯定一定没买到瓜。因为,搓麻的人放一下给他称一个不是难事1郎骑竹马来去闲说得对老师-偶是老道第三句,我看到瓜摊了,有希望第四句,却是正搓麻。这一句大家想想,去闲说的是否有道理1郎骑竹马来有道理啊1漠漠轻寒已经不卖瓜了,休息娱乐了,1翠色和烟也可以放下卖给他,也可以不放下不卖给他都有可能1郎骑竹马来经常看到摊主边玩守摊的1梅开朵朵但生意照做1翠色和烟也有那样不要生意只要娱乐的,所以结局难定老师-偶是老道我觉得去闲忽略了一个要素我给大家看一个大全景,你们感觉一下如何:夜出买瓜未得客至宵犹热,上街寻买瓜。远闻摊里闹,却是正搓麻。这个我的看法正是标题和诗互补1郎骑竹马来对,要看题目的老师,去闲忽略的要素是题目吧老师-偶是老道因为有这样一个题目,搓麻是怎么回事,应该可以明白吧去闲觉得呢?1梅开朵朵知道了老师-偶是老道顺便一提,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多注意标题我是经常忽略的不好当然,看书就不会夜出买瓜未得客至宵犹热,上街寻买瓜。远闻摊里闹,却是正搓麻。这个故事编的其实也没啥但是基本做到了一波三折:找不到卖瓜的看到有卖瓜的了瓜卖完了1翠色和烟老师帮忙评评这首月上柳梢头瓜津似涌喉棚前人不见两眼直勾勾老师-偶是老道你这个太差1翠色和烟差才要评,说说为什么差,权当反面教材老师-偶是老道三个毛病都占了:soso_e120: 构思不知道是啥、扣题不准、遣词造句不到位瓜津似涌喉这写的是啥?读不懂1翠色和烟月上柳梢头半夜瓜津似涌喉想吃瓜棚前人不见没人两眼直勾勾是拿走还是空手回?1知秋断了 1流水养鱼前三句还不见西瓜意 1翠色和烟瓜津似涌喉,想吃西瓜流的口水啊1流水养鱼扯远了老师-偶是老道瓜津似涌喉想吃瓜 给人的感觉是反酸呢棚前人不见没人 想吃瓜突然说没人,脱节太多1翠色和烟我吃的西瓜都是甜的啊,老师吃的是酸的么?老师-偶是老道瓜津似涌喉喉咙里泛出来的是什么啊 这是表达问题1翠色和烟喉咙里泛出来的是口水啊老师-偶是老道什么叫瓜津?1翠色和烟瓜汁瓜津=瓜汁老师-偶是老道津=口水1翠色和烟我的成了三不全了 这下完美了老师-偶是老道翠色和烟最大的问题在於词语的运用,这个务必请注意翠色和烟知道了,谢谢老师指点去闲集市问摊农,无须一刻钟。随时车运载,忽报撞山峰。1翠色和烟:soso_e120: 这个是撞车版老师-偶是老道去闲这个的1、2句之间就脱节了细节上,集市改为夜市更好这一首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架构1漠漠轻寒无需一刻钟说的啥,读不懂1翠色和烟问的西瓜什么时候才能够到1翠色和烟集市问摊农,西瓜没了,什么时候才能够到新的我觉得是这个意思吧,去闲?然后人家回答一会儿就到去闲我这是按照范诗,把部分内容放在题目里。集市问摊农,无须一刻钟。就是问摊农说是没了,但已经车去运输去了,一刻钟就能买了。这不是给了希望吗!随时车运载,忽报撞山峰但希望之后又是失望,去装载的车撞山了迦若夜出买瓜未得街上买瓜果,言瓜已售罄。天晚早收摊,想吃明个赠。老师-偶是老道这个故事的构思就不合理啊哪有卖瓜的在送瓜的:)赠,分明是凑韵了,呵呵1翠色和烟:soso_e120: 估计人家卖瓜的大方呢说不好1漠漠轻寒想吃明个请1迦若:soso_e120: 常常买谁的东西有时候会玩笑这样讲的啊我常常去的店铺有时候买啥米有了,都会和我讲 回头进了新的来你再过来,送给你老师-偶是老道这个就是我前面说的,自己心里很明白,也不能说不合理,但是一写出来就给人觉得不合理了翠色和烟是的,很多时候是这样不细想觉得很不错,细想就有点不太合理了1迦若:soso_e120: 那可能是觉得不合理了吧老师-偶是老道老主顾,半真半假的,完全可能1迦若其实是为了凑韵字何况,我一向是在哪家买东西,从来不去别家的老师-偶是老道问题是你写出来如果不需要备注,那才算好任何一首诗,只要你需要备注了,那就证明失败了1翠色和烟是的1郎骑竹马来这句话太绝对了吧老师老师-偶是老道不绝对1郎骑竹马来那,读唐诗的时候也看到有注的呀老师-偶是老道那是另一回事1郎骑竹马来还有一些诗前面的小序怎么讲呢1木子唐诗一般用典时备注多些1郎骑竹马来为什么他们就可以,我们写就是失败呢老师-偶是老道你没理解我的话1郎骑竹马来老师讲细些老师-偶是老道我是在什么语境下说这句话的?你用一个典故备注一下,谁说不可以了?问题是你写出来如果不需要备注,那才算好1郎骑竹马来那小序怎么讲老师-偶是老道那你叫迦若写个小序吧就说我是某某摊主的老主顾 他经常说要送我的这样就没问题了 然后写诗这种问题以后大家一定还会遇到1郎骑竹马来懂啦老师老师-偶是老道所以我告诉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不要老去解释自己的诗句你要解释了,一定是有问题了1郎骑竹马来其实有时候是想讲自己的思路,让老师帮忙想一想,指点一下的 老师-偶是老道最后问一个问题 大家愿不愿意再根据范诗,写一首?1梅开朵朵愿意1迦若:soso_e109: 换个题目吧老师-偶是老道不换题目1郎骑竹马来试一试吧老师-偶是老道自由命题还是我们前面的要求1迦若:soso_e121:恩,自由命题还是很好的1去闲那不买瓜买船也行了老师-偶是老道1、模仿范诗的章法,运用一波三折法来进行构思;2、绝句,最好五言,不限韵,不鼓励步韵。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一波三折体式要求绝句,但没说必须是五言的甚至不要求一定要是近体诗写成古体也可以对于初学的同学来说,不要刻意去讲究平仄先把诗写好最要紧读多了、写多了,平仄自然而然就会了这个是不需要学的专门学什么平平仄仄,纯属浪费时间翠色和烟总结一下老师今天讲的内容:写好一首诗有几个重要的基础:第一就是有一个好的架构。第二就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即:要有一个好的语言。本次作业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结构上的问题。如:在表达的时候,他的结构上出现了一点问题,找不到诗在结构上的逻辑关系,这会让读者很茫然,读不明白。第二个问题,是扣题上的问题。注意题目和诗之间的照应问题,作为初学阶段,大家以后注意尽量扣题而写。第三个问题,是文字表达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进步的,一个最靠谱的方法就是:每天一定要读至少20首诗,培养语感老师-偶是老道其实啊,很多同学都写到了城管这固然很好,因为有现实意义但是我觉得大家还是没有很关心国家大事前段时间的沈阳罢市,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很好的背景漠漠轻寒老师是愤青,所以经常关心国家大事:soso_e120: 老师-偶是老道要写好诗词,耳中没有天下事,就不会有出息好了,大家学习的时候有什么问题,就及时告诉我觉得讲得不好的也实话实说告诉我最近我因为有事情忙,所以今天没准备,讲得比较乱,大家见谅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这节课就讲到这里下节课,我们除了讲解作品,还要讲点诗学上的内容谢谢大家第三讲:8.21讲课绝句(郎骑竹马来根据上课记录整理。我做了些错别字的的订正以及一些语句的疏通,红字部分是现在新添加的) l2 |) w! f) 5 T; i0 o p老师-偶是老道今天我们开始讲诗学方面的内容,首先讲绝句第一个问题,什么叫绝句你们能说吗?. A% n4 j% 1 y/ i( w什么叫绝句. 5 5 k, O9 ; t0 H+ gB2漠漠轻寒不知道$ v1 i( L/ r% l- w# g4 x. # e# P老师-偶是老道看到有人在手忙脚乱百度了 * y8 T C& W0 g: ?A2郎骑竹马来就知道跟着老师写呢四句 五言 七言 讲格律的0 |* l: O* ; DD2雪童话五言或七言四句式: _. 6 g6 r0 H9 z5 F$ r+ YA1红掌答老师问,四个分句的叫绝句。 Q6 M S0 g3 ?: NL8 4 j$ ( H9 H- p/ _! _# V老师-偶是老道有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讲格律的4 ; |p/ I2 O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而成4 H3 : |a# m或者是1、2、3、4,或者是5、6、7、8,或者是1、2、7、8,或者是3、4、5、6 f5 g8 G% E0 0 B Z我的看法这肯定是错的8 E- ! m- N5 Q9 n9 Q. o/ C5 f8 + f. y9 v7 _3 L什么叫绝句呢?绝句其实源自汉魏以后的文人联句 G3 e& H9 F |% R4 B5 f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已经开始有绝句了, H. Zf( T d- V汉魏时候的文人联句与后人不同,他们的基本形式是每人四句,而且各人各咏,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互相之间所写的内容没有意思上的关联. yS6 H6 E) D5 o M因为这样,就会有这么一种情况发生:如果某人开始联句,但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刚要联有人说先吃饭啦,又比如说,联的时候正好大家没兴趣啦)无人相联的话,那第一个人写的就成了“绝句”- / q% R; A3 _- i8 U7 f( 8 ( f可见这个“绝”也就是“绝后”的“绝”P6 Y- ( M+ T4 G2 N% z- a. I( P而说绝句就是截句,显然有很大的荒谬性:因为在格律诗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已经有了绝句,那么他截的是什么?截的就肯定是古体诗了,而古体诗并非一定是八句,也不讲究平仄,那截出来的是什么呢?所以肯定是错误的充其量,我们只能说,律绝的格律(不是诗本身)是截取了律诗中的四句但这种说法其实也不对,因为从诗的发展来看,并不是先有了律再有绝的这个说法是很普遍的,我专门提出来说一下,而且我发现绝句来自汉魏文人的联句的这个说法好像不太多。第二个问题,绝句的历史我们现在知道唐以前就已经有了很多的五言绝句了,而七言绝句则是在唐代之后才大量出现,所以,七言绝句基本上都是近体诗,而五言由于在唐朝之前就大量产生,这种创作实际,势必影响到后人的创作,所以即便在唐代,古体的五言绝句也是很多说这个有什么意思呢?可能有同学看到我经常在说:写五言绝句以古体为好,写七言绝句以近体为好,为什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从诗的发展史来看,这个历史成因就是一个原因,所谓存在决定意识,因为有那么多的存在,人们自然而人地就会产生那样的共鸣所以,我们以后在实际写作中,可以有意识地注意这一点,不要动不动就平平仄仄我除了藏头,五言不写近体的B2漠漠轻寒为什么藏头要写成五言近体的啊?老师-偶是老道增加难度第三个问题,绝句的风格由于五言绝句以古体为正,具有浓厚的古体风格,也由于韵律上的单纯,所以,五言绝句的整体风格要比七言绝句更加淡泊、平实、质朴、明快而七言绝句就不一样了,整体风格上要旖旎、婉转、含蓄、浓郁得多请大家记住:淡泊、平实、质朴、明快VS旖旎、婉转、含蓄、浓郁我们概括地说,那就是:五言绝句质胜于文,不需要過多的文字雕琢七言绝句文胜于质,要求更多文字上的講究记住这个对大家的创作是有指导性意义的为什么说是指导性意义?因为如果你写的不合乎这样的标准,就没有那个特殊的“味”诗要写得好,很重要的一点不是什么立意(这个很多老师都在强调的,都说立意是第一的),而我说立意不是最主要的,有那个味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味道,立意再高都是扯淡所以我们写绝句的时候,务必记得要尽可能地从“质”、“文”两个角度多考虑,以便创作出来的作品能达到韵味上的“像”第四个问题:绝句的押韵绝句的押韵,从七言来说,是基本上平韵为主的,罕见有仄韵,我觉得我们在写作上也没必要去刻意用仄韵。我见过有朋友写仄韵的七绝,请大家不要画虎不成反类犬B2漠漠轻寒感觉宋朝人爱写仄韵诗?老师-偶是老道不见得。我这几天正好在玩全宋绝句,没这个感觉但是,五言绝句就不但有很多平韵,也有很多仄韵的可能大家随手就能举出例子来吧,仄韵的五言绝句?B2漠漠轻寒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仄韵老师-偶是老道哈哈,我就问的这个7 % L/ O0 a5 I- k老师-偶是老道怎么就都忘了呢* H, L5 9 & 1 ?A2郎骑竹马来杂诗,春晓也是的5 h8 q* o1 w& z3 5 R5 V0 |老师-偶是老道还有像“独钓寒江雪”之类的,很多 - l) q$ K! x0 f4 W这些仄韵的五言绝句,即便每一句都是合律的律句,也有人认为他们其实也是古体诗,只不过是“入律”的古体诗罢了2 G2 W$ A& w- d. u5 Q& / S?6 l( y: u4 U# w+ ! z, 2 h5 v$ VA2梅开朵朵老师仄韵的五言绝句的平仄有什么要求3 g- P- q9 g g6 % k老师-偶是老道没有特别的要求,无非是2、4用仄收尾而已A2梅开朵朵平仄可以随便吗老师-偶是老道当然不能随意,合乎律句,这个要求都一样,除非你写古体如果你五言绝句只写古体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说到押韵,还有一点要知道,就是关于首句的入韵。一般来说,七言绝句的首句都是入韵的,但是五言绝句的首句则常常不入韵,无论是平韵还是仄韵我个人的感觉,总觉得七言绝句首句不押韵就不太好看C2清萍老师是特别规定的吗老师-偶是老道这些也不是规定,而是习惯,很多人写五言绝句往往首句押韵,实际上就是在味道上欠一点了,这一点大家可以在平时阅读的时候留意一下当然,五言绝句首句入韵,也不是说就不合规则了第五个问题:绝句的容量绝句的容量是不是比较小?确实是比较小,在古体近体中,绝句是容量最小的诗毕竟只有短短的四句,一般来说,其容量不可能很大,这样,对一些内容相对更为丰富、阔大的主题,是不是就无法用绝句来表达了呢?打个比方,要你们用绝句写一个春夏秋冬的主题,或者风花雪月,甚至要写一个更大容量的,怎么办?这里介绍大家一种七言绝句的扩容方式,再大的容量都可以用绝句来写打个比方写秦淮八妓,我们也可以用绝句来写那就是用一种绝句的创作模式,叫做“联章体”的来写有人知道“联章体”吗?9 / M ?$ b1 y, m, Z5 _% + NA2郎骑竹马来老师上次写的是吗老师-偶是老道我没写过A2郎骑竹马来老师写过一组风花雪月的,我以为是的呢 p/ L* _. % ; z老师-偶是老道哦,我忘了,那个是( q1 |( h, 1 kA2郎骑竹马来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认识$ q0 ) Q0 ! n$ _: E+ J5 B. D* M老师-偶是老道我写过东西都忘记,诗句都记不得# U; E9 P9 J( a% 9 v9 l( VB2漠漠轻寒就是写N个绝句1 s% p- J( X5 8 e# I& P老师-偶是老道 / _. m b/ ( D) R# U对1 L8 N8 3 M, WI# B! * X7 N6 a/ d! H0 R老师-偶是老道联章体起源于唐以前,在盛唐时期达到了成熟阶段,所谓“联章”,实际上就是“组诗”,我这几天看全宋绝句,发现宋代的联章很发达了,最多的写几十首是常见的早期的联章体,组合上非常原生态,很松散,而到了盛唐,联章体已经有了完美的艺术、成熟的体式。具备了“既可单首独立成篇,又能各首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这样的一种特色最近汉诗网上大家可以看到有两个联章体的,一个是省吾斋主人的七夕节的,一个是子规啼痕的“荷塘寄友”,都写得不错,大家可以关注下,都是既可单首独立成篇,又能各首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A2郎骑竹马来荷塘寄友和七夕都看了,只是不知道那就是联章体,再去看一遍,体会体会老师-偶是老道荷塘寄友,特别体现可单首独立成篇的特点省吾斋主人的“七夕一组”特别体现各首能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的特点但是两位作者主观上可能都没有写联章体的意思P采薇/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9509省偶这组也很棒第六个问题:联章的应用老师-偶是老道律和绝的区别,我觉得绝要活泼的多,律则相对呆板,写得好,也是因为呆板得好的缘故,我最讨厌律1 C/ F$ j Y$ i2 t: H0 J6 rA2梅开朵朵对,感觉是需对仗的原因对初学者来说,写绝句应该要比写律更简单,不仅仅是因为句子少,更因为是约束更少,不需要对仗。初学的人,既要顾及押韵、又要顾及平仄、还要顾及对仗,每一个顾及都可能对另一个造成影响,顾了这个可能就影响了那个,这样就一定会影响到表达,你用同样的精力写一个律,可能不止写两个绝同样一个人同样的水平,开始学习写诗,先学律可能你要花一年的时间,先学绝可能只需要半年时间,而绝句写好了再学律就用不了一年的时间,很可能再半年时间也够了,那么,你认为怎么学更好呢?如果因为内容的原因,我们现在有了联章体,那就不仅正律,甚至可以匹敌“排律”了,也没什么写不了的联章体有这样的优势,那么我们就可以用来应用到创作实践中,通过联章体从多个侧面对一个主题进行描写。他的应用至少可以实现这样几种模式:A、从一个事物的几个特性入手来写(比如月圆月缺);B、从一个事件的几个人物入手来写(比如秦淮八妓);C、从一个事物的几个部分入手来写(比如春夏秋冬);D、从一个地域的几个景点入手来写(比如西湖十景);E、从一个历史的几个事件入手来写(比如春夏秋冬)。你们能否举个例子?说说看什么主题可以用联章体8 S* f& 1 I* x+ / TB2漠漠轻寒比如喜怒哀乐* b6 H! | r. z, g# ZA2郎骑竹马来比如我写我不同的学生! j. $ s1 |$ F |3 IA1红掌奥运赛事。- Z x; x- y2 p! z9 B8 RB2漠漠轻寒比如行卧走跑跳,花草虫鱼( 7 J4 C2 w1 k $ h# U3 SP沙漠玫瑰比如 各种花草,梅兰竹菊呀+ f4 0 i8 J$ RMA2郎骑竹马来对,论坛里现在有一个人正在写鸟呢,4 M( f9 M9 # g- t2 * y* v老师-偶是老道对是不是觉得几乎可以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词里面有一个联章体的,考考大家,是什么 7 - x6 R! J* H+ Z7 MB2漠漠轻寒九张机啊老师-偶是老道呵呵九张机是最典型的联章体/ i. i2 e W J* M1 J5 z: x( H4 E4 v1 A; UG, &今天我们的作业就是联章体哦好,做个作业:用联章体写四个绝句:风花雪月所有其他的要求都没有只要写风花雪月四个主题的绝句就行8.28第四课瀛洲讲义 絕句的写作方法之一:多角度构思法 老师-偶是老道上课之前,我先讲几个问题哦1、个别同学的论坛名字和群名不一致的,请以后发作业的时候写上群名,谢谢2、作业发出来的时候,请大家都标明一下古体还是近体,这样方便看3、所有点评都是我一个人的看法,很难说就是标准答案,你若有自己的看法,不必要非按照我的说法。4、从今天开始,每个人的作业自己单独发,不要分组了,看起来还是太麻烦,要求标题上这样写:【A组】题目(古体)5、所有作业凡是你有修改的,都请在顶楼放一份修改稿,以便对照。形式:【修改稿】作品【原稿】原稿作品6、有任何问题,都不要只是在群里说,因为我没办法24小时盯着群。请大家到论坛发帖提问,有专门分类的,注意下。先说一下上次作业的2个问题:1、联章体,顾名思义,要联,这个联,不仅仅是在标题上,最好还能体现在主题上,各自为战,艺术魅力就欠缺了。这个特别说明下,好像很多人不清楚。2、这个题目其实是很难写的,因为写烂了,但是,这次的作业中有几个还是写的相当不错的。我在今天的作业中要引入一个概念:多角度。这是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今天开始,要陆续给大家讲讲绝句的写作方法,我不想讲那些死板的理论,觉得还是讲实战的内容更好,听了至少能用。绝句的写作,有多种模式,多种方法,今天讲第一个:多角度模式的绝句写作方法多角度模式是绝句常用的一种写作方式什么是多角度写法?漠漠,你来回答B3漠漠轻寒多角度,是不是说表现手法的多角度,但整体构思立意还得保持风格统一?A3郎骑竹马来是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描写吧P沙漠玫瑰是不是通感视觉 听觉 味觉的灵活运用?浅醉轻抒多角度,我的理解是多个视镜点,取景,以至整个画面对作品带来的影响如何所谓多角度,指的是在写一个主题的时候,不是从某一点深入下去写,而是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写老师-偶是老道这几个角度对主题而言都是平均使力,没有哪一个更重要一点。多角度写作,还可以分成几种具体的模式既然是多角度,这个词应该是很浅显的,自然是多种侧面来写但也不能随意胡乱选几个角度就可以了B3漠漠轻寒很迷糊,这个问题那晚还和朵朵讨论过,没答案老师-偶是老道迷糊在哪里?B3漠漠轻寒就是多角度到底指啥老师-偶是老道竹马来回答A3郎骑竹马来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老师-偶是老道对,听到的、感觉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我下面会举例,应该就清楚了多角度的一种模式,是四个角度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他可以尽可能多的从各种角度来写一个主题,全方位地表达作者的情绪、全角度地展示一种景物(注意,不仅仅是展示景物),从而使作者的所希望表达的情绪、所希望描写的景色或者其他的内容,可以达到一种淋漓尽致的展示。最最简单的,比如:树上两只鸟,天上一堆鸟,窗外山上雪,门口车儿跑。我们举一个唐诗,比如杜甫的: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你们说说看是哪些角度?A3郎骑竹马来看到的,想到的7 T: y* t7 e$ O) Q2 b t) h) xB3漠漠轻寒方位,时间4 R) g: B# , D& n# c) l) d. M fD3去闲正面、侧面、高低: n6 l/ |& H: V# R9 4 w/ ?/ ! k老师-偶是老道 Z9 h% T8 a3 J! N$ b% 4 K2 P/ L思路不要太死,不要总想一些说过的,脑子里不要总是一些套话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1 J N9 g! l0 q# F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m ?- h$ C, r. T这个很简单! H* V A) R2 zZ) Z$ UA3郎骑竹马来写了四种景物老师-偶是老道哪四种?7 k& B- ! O5 D1 L$ QA3郎骑竹马来笋,椒,梅,松老师-偶是老道% l, K& M7 N$ z2 R* Z奖你一朵大红花长笋、行椒、梅熟、松高、* D( k, o* o# j! c这首诗从四个角度来写,写了四种植物,所以不要总是想看到的、听到的。你如果有本事,可以写四种颜色、四种动物、四种花、四种情态,也可以。但是,大家要注意,很重要的一点是用这种手法来写,需要有高超的架构水准,如果没有这种能力,写出来的就非常难看。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初学阶段最好不要采用这种模式,因为要圆熟地将他们架构起来,不是太容易,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最典型的毛病就是,多个角度各自为战,无法用一个隐藏着的线索贯穿起来,我们举个例子来看。仲春裁柳叶,六月递荷香。助火周郎乐,歌吟有汉王。这首诗是这次作业中写风的每一句孤立地看,都写得很不错,说了风春天如何、夏天如何还引入了两个典故但是合在一起,因为散乱,就弄巧成拙了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把握?怎么比较快地写好?首先一个,你要有一个全局的构思然后,就像做雕塑一样,先打一个小样最后,逐步地美化、诗化她尤其是我们有一定基础的同学,完全可以在首先想好架构的基础上,去入手。郎骑竹马来:哦,就像那个两只黄鹂鸣翠柳一样的。老师:我们刚才说了一个例子,估计很多人都在笑话我:弄那么拙劣的一个东西出来树上两只鸟,天上一堆鸟,窗外山上雪,门口车儿跑第一句,怎么美化?树上两只鸟) p. ! t E: zD3去闲两个黄鹂鸣翠柳老师-偶是老道天上一堆鸟呢+ x6 B+ j7 N5 U( a9 N! bA3郎骑竹马来一行白鹭上青天# $ z! l) d, x9 n0 . k( 1 s0 E老师-偶是老道窗外山上雪呢A3郎骑竹马来窗含西岭千秋雪: n! P: m) o! B- 老师-偶是老道门口车儿跑呢1 C3 t; _3 W, j) H0 H8 t* Y8 s郎骑竹马来门泊东吴万里船 n8 f; Z. U9 y+ a! ( D3去闲是车不是船!竹马错了+ y6 m, r; |5 Z8 N4 H D: $ 老师-偶是老道我们的小样是门口车儿跑8 l s1 l?5 B( wA3郎骑竹马来啊,车啊,答顺口了老师-偶是老道大家注意到没,写古诗,写船的多,写车的少) x7 d3 u2 t r2 X( Y b/ kB3漠漠轻寒古时候只有马车吧- q GX GZ( A, F% b! d7 P! C2雨季车太死板,船无限诗意! T4 q: u0 T: X! Y8 l3 b老师-偶是老道车太没诗意了,所以,我们的“门口车儿跑”就要改|6 + g5 |+ T y4 改为门口船儿跑 w! A: , ?1 _到最后,发现船儿跑,还不如不跑呢 为什么?大家想想?A3郎骑竹马来诗要有动有静B3漠漠轻寒一个画面之内C2雨季跑缺少美感老师-偶是老道跑缺少美感?轻舟已过万重山,不是跑么?没美感?A3郎骑竹马来我认为还是动静结合D3去闲动静相宜,前面都在动,闹就需要静的衬托老师-偶是老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这两句都是动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两句静,就好一点但这个不是主要原因A3郎骑竹马来还有一个原因是表达作者的情绪吧老师-偶是老道主要原因是:船儿停在那里,再联系到作者欣喜的心情,就可以传递一个信息,这个信息也是作者想主要表达的* h% j- G/ h0 R# D1 u, 6 a X# iA3郎骑竹马来是表达回乡的意思,当时杜爷爷在四川呢老师-偶是老道树上两只鸟,天上一堆鸟又怎么了?会变凤凰的关键是想好了你的思想这个例子也证明一个常说的道理:诗是改出来的你们今后不妨试试A3郎骑竹马来难道杜爷爷打的是老师这个草稿啊老师-偶是老道当然,我是故意极端一点的,真正的草稿,你们绝不会这么臭的老师-偶是老道多角度写法的第二种模式,是三个角度的写法怎么布局?A3郎骑竹马来前面写两处景物,后两句由景物生发开,写感受! # Q o8 _0 M5 k老师-偶是老道其他有没有好办法?; E/ w m2 F6 W# k2 q+ a! 1 CD3去闲眼前景,远处景,想象中的景- W0 h+ O0 h6 m* ( S- N, v: A3郎骑竹马来那我的错在哪里呢? w: k) W- n3 D% f3 O2 p e老师-偶是老道竹马这个只有两个角度0 N7 c- Y3 F1 W& c& A3郎骑竹马来那就看写两句,听写一句,想写一句$ q. _: n. ?& ?4 L4 u/ O/ e% 老师-偶是老道我问的是布局/ t$ d, C3 B7 w, k( b/ nD3雪童话远景 虚景 听到的想到的作为比兴 铺垫 然后结合自己的情绪 抒怀5 - 1 O3 E- P& ( A( CA3梅开朵朵听觉,视觉,感觉& H. t9 d0 z4 xB3漠漠轻寒收放动静虚实 x0 b/ y% X7 B. E j1 q! p老师-偶是老道都乱说。我问的是布局,自然是架构上的事前面是四个角度,现在是三个角度,猜也猜出来了D3去闲前两句写实景,第三句虚景,第四句虚景人物A3郎骑竹马来先写两处,再重点写一处,不就是三处了么,就是三个角度啊老师-偶是老道你这种回答呢,没有答在点子上郎骑竹马来:比如刚才的四个景物先写两个,再把梅作重点放在三四句来写老师-偶是老道恩,这一句对了( U5 C d6 , O: Z/ QD3去闲三个角度是以写思念为主吧7 t% R0 - x9 ! 1 C7 r* n- 8 xA3郎骑竹马来我认为还是要写三个点,以一个点为重点来写就是三个角度& f3 m; R7 C_8 r6 y( e老师-偶是老道三个角度的写法,一般模式是:前两句是两个角度,後两句是一个角度。最后一个角度由于用笔更为着力,所以往往就成为重心所在。我举一个例子- P& h! * D7 t+ N( M, H8 柳花深巷午鸡声,桑叶尖新绿未成。& p: H+ , t* ( b: Q6 I( l坐睡觉来无一事,满窗晴日看蚕生。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d6 o; j) | b+ E, D5 t4 m第一句一个角度,第二句一个角度,三四句一个角度。相比较前一种模式,这种三个角度的写法由于不是平分秋色,所以既不容易写得死板,也不容易写得涣散,所以是值得我们作为一种常用的模式来练习的郎骑竹马来:那我刚才回答老师为什么说不对呢1 F8 f, c0 Z- E& Q4 D1 t老师-偶是老道你的回答为什么不对?因为你没有答在点子上 U) m( L- u8 W你说先写两处,我用一句也可以写两处所以你后来说“把梅放在三四两句来写”,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