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足球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足球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足球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4页
足球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足球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502319课程名称:足球英文名称:Football课程类型: 专业必修课总 学 时:64学时 讲课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适用对象: 体育教育本科普修先修课程:无执笔人: 聂志强 审定人:谢国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体育课程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2.足球普修课程的设置是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战术和理论知识。3.通过足球普修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裁判法规、竞赛方法和常见运动创伤的预防和治疗。4.通过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比赛,发展了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在高速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健康水平,增强了体质。5.通过足球普修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的品质,树立学生团结互助、热爱集体、勇于进取的高尚风格。二、课程教学和教改基本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书育人,严格要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教材要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狠抓主要教材和关键环节。3.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以致用。4.严格按大纲要求进行理论和实际考核。5.教学应根据学生水平注重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充分合理利用场地器材,加强学生反复练习的时间,并注意个别对练。6.安排教材应注意内在联系,抓好课次与课次、阶段与阶段的衔接,以重点教材带动其它教材。7.讲解要少而精,示范要动作正确、位置适当,组织教学充分运用口令、术语。8教学活动中要注意诱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启发、调动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要安排多种形式的教学实践,以此达到熟悉规则、运用技、战术和进行裁判实习。9教师要善于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认真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手段予以解决。10大纲中列出的身体素质教材,应由教师根据具体需要安排到课时,也可有计划地安排到课的准备部分中。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裁判规则,能完成裁判工作,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足球运动意识,为终生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三、课程各章重点与难点、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一) 课程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足球运动的发展概况:我国古代的足球游戏、新中国的足球发展、国际足球发展简况。第二部分:主要技术分析踢球:(重点)脚内侧踢球、脚背内侧踢球动作分析。(一般)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踢球。运球与运球过人:(重点)脚背外侧运球、脚背内侧运球过人分析。(一般)脚背正面运球。接球:(重点)脚内侧、脚背外侧部位接地滚球、高球分析。(一般)脚掌接反弹球。(介绍)脚背正面接球、大腿接球、胸部接球。抢断球:(重点)正面脚内侧部位抢球、侧面合理冲撞抢球分析。(介绍)正面断球。头顶球:(重点)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分析。(介绍)跳起正面前额头顶球。其它:(介绍)掷界外球、守门员接地滚球第三部分:基本战术分析进攻:(重点)摆脱、跑位、直传斜插、斜传直插二过一、碰墙式二过一配合分析。(介绍)回传反切二过一、交叉掩护二过以配合分析。防守:(重点)选位、盯人分析。(一般)保护、补位。其它:介绍边路、中路进攻战术、角球、任意球攻防战术、区域防守、442阵型、352阵型分析。第四部分:足球竞赛规则与裁判法分析(重点)比赛场地、越位、犯规与不正当行为的判罚分析。(介绍)裁判员职责、裁判员移动路线、鸣哨、手势、旗示。第五部分:实践课内容:足球专项身体训练:(介绍)反应速度、一般力量、柔韧素质;(二)课程重点与难点基本技术控制球与支配球:(重点)颠球、侧身护球、拖、拉球等。踢球:(重点)脚内侧、脚背内侧踢球。(介绍)脚背外侧、脚背正面踢球。接球:(重点)脚内侧停地滚球、高球。(一般)脚掌停反弹球。(介绍)脚背外侧部位停地滚球、脚背正面停球、大腿正面停球、胸部停球。运球与运球过人:(重点)脚背内侧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过人。(一般)脚背正面运球。头顶球:(重点)原地前额正面头顶球。(介绍)跳起前额正面头顶球。抢断球:(重点)正面抢球、侧面合理冲撞抢球。(介绍)正面断球。掷界外球:(介绍)原地掷界外球、助跑掷界外球。守门员技术:(介绍)接地滚球、平高球。基本战术进攻:(重点)摆脱、跑位、踢墙式二过一配合、斜传直插二过一、直传斜插二过一。(介绍)回传反切二过一、交叉掩护二过一。防守:(重点)选位、盯人。(一般)保护、补位、其它:(介绍)边路、中路进攻战术、区域防守、442阵型、352阵型。四、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类别教学内容学时数占总时数 %理论部分1. 足球运动的发展概述;2. 足球技术分类、分析与教学方法;3. 足球战术分类、分析与教学方法;4. 足球竞赛规则;5. 裁判法与竞赛编排;2222215.63%实践部分1. 足球技术与身体训练;2. 足球战术;3. 足球教学比赛与裁判实习;4. 考核;24818237.50%12.50%28.12%3.13%机动23.13%合计64100%五、作业与考核方式1. 理论课考试内容: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法,考试内容以理论课讲授内容出题进行考试,成绩转化为总成绩的40%。2. 技术考试内容及标准2.1足球普修课技术考试项目:足球技术考核项目及要求技术考试项目分值所占百分比总成绩及比例脚背正面颠球15分15%60分 60%脚背正面或内侧射门15分15%运球绕杆30分30%合计60分60%2.2 考试成绩与评分标准:足球普修课技术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2.2.1 颠球技术 2.2.1.1方法和要求 方法:学生用一脚或双脚的脚背正面连续颠球, 50 个为满分,每人三次机会,取最好成绩。 要求:只能用脚背正面颠球,其它部位(如大腿、脚内侧等)颠球不计数,算调整,球落地即算一次。 2.2.1.2评分标准 颠球只是达标,没有技评,满分为15分,评分标准见下表 个数 分值个数 分值 501535 6.54914.534 648 1433 5.547 13.532 546 1331 4.5 45 12.530 444 1129 3.543 11.528 342 1027 2.541 9.526 240 925 1.539 8.524 138 823 0.537 7.522 036 72.2.2脚背正面或内侧射门 2.2.2.1方法和要求 方法:在距球门 13 米 处画一横线与球门平行,学生将球放在线上或线后,用脚背正面或内侧射门,每人连续射门五次。 要求:只能用脚背正面或内侧射门,其它部位射门没有分,射门有一定的力量,射中门柱弹回场内重踢,弹至场外为出界。 2.2.2.2评分标准 满分为 15分,其中技评 10分,达标5分。技评:满分为 10分,按四个等级进行评定优秀:踢球部位正确,环节完整,动作协调,踢球有力。良好:踢球部位基本正确,环节较完整,动作基本协调,踢球较有力。及格:踢球部位有明显错误,环节不够完整,动作不够协调,踢球无力。不及格:踢球部位错误,环节不完整动作不协调,踢球无力。达标:满分为 5 分,每射进球门一次为1分,共射门五次。2.2.3运球绕杆 2.2.3.1 方法和要求 方法:学生从起点开始脚一触球,即开表计时,依次绕过十个杆,最后将球踢进球门里,停表。每人两次机会,取最好成绩。要求:必须按正确的路线运球,漏杆或未将球踢进球门里为犯规,不计成绩。2.2.3.2评分标准:只有达标,没有技评,满分30分,评分标准见下表成绩 分值 成绩 分值 11030152 19.5112 29.5154 19114 29156 18.5116 28.5158 18118 2816017.512027.5162 17122 27164 16.5124 26.5166 16126 26168 15.5128 25.51701513025 172 14.5132 24.5174 14134 24176 13.5136 23.5178 13138 231812.514 22.5182 12142 22184 11.5144 21.5186 11146 21188 10.5148 20.5191015 20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一)教材1、球类运动足球(高等学校教材),王崇喜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二)参考书1、现代足球,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足球教材编写组,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2、亚洲足球教练员C级培训教程,亚洲足球联合会编著,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3、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