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星晨学校八年级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十二月份月考物理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班级 姓名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下列光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镜中的人像 c海市蜃楼 d手影2、以下的温度值符合实际的是(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85 b人的正常体温是100c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d冬天,云阳县的室外温度约为303、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现象的是( ) a平静的河面能清楚地映出岸上的景物 b潜水艇中的潜望镜 c汽车司机所用的观后镜d从岸边看游泳池内水的深度变浅4、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于凝华的是( ) a冰封的河面解冻 b钢水浇铸成车轮 c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 d冰雕展上,冰雕的质量会慢慢减小 5、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6、小华在实验室用天平称量自己用的物理练习册的质量他把练习册放到天平的左盘,在右盘上放了75g砝码,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边,这时候他应该( )a继续向右盘中加入较小的砝码b把天平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边移动c把游码向右移动d取下右盘中的某一个砝码,换用较小的砝码7、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2:3,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材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b、乙 c、丙 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1分,满分21分)8、小芳面向穿衣镜站立在镜前1m处,她在镜中的像距离平面镜 m;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 5m,则她在镜中的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芳正对着平面镜,当平面镜平行于小芳左右移动时,以小芳为参照物,像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9、我国研制的一种聚乙烯材料,超过40时完全熔化,低于15时完全凝固:有人设计,把这种材料制成小颗粒,掺在水泥中制成地板或墙板,在昼夜温度变化大的地区用这种地板和墙板修筑房屋,便可以起到调节室温的作用:(1)这种设计的原理是:当气温升高时,该材料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不致上升太高或太快;当温度降低时,该材料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出热量,使室内温度不致降得太低或太快(2)该材料属于 (填“晶体”或“非晶体”)10、空气中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地 而来的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 成小水珠附着在物体上,这就是露水,若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就形成雾深秋或冬天,夜晚温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气会直接 成固态的小晶体,这就是 11、近视眼的产生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需要在眼睛前面放置一个_进行校正;远视眼的产生原因与之相反,需要在眼睛前面放置一个_进行校正12、举出日常生活中测物体质量的一种工具:_;有一位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一小石块的质量时,若他用的砝码已经磨损,则测量结果将偏_若将此小石块送到太空中,则此小石块的质量与其在地面上的质量相比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3、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5 kg/m 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 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其体积增大了 cm3。(冰=0.9103kg/m 3)14、如图,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移动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三、作图题(共4小题,每个小题3分,满分27分)15、按要求作图(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1)室内一盏电灯通过木板隔墙上的两个小洞,透出两条细小光束(如图甲),请根据这两条光束的方向确定室内电灯的位置;(2)如图所示,一物体ab放住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光线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16、 如图,入射光线从半圆形玻璃射向空气,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1)请画出反射光线(大概位置)(2)请画出折射光线(大概位置)17、(1)画出下图1中的光线ab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如下图2所示,光从水里射向空气。请画出其反射光线的方向及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 在下图3中画出物体 ab 在平面镜 mn 中所成的像ab 。 图1 图2 图318、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如图表示.0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在图中画出物体cd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4分)19、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h与光源到物体距离l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 (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 (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4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发现,影子变小得 (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 20、如图,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移动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若固定凸透镜不动,向左移动蜡烛,为了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_(选填“右”或“左”)移动,其所成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1、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烛焰在光屏上成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下”)调节若光屏高度调好后,蜡烛和透镜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时,调节光屏距离,使光屏上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五、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7分)22、用天平称得一堆钢珠的质量为350 g,取出其中20粒,称得质量为2.4 g,问这堆钢珠共多少粒? (7分)23、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第一次测出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5.8cm3 、10.7g;第二次测出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分别为7.9 cm3、12.8g.求:容器的质量和液体的密度.(10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c 3、d 4、c 5、d 6、d 7、c二、填空题8、1m 不变 静止 9、熔化 凝固 非晶体10、液化;雾;凝华;霜11、凹透镜;凸透镜 12、天平;大;不变13、2.5 ; 5014、(1)同一高度;(2)倒立;缩小;照相机;15、略(线的虚实、垂直符号、箭头、平面的背面斜线等都赋1分,扣完为止);16、 解:如图:17、18、解:连接co并延长,过c点作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