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doc_第1页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doc_第2页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doc_第3页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doc_第4页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介1、“中心”的基本结构单元及主要职责“中心”以山东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由山东农业大学果树学科、有关学科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共同组建。 “中心”设立工程技术委员会,并在组建期间设立“中心”管理委员会。(1)“中心”管理委员会 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依托单位、参建单位有关负责人组成,负责“中心”建设期间的重大决策。表1 “中心”建设管理委员会人员名单任 职姓 名性 别基本情况主任翟鲁宁女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副主任郭九成男山东省科技厅副厅长董树亭男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成员束怀瑞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米庆华男山东农业大学科技处处长李宪利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秀峰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王长君男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王汝轲男中华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院长(2)“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 由国内知名专家、依托单位、参加企事业单位专业负责人组成,负责对“中心”建设和发展提供技术咨询。 表2 “中心”工程技术委员会人员名单任职姓 名性 别基本情况主任方智远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院 士副主任邓秀新男华中农业大学,校长、院士束怀瑞男山东农业大学,院 士韩振海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成员胡小松男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风之男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魏钦平男北京农林科学院,教授王贵禧男中国林业科学院,研究员周常勇男中国农科院柑桔所,所长、研究员王金政男山东省果树研究所,研究员吕德国男沈阳农业大学,教授孙建设男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嘉瑞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高东升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吴茂玉男济南果品研究院,研究员(4)“中心”部门设置及职责工程中心下设综合办公室、工程技术研发部、产业与技术推广部、培训交流部。综合办公室:是中心的日常行政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劳动、人事管理,拟定中心规章制度、宣传、文化建设等。工程技术研发部: 下设资源创新与育种、栽培与苗木、安全与有机生产、生理生态、贮藏与加工等5个工程技术研发室。资源创新与育种研发室主要负责苹果种质创新以及砧木与栽培品种的选育;栽培与苗木研发室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标准苗木培育技术,新型肥料研制,苹果栽培模式创新与示范;安全与有机生产研发室主要开展病虫四生防治与苹果有机栽培技术研究;生理生态研发室主要研究苹果水分与营养监控技术,苹果管理专家系统开发,相关数字产品开发;贮藏与加工研发室主要开展保鲜技术与苹果深加工技术研究。工程产业部:下设试验站、示范基地、市场营销和相关企业公司。主要任务是转化开发技术成果,进行示范,建立优质良种苗木繁育、示范、生产基地,建立产后商品化处理、加工、营销网络体系。培训交流部:下设技术培训、合作交流、科技信息等部门。负责培训相关技术人员、开展国内外合作与交流,收集和传递国内外果树研究、生产、加工、贸易及相关行业的科学技术信息,建立科技信息系统、专家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和技术人员培训体系等。表3 工程技术中心人员配备一览表(各部门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员)机构负责人成员名单综合办公室邹岩梅赵飞 林群 陈修德工程技术研发部资源与育种研发室陈学森郝玉金沈向 刘庆忠 苑克俊 由春香 姚玉新 陈晓流 翟衡营养与根土研发室姜远茂毛志泉范伟国 姜中武 魏绍冲 苗木与栽培研发室李宪利彭福田张连忠 李玲 邵小杰 高东升安全与有机生产研发室王金政杨洪强慕卫 刘永杰 李晓军 生理生态与信息研发室程述汉张继祥王华田 齐伟 王衍安 孟祥宁 张永涛贮藏与加工研发室吴茂玉杜金华周杰 陈仪伦 孙爱东 辛力 朱风涛 鲁墨森 陈伟 李大鹏 冯建华产业与技术推广部高东升苏桂林张连忠 李玲 李林光 马锋旺 王志刚培训交流部王长君高东升胡继连 张艳芬 苏桂林 王志刚 杨杰 杨建明 高华君2、“中心”运行管理机制和模式(1)内部运行管理“中心”按照“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的有关规定,本着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思路,按照“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原则进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机制。组织管理体制“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教授任中心主任,下设常务副主任1名、副主任1名。负责工程中心的全面工作,包括人员聘任、仪器管理、技术研发、工程化基地、财务开支、行政管理等。 在苹果工程技术研发方面,“中心”主任和工程技术委员会根据“中心”发展目标、规划及外部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和课题,聘任课题支持人并组建课题组,实行课题主持人负责制。主持人负责课题申报、课题实施、研究人员组成确定,有相对独立的人、财、物管理权。在成果转化和市场开发环节上,实行部门负责制,并根据“中心”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作。“中心”以责权利统一为原则进行各管理岗位的聘任和绩效考评,最终形成管理目标清晰一致、管理权限分配合理、不同层面和部门管理协调的管理体制。“中心”充分发挥工程技术委员会的咨询指导作用,工程技术委员会审议“中心”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计划,评价项目设计、试验方案,评审重大研究开发项目,提出新技术开发项目的建议;组织国际合作和技术交流,论证评审项目的学术水平及技术路线;提供本行业科技发展动态和新技术信息。运营模式 “中心”运营主要由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三个环节组成。技术研发部门将自行开发和二次开发的苹果工程技术或其它新产品,转移到成果转化部门。经过示范或中试的技术和产品,通过市场推广部门,向苹果相关企业和个人进行推广。市场部门负责收集用户反馈的市场信息、技术信息,反馈给技术研发部门,进行技术的进一步改良和创新,或根据用户的直接委托,进行技术开发。人事管理机制 “中心”依据“协作、流动、竞争”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专职办事人员精干(3人),以山东苹果工程中心原有专职团队为基础,其他人员根据项目需要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动态管理、形成有效的竞争机制。根据岗位工作目标的实现情况,对人员进行绩效考评。财务管理体制 “中心”作为隶属于山东农业大学的二级单位,相对独立地开展工程化研究开发业务,财务归山东农业大学计财处主管,经济上实行单独核算,独立帐户。完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实施项目预算管理和项目核算。其他管理制度 完善“中心”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和完善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项目招投标制度、设备购置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项目检查监督制度、奖惩制度等。严明纪律,严格管理,从制度上保障“中心”管理顺畅,不断提高管理效率。(2)外部运行管理采取对外开放策略 利用开放的机制,积聚技术、资本和人才等各类资源,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高“中心”的工程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能力。构建三个层次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核心层:以山农业大学为核心,吸收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济南果品研究院等科研单位的部分骨干研究力量。充分发挥核心层的人才、技术、资源和信息优势,形成多专业、多学科协作攻关,方向和目标适应生产实际和企业需要的工程技术创新。紧密层:由国投中鲁集团、凯祥果袋公司、复发中记公司等中心的产业转化企业,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烟台果树研究所等技术培训推广单位以及蓬莱园艺场、栖霞果树中心、沂源果树中心等基地示范单位共同组成中心的紧密层。“中心”将研发的技术成果,首先在紧密层试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并开展联合攻关和人才培养。外围合作层:由“中心”紧密层依据工程技术研究开发的需要、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作配合的原则,在全国选择科研依托单位、企业及种植大户、合作组织、地方农林技术推广部门等组成稳定的松散层。“中心”将以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参股等形式,与松散层单位建立科研生产联合体。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在“中心”技术支持下开展技术示范推广,建立全国技术协作网,并通过学会和协会、技术培训与咨询、社会化服务等方式实现新技术、新成果的大范围辐射应用。(3)建立高效的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体系“中心”的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体系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资本吸纳、二次开发和配套工程化、成果示范和推广等环节,通过建立工程技术研发部、技术培训中心、网络信息中心和技术咨询服务部等形式加速工程技术的创新与成果的高效转化,从而扩大产品出口创汇,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3、“中心”运行的保障机制(1)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 本着“科研面向生产需要,产业提供技术需求,人才支撑技术研发,成果推进产业发展”的原则,在国内外有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建立起广泛、和谐、持久、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为中心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2)建立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中心”设立创新基金、开放基金、奖励基金等,支持创新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为“中心”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原动力。(3)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中心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争取各级政府部门的研发课题,充分利用政策扶持、招商引资、技术开发与服务收益等渠道融资,形成技术研发、成果推广、效益反馈的良性循环模式,为“中心”自我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本保障。(4)建立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 根据中心发展需要,建立人才聚集、有序流动、按需设岗、竞争择优、动态更新的用人机制,实施绩效优先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的“三元结构”分配制度,严格规范财务管理制度,为“中心”的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