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1页
优化探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2页
优化探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3页
优化探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4页
优化探究高三生物二轮复习 特色专项训练(五)生命活动的调节.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下列生理活动中只发生在细胞内液的是()a人成熟红细胞的呼吸b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c脊蛙神经递质的传递d人体浆细胞合成分泌抗体2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不同b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c溶酶体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3图甲、乙分别为神经纤维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其中b为ad的中点,即abbd,在不同部位给予刺激,指针只偏转1次的是()a图甲中的b点b图甲中的c点c图乙中的b点d图乙中的c点4氨基丁酸(gaba)作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此判断错误的是()a当兴奋到达突触小体时,突触前膜释放gaba,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b突触前膜释放gaba的过程说明,某些小分子物质也可以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出细胞cgaba受体实际上也是横跨突触后膜的cl通道,能与gaba特异性结合d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导致cl内流,进而导致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5. (2015甘肃兰州市高三实战)下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式。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6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氨基酸衍生物,其调节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能识别糖皮质激素b刺激糖皮质激素释放的因素可能是血糖浓度降低c糖皮质激素对非糖物质的转化具有催化作用d糖皮质激素与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具有协同关系7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进食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8(2015河南平顶山二检)下表是某中年女子血液中有关激素水平的化验报告单。tsh项反映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其余各项都是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指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项目测定值参考范围单位ft31.21.44.4pg/mlft40.80.82.0ng/dlt35680220ng/dltsh5.91.44.4iu/mltt42.5314g/dla.激素含量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稳态是相对的b该女子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速率偏高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d该女子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品,如海带等9(2015安徽黄山月考)如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 a、b、c表示激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c结构通过传出神经,直接影响b的分泌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10对小鼠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注射放射性碘,注射一定量促甲状腺激素。定时进行甲状腺放射性强度检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放射性碘经协助扩散进入甲状腺细胞b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加大c图示时间内,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不含放射性碘d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能检测到放射性碘11下列有关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说法中,正确的有几项()人体对花粉或某些药物产生的过敏反应,是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血清中的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浆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切除胸腺后,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都会受到影响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需要吞噬细胞和b细胞的参与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吞噬细胞仅在特异性免疫的抗原摄取和处理过程中起作用a一项b两项c三项 d四项12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发挥作用时,必须有抗体的参与b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c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可产生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d记忆细胞可与再次入侵的病原体结合,从而直接抑制病原体的繁殖13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某种特异蛋白a,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如图所示)。由图不能得出的是()a在免疫过程中癌细胞产生的蛋白a被称为抗原b蛋白抗原复合物通过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后被t细胞识别ct细胞识别抗原后直接将癌细胞杀死d提取纯化的蛋白抗原复合物可用来研制抗癌疫苗14如图是关于不同浓度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图均说明低浓度生长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特点b图中a点对应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用于除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c图可表示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由图可知,生长素浓度越高,插条的生根数量越多15(2015山东临沂月考)某研究小组用玉米进行了相关的实验,图一是对玉米胚芽鞘进行的单侧光处理,一段时间后,将胚芽鞘尖端下部纵切,切面如图二所示,图三示意的是一株倒伏的玉米植株。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二中的c处细胞对应图一的a部位b由图分析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使植物生长c图二中的d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e部位d图二中的c部位的效果相当于图三中的g部位16(2015贵州省七校联考)用外源脱落酸(aba)及其合成抑制剂(fluricbne)分别处理采摘后的番茄,番茄的乙烯释放量变化如图所示(ck为对照处理),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外源脱落酸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b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c脱落酸与乙烯对果实成熟的调控有协同作用d采摘后番茄果实内乙烯的生成需要外源脱落酸的诱导17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茎的背地性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b生长素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c可利用细胞分裂素对刚收获的农产品进行保鲜储藏d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抑制种子萌发(五)生命活动的调节1解析:选a。人的成熟红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故a正确。质壁分离现象主要指成熟植物细胞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的现象,故b错。神经递质的传递发生在突触间隙,属于组织液(细胞外液),故c错。人体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的过程,与细胞内液、细胞核、细胞器和细胞膜都有关系,故d错。2解析:选b。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不产生co2,产物是乳酸,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细胞内k的外流有关,b正确;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d错误。3解析:选d。在图甲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进行双向传导,当刺激图甲中的b点,指针不发生偏转;当刺激图甲中的c点,指针发生2次偏转。在图乙中,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只能从a端传到d端,当刺激图乙中的b点,指针发生2次偏转;当刺激图乙中的c点,指针发生1次偏转。4解析:选d。根据题图信息可知,神经递质(gaba)是通过胞吐的形式从突触前膜释放的,该过程体现了突触前膜的流动性,a正确;神经递质(氨基丁酸)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因此可说明小分子物质也能通过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b正确;由图可知,gaba受体是cl通道,c正确;当gaba与受体结合后,会使cl通道打开,cl内流,突触后膜的电位仍为内负外正,没有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5解析:选d。如果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甲与乙之间应当是神经中枢,而不是血管,a错误;如果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促进乙分泌促激素,b错误;如果甲是胰岛a细胞,x应当是胰高血糖素,不能促进乙(肌细胞)中储能物质肌糖原水解,c错误;如果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x是甲状腺激素,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d正确。6解析:选b。图中显示能识别糖皮质激素的是细胞质中的受体,而不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糖皮质激素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糖,减少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说明该激素能升高血糖,因此,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会引起糖皮质激素的释放增多;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糖皮质激素对生命活动只起调节作用;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糖皮质激素升高血糖,故两者具有拮抗关系。7解析:选d。在氧气浓度较高、葡萄糖浓度较低时,细胞中的葡萄糖可以全部通过有氧呼吸氧化分解,而在氧气浓度较低、葡萄糖浓度较高时,细胞内的葡萄糖不足以通过有氧呼吸被氧化分解,此时就会出现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图中显示,当细胞内乳酸增多时,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这说明乳酸含量的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从而出现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含量也增加,由于氧气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细胞内产生的乳酸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8解析:选b。由题表可知,激素含量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成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即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的,a正确;该女子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但甲状腺激素含量偏低,说明该女子甲状腺的功能低下,有可能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细胞代谢的速率应偏低,b错误;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也存在反馈调节,如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或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又反过来抑制(或促进)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减少(或增加),从而使激素的分泌量更精确,c正确;多吃含碘丰富的海产品,有利于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也有利于由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康复,d正确。9解析:选d。分析题图信息可知,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a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素,c为肾上腺素,b正确;下丘脑可以通过神经调节支配胰岛a、b细胞和肾上腺分泌相关激素,此为神经调节,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直接刺激胰岛a、b细胞分泌相关激素,此为体液调节,故血糖调节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a、c正确;胰岛素为蛋白质类激素,其分泌过程是胞吐,d错误。10解析:选d。放射性碘经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甲状腺细胞,a错误;促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若不注射促甲状腺激素,曲线下降速率减小,b错误;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会导致甲状腺中的放射性强度下降,因此在图中曲线下降段,小鼠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有放射性碘,c错误、d正确。11解析:选b。过敏反应是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而先天性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能力低下;抗体与破伤风杆菌结合并抑制其繁殖属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被感染的细胞(即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胸腺是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细胞免疫中t细胞起主要作用,t细胞也参与体液免疫,因此,切除胸腺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都会受影响;b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过程;效应t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过敏反应是已经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时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人在初次接触过敏原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12解析:选c。吞噬细胞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发挥作用时,不需要抗体的参与,a项错误。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b项错误。病毒侵入人体后,刺激机体免疫系统,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浆细胞,通过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c项正确。记忆细胞接受再次入侵的病原体刺激后,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才能抑制病原体的繁殖,d项错误。13解析:选c。t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使癌细胞裂解。14解析:选b。图能说明低浓度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生长是由细胞分裂还是细胞伸长引起的;图反映的是插条生根数量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故a错。图中浓度为a时,生长素对单子叶植物生长促进作用较高,而对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故b对。植物幼苗水平放置时,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逐渐减小,所起的作用不是抑制作用,仍是促进作用,只是随生长素浓度减弱,促进作用也减弱,故c错。仅在图示浓度范围内,生长素浓度越高,插条的生根数量越多,此外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故d错。15解析:选c。在单侧光下,生长素由向光侧运输到背光侧,故a侧生长素浓度高于b侧,a侧细胞生长较快,对应图二的d侧,a错误;由图一、图二可知,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图三中在重力作用下,生长素由远地侧运输到近地侧,e侧生长素多于f侧,e侧生长较快,对应图二的d侧,c正确;在重力作用下,g侧生长素多于h侧,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g侧生长慢,不能与图二相对应,d错误。16解析:选d。根据图示,外源脱落酸处理和ck组相比,两条曲线同步增减,可以推测外源脱落酸(aba)可以诱导乙烯的生成,a正确;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处理组的曲线在ck组曲线下,说明脱落酸合成抑制剂可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b正确;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