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doc_第1页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doc_第2页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doc_第3页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doc_第4页
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年全国高考历史试题预测(8)一 选择题1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1716年),曾说:“根据中国人的看法,理是有世以来循着一律性的动规一直不停地推动着天的唯一之因;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说理是最高神?”“总而言之,它可以被视作我们的造物主。”这说明a宋明理学与欧洲理性主义无本质的差别b欧洲启蒙运动吸收了中国文化的营养 c 莱布尼茨根本否定基督教,否定人文主义 d宋明理学本质上是一封建主义宗教神学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3史记平准书记载:“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 b推行均田制解决土地兼并问题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 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4一位学者认为唐宋时期江南曾经实施稻麦轮种制,并欲引用白居易任职苏州时写的诗句“去年到郡日,麦穗黄离离;今年去郡日,稻花白霏霏”证明自己的说法。关于这位学者的看法,以下说明较为合理的是a诗里提到麦作、稻作足以作为稻麦轮种的佐证b诗中指出稻麦产于不同季节足以说明轮种制c诗中并未指明稻、麦产自同一块土地不足为据d诗歌是虚构的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史料来使用5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6阅读周朝分封制规定的实力表格,从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土土城1000千亩150千亩100千亩60千亩军队六军三军三军一军a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进行的 b分封制调整了奴隶主贵族在财产和权力分配上的矛盾 c分封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进行 d通过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一卿大夫一士”的等级序列7历史材料:一、“丧礼,君与父母、妻、后子死,三年丧服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二、“厚葬久丧,重为棺椁,多为衣衾,送死若徙,三年哭泣,扶后起,杖后行,耳无闻,目无见,此足以丧天下。”据此判断以下符合材料的观点为a两种观点分别为儒家和法家思想 b两种观点都反映的是下层民众的立场c两种观点都主张厚葬久葬 d两种观点都着眼于“礼”的社会功能8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 b活字印刷术 c指南针 d火药与火器9粮食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据罗马时代克洛米拉农书记载为45倍,据十三世纪英国的亨利农书记载为3倍,而从齐民要术看,我国六世纪粟的收获量为播种量的24200倍,麦类则为44200倍。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a科学技术领先世界 b农业的精耕细作技术发达c水利灌溉技术先进 d 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居世界领先地位10“欧洲人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制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这导致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这种状况得以改善始于a八国联军侵华 b工业革命 c鸦片战争 d新航路开辟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12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 总销售量(万包)出口量(占总量%)内销量(占总量%)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1894年1602 823(5194%) 77(4806%)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1318951913年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速度年均15%,比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无暇东顾期间的发展速度还略高一点。(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一卷)其主要原因是a社会环境安定 b列强放松经济侵略c政府政策支持 d国家大力干预经济14观察右图,根据所列年代与数据推测图表中曲线表示的是a英国输华鸦片总量 b英国全国煤炭产量c英国掠夺白银总量 d英国输华棉纱总量151514年,广东布政司参议陈伯献上奏说:“近许官府抽分(注:征收进口税),公为贸易,遂使奸民数千,驾造巨舶,私置兵器,纵横海上。”据此可知a明政府曾经放松海禁 b明政府加强海禁力度c明代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略 d陈伯献反对海禁政策16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对专制统治 c反抗外来侵略 d救亡图存17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然”。这足以证明: 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 b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 c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 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18.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郑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体现了家国一体的理念b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19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20下表为近代不同时期在华投资总额最多的国家的相关数据统计。对其解读正确是时间1840-18951895-19111911-19271927-19371937-19451945-1949国家英国英国日本美国美国美国金额(万元)80263395569627119692620964791占对华投资比重5%1%2%3%5%1% a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日、美在华势力的消长b列强对华投资总体呈下降趋势 c列强投资缓解了中国民族工业资金短缺问题 d美国对华投资始终占重要地位21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22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统和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的原则。”这里“汲取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分别指a个体经营、集体经济 b精耕细作、平均主义c协作经营、按劳分配 d小农经济、共同劳动23古希腊喜剧骑士中,一位将军试图劝服一个卖香肠的人去夺取民主派领袖的职位时说:“要做政客,惟一的麻烦就在于你什么都知道。适于做人民领袖的不是那些有学问的人,或诚实的人,而是那些无知而卑微的人。你可千万别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这段话a道出了民主政治的真谛 b体现了古希腊的平等思想 c表达了对民主制度的不满 d成为雅典政客的最好描述24 15世纪,斯特拉斯堡(今法国东北部城市)的印刷出版物中50%以上属于宗教书籍,10%属于古典书籍。从1500年至1520年,在该市的印刷出版物中古典书籍上升到总数的33%,而宗教相关书籍下降为总数的27%。对上述变化的最佳理解是a学者推崇古典作用 b天主教地位有所下降c人文主义精神昌盛 d中国印刷术引入欧洲25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写道:“虽然伏尔泰在巴黎了解了一些启蒙新文化,然而,只是在1726年到了伦敦以后,诗人伏尔泰才成为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英国,伏尔泰接受了牛顿的思想。”他从牛顿的著作中看到的是a 如何以实验为主要方式,证实外力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原因b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运用理智建立普遍法则来解释物质世界c如何以推理为主要方式,提出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d如何以数学为表达形式,假说辐射是由具有能量的量子来实现的第卷本卷共2小题,第49题24分,第50题26分。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9(24分)不同时代人的消费观念都有很大不同,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材料二:“(松江)嘉、隆以来,豪门贵室,导奢导淫,博带儒冠,长奸长傲,日有奇闻叠出,岁多新事百端” 明范濂云间据目抄卷二材料三:“住在无锡市市区的贺星允老人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每一笔开销。下面是她家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 单位:元1958年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7.98(请客)3.63.0715.2290.9268.95(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并简析这种观点形成的原因。(4分)(2)材料二反映了明末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该现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如何?(8分)(3)据材料四,概括贺星允老人家国庆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10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对不同时期的消费有何认识?(2分)50(26分)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面对全球化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中谋求发展,趋利避害。阅读下列全球化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近代世界到来之前,文明的基调是农业(牧业包括在内),文明的指向是巩固和发展农业社会。然而在中世纪晚期,西欧出现了种种趋向,最终使农业文明走向解体。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准备阶段。-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500年前后,西欧发生的哪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6分)材料二:在20世纪上半期整体世界虽然已经形成,但仍然属于自发阶段。人们还没有自觉地认识到它的存在及其重要性,更没有采取顺应整体世界形成的措施。两次世界大战和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是违背整体世界发展规律所造成的恶果。 -杨宁一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2)据材料二,分析概括20世纪初“整体世界的主要特点。(6分)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通过20世纪上半期的震荡,人们开始认识到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稳定的重要性,由此产生了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组织,整体世界开始制度化。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依赖日益紧密。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整体世界的发展更加迅猛,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杨宁一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3)据材料三,分析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整体世界的主要变化。(6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概括推动整体世界开创、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10分)答案部分ccdcb bdabd accba ddcba caccb 26(共24分)(1)主张:提倡等级、主张节俭。(2分)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2分)(2)崇尚奢侈、社会风气败坏(2分)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政治腐败经济:封建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思想:陆王心学等新思想猛烈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三点即给6分)(3)趋势: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1分)19782008年:迅速提高。(1分)原因:19581978: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勤俭节约。(每点2分,满分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说法也可得分)19782008: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每点2分,满分4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得分)(5)不同时期人们的消费内容、观念、方式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分)27. (1)新航路的开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