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27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1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27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2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27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3页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高中历史 第27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李林中学2014高中历史 第27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1、课前导学一、早期改良思潮1背景:近代 的出现,解救民族危难,缓和 。2主张经济上:振兴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通过“ ”同外国资本主义进行竞争。政治上: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设立议院,实行 。3影响反映了 的利益和要求。成为甲午战争后 兴起的先声。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1思想萌发:1888年,第一次上书 皇帝,主张变法自强,挽救危局。2变法理论提出人类社会进化过程的三阶段理论,即“ ”“升平世(小康)”和“ (大同)”。代表: 和孔子改制考。3思想特点: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1政治活动公车上书背景:1895年4月,日本逼签 ,引起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应。概况:康梁联合会试举人上书朝廷,提出“拒和,迁都, ”等主张。影响:使维新思潮发展成为 的政治活动。2宣传活动:康有为等在京、津、沪等地创办 等报刊,宣传变法主张。3组织活动强学会成立:1895年8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后又在上海成立 。性质:维新派的 。宗旨:研习西学,交流 。影响:使 迅速开展起来。四、梁启超与时务报1梁启超活动 a担任 主笔。 b发表 等文章。主张 a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 和文化教育制度。 b呼吁“伸民权”“设议院”,实行 制度。 c改革 ,培养有用人才。 d大力发展 。影响:大大推动了变法维新思想的 。2谭嗣同活动a发表 。 b参与创办 ,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影响:湖南维新运动蓬勃开展。3严复活动a创办 。b介绍 。主张:借达尔文的 ,阐明维新变法主张。4维新运动的影响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 的作用。资产阶级 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新局面逐渐形成。2、课堂识真1右图为我国某城市中的康有为塑像,头戴举人帽,身穿黄袍马褂。下列说法比较可信的是( )a、康有为是个因循守旧、保守传统的举人b、康有为坚持儒家传统和君主制,其立宪思想有进步性c、康有为虽为大儒,但彻底摆脱了封建思想,投身维新运动d、康有为提醒国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应完全保留,不得改变2 1895年,康有为等维新派创办宣传维新变法的报刊中外纪闻并在北京建立政治团体强学会,但不久就被清政府查封,其根本原因是这一刊物和这个团体( )a损害了洋务派的威信 b有力地冲击了顽固守旧势力c学术观念不符合史实 d推崇光绪帝而批评慈禧太后3奠定了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维新变法理论基础的是( ) 新学伪经经考 资政新篇 孔子改制考 天朝田亩制度 a b c d4 “公车上书”中提出设“议郎”一职,“议郎”应为通晓中外政体,方正直言之士,且由士民公举产生。反映了维新派( )希望参与政治 模仿西方议会政治 对皇权加以牵制和限制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a b c d5. 1895年,维新思潮发展成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其标志是( )a.强学会的成立 b.中外纪闻创办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成立6 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7.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是( )a.率先提出实行君主立宪主张 b.批判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的腐朽思想c.提倡西学,否定传统的儒家思想 d.反对共和革命,维护清朝专制统治8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一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 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3、课后见功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 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使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 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三 “且法者,所以守地者也,今祖宗之地既不守,何有守于祖宗之法乎?夫能使守祖宗之法,而不能守祖宗之地,与稍变祖宗之法,而能守祖宗之地,孰得孰失,孰重孰轻?”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材料四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君末也,民本也。谭嗣同全集材料二驳斥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他的谁依据是什么?材料三中保处体现了康有为的阶级局限性?表明了什么实质?材料三、四是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谁的实质是什么?4、拾遗补缺(学习交流展示即效果展示)5、拓展空间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康有为孔子改制考材料二 二千年来君臣一伦,尤为黑暗否塞,无复人理,沿及今兹,方愈剧矣!谭嗣同仁学材料三 天演者,西国格物家言也以为天不可独任,要贵人以持天使人治日即乎新,而后其国永存,而种族赖以不坠,是之谓与天争胜。而人之争天而胜天者,又皆天事之所苞,是故天行人治,同归天演。材料四 图一 孔子改制考封面 图二 北京强学会旧址图三 时务报请回答:依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的变法思想有何特点?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谭嗣同、严复的维新变法主张有何异同?结合材料四的三幅图片和所学知识,归纳维新派宣传变法的方式并举例说明。他们的维新变法活动有何影响?参考答案(第27课维新运动的兴起)2、课堂识真 1-8 b b c b c d b a 3、课后见功洋务派。只主张改变某些规章制度和生产技术,不改变封建政治制度。反对兴民权。反对君主立宪,反对维新变法。顽固派。把变法和救亡联系起来,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事实驳斥封建顽固派的迂腐守旧。“稍变祖宗之法”。不敢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向封建势力妥协。资产阶级维新派。从理论上阐明了要求改变君主专制政体的合理性,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5、拓展空间答案:康有为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相同点: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主张维新变法。不同点: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的思想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