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探究】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题库 专题十五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1(2014高考江苏卷)“佛罗伦萨人文主义派甚至采取更惊人的步骤,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并且创立这样一种学说: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a鄙视贫穷b认为财富即道德c揶揄上帝 d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解析:材料中“在上帝眼中,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反映出人文主义者并没有鄙视贫穷的含义,a项错误;“他们反对对财富的谴责”和“贫穷并不是显示品德的惟一方法”说明财富不等同于道德,但可以作为显示品德的方法,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嘲弄上帝的内容,c项错误;佛罗伦萨地区商品经济发达,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快,反映在人们思想中必然要革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观念,因此他们反对安于清贫的说教,d项正确。 答案:d2(2012高考广东卷)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宗教改革主张的理解。材料本质上体现的是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教会是否腐败、信仰是否必要的信息,a、b两项错误;旧教和新教都信仰圣经,不同的是如何解释圣经,d项错误。本题易错选d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答案:c3(2012高考重庆卷)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解析:伊拉斯谟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反映了追求现实生活幸福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d4(2012高考福建卷)15世纪学者费奇诺说:“这是一个黄金时代,(在佛罗伦萨)几乎所有以前原本消失的自由科目,如诗歌、雄辩术、绘画、建筑、雕塑、音乐都复活了。”这反映了在该地()a希腊罗马文化开始兴起 b人文精神得到传承c宗教改革思想开始传播 d启蒙思想影响巨大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15世纪,地点是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判断为文艺复兴。各种科目的复活其实是对古希腊罗马人文精神的传承,故选b项。希腊罗马文化在公元前就已经繁盛,排除a项;宗教改革兴起于16世纪的德国,排除c项;启蒙思想兴起于17世纪,排除d项。答案:b5(2012高考安徽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材料二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增订版)材料三当物质活动作为基础性的东西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的同时,后者也通过影响物质活动的目的性和倾向性来制约物质活动,使物质生产方式服从精神(或文化观念)的引导。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分别是什么。概括材料二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阐述的观点。解析:本题以西方思想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人文主义精神发展的条件及评价,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论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适中,开放性强。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依据材料提取观点,迁移所学知识,分析归纳、概括论证。第(1)题第一问,紧扣“社会历史条件”,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发生的经济、政治条件等方面进行说明;第二问根据“财富的日益增长”“在现世的勤奋劳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等关键信息,回忆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涵,归纳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第(2)题,解答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材料三所阐述的观点,即确立论点,然后再运用相关史实对论点进行论证。阐述论点时要能辩证认识问题,既要看到“物质活动”“决定精神与制度发展”,又要看到精神与制度的发展对物质活动的反作用。论证时运用的史实要准确,并紧扣论点,切忌只有史实没有结论,或只有结论而缺乏史实支撑。表述时要注意逻辑严密,思路清晰。答案:(1)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典型的君主专制激起了资产阶级的强烈反抗。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人文主义。(2)能结合材料和史实,言之成理即可。一、选择题1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核心是()a开始以人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b反对宗教神权对人性的束缚c主张以世俗政权取代神权统治d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解析:根据所学史实,在古希腊人文主义兴起时,人开始作为学术研究的核心,a项不正确;主张世俗权力取代神权统治,是在宗教改革时期,c项不正确;以理性否定一切外在的权威,是启蒙运动时期,d项不正确。故选b项。答案:b2薄伽丘的十日谈被称为“人曲”,是因为它()a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b讴歌了人性,提倡人类平等c使文艺复兴从质朴走向高雅d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日谈讽刺了基督教会的虚伪与腐败,揭露和批判了封建贵族的等级观念,再次提出了人类平等的思想,被称为“人曲”,故选b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宗教改革打碎了基督教神权统治枷锁。都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a创立了许多新的宗教派别b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c提出了许多新的宗教观点d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被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是指两者推动了欧洲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由此可以得出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改革也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宗教改革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的人文精神,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故b项正确。a、c两项虽然与宗教改革有关,但不是其主要意义,排除;“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与史实不符,宗教改革并没有否定宗教信仰,d项错误。答案:b4中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说:“我们不妨把文艺复兴运动看作是中世纪晚期悲观、死亡、灾变、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结束。”因为这场运动()a把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b教会权威遭到理性否定c构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d促进民主、自由思想的发展解析:中世纪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下,人们的思想受宗教束缚,处于悲观、迷信、冷漠等状态。而文艺复兴倡导的提倡人性,反对神权的人文精神把人们的思想从宗教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正确的答案为a项。b、c、d三项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及影响。答案:a5马丁路德在一次布道中说:“上帝的天国并不在于可以接触或看得见的外物,乃在于信仰。”他说的“外物”包括()神职人员苦修行善阅读圣经购买“赎罪券”a bc d解析: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即可得救”,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不是盲目听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无需购买赎罪券,也不需要苦修。故“外物”包括,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c6下表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对此,后来马丁路德的回答是()罪名杀人罪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伪造文书赦免价8个金币6个金币7个金币a.因行称义b先定论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解析:题干反映的是教皇兜售赎罪券的历史现象,这是天主教的“因行称义”,马丁路德为此提出“信仰得救”的思想,排除a项,c项正确;先定论是加尔文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宗教改革后新旧教斗争使教随国定原则确立,即诸侯有权决定其臣民的信仰,排除d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人文主义者认为自己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并时时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人看来,人生在世并非为了死后的来生,对于基督教所谓此生为来世的观点,他们大惑不解。中国人明确认为:人生的真谛在于享受淳朴的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的欢乐和社会诸关系的和睦。”“我们时常纳闷,西方人何以竟想不到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平安地享受生活。把精力集中在世俗的幸福,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1934年林语堂中国人材料二“这解释了文艺复兴时期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的原因文艺复兴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文学关注的中心都是人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他或她是自身命运的塑造者,而不是超自然力量的玩物。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比较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谈谈中西方人文主义对中西社会制度的演变产生的影响。解析:本题考查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第(1)题,抓住第一段材料中省略号前后的信息,即可概括出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一定的思想是一定的政治、经济的反映”,因而“分析这一思想产生的原因”需结合中国古代君主集权政治、小农经济并联系材料一中“这一特性是我们缺乏宗教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等信息展开分析。第(2)题,在结合第(1)题答案和材料二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即可得出“中西方人文主义的异同点”;两者产生的不同影响,应抓住设问“对中西社会制度的演变”去展开,即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西方社会的转型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变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的“人文主义”并没有起到这样的作用。答案:(1)中国的“人文主义”思想:关注现世生活;追求欢乐的家庭生活、和睦的社会关系。原因:西周宗法制的影响;儒家思想观念深入人心;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活动的后果;长期封建君主专制的统治,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慧农业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代工行业投资趋势与盈利模式研究报告
- 石油化工行业环保安全生产方案
- 2025-2026学年广东深圳市教育局招募“柔性”援藏支教教师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博思睿招聘1人(派遣至市应急管理局)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西南宁市华强路小学教师招聘3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上海华东医院招聘工作人员111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招聘编外用工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海事大学公开招聘专任教师(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临沂郯城县城镇公益性岗位(第二批)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少儿英语教师职业资格考试试卷:英语教学互动式学习
- 2024年护理综合管理能力考试试题(附答案)
- 培训师必要知识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卫生类专业知识试卷(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试题
- 新学期-启航出发-2025-2026学年初一上学期新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人教版新教材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新教材解读课件
-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国专家共识(2025)解读
- 节假日值班人员安排管理制度
- 2025年新版《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保护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学堂在线 高职实综合英语 章节测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