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古代称谓(1)直称姓名用于自称: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尊者对卑者称名:求,尔何如?(论语)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夫子何哂由也?(论语)(2)称字、号、谥号、斋名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称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称号: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称谥号: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称斋名: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3)称官爵称官名: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称爵名: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4)称籍贯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南海”代指康有为)(谭嗣同传)(5)兼称这种情况一般是先说官职,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6)特殊称谓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韩愈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职业人名: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庄子养生主)姓之人名: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封地人名:商鞅姓卫,商为其封地。2谦、敬及贱称(1)谦称王侯自称: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臣子自称: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一般人自称: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某自幼熟读兵书。(失街亭)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中山狼传)女子自称: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2)敬称称君王:以昭陛下平明之理。(出师表)称庙号,多称已死的皇帝:时世宗享国日久,不视朝。(海瑞传)称师长:夫子哂之。(论语)称朋友、尊长: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3)上对下或平称尔安敢轻吾射?(卖油翁)(4)贱称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5)表特定关系加“从”表示叔伯关系: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谢安传)加“太”表示长一辈: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左忠毅公逸事)加“先”表示已经逝世的尊长:妪,先大母婢也。(项脊轩志)先考,指已逝的父亲;先妣(b),指已故的母亲。3“号”称(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谥号按性质分为三类。表扬性的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圣闻周达曰昭圣善闻周曰宣行义悦民曰元安民立政曰成布纲治纪曰平照临四方曰明辟土服远曰桓聪明睿智曰献温柔好乐曰康布德执义曰穆批判性的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近内远礼曰炀表同情的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从汉代起,每个朝代一般第一个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也是帝王用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加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现代也有赠送徽号这种情况,但性质和内容已不一样,如孙炳文曾赠给郭沫若一个徽号“戎马书生”。4年龄称谓(1)襁褓:本义是包裹婴儿的被子和带子。语出论语子路:“则四方之民襁褓负其子而至矣。”后以此来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2)孩提:指二三岁的儿童: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孟子尽心上)(3)齿龀(chn)龆(tio)龀:指儿童换牙时,五六岁:邻人京城氏孀妻有遗男,始龀。(愚公移山)(4)总角垂髫:指幼年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5)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6)笄(j)年:指女子十五岁:复有双幼妹,笄年未结缡。(白居易对酒示行简)二、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六义:风、雅、颂、赋、兴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三、三代:夏朝、商朝、周朝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娲、神农”五帝:据史记载,黄帝、颛顼、帝喾、唐、舜四、三、官职常识1官职(1)中央官职: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分掌文武大权,门下省、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六部,是指吏部、户部、兵部、礼部、刑部、工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属官员有主事等。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启为翰林院国史编修等。(2)地方官职: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府,称知府。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2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1)授官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张衡传)辟:由中央官署征,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连辟公府不就。(后汉书张衡)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宋史侯可传)拜:授予官职:拜相如为上大夫。(史记廉蔺相如列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后汉书衡传)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延祐、至治间丞相东曹掾。(元史贾鲁传)除:任命,授职:余除右丞相枢密使。(指南录后序)授:授予官职:泰定初,恩授平路儒学教授。(元史贾鲁传)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位: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传)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鸿门宴)起:起用人任以官职:鲁居丧服阕,起为太院都事。(元史贾鲁传)(2)免官罢:免去、解除官职:窦太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黜:废掉职: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免:罢免:免官爵。(汉书贡禹传)夺:削除: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3)升官升:升官:升(鲁)台都事。(元史贾传)擢:在原官上提拔: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甄拔三十余。(李白与韩荆州书)迁:一般指提升:孝文帝说之,超,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陟:进用:陟罚臧否,宜异同。(出师表)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拜:按定的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降官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滕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贬:降职:贬连州刺史。(刘锡传)放:驱逐,流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左除、左降、左转、左授、左宦、左迁:降职;予左九江郡司马。(琵琶行并序)一旦失恩先左降,三年随例量移。(白居易自题)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新唐书裴延龄传)出、出宰:离开京城外调:永和初,出河间相。(后汉书张衡传)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韩愈县读书)免:免职:遂免丞相勃,遣就国。(汉书文帝纪)废黜,放逐: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废。(史记吕太后本纪)(5)调官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迁东郡太守。(汉书王传)徙:一般的官职调动:徙王信为楚王。(史记淮阴侯列)调:变换官职: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转:动官职: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后汉书张衡传)补:补充空缺官职:太守察尊廉,补辽西官长。(汉书王尊传)改改任官职:改刑部详覆官。(宋王济传)(6)兼、代兼:兼任: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录后序)摄:暂代官职:俄检校侍中,摄吏部尚书。(新书杜如晦传)守:暂时署理职务。多指官阶低的人署理官阶的职务: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簿,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传)领:兼任: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行:代理官职: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书武帝纪)署:代理,暂任:太守奇之,除补书佐,署守属狱。(汉书王尊传)权:暂代官职: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判:高位兼低职:除镇安武胜军节度使,司徒兼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7)辞官悬车:辞官居家:时年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陈太丘碑文序)解官:辞去职: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宋史包拯)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后汉书)乞骸骨:自请退职,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上乞骸骨,征拜尚书。(后汉书张衡传)乞身:古代认为做官委身事君,因此请求退职为“乞身”:故山桃李半荒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物业管理方案及服务提升
- 失能老人营养需求与饮食调整方案
- 焊工职业技能鉴定中级理论知识培训讲义
- 大数据分析专员助手的训练和周工作计划参考模板
- 互联网产品用户留存方向数据分析与优化方案
- 专业作家写作计划与创作时间管理
- 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组织效能提升方案
- 重氮化工艺作业岗位环保操作规程
- 殡葬礼仪师塔葬方向绩效考核方案
- 品类管理在企业的具体实施计划
- 2025年温泉度假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私人出租音响合同协议
-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学期英语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燃气管道运营维护服务合同协议
- 2025年健康管理师(二级)技能考核试卷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设计
- 2025北京市公安局顺义分局勤务辅警、流动人口管理员招聘100人考试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校园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2025-2026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六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5年版)》核心内容解读
- 雨雪冰冻灾害现场处置标准操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