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一、选择题1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形式,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在“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是()桑基蚕鱼a bc 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指的是各级动物。【答案】c读“某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23题。2该生态系统示意图,图中粗箭头表示 ()a呼吸作用b物质和能量的传输c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作用d食物链3该生态系统示意图中,表示消费者的是 ()a bc d23.【解析】第2题,图中的箭头有四类:太阳能,表示能量从太阳传输到绿色植物;绿色植物被虫子采食、小虫被小鸟捕食、小鸟被鹰捕食的过程表示能量和物质通过食物链传输;植物、虫子、小鸟和鹰指向分解者的箭头,就是它们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分解者的过程;各种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质,将物质和能量传输到环境。总之,箭头的含义是物质和能量的传输。第3题,在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中,消费者是除生产者()和分解者()之外的所有生物(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答案】2.b3.b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群的数量和比例以及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持续性的动态平衡叫做生态平衡。据此完成45题。4关于生态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生态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的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和数量比例保持相对稳定生态平衡是一种永久的、绝对的平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循环,推动着自身的变化和发展a bc d5下列不是生态平衡特征的是 ()a动植物在种类和数量上的相对稳定b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系统中生产、消费和分解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d动植物数量十分丰富45.【解析】第4题,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状态,其物质流、能量流相对稳定。系统内能量流动各环节相对平衡,它很容易被破坏,只是一种相对而短暂的平衡,能量也不会循环,所以本题两选项均错误。第5题,生态平衡的特征有:生物的组成和数量的比例相对稳定;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平衡;食物链结构复杂、互相交叉而形成食物网;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完好的营养关系。【答案】4.a5.d6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如果土壤受到污染,鹰体内的污染物积累浓度可能最高【解析】从食物网可知,其中有6条食物链。昆虫、野兔、鹿由于食草都是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都属次级消费者。由能量传递和生物富集作用的原理可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其体内污染物的浓度越高。鹰在本生态系统中占据了第三和第四营养级,其体内污染物积累浓度应该是最高的。【答案】a7某地区鼠害严重,从长远考虑应采取的最好办法是()a保护大小粮仓,使老鼠断粮b经常发动群众围捕c禁止捕杀蛇类、猫头鹰等鼠类天敌d提高投放毒饵和捕鼠器械的数量及密度【解析】某地区鼠害严重,是由于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的,所以采用生物系统内部的食物链制约关系防治鼠害的方法既减少投资,又保护生态环境。【答案】c8把非洲热带草原上的狮子、猎豹等大量捕杀,若干年后的景象是()a大群的羚羊、斑马生活在安宁的草原上b草原依然如故,没有变化c植食动物数量大增d草原退化、沙化【解析】狮子、猎豹等大型肉食动物被捕杀,初始会造成羚羊、斑马等植食动物因失去天敌而数量大增,其后果有二:草原因载畜量过大而退化、沙化;植食动物因缺乏食物来源而相继死去。【答案】d9工厂含氮、磷的污水排入池塘,造成鱼类死亡,是由于池塘中()a有毒物质增多 b溶解氧匮乏c食物匮乏 d水温升高【解析】由于工厂含氮、磷的污水排入池塘,产生水体富营养化,大量藻类暴发性繁殖,使水体溶解氧匮乏,造成鱼类死亡。【答案】b10关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林下的枯枝落叶作柴烧,既充分利用了生物资源,又没有破坏生态平衡b易造成水土流失地段的森林,不应采伐c可将林区中的森林全部砍伐,尽量建立新的生态平衡d森林是可更新资源,即使遭受长期破坏,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解析】河流上游或坡度大的山地森林、树木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不应采伐。【答案】b11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我国近海渔场生产应采取的措施是()生产网眼更稠密的渔网和采用先进探测技术以增加捕捞量改进渔网,使其网眼稍大些在鱼类产卵季节确定禁捕期在鱼类洄游季节禁止捕捞a bc d【解析】鱼类产卵期应休渔、禁渔,保护渔业资源。【答案】b12生态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主要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a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和食物网c自我调节能力d分解者【解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生态系统内的各成分之间建立起相互协作、相互制约和相互补偿的关系,使生态系统保持一种稳定状态。一个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不是一成不变的。【答案】c海洋水域占地球表面积70%以上,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人类加速了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假如开发过度,将会导致海洋生物资源的枯竭。读后完成1314题。13要使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保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对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来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b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c植物与动物的数量相等d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解析】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成分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协调,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动态平衡。海洋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远多于动物的数量。故c项叙述错误。【答案】c14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全面禁止捕捞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控制渔网网眼的大小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a bc d【解析】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并不意味着全面禁止捕捞,而是要合理开发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控制渔网网眼的大小,保护幼鱼;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等。【答案】d二、综合题15读生态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有几条食物链:_。(2)此图是什么地区的食物网图?(3)磷虾是一种含蛋白质极高的海洋生物,有人主张大量捕捞以满足人类需要,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4)鲸的食量很大,要吃掉很多海洋动物,为什么还要保护它,禁止猎杀鲸?(5)19世纪是猎鲸的高峰期,促使人们冒极大风险猎捕鲸的原因是_,目前捕鲸的数量明显比以前少,除了加强保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答案】(1)5条(2)南极洲。(3)大量捕捞磷虾将会使鲸的食物减少,而南极地区食物链较单一和脆弱,会使鲸的数量减少而导致灭绝。(4)鲸是地球上存在的一种最大的动物,数量已不多,如不加保护,很快就要灭绝,一旦灭绝,不能再生,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地球环境,保护人类自己。(5)利用鲸的巨大脂肪,制造工业用油21世纪以来矿物油用量增加,而且价格低,人们已放弃用动物油作工业用油。1619世纪中期,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运来24只澳大利亚没有的兔子供人观赏。不料,1863年动物园失火,幸免于难的兔子逃到草原上大量繁殖,造成了澳大利亚严重的生态灾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兔子在澳大利亚迅速繁殖的原因是什么?(2)兔子对澳大利亚牧羊业的影响是什么?(3)澳大利亚不引进兔子的天敌对付兔子的原因是什么?(4)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袋鼠皮制成品价格高,因此被大肆捕杀。出售袋鼠皮制品和肉制品,是否合理?为什么?【解析】兔子对澳大利亚大陆来讲,是外来物种。因为澳大利亚大陆同其他大陆隔开,进化较慢,动植物都比较原始,特别是动物,只有袋类动物等低等动物。兔子进入澳大利亚后,因为缺乏天敌,又有温暖的气候和大量的牧草,因而繁殖迅速。兔子吃掉了大量牧草,同羊争食,从而影响了牧羊业。如果澳大利亚再引进兔子的天敌,可能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引发新的生态破坏。袋鼠是澳大利亚特有动物,对其应加以保护,以维持生态平衡。【答案】(1)澳大利亚没有兔子的天敌,没有严寒的冬天,食物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ai的进化课后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班识字量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武陟中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 保险行业应对2025年气候变化风险的保险产品创新与保险市场拓展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竞技俱乐部电竞赛事营销与品牌建设策略报告
- 标准离婚协议书
- 树木买卖协议书
- 树苗销售协议书
- 校园事件协议书
- 校地脱贫协议书
- HAUNI-KLD-2烘丝机设备结构
- GB/T 36797-2018装修防开裂用环氧树脂接缝胶
- GB/T 16840.1-2008电气火灾痕迹物证技术鉴定方法第1部分:宏观法
- 电厂钢结构防腐油漆施工方案(技术规范)
- 大型化工厂房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青蓝工程师傅指导总结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
- 公安消防大队保密安全教育培训PPT课件
- 互联网金融发展面临的征信业监管问题探析
- 电力电子及电气传动实验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