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鲁西南地区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是本人在导师指 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 作所取得的成果。 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 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 中已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 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 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 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 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 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 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 特殊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建立特殊 教育保障体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特殊体育教育作为特殊教育的构成 要素,对残疾学生身体功能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体育教 学环境是特殊体育教育的载体, 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和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重要 场所,在特殊体育教育的实施和发展中起着保障作用。因此,改善特殊教育学校 的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促进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鲁西南地区 的 23 所特殊教育学校的 53 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发现: 1.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数量基本满足教学的需要;体育教 师所学专业不够协调;专职体育教师比较匮乏;体育教师参加的科研活动较少。 2.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没有专门针对特殊人群的体育教材; 体育课教学 内容主要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而有助于残疾学生身体康复,弥补身心缺陷的体 育项目较少。 3.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的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视觉手语法为 主;体育课组织教学形式主要以按自然行政班上课为主。 4.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统一的体育考核评价标准, 普遍借用正常人 群的;大部分学校对课外体育活动比较重视,但运动会的组织力度不够。 5.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堂气氛较好,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 为和谐;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较好,比较团结。 6.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经费来源途径较少, 体育场地较少且不够 完善;体育器材较为陈旧,体育器材数量和种类难以满足体育教师教学的需要, 各个学校的体育教学硬环境有待改善。 关键词: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状;发展对 策 abstract special education in china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care about and support the special education, set up a special education guarantee system, is chinas education reform a top priority.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s special education elements, the disabled students body function recovery and social adaptation abilit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e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the carrier of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and students are the important places for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specia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plays a protection function.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teaching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eaching quality, promote the disabled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significant. this paper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the method,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53 pe teach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found that : 1.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the pe teachers meet the need of basic teaching quantity ;pe teachers major is not harmonious; professional pe teacher compare deficient; pe teachers to take part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ctivities of less. 2.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does not have special for special groups sports teaching material ;the main content of physical teaching with traditional sports primarily, but help disabled students well, make up for physical and mental defect sports is less. 3.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eaching method mainly with visual hand grammar is given priority ;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organization form the main press natural administrative class to give priority to. 4.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does not have unified sport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common people borrow normal; most of the schools to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more important, but games the organization is inadequate. 5.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sports class atmosphere is goo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re harmonious; between the cohesion of the students is better, more unity. 6.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of sports sources of funds way less, sports venues and less imperfect; sports equipment older, sports equipment number and type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 of pe teachers teaching, eac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hard environment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keywords: south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sports teaching environment ;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目录目录 1.前言 . 1 2 文献综述 . 2 2.1 相关概念 . 2 2.2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 . 3 2.3 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 4 2.4 有关特殊教育的研究 . 4 2.5 我国的残疾人体育的研究情况 . 5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8 3.1 研究对象 . 8 3.2 研究方法 . 8 4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理论分析 . 10 4.1 教学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 . 10 4.2 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 . 13 4.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 14 5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实证分析 . 17 5.1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软环境的现状分析 . 17 5.1.1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环境的现状分析 . 17 5.1.2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环境的现状分析 . 24 5.1.3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人文环境的现状分析 . 31 5.2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硬环境的现状分析 . 34 5.2.1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分析 . 34 5.2.2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情况的现状分析 . 35 5.3 制约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 36 6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对策研究 . 37 7 结论与建议 . 40 7.1 结论 . 40 7.2 建议 . 40 参考文献 . 42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奖情况 . 45 致致 谢谢 . 46 1 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现 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自有人类以来,因遗传、贫困、疾病、自然灾害、战争、事故等原因而造成 的残疾人这个人类社会中最困难、最特殊的群体,就和其他社会成员生存在同一 个天地里。在中国这块广褒的土地上,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创造了光 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和文化。残疾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有与健全人一样的权 力与义务。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关心残疾人方面,应做出较其它国家更有成效的 努力.为此,我们的学校体育既要面向全体健全的学生,也要兼顾残疾青少年, 让他们无一例外地接受体育教育。残疾人开展体育活动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促进身体健康,增强体质,改善残疾人各器官的功能;2)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使其不断地挑战自我,发挥自我潜能;3)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增强残疾人人际 交往和沟通的机会,使他们回归主流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4)寻找乐趣,增 加情趣,陶冶情操 ;5)使个体正常化,消除他们“低人一等”的心态,增强自 信;6)树立自我观念,提高自我效能感。 特殊体育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和全民健 身的一部分,对提高残疾人的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颁布的特殊教育学 校暂行规程指出: “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 实际需要实施教育” ,要使残疾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 人卫生习惯, 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 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 ”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的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以 其特有的价值和功能,对促进残疾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与提高,并为残疾学生参与 社会、展示自我、实现人生价值提供了机会。而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体育教学的一 个重要因素,它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当前, 在以“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里,面对“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体育教学 环境对体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和现代人的全面发展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特殊教育学 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作为一种特殊教学环境,它是体育系统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 分,同样也是现在体育教学理论研究中欠缺的部分。深入系统地研究特殊教育学 校的体育教学环境, 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改革具有时代 意义,对残疾青少年自身功能的修复、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具有深远的意 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山东省有 569.5 万残疾人,而鲁西南地区的残疾人达到了 175 万,其 2 中有近 23.5 万盲、聋、弱智残疾儿童少年。本文从体育教学环境的角度,运用 问卷法和访谈法以及数理分析等方法,从体育课教学情况、课外体育活动情况、 体育师资队伍状况、 体育场地和器材以及经费情况等几个方面对鲁西南地区特殊 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深入了解和掌握当前鲁西南地区特 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 法规政策提供新的思路和咨询, 也为全社会重视特殊教育尤其是特殊教育中的体 育教育、关注残疾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 特殊需要儿童:在教育上为了明确地确定谁是“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 ,有 必要完整地、精确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概念。台湾心理学家郭为藩为特殊儿童作如 下定义:特殊儿童系指由于某些生理的、心理的或社会的障碍,使其无法从一般 的教育环境获得良好的适应与学习效果, 而需借着教育上的特殊扶助来充分发展 其潜能的儿童。 美国著名的特殊教育学者柯克(kirk, 1983)对特殊儿童的定义是: 在心智特质、感觉能力、神经动作或生理特质、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方面,偏离 一般或常态儿童,或具有多重障碍的儿童。 特殊教育: 相对于狭义、 广义的特殊儿童的概念, 特殊教育的概念也有狭义、 广义之分。对狭义特殊儿童的教育就是狭义的特殊教育,对广义的特殊儿童的教 育是广义的特殊教育。在有些国家还提出“特殊需要教育,这种教育正像 1994 年 6 月 10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通过的萨拉 曼卡宣言中所说:“每个儿童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志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 育制度的设计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应该考虑到这些特性和需要的广泛差异。 对不同 种类特殊儿童的教育又可分别成为盲童教育、聋童教育、智力落后儿童教育、超 常儿童教育、言语障碍儿童教育、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教育,多重残疾儿童教育 等。 特殊教育学校:由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 人依法举办的专门对残疾儿童、青少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机构。 特殊体育:即“残疾人体育” 。 “残疾人体育”是指个体的人在生理、肢体等 方面有功能障碍,通过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身体机能的运动。残疾人体育兼有群 众性体育和竞技性体育的特点。群众性体育以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增强体质、 康复健身为目的;竞技体育以挖掘残疾人体能潜力,表现其特殊体育才华,创造 优异成绩为国争光为目的。 体育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因素之一,任何体育教 学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体育教学环境中进行的。 体育教学环境不仅影响着体育教学 3 过程的组织与安排,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决定了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1。 特殊体育教学环境: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其实质就是:生理、肢体有功能 障碍的人群接受体育知识,参加体育锻炼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2.2 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 “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抚盲、聋、哑和其他有 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指出: “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 人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 “残疾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应面向基层,融于社会公 共文化生活,适应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特点和需要,使残疾人广泛参与” ; 中华人 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 “全社会应当关心、支持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全民 健身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广泛开展残疾人体育健身活动,提高残疾人的身体 素质和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丰富残疾人体育健身方法,培养体育骨干,提 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 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五”实施方案中指出,加强特 教学校体育师资培训,抓好特教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力量编写残疾人体育教学、 训练、科研系列教材和普及读本,进行专项科研; 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 发展规划中指出: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 育,发展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含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保障残疾人接受教育 的权利;有就业需求和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得到职业指导和职业培训,残疾人就业 规模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残疾人文化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健身活动和竞 技体育不断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制建设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残疾人 的权益保障状况得到切实改善;残疾人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能 力进一步增强”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 见明确指出:筹备和举办 2008 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既是北京市和体育 界的大事,也是全国人民的盛事;既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抓住 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把 2008 年奥运会和残疾人奥运会办成历史上最出色的一 届奥运会,加快我国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 化需求, 并借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是全党、 各级政府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一项共同任务。 以上的法律、法规和文件大部分都是对残疾人体育发展的论述,其中大部分 是关于残疾人大众体育和残疾人竞技体育的规定, 关于残疾人的体育教育的法律 规定很少,而关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文件更少,缺少具体 的学校体育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以及教材等方面的法规和文件。因此,研究和制 1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 :650-651. 4 定具体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工作方面的法规与文件显得特别迫切。 2.3 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学校体育环境是一个特殊的环境, 新的环境发展观引起了人们对学校教育环 境尤其是人文环境研究的关注, 尽管人们对学校体育环境的整体研究目前还不多 见, 但实际上人们已经对学校体育环境作了许多局部的研究。 唐炎、 周登嵩在 体 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关于体育教学的社会学分析中从物质层、 社会层、制度层、观念层,四个层面的社会环境对体育教学的影像表现,分析得 出:学校制定课程方案要考虑地区环境特征,国家对体育教学的投入要本着“统 筹发展”的观念,加强学校体育的监测力度,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建议 2。姚 蕾在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中对体育教学环境的概念和构成 要素做了探讨,提出了良好教学环境有陶冶、激励、健康的功能,并对体育教学 环境的构成要素做了设计,他指出体育设施的规范、舆论宣传、体育传统风气、 体育课堂气氛、 学生的集体意识等都是体育教学环境设计的重要因素 3。 陈巧弟、 高小爱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一文中,对农村学校 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建设,从人文视角下提出了一些见解:认为农村学校体育教 学环境的优化, 在物质上应重在巧妙选择、 综合利用, 在人文上应重在沟通融洽、 协调整合 4。王书栋,孙奎焕在浅析营造和谐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指出高校 的体育教学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体育教学的人文环境, 要创造和谐的 教学环境,要从体育意识环境、参与意识环境、竞争意识环境、人际关系环境、 卫生保健环境、课外活动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着手 5。石振国,田雨普在 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环境的系统观中,把体育教学环境分成了大的系统观和 小的系统观。在大的系统观内,指出了社会制度、科学技术、家庭与社区条件都 在教学环境之内, 而小的系统观就是传统的教学环境的内容即体育教学的物质环 境。最后在信息传递的角度下,提出了在信息化时代下,提高教学效率,优化体 育教学环境的几个策略 6。 对有关体育教学环境的文献进行整理时, 发现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对体育教学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上,主要包括体育设施,体育经费,体育课 程目标,体育教学管理,体育课堂气氛上的研究。 2.4 有关特殊教育的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的领跑者陈云英博士曾说过“特殊教育不单指残疾,他们特殊 2唐炎、周登嵩.体育教学社会环境的构成及其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 :72-74. 3姚蕾.体育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功能与设计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 :650-651. 4陈巧弟、高小爱.在人文关怀视角下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优化j.体育科技,2010.10. 5王书栋,孙奎焕.浅析营造和谐的高校体育教学环境j.辽宁体育科技,2010(32) :82-85. 6石振国,田雨普.信息化时代体育教学环境的系统观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7) :86-87. 5 教育的内涵包括残疾儿童、学习障碍、处境不利的三大类儿童的教育。对特殊教 育的研究不能只局限在狭隘的范围之内,要把眼光放在广义的空间内。陈丽江的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 中对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建设的必要性做了 探讨,并对如何建设资源教室给出自己的建议,他指出要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提 高教师能力,拓展服务范围等对策 7。朱晓勇在浅谈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 性中认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适用于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更应参与、探索课程的 改革。任何普通教育的教育观念,模式,都适用于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 实践完全可以普为特用 8。 谢永飞在 中国特殊教育的布局结构特点及调整建议 中把数学公式运用到了研究中国特殊教育的布局特点中去, 分析出我国的特殊教 育布局日趋合理和完善。他指出,国家日趋扩大特殊教育资源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的辐射和覆盖范围,实现区域均衡发展。特殊教育布局的调整幅度呈现较明显的 阶段性,在不同时期调整幅度有所不同。想要充分满足特殊教育需求,还需进一 步调整优化特殊教育布局,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9。2007 年 3 月,陈琳发表我国 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领域学生职业期望研究现状比较 ,将我国特殊教育与普通 教育领域学生职业期望问题, 以及特殊教育领域的职业期望研究和国内普通教育 领域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比较, 从而揭示我国目前特殊教育领域职业期望研究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0。 从所收集的资料看, 有关特殊体育教育与教学的理论与实际的研究占的比重 较大。这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教育教学领域本身涵盖了较丰富的研究内容,它 包含了各学科课堂教学与教学法的研究、残疾儿童素质教育、德育工作等。 2.5 我国的残疾人体育的研究情况 2.5.1 有关残疾人体育的研究 “生命在于运动”追求健康的科学生活,不仅适用于健康全的人,也同 样成为残疾人保障生命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方法。 参加体育活动对于残疾的健康大 有裨益,伴随着北京残奥会成功举办,残疾人体育的研究也成为了热门话题,对 残疾人体育的研究也日趋增多。赵素京曾说: “对许多残疾人来说,缺失的那一 部分是他们在生理与心理上终生难以逾越的障碍。 所以每一个参加体育运动的残 疾人都值得尊敬,他们都是人生的强者 11。 ”赵济华提出“残奥四重奏” ,包括: 快乐运动员,快乐赛事,快乐观众,快乐志愿者 12。朱建伟,蔡祥的论残疾人 7陈丽江.特殊教育学校资源教室的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5. 8朱晓勇.浅谈特殊教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j.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8) :22. 9谢永飞.中国特殊教育的布局结构特点及调整建议j.现代教育管理,2010:25-28. 10 陈琳.我国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领域学生职业期望研究现状比较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7.3. 11赵素京.残疾人体育的人文之爱n.残奥专版,2008.5:34-35. 12赵济华.快乐残奥四重奏n.三月风,2008:44-45. 6 体育活动的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从促进身体健康;增强生活自理能力;保持 良好工作状态;寻找乐趣;使个体正常化;树立自我观念的几个方面,论述了残 疾人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 13。梁晓晓等人的全民健身中残疾人体育存在的问题 及对策对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残疾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 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为促进残疾人体育的发展和全民健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 据 14。尹敏敏等在后奥运时期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走向通过调查研究,指 出了我国残疾人体育在后奥运时期的发展方向,认为后奥运时期,残疾人群众性 体育的活动价值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社区体育将成为残疾人群众性体育的主要 形式; 后奥运时期康复体育将成为残疾人群众性体育的重要内容等 15。 金宁在 残 疾人康复体育的讲座中,论述了残疾人康复体育的起源与发展,讲解了康复体 育训练的特点和目的,并提出了设置文体治疗科,发行康复体育的医学书籍和杂 志等对策 16。 通过对残疾人体育文献的总结, 得出目前我国残疾人体育的研究主要是对残 疾人体育活动现状,残疾人竞技体育,残疾人体育发展的研究,而残疾人康复体 育这方面的研究还很少。 2.5.2 有关特殊学校体育的研究 对特殊学校体育的研究真正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只有仅仅十几年的历 史,最近几年逐渐成为热点问题。通过在中国学术期刊网检索发现,这方面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对不同区域特殊学校体育整体现状的调查研究上, 大部分运用问卷 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及访谈法,都不同程度的对特殊学校体育师资、体 育教学、 课外体育、 场地器材经费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并提出了各自的解决对策。 刘美奋等人在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中对山东省 95 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得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不容 乐观,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对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发展给出了对策 17。周坤等人的安徽省特殊 教育学校聋生体育课意识及参与现状研究 对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聋生体育课意 识及参与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发现聋生体育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水平的认同度 较高,但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不高,主动参与程度不够。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给出 了对策,认为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要从加强聋生的体育意识,提高教师素 养,丰富课程内容,加快课程改革入手 18。朱卫东等人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 13朱建伟,蔡祥.论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意义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 :27. 14梁晓晓等.全民健身中残疾人体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 15尹敏敏等.后奥运时期我国残疾人体育的发展走向j.山东体育科技,2009(31) :89-91. 16金宁.残疾人康复体育r.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1(16). 17刘美奋等.山东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1) : 113-118. 18周坤等.安徽省特殊教育学校聋生体育课意识及参与现状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9(30) :83-86. 7 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对江苏省部分市、区的 15 所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 作了调查分析,并给出了调查结果。结果表明:当前各个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 材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体育教师非常敬业,但教学理念和方法要转变,学 历要提高,体育设施陈旧落后,改善教学环境需要上级的大力支持,要重视课余 体育训练,为残奥会提供特殊体育后备人才 19。张珺的北京地区聋校体育教育 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吴子艳的苏_锡_常地区特殊学校聋哑学生课余体育 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张雪莲的江苏省聋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 策 、丁剑翘的晋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聋哑学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孙伟伟 的上海市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柳伦的苏南地区特殊教 育学校体育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王佃江的广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 状与对策研究 、王磊的唐山市城区残疾人健身体育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八篇文章都是硕士论文, 作者都对各自省份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进行了实地调查 且进行了客观详细的研究,研究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结构、场地、器材、体育教 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原则等各个方面。为各自的省份的特殊体 育教学能够更好的进行和特殊体育教学法规文件的完善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有关文献的梳理得知, 目前对特殊学校体育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体育教 学领域, 且都是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总 结出特殊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2.5.3 有关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 通过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中国知网、intenet 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 环境进行检索和搜寻,发现对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基本没有,而 关于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职院校和中小学上,可见当前对这种特 殊的教学环境的研究还比较匮乏。体育教学环境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客观条 件,体育教学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环境的依托,各种环境因素以不同的形式渗透、 在各个环节中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干预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与效 果,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由于受教育群体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环境对于残疾 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改善身体机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等尤为重要。因此,对 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就显得极为紧迫。 综上所述, 不难发现上述文献主要集中在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现状的研 究上,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因此,本论文将突出研 究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 并针对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 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以期待改善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环境,为 增强残疾青少年参与体育的意识, 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提供有益依 19朱卫东等.江苏省残疾人体育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536-537. 8 据。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鲁西南地区 23 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现状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围绕本文的研究内容,通过期刊、电脑网络、相关书籍等途径查阅有关特殊 教育学、特殊体育学、教育学、体育学等方面的专著;重点查阅国内体育核心期 刊中有关特殊人群体育、聋哑人体育等方面的论文以及相关的国家法律文件;最 后通过 internet 从网上检索有关残疾人体育的资料,并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 析和利用。 3.2.2 专家访谈法 为获得更多更全面的信息资料,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对鲁西南地区市部分特 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师、主管学校体育工作的校级领导进行走访,广泛征求其对本 课题研究中的一些建议和看法,并观摩部分体育课堂教学,考察场地器材状况, 从而获得了丰富、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3.2.3 问卷调查法 3.2.3.1 问卷的形成 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遵循社会科学设计调查问卷的原理和要求, 设计开 放式问卷,问卷经过专家审核后,进一步做出修改,制定出正式调查问卷(见附 件) 。该调查问卷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调查,包括被 试者的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 13 个问题。第二部分为体育课教学与课外体 育活动情况的调查,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方式等 12 问题展开 调查,第三个部分从人际关系、课堂气氛、体育活动特色等几个方面,对体育人 文环境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最后一个部分为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经费基本情况 的调查。本问卷设计的原则是,问题力求简单、明了,避免重复,以便于正确填 写,保证调查问卷回收后的有效率。 3.2.3.2 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效度检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量表是否达到了所要调查内容的要求。 本研究 采用专家效度评审法,调查问卷设计出初稿后,征求 15 名有关专家的意见和建 议。通过专家对问卷每个部分有效程度的百分比的评定和备注的意见和建议,对 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通过统计专家的评审数据,计算出问卷四个部分所能达到 的有效程度的平均数都在 81%以上, 而且问卷的总效度的平均数为 83.9%,表明问 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效度较高。 9 信度是检验问卷可靠程度的最重要的测量指标。 其目的在于检验调查结果可 靠性、一致性及稳定性。为了确保调查问卷的可靠性,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进 行了二次测量。第一次调查的时间为 2011 年 10 月,第二次调查的时间为 2011 年 11 月,时间间隔一个月,测量对象为 30 人,第二次调查时选取的人与第一次 保持一致。计算两次相关的系数 r=0.82,说明调查的结果信度较高。 表 1 体育教师问卷重测信度检验表 重测数 两次测试间隔时间(月) 相关系数 30 1 0.82 3.2.3.3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 100 份,回收 76 份,回收率为 76%,其中有效问卷 为 53 份,有效率为 69.7%。以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为例,并将 所获数据全部录入 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3.2.4 数理统计法 对收集的数据和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并在 spss17.0 软件上 进行统计学处理。 3.2.5 逻辑分析法 运用逻辑学方法,对获得的科学事实与数据进行分析、归纳。 3.2.6 实地考察法 以实地考察的方式, 到鲁西南地区特殊教育学校, 进行直观详细的调查研究。 10 4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环境的理论分析 4.1 教学环境的概念及其影响 4.1.1 环境的概念 “环境” 一词起源于法语 envirollllner,是人们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 一般定义是:指环绕着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所以中心不同,环境的含义和 范围也不一样。 在环境科学中, “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 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一般环境科学中研究的环境是指自然环 境。在社会学中, “环境”是指从物质上、精神文化上或制度上影响人们并使之 感受其力量而力求与之相适应的周围境况。人们周围的境况主意有两种形态:自 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0。在心理学中, “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 心理、意识的形成发生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存在的客观现实也包 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 21。在教育学中, “环境”是指直接、间接影响人的个 体的形成和发展的全部外在因素, 包括先天环境即胎内环境和后天环境即自然环 境和社会环境 22。以上的各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进行了阐述,研究的 侧重点各不相同,但总体可以概括以下的几点:一、环境是由各个因素组成的, 并且各个因素互相联系和作用。二、环境的存在是由中心事物决定的,只要有环 境,肯定具有它的中心事物。三、环境围绕着主体,决定了环境肯定得有一定的 空间和范围。四、主体在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总而言之,环境 就是指围绕着主体存在的,通过各种因素的联系和作用,对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的综合。 4.1.2 教学环境的概念 伴随着对教学环境的研究,东西方学者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研究领域,根 据自己研究的兴趣、目的、侧重点,运用各自的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教学 环境进行了不同的界定。通过查阅资料总结出,教学环境是指一种特殊的环境, 它隶属于环境,也具有环境所含有的各种要素,包含物质的、精神的。物质的教 学环境是学校有效教学的基础,包括学校的自然环境、学校的教学设施环境、家 庭的学习区域。学校的自然环境主要是指学校所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 自然环境对于学校的教学意义重大,因此学校在选址时要选择合理位置,校舍的 建立要考虑光照条件等。教学设施环境主要是指教学的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所 和教学设备,如学校教室、多媒体、图书馆、实验室。作为学校教学环境的补充, 家庭中的学习空间所组成的学习场所也应考虑到教学环境中去。 物质的教学环境 20李剑华,范定九.社会学简明辞典z.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05),301. 21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z .1989(10),274. 2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z.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06),34. 11 主要与学校所处地区的经济状况、学校经费和上级的重视程度有关。良好物质教 学环境的建立,对于教师教学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重要的关系,也 是社会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直接的手段。精神的教学环境主要指课堂环境,主要 涵盖课堂气氛、课堂人际关系、班风和班级的凝聚力等。良好的精神教学环境, 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能够正确的处理好集体主义和个人 主义的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够 体现出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由此可知,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 境,是学校在自然条件下,师生通过在课堂中的互动和合作,营造出良好的教学 氛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场所。 4.1.3 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 教学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领域研究,可以把教学 环境分成不同的部分,不同的构成要素。但这些部分和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他们相辅相成,共同依托着,共同贯穿融会在师生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的过程 中,共同组成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就是教学环境。 生理环境:个体自身的生物特点,如身体的健康状况、大脑发育、年龄和个 性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理特点,当处于教学活动中,每个个体会表现出与其 他个体不同的外在表现。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特别是身体的健康状况对教学 活动开展的是否顺利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物理环境:它是学校教学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是教学活动中有形的、 静态的硬环境部分。如自然环境(气候特点、学校选址、景色景观等) ,设施环 境(教学场所、教学设施、教学手段、桌椅板凳、图书资料等) ,时空环境(班 级规模、教学时间和课程表的安排、座位编排方式等) 。 自然环境。学校自然环境是指学校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自然环 境的不同, 学校也就各有差异, 从而造就了不同的学校特色。 夸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