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分析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掌握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运用人口资料,能用图表表达本地人口的增长模式和人口迁移的特点;分析资料,比较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2.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理解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分析某地区或某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3.理解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第1讲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世界人口增长由上图世界人口发展的历史,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的基本特点:(1)世界人口增长的持续性:世界人口不断增长;(2)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两次科技进步把人口发展史分为三个阶段;(3)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不平衡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状况不同。二、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及分布人口增长模式特点典型分布地区“高高低”模式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比较低,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少数生产方式落后的原始群体过渡模式高增长阶段高出生率,死亡率急剧下降,自然增长率增大,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广大发展中国家,如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肯尼亚增长下降阶段出生率下降较快,死亡率下降缓慢,自然增长率下降少数发展中国家,如土耳其、阿根廷“三低”模式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西欧等发达国家三、环境承载力1实质: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2影响因素:受自然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类文化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土地资源的生产力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3估算依据:依据粮食产量进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四、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按照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有舒适的生活环境,并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又不妨碍后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2意义:反映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体现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3影响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资源的优劣、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特别提醒(1)估算环境人口容量,应针对具体的时期。(2)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且资源丰富程度是动态变化的,它的范畴随生产力水平、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扩大。(3)谋求人口合理容量,将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有助于减轻环境负担,解决资源短缺、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并促使人们的生活健康幸福。考点一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问题1.(2009全国文综)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1)(2)题。(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2)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 b c d答案(1)c(2)a解析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材料显示甲地14年来均出现人口负增长,且计算人口总数可判断上海最符合。图中地区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现代型。【考向立意】该题组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判断。【思维过程】根据文字信息判断甲市人口增长模式结合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做出判断对照图示数据进行推理。【误区警示】不会根据统计数据对人口增长模式进行定量分析;不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预测展望】以统计图表为载体,考查某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与分析,多与人口迁移、人口问题相结合综合考查,注重图表信息判断推理能力的考查。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不同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不尽相同,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具体 可用以下方法判断:(1)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判断“高高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过渡模式: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三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通常在1%以下。(2)由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区分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年龄结构类型少年儿童人口比重(014岁)(%)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高高低”模式年轻型40以上4以下人口出生率高人口寿命短,死亡率高过渡模式成年型304047人口出生率降低人口寿命延长,死亡率降低“三低”模式老年型30以下7以上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寿命长,死亡率低2.人口问题(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2)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口问题复杂,当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的绝对量大,科学文化素质较低应对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的状况下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应对措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延迟退休年龄。人口性别比例失调该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应对措施: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变婚育观念。劳动年龄人口年龄升高,比重下降该人口问题的主要危害有: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劳动生产率下降。应对措施: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迁移量大该类人口问题的主要影响有:增加了城市公共设施和管理的难度;给交通运输带来沉重压力。应对措施: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合理规划、加速建设全国高速路网。1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m国不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其中某一时期的图例标错。据此完成(1)(3)题。(1)图例标错的时期是()a b c d(2)根据人口演变规律,四个时期的先后顺序为()a bc d(3)下图中,人口性别与年龄构成最符合m国时期的是()答案(1)d(2)b(3)d解析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为自然增长率,由此判断图明显标示错误。可将四个时期的同一指标前后衔接进行排序,也可按照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规律进行判断推理。m国时期出生率仍很高,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增加,因此对应的人口金字塔图属年轻型。 考点二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2011北京文综)读图,回答下题。指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说明本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答案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环境承载力低,主要制约因素是水资源。解析根据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判断绿洲的分布特点,其思路是:高山冰雪、河流水源绿洲,由此可得出绿洲分布于山麓冲积扇与河流沿岸。干旱是塔里木盆地的主要自然特征,因此干旱缺水导致该地区生态脆弱,环境承载力低。【考向立意】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地理分布的描述以及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影响因素分析。【思维过程】据图描述绿洲分布特点从区域特征出发判断区域环境承载力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误区警示】不能从区域特征出发分析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其制约因素。【预测展望】多以我国某区域为例,选用新图表、新材料,考查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意在关注我国的人口发展与可持续发展。1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对比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强调点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和资源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适度人口规模(最佳人口)实质一个警戒值一个合理值参考角度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经济、社会发展、消费水平限定因素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经济、社会体现的意义生存发展人口数量大小估算标准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把人均消费水平压缩到最低根据现有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等共同点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素也不一定相同(不确定),故具有不确定性,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可进行相对定量的估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关系(1)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允许的最大人口数量(极限人口),即能养活多少人,而人口合理容量代表了合理生活的最大人口、国家发展与安全的最小人口数量(最佳人口),即适合养活多少人。资源、科技、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有很大影响。(2)人口的合理容量不仅反映了人口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而且体现了人口数量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相适应性,是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谋求人口的合理容量,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2下图示意“某个时期宁夏部分县级行政区环境承载力”(单位:万人)。读图,回答(1)(2)题。(1)影响图中宁夏各县级行政区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a矿产资源 b淡水资源 c地形地势 d科技水平(2)宁夏南部地区今后一段时间人口发展的正确做法是()a放宽生育政策,鼓励生育b增加人口密度,接纳宁夏北部地区的移民c垦荒拓耕,向宁夏东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d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同时向宁夏北部地区迁出部分人口答案(1)b(2)d解析黄河沿岸各县级行政区环境承载力大,而干旱的南部地区环境承载力小,因此淡水资源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与之相对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适度开展生态移民是宁夏南部人口发展的有效措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1图表构成:人口金字塔图是直观地表示人口性别和年龄结构的横列式条形图。其画法是将各年龄段男子与女子人数(或百分比)按“男左女右”分别在纵轴左右画成并列的横条形,按年龄顺序“下小上老”排列。在金字塔图中,横坐标一般表示某一国家或地区某一年不同年龄、性别的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重,也有些图是绝对数量。纵坐标一般表示年龄结构,通过横、纵坐标可分析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2图表类型: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类型年轻型(扩张型)成年型(静止型)老年型(收缩型)示意图(1)年轻型:下宽上窄,说明人口的年龄越小,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越大;而人口的年龄越大,所占比重越小。未来这种类型的人口必定是出生率大大超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很高,未来人口增长的趋势必将迅速增长。(2)成年型:底部与中部的宽窄几乎相近,儿童、青少年所占比重趋于减少,中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有所增加,人口增长速度减缓,人口总规模继续增长。(3)老年型:上宽下窄,说明人口结构中儿童、少年、青年人的比重小,而老年人口比重大。其人口增长的趋势是零增长或负增长,人口规模必将会缩减。(4)由于人口生育、死亡率的变化以及迁移、战争等因素的影响,人口金字塔存在着一些变形和过渡形态,如纺锤型、葫芦型、圣诞树型等。1读塔型,定类型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高低高”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处于人口增长减缓阶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低低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2读比重,判内容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考查内容: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3看特殊,析变化人口金字塔图不但具有不同类型,而且同一金字塔图的内部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影响人口金字塔结构的因素包括:政策(计划生育或鼓励生育)、较大的自然灾害、军事战争、生育观念、工业发展、人口移动等。以下图为例,分析其特殊变化的原因。在上图中,处1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变小,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a.计划生育导致出生率突然降低;b.重大灾害导致死亡率上升;c.人口的大量外迁。处202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突然增加,其变化可能是就业、升学等导致的人口大量迁入。处男女比例明显失调,其原因可能是战争导致大量男性死亡,也可能是纺织工厂建设导致对女性职工需求增加。(2012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答案(1)b(2)b解析解答该题组的关键是读懂人口金字塔图,明确人口比重与人口数量的区别。第(1)题,014岁人口的比例是1982年高于2009年,所以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4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是2009年大于1982年,所以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小于2009年;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年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低;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的比例虽然高于2009年,但是2009年人口总数高于1982年,所以本年龄段的人口数是2009年大于1982年。第(2)题,由上题可知,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下降,因此人口的增长速度减缓;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影响了劳动人口的就业结构,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2009年2559岁的人口数量比重高、人口多,所以劳动力资源数量上升;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一、选择题下面图1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图2为“不同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1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 b c d答案1.b2.c解析第1题,读图1可知,乙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的过渡型,对应图2中阶段;甲国人口增长模式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丙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为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甲、丙、丁三国人口增长特点与图2中阶段不符。第2题,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10左右,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低低低”模式,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完成34题。3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c丁甲乙丙 d丁甲丙乙4影响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有()资源匮乏人口制度国内移民社会经济a b c d答案3.c4.d解析第3题,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第4题,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和人口政策。一家英国媒体撰文呼吁中国全面放宽计划生育政策以应对人口问题。我国人口专家翟振武教授也表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结合图甲、图乙,回答56题。 5翟振武教授认为“计划生育政策调整的时候已经到了”的主要依据是()a人口数量持续减少b014岁人口比重不断上升c1564岁人口比重有所下降d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不断上升6图乙中,能够反映我国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的是()a b c d答案5.d6.a解析该题组考查不同人口年龄构成图的判读。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我国014岁的人口比重不断下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图甲显示2010年我国014岁人口比重为16.60%,1564岁人口比重为74.53%,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为8.87%,符合图乙中的点。下图示意我国2000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和对2020年人口的预测,其中按照女性2055岁和男性2060岁的划分标准,标出了劳动人口的范围。读图,回答78题。7影响我国20002020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国家政策 b生态环境c经济发展 d社会文化8我国城镇人口到2020年社会养老形势严峻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a老年人口的大幅增加b劳动人口减少c社会养老能力发展缓慢d劳动人口增加答案7.c8.b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了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因素。对比图中变化,可知20年间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变化主要体现在老年人口增加,主要是因为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社会福利的完善使得人口死亡率下降。第8题,本题考查了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对比两图可知,到2020年劳动人口略有增加。读“我国某省人口数据统计表”,回答911题。年份总人口(万)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家庭人口规模(人)19644 452.213.7714.834.0919826 052.115.5515.823.9119906 705.686.7921.243.6620007 438.078.7641.493.2320107 966.249.9445.863.189.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省在1964年2010年期间()a家庭户数呈减少趋势b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上升c社会养老负担加重d农村人口数量逐年减少10上题中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家庭观念变化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c人均gdp快速增长d老龄人口比重增大11解决该省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最可行的是()a鼓励生育 b推迟退休年龄c接纳外来移民 d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制答案9.c10.d11.d解析该题组考查读表能力和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第9题,表中数据显示,随着时间推移,我国总人口增多,家庭人口规模减小,故家庭户数增多,a项错误;老年人口比重上升,说明社会养老负担加重、自然增长率下降,b项错误、c项正确;通过计算各年农村人口数总人口(1城镇人口比重),得出农村人口比重并非逐年减少,d项错误。第10题,社会负担明显加重的直接原因是老龄人口比重增大。第11题,我国人口基数大,年净增人口多,应继续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最主要对策。故d项正确。下图为“四个面积均为1万平方千米的区域”。读图,回答1213题。12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的是()a甲区域 b乙区域c丙区域 d丁区域13甲、乙、丙、丁四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从大到小的排序是()a甲乙丙丁 b乙丁丙甲c丁乙甲丙 d丙乙丁甲答案12.d13.b解析第12题,工业文明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区域内矿产资源的数量。第13题,读图可知,乙区域位于河流与海洋的交汇处,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因此乙区域环境人口容量最大;丁区域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且地势比甲、丙两区域低,因此丁区域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丙两区域;丙区域坡缓,甲区域坡陡,因此丙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大于甲区域。读下图,曲线、分别表示中国西南某区域石漠化、环境人口容量、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1415题。14该区域最不可能是()a地表崎岖,峰林广布b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c土层深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离婚后共同财产分割与子女生活费用补充协议
- 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股权转让及技术许可合同
- 双方离婚协议书:婚姻终止及财产分配方案
- 离婚协议书:婚姻终止后财产继承权与赠与合同
- 生态休闲农庄土地租赁与生态农业项目推广合同
- 班组技术及安全培训课件
- 瑜伽纤细身形课件
- 辽源公务员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深圳社保公积金培训
- 科学技术史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部优课件1
- 梅毒测试题及答案
- 光伏发电工程竣工最终验收报告
- 以技术驱动的医院管理人才培养路径
- 角膜捐献协议书范本
-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水泥设备状态监测与预测性维护研究
- 申请律师执业实习试题及答案
- 分布式清洁能源多源互补供热研究现状分析
- 2025年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练习题库及答案(200题)
- 传统乐器琵琶课件
- 《美妆类电商产品销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3000字(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