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6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6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6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6 新人教版.doc_第4页
【与名师对话】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 质量检测6 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质量检测(六)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1年河南高三联考)据三国志记载,阮籍“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最能与阮籍的行为理念产生共鸣的观点是()a“存天理,灭人欲”b“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c“越名教而任自然”d“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解析:从材料看,阮籍不受礼法的约束,“以庄周为模则”,其行为与道家思想吻合,材料中只有c项是道家思想。答案:c2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这反映了()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皇帝这样做是为了宣扬“天子受命于天”,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这是“天人感应”学说,选a。答案:a3(2011年北京西城模拟)在儒学发展历程中,“沟通佛、老,以治儒书,发前人之所未发,遂别成为一时代之学术”的是()a汉代学者b唐代学者c宋代学者 d明清学者解析:“沟通佛、老,以治儒书”说明儒家思想吸纳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就是宋明理学,故选c项。答案:c4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甲:“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乙:“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丙:“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c王夫之、程颢、王阳明、顾炎武d王阳明、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分析能力。甲是王阳明、乙是黄宗羲、丙是董仲舒、丁是顾炎武,选d。答案:d5(2011年福建三明期中)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万事万物本原出发 b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解析: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朱熹认为理是一切事物的本原,所以朱熹的理学开始从世界的本原出发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答案:a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但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发展”体现为()由以道德教化为主发展为外儒内法由“民本”发展为“君本”由批判暴政发展为承认现存统治秩序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abcd解析:是二者的共同点。先秦儒学强调道德教化,强调“民本”,通过批判暴政来抑制暴政;汉代儒学则侧重于君主专制强权。答案:c7温家宝总理曾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温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气者,理之依也c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d天下为主,君为客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黄宗羲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猛烈抨击,故a、c、d三项符合其思想,b项是王夫之的唯物观点。答案:b8王夫之是明清时期我国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历史,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他认为“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这里的“器”是指()a客观存在的事物 b人们感知事物的器官c万物发展的规律 d进行科学试验的仪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释历史概念的能力。王夫之认为主观认识都是由客观现象引起的,故“天下惟器”,“无其器则无其道”,说明了人们认识事物要以客观存在的事物为观察研究的依据。故a符合题意。答案:a9(2011年江西师大附中模拟)古希腊人崇尚人体美,无论是雕刻作品还是建筑,他们都认为人体的比例是最完美的,干什么都必须按照人体各部分的式样制定严格比例。这充分体现了古希腊人强调()a数的对称是艺术的价值取向b万事不以神的尺度为标准c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间万物d外在的美胜于内在的美德解析:材料实际上反映了古希腊以人的尺度来衡量世界万物的精神,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文精神。答案:c10(2011年苏北四市调研)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慢”的理念深入到欧美社会的各个角落。从“慢食”“慢写”“慢读书”到“慢旅行”,人们力求在细节上慢慢品味和享受生活。对材料中“慢”文化的理解,恰当的是()a“慢”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b“慢”的观念违背了历史潮流c“慢”意味着工作效率的降低d“慢”文化是对现代文明的抵制解析:“快”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泯灭了人的享受;“慢”的本质在于慢慢地品赏人生,享受人生的乐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答案:a11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共同原因()a商品经济的发展 b民主制度的保障c社会变革的推动 d自然环境的影响解析:思想的巨大变化反映出当时政治经济的变动,说明了社会变革的推动。答案:c12(2011年皖北高三联考)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说:“通过永恒的、不变的意图,上帝始终决定着谁可以被拯救,谁将被毁灭。”这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何种主张()a圣经高于一切 b上帝永恒c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d信仰得救解析:加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的领袖,和马丁路德一样主张信仰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权威。答案:d13(2011年山东高密模拟)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一材料表明他主张()a国家权力应相互制约与平稳b人不应视他人为自己的工具c实行资产阶级的开明君主制d利用社会契约保障人民权利解析:“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表明建立社会契约保障个人自由。其余选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答案:d14(2011年辽宁铁岭六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a促使人类自立、自觉、自信意识的形成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c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思想解放以及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表现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和使宗教宽容主张被广泛接受的是宗教改革运动。故应该排除b和c项;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故也应排除d项;近代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和科技革命都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打破神学束缚,肯定人的价值和人的地位。所以本题正确选项是a。答案:a15(2011年唐山联考)2011年是郑和首次下西洋606周年。郑和下西洋时采用的一项技术与今天的gprs全球定位系统具有相似功能。这项古代技术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活字印刷术解析:从功能来看,gprs属于定位(定方向)系统,而指南针也是定方向的工具,这是郑和下西洋中最需要的工具。答案:a16日全食、流星雨等吸引不少天文爱好者竞相“恶补”天文常识。在学习过程中,有人发现元代科学家郭守敬曾使用自制的天文仪器观测天象。这一天文仪器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记忆历史问题的能力。元代科学家郭守敬革新浑仪,造成结构简化、精确度高的天文观测仪器简仪。a、c、d三项不是天文仪器,与郭守敬无关。答案:b17(2011年辽宁锦州模拟)“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解析:“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答案:c18(2011年高考调研)在2011年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周杰伦与林志玲携手献唱兰亭序,以书法大家王羲之的作品为演出背景,加以行云流水般的舞蹈,充满了东方古典韵味。下列有关王羲之的评述,正确的是()a生活在北魏时期b被称为“草圣”c其代表作是黄庭经d只擅长草书和行书解析:本题考查王羲之所处时代及其个人情况。他是东晋时期的大书法家,被称为“书圣”,“草圣”是唐代的张旭。王羲之不仅精通草书和行书,也精通其他书体,因此a、b、d三项错误,选择c项。答案:c19剪纸、杨柳青年画等民间艺术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这些民间艺术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民间文化的繁荣主要反映出()a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b封建政府对民间艺术的扶持c文人对民间文化的推广d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解析:结合所学可知b、d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属于民间艺术,与c项文人的推广无关,因此答案为a。答案:a20(2011年浙江温州十校联考)明清数百年来,杭州人将十座城门的名字及其特色编成了杭曲大调:百官门外鱼担儿,坝子门外丝篮儿,正阳门外跑马儿,螺蛳门外盐担儿,草桥门外菜担儿,侯潮门外酒坛儿(注:篮儿一竹篮,杭州方言喜在词后加“儿”字)。从中反映出明清时期()a杭州开始成为商业大都会b杭州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官府对杭城进行了区域功能划分d杭城市民的经济文化生活较为丰富解析:a项“开始”一说错误,杭州在隋唐已成为重要城市;b项说法与材料无关,因为材料不能体现资本主义萌芽;c项错误,材料并没有反映官府将杭城进行区域功能划分;经济可从商业活动中看出,文化可从杭曲大调上看出,最符合题意的即是d项。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2011年9月27日晚,2011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杏坛剧场拉开帷幕。开幕式上演了大哉孔子,演出以“儒济天下,和宁四方”为主题。整场演出由序你是一团遥远的火、礼乐篇、仁爱篇、大同篇和尾声千年孔子五个部分组成。在祭孔大典上,还颁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据悉,孔子文化节以弘扬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为主旨,彰显儒家思想生生不息的魅力,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与信任,共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思想产生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中四幅图片的顺序,说明古代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四个阶段。(3)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历经2000多年,虽多次经受冲击,但流传至今。试分析其原因。(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据此分析今天大力弘扬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解析:第(1)(2)问都是考查考生从图片中提炼信息的能力,要透过图片看到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第(3)问,应从儒学自身的不断完善、统治者的重视及儒学家的努力等角度回答。第(4)问的第一小问,应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二小问从材料中逐条概括即可。答案:(1)背景:生产力的进步(铁农具和牛耕技术的广泛使用);战乱频繁;分封制走向崩溃。(2)秦始皇“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西汉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北宋理学兴起,儒学复兴;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3)原因:儒家思想自身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历代儒学家的努力。(4)内容:仁、礼、大同、有教无类等。现实意义:增强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归属感;促进人类不同文明的理解与信任;建立和谐世界。2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业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从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顾炎武日知录材料三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益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已而忆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王夫之读通鉴论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王夫之黄书材料四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他认为君主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解析:本题考查明清进步思想家对专制制度的批判。第(1)问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问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问从材料信息中提取;第(4)问人的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 ;职责:应当是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使“天下为主,君为客”。(2)方法:分天子之权,实行“众治”;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非人君所能独治。(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评价:积极方面,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消极方面,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无法实现。23社会转型是近代以来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文艺复兴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区分古代世界的发现和人的发现,因为它们是合二为一的。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三教师教学用书材料三明清之际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思想家主要思想黄宗羲(16101695)批判君主专制,提出“君臣平等”和“工商皆本”的思想。顾炎武(16131682)提出“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的“众治”主张。王夫之(16191692)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作为私产的做法,主张“循天下之公”。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材料四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思想家的主要观点思想家主要思想伏尔泰(16941778)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神权,认为自然赋予人类以思想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力。孟德斯鸠(16891755)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天赋人权,认为政权属于全体人民,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卢梭(17121778)反对封建王权,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世界”和“人的发现”分别指什么?并分析二者之间的联系。(2)材料二中的主张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产生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概括其思想的共同点。与明清时期相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思想的侧重点是什么?(4)概述中西两种思想在历史进程中各自产生的作用。解析本题以1618世纪中西方的体现社会转型的政治思想入手,考查了学生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及中国明清之际民主启蒙思想的准确再认与理解。第(1)问,要从古希腊罗马及人文主义两个方面分析。第(2)问,注意结合16世纪西方的社会发展分析背景;第(3)问要明确中国明清之际思想宗旨是反对旧制度,但提不出新的民主平等的原则及理念。第(4)问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归纳即可。答案(1)“古代世界”是指古希腊、罗马。“人的发现”是指人文主义。继承:人文主义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发展:人文主义者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帜,提倡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思想。(2)特点:赞美人性,享受生活,满足人欲。原因:生产力水平提高;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封建神学思想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共同:反对君主专制。侧重:强调天赋人权。(4)黄宗羲等人的思想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伏尔泰等人的学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推翻封建专制的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24(2012年辽宁实验中学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为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