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风格独特的辽金元服装.doc_第1页
第六章风格独特的辽金元服装.doc_第2页
第六章风格独特的辽金元服装.doc_第3页
第六章风格独特的辽金元服装.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风格独特的辽金元服装 概述n 辽金元是我国历史上由三个不同的少数民族分别建立的政权。他们原来都处于北方,有的属于传统的游牧民族,有着相同或相近的民族背景和生活习俗。n 南下之后,在礼仪服饰中,既保留了各自民族的特色,又广泛吸收、沿袭唐、五代、宋以来的汉族服饰制度。v 一、泾渭分明的辽代服饰制度v 二、金代服饰v 三、北域风情浓郁的元代服饰一、泾渭分明的辽代服饰制度v 公元10世纪初,地处北方西辽河一带的契丹族逐渐强盛起来,耶律阿保机征服了其他部落,建立了契丹国,耶律阿保机被尊为辽太祖。v 太祖时,由于战事繁多,尚未来得及建立服饰制度,朝服 就用便于军事征战的甲胄之服。其子耶律德光灭掉后唐,扶植石敬瑭建立后晋傀儡政权,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取而代之,建立“辽”。v 辽王朝建立的服饰制度,在历史上非常独特,包括两班服饰制度,即所谓的“南班”“北班”制度。两种服制,风格各异。泾渭分明。v 南班:汉服制度,承袭五代后晋官服制度,为皇帝和汉官的官服。v 北班:契丹服饰,突出契丹的传统服饰特色,为太后与契丹官员的官服(实际上皇帝也穿契丹服)。(一)北班制度v 又称为“国服”,受汉族古代传统服饰的影响,也按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官服系列划分。祭服v 辽以祭山为重大的礼祭活动。选用大祀礼。v 皇帝 头戴文金冠,身穿白绫袍,腰系红革带,足登络缝黑色靴。v 皇后戴红色头帕,身穿络缝红色袍,悬玉佩、双心同帕,足登络缝黑色靴。v 大臣、命妇服饰,则按原来本部的旗帜之色穿服。朝服v 穿锦袍。系金带v 大臣戴类似乌纱帽的无檐、无双耳的纱冠,身穿紫色窄袖袍,腰系鞢带。并分别饰以金玉、水晶、靛石一类的缀饰。公服v 辽称为“展裹”。皇帝戴紫黑色幅巾,穿紫色窄袖袍,腰系革带,或穿红色袄衣。v 大臣头戴幅巾,但只穿紫色衣。常服v 辽称为“盘裹”。皇帝所穿称为常服,大臣所穿则叫便衣。v 绿花窄袖袍,内衬红色或绿色的中单。v 冬季,富贵者除批紫黑色貂裘或青色裘皮衣外,还喜欢用洁白如雪的银鼠皮做裘衣。v 贫贱者用一般品色较差的貂、羊、鼠、沙狐等皮质的裘皮衣为常服。(二)南班制度v 南班的汉服,按传统祭服、朝服、公服和常服系列进行划分。v 祭服:皇帝用衮冕。12旒、充耳、玉簪等。12章纹。朝服v 皇帝戴通天冠,冠上加金博山,附12蝉。绛色纱袍,白纱中单,白襦裙。绛色蔽膝,项饰方心曲领。v 大臣进贤冠,321梁。公服v 皇帝戴翼善冠,穿黄袍,系九环带,白练襦裙,六合靴。v 皇太子戴远游冠。常服v 皇帝头扎折上巾。穿黄袍,系九环带。六合靴。v 大臣5品以上戴幞头,紫袍,系金玉带。六合靴。v 六品以下头戴幞头,穿绯衣,系银带,六合靴子。v 在辽代的服饰中,巾冠同样是一种表明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标志。(三)一般服装v 契丹冠服的一大特点:喜欢使用织有各式图案的织物制成袍衫。v 1991年在内蒙古兴安盟代钦塔拉辽墓中出土的一批丝织服装,几乎件件都有图案。v 辽代的裤子也极具特色:有合裆、有开裆、有长有短,有连脚裤,三角形裤等等,而且在裤腰上一般都设有背带。髡(kun )发 v 辽代契丹族男子,不论贵贱,都按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实行髡发。v 髡发:就是将一部分头发剃掉,按一定形式保留一部分头发作为装饰。一般的髡发发式是将头顶的部分头发剃去,保留头顶四周的若干头发。有的将头发大部分剃光,只留下前额的一排头发;有的只留两耳周围的头发。更少的只在两鬓保留两小缕头发。一般妇女服饰v 以衫、襦、裙,另加圆帽为主。交领左衽,二、金代服饰v 女真人完颜阿骨打(金太祖)建立大金国。金太宗完颜晟灭辽以后,不断南侵宋朝,同时,还强迫金人占领区的汉族人依照金人习俗削发髡额。在强迫推行女真族习俗的同时,金代统治者也意识到利用汉族文化强化统治的重要作用。金太宗逐步采用汉制,改革旧俗,初创了包括服饰在内的各项新的典章制度。熙宗天眷三年,参照宋辽的官服制度,比较全面制订了各项服饰制度。(一)礼服v 皇帝参加大祭祀、加尊、受册时穿戴衮服十二章,逢行幸、斋戒出宫或御正殿,戴通天冠,穿绛色纱袍。常服为戴小帽,穿加襴红袍。v 皇太子衮服九章,谒庙时穿,十八梁远游冠则在册封时穿用。常服为小帽、皂衫、玉带。v 大臣朝服基本上是依照宋代品官的冠服制度而重新制定的。v 世宗大定年间又制订了公服制度。公服的高下等级主要是用服色和图案来加以区分。其中袍服团案以大者为贵。这是的公服要加襴。v 金代官服的几次改制,都是围绕汉族、特别是宋代服饰的模式进行更动的,这表现了汉族文化对金代服饰的重大影响。(二)金人之服v 女真族的服饰比较注意突出北方少数民族风格。v 袍服是金代男子常穿的一般服装。圆领、加襴、多系腰带,腰带称为“吐鹘”,最高级的吐鹘是玉质的,其次为金,再次为犀牛角、象骨等 。v 穿靴子。v 头巾是金代男子的首服,很有特色,用皂罗纱制成,上结方顶,折垂于后,顶的下面两角各缀以两寸宽的方罗,罗下附有六七寸的丝带,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还在顶部缝有珍珠一类的饰物。v 毡笠帽也是常用首服。v 男子多好以髡额 辫发为俗。剃去沿两耳前部直接向上至头顶部的头发,脑后顶及两侧则多蓄长发,编织成辫,垂于肩背部。(三)妇女服饰v 金代妇女服饰也颇具特色。v 皇后礼服基本承袭了宋代的形式,首服戴花珠冠,冠以青罗为表,青绢衬花为里,用九龙、四凤、孔雀和各种珍珠宝物装饰。袆衣为大袖衣,上织翟文,配以中单,大带,蔽膝,玉佩,舄等组合使用。一般妇女服饰v 一般妇女的常服,多穿长裙,上衣称为团衫其形制有直领对襟和斜领左衽两种,多用黑紫色和黑色织物裁制而成。衣裙以棉质为多。三 北域风情浓郁的元代服饰v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蒙古政权后,忽必烈在1279年没掉南宋,建立统一的元帝国。v 由于元崛起于北方草原,其经济、文化和生活习俗都比中原地区落后许多,其衣冠服制较为简朴。v 元代统治者在强迫汉人接受蒙古族生活习俗的同时,也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和同化。v 确立服饰制度“近取金宋,远法汉唐”的原则。v 元英宗时期,朝廷制订了详尽的元代服饰制度,对天子冕服、太子冠服、百官祭服、公服和庶民服饰等,均作了规定。同时还对具有蒙古族特色的质孙服作了详尽规定。(一)礼服v 元代的冕服制度大体上沿袭了宋、金的有关服饰规则,但与宋金服制比较也有不少明显不同之处。如元代章纹规定很是具体,一章最多时达48个之多。v 皇帝穿朝服时戴通天冠,穿绛色纱袍,大臣沿用宋金时的梁冠,同样以梁多且加貂蝉笼巾为贵。v 公服为大袖圆领袍,展角幞头,公服的色彩和花纹不同,是区分职位高低的标准。v 在有效利用汉族一些传统服饰的同时,元代蒙古族服饰也特色十分突出。因受汉族服饰在选材、工艺技术等方面的感染,其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前代。表现的最为典型的,便是质孙服。质孙服v 质孙,汉言“一色”之意,质孙服又称“一色衣”。它是蒙古族传统的服饰之一,其形制为整衣上下连属,上衣紧护,窄袖,有斜领和方领,右衽,下裳为裙式,腰间有很多稀疏不同的襞积(bi)(衣服的褶皱),裙长过膝。v 质孙服整体形制十分合体,尤其便于骑射。先以戎装出现,后忽必烈入主中原后,将之列为元朝官员的礼服。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卫士乐工,都可以穿用,品级高下,尊卑之间的界限表现在衣服的质地和颜色等方面。v 皇帝质孙服分冬夏两类,共列二十六等,即冬十一等,夏十五等。各等的质地、材料、颜色和冠饰都有所不同。v 如冬服中,当穿纳石失(一种丝线中加金的锦,又称“金锦”)、剪茸(用兽毛或蚕丝织成的起绒丝织物)时,要戴纳石失暖帽;穿大红、桃红、紫、蓝、绿色宝星(袍服下加襴)时,则戴七宝星顶冠;穿红、黄、粉皮时,则戴红金答子。v 夏服也用各种纳石失为原料。v 皇帝首服中有一款夏帽,称为“钹笠”。v 百官及其他官员的质孙服,也同样按冬夏分季。v 戴暖帽的成吉思汗像v 戴钹笠的元文宗(二)一般冠服v 元代蒙古族贵族和官员在闲居或出行时,喜欢穿长袍。袍子斜领或方领,窄袖,右衽居多。腰系革带。v 有一种不用系腰带的长袍,样式与一般的袍子相差不多,只是腰间有细密的打褶,又有红、紫毡革、帛丝捻成的线横饰在腰间,十分合体,方便于行动,时人称“辫线袄”或“腰线袄”。男子发型v 颇具特色。v 上至皇帝百官,下至平民百姓,都习惯留一种叫做“婆焦”的发型,其模样颇像汉族小孩的三搭头。v 瓦楞帽(三)妇女服饰v 姑姑冠,是最具特色的蒙古族首服。v 其形制非常特别,两头粗,中间细,好像哑铃一样。冠体一般先用铁丝或桦木条制成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