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云区国民经济发展报告一、2005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2005年,全区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稳步的发展势头,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运行效益不断提高。全年完成生产总值61.25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亿元,同比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37.41亿元,同比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22.12亿元,同比增长12.6%;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81:61.08:36.11,工业在我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性地位进一步巩固。财政总收入完成9.25亿元,同比增长15.57%;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59亿元,同比增长20.7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450元,同比增长12.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945元,同比增长13.1%;全地域固定资产投资达33.27亿元,同比增长16.1%,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5亿元,同比增长16.6 %,招商引资到位内资22.7亿元,外资到位1050万美元。二轮强县建设顺利推进,各项年度指标全面完成。(一)工业经济实现再提速,优势产业持续壮大铝及铝加工、新材料、食品医药等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中铝贵州分公司四电解、大鸿实业等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蓝天科大、信邦制药等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天津塑力、贵阳娃哈哈等企业生产经营运转良好,工业经济在全区国民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优势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贵阳国家级材料产业化基地顺利挂牌,复合改性聚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组建,实现了贵州省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零的突破。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晶磷电子、立创新科等企业已实现产值达7000万元。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苏西铜箔、海丰日化已列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89.05亿元,其中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为21.43亿元,同比增长5.8%。(二)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都市型农业健康发展大力发展都市型农业,引进了昆明海宇公司等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新建各档次花卉种植大棚9000平方米,带动了700余户农户种植花卉,全区花卉种植面积达10185亩,产值突破1亿元。晚番茄、香葱种植面积均达到5000亩,蔬菜总播面积突破3万亩,实现蔬菜外销3.1万吨。大力发展养殖业,加大了优质畜禽养殖基地建设,形成了以大林、黄官、红锦等村为核心的二元杂交母猪养殖基地,养殖规模达1500余头,形成了以小桥、曹官、摆拢等村为核心的优质鸡、鸭养殖产业带,存栏突破100万羽。投入620余万元完成了5个生态经济村创建工作。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乡际公路网络硬化12.54公里、进户路14.7公里、沼气池805口、标准农田建设7400亩、危房改造132户,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三)城市功能日趋完善,消费需求平稳增长随着南湖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和旧城改造由全面开发建设向局部重点整治、营造城市环境的转变,实现了区级行政中心的搬迁,完成了云峰大道十字路口改造工程,南浮宫御园、尖山新苑及白云大厦、朝晖星城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东方广场主楼成功封顶,育才路全线贯通。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活动为契机,启动了背街小巷整治工程,城市环境得到逐步改善,城区新增绿地11.3万平方米。逐步形成了以白云中路为轴的商业中心区,恒兴商业广场、长安商业步行街、阳光花园等一批商场逐步兴起,引进了大昌隆、五洲、东方牛仔、德克士、上岛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超市、连锁店和餐饮企业,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2亿元,同比增长13.5%。(四)招商引资再创佳绩,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围绕全区主导产业,更进一步加大了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专业招商、专题招商、专项招商、专职队伍招商和跟踪服务工作,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完成了30平方公里拓展区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了艳山红铝工业基地场地平整工作。加大开发区闲置土地的清理盘活力度,建立了企业用地资料库。成功引进了拉法基、西南国际家具城等一批战略性投资项目,招商工作逐步由引资向选资转变,招商结构不断趋于优化。通过投资拉动,引入增量,盘活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各种发展要素资源,引导银行资金、民间资本多形式参与开发区建设,实施了新材料产业基地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塑力线缆、苏西铜箔、娃哈哈等工业企业扩建工程,项目带动效应得到充分体现。全区共引进项目100个,实际到位内资22.7亿元,外资到位1050万美元。(五)继续深化各项改革,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兴农中学通过评估并获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白云二中“申示”工作通过第一次评估,启动标准化学校建设,农村小学“三小”工程建设全面推开,各类教育健康发展。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保障机制,为农村独生子女户、双女结扎户办理计划生育养老保险,覆盖面达100,全区计划生育率达98.5%,人口出生率为11.9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24,获全市计生工作考核一等奖。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新增就业岗位2494个,统筹城乡就业371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实施了机关、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统筹工作。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预防保健、初级卫生保健、爱国卫生等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第三周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就诊达17万余人次,第四周期参合率达96.5。“平安白云”工程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进一步深化,实施了治理挡工堵路、强买强卖,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专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区社会政治稳定。“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通过市级检查验收,获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区称号。全年新上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9项,第三次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群众体育运动和社区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国际风筝会有关筹备工作顺利进行。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市一等奖,安全生产获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二、2006年国民经济发展展望2006年是全面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强县建设、启动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确保增长14以上,力争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确保增长15,力争增长20%;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20,力争增长30%;财政总收入确保增长12以上,力争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增长18;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确保增长15以上,力争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均确保增长12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政策生育率达98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上年降低5个百分点。围绕以上目标,2006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一是突出优化工业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发展规模。重点支持中铝贵州分公司40万吨电解铝、120万吨氧化铝扩建、10万吨铝合金棒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增效,支持娃哈哈、塑力线缆完成扩建工程。积极扶持蓝天科大、三占钎具等一批富有活力的成长型企业,加大对机械加工、冶炼等传统产业的技改扶持力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推动规模企业的梯次发展。二是构建科技服务平台,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贵阳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带动作用,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抓好科技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科技基础平台的引进和建设,支持信邦针剂GMP改造、苏西铜箔纳米晶铜实验室建设等工程,积极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建立长期技术合作。三是创新服务机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建立完善“投诉、统计、督查和服务”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创业。启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作力解决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二)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是加快建设新村镇。在充分结合中心集镇建设的基础上,根据村寨经济发展水平和风俗特点,因地制宜编制完成乡村建设规划。二是加快发展新产业。以生态经济村建设为载体,以壮大花卉、蔬菜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规模为重点,强力推进“六带十基地”建设,促进全区蔬菜、花卉、畜禽养殖以及农业龙头企业上规模、创品牌、出效益。三是加快组建新经济组织。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出一条“支部+协会”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提高新经济组织的服务带动功能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促进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市场拓展。四是加快培育新农民。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进一步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整合职教资源,在职校建立农民培训中心,继续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有组织地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三)积极对接金阳新区建设,努力构建中心城区框架一是加快南湖新区建设。继续完善新区道路网络和配套基础设施,完成中环路等四路的绿化、路灯等配套工程,启动云环路和新区4号、5号、6号三级路网建设,确保完成6号路建设。二是继续推进旧城改造。旧城改造由主干道两侧逐步向纵深改造推进,加速白云中路和育才路沿线开发,完成东方广场、白云大厦、朝晖星城建设,加速开发温州商城、工行地块和区政府地块。三是大力创建文明城区。认真落实创建文明城区有关措施,深入推进城市行政综合执法,加大交通秩序、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等方面的规范管理,促进创建文明城区工作的深入开展。(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城市服务功能一是加强市场建设。认真执行白云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紧紧围绕城乡居民“衣食住行”消费需求的升级,稳步推进白云商业中心区建设,着力规划建设与城市功能相适应的各类专业市场。二是加大房地产开发力度,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小集镇建设的推进,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稳步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结合房地产业的开发,带动物业管理、建材装饰、家政服务等行业的迅速跟进。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为重点,推进西南国际家具城尽快建成,形成幅射全市乃至全省的物流基地。进一步规范、整合全区金融、保险、中介服务业产业布局,加快金融服务网点建设,为金融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突出抓好项目落地工作一是要着力解决好招商引资中的瓶颈问题。针对当前土地利用规划与片区控规局部冲突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努力在土地利用规划和白云片区控规的修编工作中化解,认真、科学地抓好30平方公里拓展区的规划编制工作。二是要进一步做好投资服务工作。在抓好招商工作的同时,积极做好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和落实工作,及时帮助投资者解决投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千方百计促进其快建设、早投产,早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形成持续稳定的投资回报机制。三是加快开发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集中财力强力推进,同时创新机制,运用市场手段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材料产业园配套设施建设,完成艳山红铝工业基地场地平整工程,并启动道路网络建设。四是强化产业链招商和组团招商。围绕优势产业认真进行产业分析和项目储备,积极推进产业组团招商和项目招商。主动适应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招商引资思路,有的放矢引进国内外知名强势企业,重点抓好单体投资5000万以上的项目。(六)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完成15所标准化学校建设。深入实施名师名校工程,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继续抓好农村小学“三小”工程建设。做好中央企业学校移交地方相关工作。二是努力推进科技进步。加大科技投入,整合开发科技资源,不断增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巩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和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建设成果。三是大力推进文化体育事业。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为重点,积极培育有白云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办好第九届中国国际风筝会及系列活动,增强城市文化魅力。四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继续抓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立健全,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市场为导向,完善促进就业培训体系,着力抓好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加大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心理剧本题目大全及答案
- 青春启示录550字(14篇)
- 我爱读书作文400字(9篇)
- 会议纪要及行动计划编写指南
- 企业组织结构优化设计方案
- 演讲稿母亲节450字10篇范文
- 领略古代小说魅力:大二语文古代小说欣赏教学教案
- 企业信息管理系统集成方案工具集
- 市场调研报告及保密协议签署书
- 小学生关于五一见闻作文300字13篇
- 市民政局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陕西西安工程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共享员工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标准)正规劳动协议书
- 2025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设计(共4个单元含教学计划)
- 2024年福建投资集团招聘真题
- 2025年乡村方面的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26道医院财务科岗位面试真题及答案
- 农业机械无人驾驶协同系统接口设计与数据交换规范
- 2025年“才聚齐鲁成就未来”山东黄金集团井下技能工人招笔试高频考点题库考试试题【含答案】
- 研发样品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