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算年、月、日、时干支.doc_第1页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doc_第2页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doc_第3页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doc_第4页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推算年、月、日、时干支(一)干支掌上定位法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以用笔算、心算,也可单以手掌推算。要能达到单用手掌推算年、月、日、时干支,首先要熟悉干支在手掌上的定位。地支属阴,阴主静,又因十二地支与十二月和十二时辰都有固定的搭配,所以十二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是固定的。我们把十二地支分别定在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尖和横纹上,并将其熟记。天干属阳,阳主动,所以天干在手掌上无固定位置,而是根据干支的配合把它们放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用左拇指尖在上述地支定位上顺次点数,便可求得所需的干支。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可以顺时针方向运转,也可以逆时针方向运转,均据实际需要而定,如:已知1983年的干支是癸亥,要求该年以后各年的年干支。方法是:把癸定于“亥”位上,地支在手掌上的位置固定不变,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便可知道1984年的干支是甲子、1985年是乙丑、1986年是丙寅。(二)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法以天干和地支相配合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词叫做六十甲子六十甲子的组合方法就是以十干与十二支相配,天干从甲开始,地支从子开始,阳干与阳支配,阴干与阴支配,按着干支各自次序顺序相加,天干有十,须相加六次得六十,地支有十二,须相加五次得六十,相加的结果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丁卯等六十个名词,组合成六十甲子表(见表6)。干支是用作纪述年、月、日、时的符号,所以干支各自的次序也就等于代数123456789101112的次序。代数的单数为奇属阳,代数的双数为偶属阴,干支分属阴阳同样照此类推,即天干的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地支的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干支组合六十甲子是计算年、月、日、时干支的基础,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名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临床上要预测疾病,离不开干支甲子;运用子午流注针法,就是根据阳日阳时开阳经阳穴,阴日阴时开阴经阴穴的规律,故须知干支所属阴阳及六十甲子才能推算。图4六十甲子掌上图缺六十甲子掌上推算方法如图4所示:把甲定于左手掌的子位上,天干按顺时针方向在手掌地支图上运转,即得:甲子(1)、乙丑(2)、丙寅(3)、丁卯(4)辛酉(58)、壬戌(59)、癸亥(60)等六十对干支组合,即六十甲子。从图4可以看出:代数为1、11、21、31、41、51的,其天干都是甲,亦即代数的个位数是1的,其天干都是甲;天干不变,地支从子位开始,退两位为11(甲戌),退四位为21(甲申),退六位为31(甲午),退八位为41(甲辰),退十位为51(甲寅)。代数为2、12、22、32、42、52的,其天干都是乙,即代数的个位数是2的,其天干都是乙,地支从丑位开始,退两位为12(乙亥),退四位为22(乙酉),退六位为32(乙未),退八位为42(乙巳),退十位为52(乙卯)。由此可见:干支代数的个位数即为天干及地支各自的代数,如代数31中的1为天干甲及地支子的代数;地支所退位数等于干支代数中十位数数字的倍数(即十位数的数字剩2)。如干支代数为31,该代数中的十位数是3,326,地支退六位,该代数中个位数为1,1为天干甲及地支子的代数,即地支从子位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退六位,即得代数为31的干支甲午。又如:代数为51,该代数中十位数是5,5210;个位数是1,1为甲与子的代数。天干甲不变,地支从子位开始退10位,即得代数51的干支甲寅(见图4)。地支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方向运转为进,反之为退。例如:已知干支代数为35,欲求此代数的干支。方法是:先把甲定于子位上(甲子的代数为1),从子位开始(包括子),按顺时针方向在手掌地支图上顺次点数至5,5为戊辰的代数;然后根据代数十位数数字的倍数找地支,326,天干戊不变,地支从辰位开始退六位,即得代数为35的干支戊戌(见图4)。(三)年干支推算法年干支的推算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按六十甲子的次序在手掌地支图上顺推。如:已知1983年为癸亥年,把癸定于亥位上,以左拇指尖(按顺时针方向)顺次点数,便可知1984年为甲子年,1985年为乙丑年(见图3)。另一种方法是用公式推算,方法是:用所求的公元年数减3,把所得的差除以60(60为干支周转数)得商和余数,余数就是所求年干支的代数,若余数为零,可将余数看成是60(癸亥),附公式于下:(所求公元年数3)60商余数。用上述公式求得的余数即为所求年干支的代数,用此代数查六十甲子表即得所求的年干支,或者用掌上法推算更为方便(见图4)。例如:求1980年的干支,按公式:(19803)6032余数为57。“7”是庚和午的代数,5210地支退十位。从庚午开始,天干不变,地支后退十位是申,所以1980年的年干支便是庚申(见图5)。用上述方法可以快速求出公元3年后任何一年的年干支。(四)月干支推算法推算月干支,是以农历计算的。一年有十二个月,地支有十二数,正好一个地支代表一个月。每年的十一月都是子月,十二月都是丑月,一月都是寅月,二月都是卯月这是固定不变的。推算各年每月的月干支,需根据“五虎建元”歌诀:甲己起丙寅,乙庚起戊寅,丙辛起庚寅,丁壬起壬寅,戊癸起甲寅。甲己起丙寅,是说每逢甲年、己年,它的一月月干支都是丙寅,用掌上法推算,把丙定于寅位上,顺推下去,二月便是丁卯,三月便是戊辰,十二月便是丁丑(见图7)。余皆类推。为什么称此歌诀为“五虎建元”呢?因为寅象属虎,五虎即是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等五寅,五虎都代表一月,所以称为“五虎建元”,为了便于理解此歌诀,列表如下:甲年、己年一月为丙寅乙年、庚年一月为戊寅图7甲年和己年月干支图(“甲己起丙寅”)图缺丙年、辛年一月为庚寅丁年、壬年一月为壬寅戊年、癸年一月为甲寅例如:已知1984年为甲子年,求该年各月的月干支,该年的年干是甲,根据歌诀:甲己起丙寅,所以该年一月是丙寅,把丙定于寅位上,顺数下去便是:二月丁卯,三月戊辰,四月己巳,五月庚午,六月辛未,七月壬申,八月癸酉,九月甲戌,十月乙亥,十一月丙子,十二月丁丑(见图7及表7)。(五)年元旦干支推算法年元旦干支是指年元旦日干支,即每年一月一日的干支,实际上它是某一日的日干支。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日、时干支来推算开穴的,所以必须熟练掌握日、时干支的推算。但是,要知道日、时干支,又必须先知道年元旦干支和月元干支。年元旦干支的求法是:以本年元旦干支为基础,求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平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五,即得下一年的元旦干支;本年若为闰年,则本年元旦干支加六,即得下一年的年元旦干支。列公式如下:本年(平年)元旦干支5下一年元旦干支本年(闰年)元旦干支6下一年元旦干支何谓“加五”、“加六”?加五、加六是指天干、地支都进五位或六位。例如:已知1983年为平年,其元旦干支为己丑(见表8),则1984年元旦干支为:己丑5甲午。掌上推算方法是:把己定在丑位上,干支进五位即为甲午。又如:已知1984年为闰年,其元旦干支为甲午,求1985年元旦干支,按上述公式:甲午6庚子。为什么平年加五、闰年加六呢?这是因为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时365天5小时48分46秒。平年为365天,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积四年得23小时15分零4秒,约为一天,所以每隔四年立一闰,闰年二月比平年二月多一天,即29天,即闰年为366天。平年365天,36560(干支周转数)6余5,所以平年元旦到次年元旦干支相差5天。闰年366天,36660(干支周转数)6余6,所以闰年元旦到次年元旦干支相差6天。这就是平年加五闰年加六的缘故。但是,怎么知道其为平年或闰年呢?下面介绍两种识别平年和闰年的简单方法:(1)用四去除公元年数,凡能除尽者为闰年、除不尽者为平年。例如:公元1983年(癸亥年),19834495余3,即1983年不能被4除尽,所以1983年为平年。又如:1984年能被4除尽,所以该年为闰年。但是,在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注意:由于4年加1天又多了44分56秒(24小时23小时15分4秒44分56秒),积满128年左右就又多算了1天(23小时57分52秒),也就是说在400年中约多算了3天。为了把这3天抵消掉,所以必须每百年停闰,每400年又不停闰。历法规定:公元数(非公元世纪整数)能被4除尽的,就是闰年;凡公元世纪的整数,能被400除尽的,才算闰年。如公元400年、800年、1200年、1600年、2000年等都是闰年;如公元1000年、1500年、1700年、1800年、1900年等虽能被4除尽,但不能被400除尽,所以不是闰年。(2)凡年支是申、子、辰的,该年就是闰年。如1984年(甲子年),其年支是子,所以该年是闰年。但需注意,如遇公元世纪的整数,不能被四百除尽的,其年支虽为申、子、辰,亦不是闰年,道理同上。(六)月元干支推算法月元干支是指每月第一日的干支。知道了每月第一日的干支,以后各日的干支就可顺推而知。推算月元干支,以当年的年元旦干支为基础,根据月元歌诀推算。月元歌诀:“二六加一七,三月双减一,四月加零六,五上零零加,七月双加一,八加二八齐,九月双加三,十一双加四,十月加三九,十二加四十。闰从三月起,每月多加一。”(注:每年的年元旦干支亦即是当年一月的月元干支。)每句歌诀前面的数字是指月数,加或减后的数字是指干支加减数。如“二六加一七”中的二六是指二月和六月,加一七是指天干加一,地支加七,亦即是天干进一位,地支进七位。余皆类推。“闰从三月起,每月多加一”意为每逢闰年,三月至十二月间的任一月,其月元干支在上述加减数的基础上多加一(见表10)。例如:已知1984年元旦干支为甲午,求1984年2月1日的干支,根据歌诀:“二六加一七”,天干从甲进1位为乙,地支从午进7位为丑,所以1984年2月1日的干支为乙丑。又如,求1984年6月1日的干支,因该年为闰年,根据歌诀:“二六加一七,闰从三月起,每月多加一,”天干由甲进两位为丙,地支由午进八位为寅,所以1984年6月1日的干支为丙寅(见表12)。其余类推。(七)日干支推算法日干支的推算比较简单,只要知道了月元干支,日干支便可顺序推算而得。例如:知道了1984年2月月元干支为乙丑,把乙定在掌中的丑位上,以左拇指顺次点数下去,很快就可知道2月2日的干支是丙寅、3日是丁卯、4日是戊辰29日是癸巳。但为了使推算更快捷,日期数在11到20之间的,可用捷腾法先求出11日的干支;日期数在21到30之间的,可先求出21日的干支,然后再求其它各日的干支。方法是:以当月月元干支为基础,天干不变,地支倒退两位为11日的干支;地支倒退四位为21日的干支,如遇有31日者,同样,天干不变,地支倒退六位即为31日的干支。例如:已知1984年2月月元干支是乙丑,按上法,把乙定在丑位上,天干不变,地支由丑退两位为亥,即该月11日的干支是乙亥;地支由丑退四位为酉,即该月21日的干支是乙酉(八)时干支推算法推算时干支,首先要知道日干支,才能在日上起时。地支有十二数,一日有十二时辰,一个地支配一个时辰。每日都始于夜半的子时,因此,推算时要先算出子时所配的天干,然后顺推下去,就可知道一天的时辰干支。要知道每日子时所配的天干,根据“日上起时歌”而得。日上起时歌:“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丙辛起戊子,丁壬起庚子,戊癸起壬子,周而又复始。”从上述歌诀可知,甲日和己日的子时都是甲子时,顺推下去就是乙丑时、丙寅时、丁卯时甲戌时、乙亥时;乙日和庚日的子时都是丙子时,顺推下去就是丁丑时、戊寅时、己卯时丙戌时,丁亥时。余皆类推(见表13)。如1984年2月21日上午8时,根据上述知识知道该日干支为乙酉(见“日干支推算法”),上午8时为辰时,但该日辰时所配的天干是什么呢?根据日上起时歌:“甲己起甲子,乙庚起丙子。”即乙日和庚日都始于丙子时,把丙定在子位上,天干在手掌地支图上按顺时针运转至辰,则辰时所配天干为庚所以1984年2月21日上午8时为庚辰时。时干支推算表附:地方时测算法子午流注针法及其它时间医学疗法所用的时间都是地方时。我们知道,地球表面的每个地点都有自己的子午线,太阳经过当地子午线的时刻就是正午。各个地点根据太阳和本地子午线所定出的时刻,叫做地方时。我国面积广大,疆域辽阔,东西横跨经度64(东经71东经135),从东五区到东九区,分布在五个时区内,东西时间相差达5小时。为了便于东西间的联系,现在全国都一律采用东八区(也就是东经120)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又叫“北京时间”,实际上它并不是北京地区的时间,因为北京地区位于东经116。“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时刻,对于人们的生活起居、邮电、通讯、交通等都是必要的。但作为时间医学所用的时刻,只能用地方时,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地球上各点与太阳、月球及其它星体的相对位置是不同的;不同的时间、地点,自然界对人体及其它生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古代,人们就发明了日晷仪,用以测定地方时,现在北京故宫里还摆放着这种日晷仪,供人们参观。日晷仪又叫太阳钟,它是由上盘和下盘两个部分构成的,如图12所示,在上盘中间直立一根金属棒,周围的一侧标上时间刻度。使上盘和水平放置的下盘倾斜相连,倾角是活动的,根据测定时所在地的纬度不同而调节其倾角,上盘与下盘之间的倾角等于“90”(为当地纬度)。这样就可使金属棒与地轴平行,上盘与赤道平行。这样安装好了之后,从盘面上金属棒的影子就可以看出当地的时间了。人类在使用钟表以前,主要是用这种方法计时的。图12日晷仪图缺现在人们已普遍使用钟表计时,根据经度来求出地方时就显得比较方便了。在1884年,世界各国根据协议,把整个地球划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每区跨经度15,时间相差1小时,把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条经线定为0度经线,作为0度中央经线,从西经7.5度至东经7.5度为中时区,向东划分十二个时区,向西划分十二个时区。经度相差1度,地方时就相差4分钟。利用经度求地方时,首先须找出两地经度之差;再根据经度和时间的关系,算出两地的时间差;然后根据“东早西晚”的时间演变原则,所求地点如在东边就加上时间差,反之,就减去时间差。这样,就可以算出所求地区的地方时了。求地方时的公式如下:|(某地经度)(另一地经度)|4两地时差(分)(东区某地经度西区某地经度)15两地时差(小时)注:公式用于计算同一方向的两地时差,即用于计算同在东区或西区的两地时差。公式用于计算不同方向的东、西两地时差(如东方的北京与西方的纽约)。例如:以“北京时间”为准,求哈尔滨、成都、南宁等地的地方时,“北京时间”所处时区的经度为东经120,哈尔滨位于东经126,成都位于东经116,南宁位于东经108,根据上述公式,得:哈尔滨:|120126|4|6|424(分)。成都:|120116|416(分)。南宁:|120108|448(分)。哈尔滨所处经度为东经126,位于“北京时”时区东经120以东,根据“东早西晚”的时间演变原则,哈尔滨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要早24分钟,即当“北京时间”是正午12点的时候,哈尔滨已是中午12点24分了。成都位于东经116,南宁位于东经108,它们都位于“北京时间”时区东经120以西,所以成都的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16分钟,南宁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48分,即当“北京时间”为正午12点正的时候,成都还是上午11点44分(还差16分才到正午12点);南宁还是上午11点12分(还差48分才到正午12点)。换句话说,当南宁地方时为正午12点正时,“北京时间”已是中午12点48分了。广西的西林县位于东经约105,天峨县位于东经107,百色、龙州位于东经106.5,南宁、河池位于东经108,桂林、玉林位于东经110,昭平、全州位于东经111,梧州位于东经111.5。其余地区的经度都可以从地图上查到。六十甲子快速记忆法六十甲子快速记忆法六十甲子分别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每十个为一组,共分六组,初学者看到这么多,进行死记硬背,基本上会本关未过,已对学好周易失去信心。其实学周易,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你只要记清十天干,十二地支,同时该天干地支代表的五行,记大部分口决已省心很多,现在把我个人总结的六十甲子快速记忆法公布一下:六十花甲子分六组,每组开头的分别是:甲子 甲戌 甲申 甲午 甲辰 甲寅甲为十天干的开头,子为十二地支的开头,这也是第一组的开始,我们只要记住第一组开头,也就足够了。第一组开头为: 甲子 ,我们再看第二组的开头为: 甲戌 , 子 往后退两位即为 戌 ,第三组的开头为 甲申 ,而 戌 往后再退两位也就是 申 ,后面的另外三组也以相同的方式向后推即可得出。加快记忆上面的六十甲子速记窍门:掌上排天干地支是必须要会的。初学者只用大脑进行顺序排列,常常会出错误,但用习惯了掌上排盘顺序,基本上大多数东西不需要去背就可以自然而然的出来。如上面记出了第四组的开头为:甲午,该组后面的其它信息也就随即而出。如果你知道了某一甲子,想推出该甲子是属于哪一组,也按同理先从天干往后推至甲,再从地支位往后推位数(天干往前推几位,地支也推几位),即可推出属于哪一组了。/* 下面为本人最早学过的一种方法 */另注:我学习的时候学到一种方法,是知道甲子后,从甲子往前推演十位,即推至癸酉位,该处即为一组的结束外,那么下一组开始即癸酉向下推一位即可,即甲戌,找甲戌的结束位法依然用甲戌往前推演十位即可。个人在使用中发现该法不方便使用,推演位数容易出错,认为上面自己创造的往回返两位记忆法会更好一些(该法为本人学会往前推演后发现的,同时我在网上未搜出有人写出该法)。六十甲子纳音巧计歌诀 六十甲子纳音能背过的最好,一开始不好背诵的有歌诀如下,此诀是纳音五行记忆妙法:甲乙锦江烟,丙丁没谷田,戊己荧堤柳,庚辛挂杖钱,壬癸林锺满,花甲纳音传!用法是看天干是什么,如甲或乙字就按锦江烟,然后数十二地支,每两个地支配一个五行即可立刻得知是属那个五行了。六十花甲纳音歌诀破解甲乙锦江烟甲子锦金 乙丑锦金 甲寅江水 乙卯江水 甲辰烟火 乙巳烟火然后再循环如下甲午锦金 乙未锦金 甲申江水 乙酉江水 甲戌烟火 乙亥烟火例如想知乙酉是何纳音?锦子丑,江寅卯,烟辰巳,锦午未,江申酉,所以得知乙酉是江纳音属水了!丙丁没谷田丙子没水 丁丑没水 丙寅谷火 丁卯谷火 丙辰田土 丁巳田土 丙午没水 丁未没水 丙申谷火 丁酉谷火 丙戌田土 丁亥田土其余类推即可分成六组地支1、子丑 2、寅卯 3、辰巳 4、午未 5、申酉 6、戌亥歌诀取各单字边偏旁部首为五行所属如甲乙锦(金)江(水)烟(火)例1要知甲戌乙亥纳音何属?顺唱甲乙锦江烟锦(金)江(水)烟(火)得戌亥为6组“烟”字纳音为火。例2要知丙申丁酉纳音何属?顺唱丙丁没谷填没(水)谷(火)得申酉为第5组“谷”字纳音为火。例3要知壬午癸未纳音何属?顺唱壬癸林锺满林(木)得午未为第4组“林”字纳音为木。怎么样,如此六十花甲纳音五行好记多了吧!整理的年月日时干支推算法,希望对大家学习有所帮助一、推年法:(一)推算年干支因为据历史记载公元前2697年,黄帝命大桡氏以干支记年,确定此年为黄帝元年,甲子始元。以60甲子年为一轮回,那么到公元四年,历经45轮,恰好又为甲子年,由此我们即可得出公历计算年干支的公式。最后,再对照六十甲子序数表,便可一目了然。六十甲子表01甲子11甲戌21甲申31甲午41甲辰51甲寅 02乙丑12乙亥22乙酉32乙未42乙巳52乙卯 03丙寅13丙子23丙戌33丙申43丙午53丙辰 04丁卯14丁丑24丁亥34丁酉44丁未54丁巳 05戊辰15戊寅25戊子35戊戌45戊申55戊午 06己巳16己卯26己丑36己亥46己酉56己未 07庚午17庚辰27庚寅37庚子47庚戌57庚申 08辛未18辛巳28辛卯38辛丑48辛亥58辛酉10癸酉20癸未30癸巳40癸卯50癸丑60癸亥公式:X年干支序号=(X年-3)60之余数。例如:求1986年年干支?代入公式:(1986-3)60余数3,对照60甲子序数表,3数对应丙寅,即1986年年干支应丙寅。推月则严格以节作为界限。如在本月节前生的,就用上个月的干支,本月下一个节后生的,也就是下一个月的节提前来到本月,就得用下个月的干支。二十四节气和月份的分配列表月份正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节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小寒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大寒春季立春2月35日雨水2月18-20日惊蛰3月5-7日春分3月20-22日清明4月4-6日谷雨4月19-21日夏季立夏5月5-7日小满5月20-22日芒种6月5-7日夏至6月21-22日小暑7月6-8日大暑7月22日-24日秋季立秋8月7-9日处暑8月22-24日白露9月7-9日秋分9月22-24日寒露10月8-9日霜降10月23-24日冬季立冬11月7-8日小雪11月22-23日大雪12月6-8日冬至12月21-23小寒1月5-7日大寒1月20-21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推日法:查看万年历,或以某一天干支推算,跟60花甲纪年一样,日的干支60天循环一次。一、计算要领:要三记,一记当年元旦干支,用它的天干地支的序数分别作为日干支的基数;二记阳历月的日干和日支的密码(附表)分别将基数加或减;三记闰年312月份(1,2月除外)各日干支必须加1,非闰年不加1。二、计算公式,任何年、月、日的日支分别计算如下:日干元旦天干序数阳历月的日干密码阳历日数a(闰年a1)日支元旦地支序数阳历月的日支密码阳历日数a(非闰年a0)三、举例:求1996年4月15日的日干支。已知1996年为闰年,元旦干支为丁酉,天干丁序数为4,地支酉序数为10,查附表4月日干密码为1,日支密码为5,则15日干支为:日干4(1)15119,19101余9,9为天干壬日干10(5)15131,31122余7,7为地支午故:1996年4月15日的干支为壬午(余仿此)四、附表:计算日干支密码表(适用于任何阳历年月日)月(阳历)123456789101112日干-10-2-1-100+1+2+2+3+3日支-1+6+10+5-1+60+7+2+8+3+9注:1、密码表系根据古医书针灸论天干找开穴针灸之论一书之表整理。手掌上推年月日时干支技巧一、推算年干支口诀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第一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随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可参照五虎遁元)“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可参照五鼠遁元)二、 农历大小月卦口诀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月为前卦的初爻,七月为后卦的初爻。“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我们将大月规定用用阴爻表示,小月用阳爻表示,按大小顺序用阴阳爻将一年编为两卦。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多出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闰年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在出现有闰月的年份时,按闰月大小用阴阳爻表现出来,并标在闰月的前后两月的爻位中间的左侧,如同伏卦一样,一看便知到闰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同时,提醒您农历年、月的确定,不是按万年历编出的月份确定的,而是按节气确定的。如1998年,按上述方法可编成井和坎两卦,而今年闰5月为小月,上半年月卦符号为“:。:。: ”,下半年的月卦符号为“ = 丨 = = 丨 = ”,上半年卦第5、6爻间伏一阳爻,可知今年润五月为29天。四、推算日干支口诀推算日干支,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日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干支时运用。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曰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地相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加一位数,即是大月后下月一日的干支。“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经过研究,发现凡地支为申、子、辰的年为公历闰年,二月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减一位,则为3月丨日干支。引自 四柱八字网/“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干冲退二天。”除地干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其它年二月均为28天。在知道2月1日干支后,按干同支冲规律,干支各减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干支。“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月首,代表每月第1日。其推法与农历日干干诀后两句相同五、实例: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记住正月初一日和元旦日干支。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大拇指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即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己,丙,丁,戊6月干支为己未。推算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推算农历日干支。如前所述,98年大小月卦为井和坎。因为闰5月为29天,为阳爻,伏在井卦第5、6爻问,卦形为 =丨= 丨丨= 。因为要推算的是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己亥,先用大拇指在手掌亥支上定位,然后按农历日干支推算诀中的“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定,逐月推算初一日的干支。正月为大,干同支冲,大拇指跳到巳位上,2月初1日干支为己巳;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亥位后,再减1位,3月初1日干支为甲戌;3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辰支后退1位,4月初1日为癸卯;4月为大,干同支冲,大姆指跳到酉干,5月初1日为癸酉;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卯支再退1位,闰5月初一日为壬寅。闰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申支后再退一位,六月初一干支为辛未。知道6月初一日的干支后,从此位顺推初10日的干支为庚辰。、推算公历8月1曰干支。98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98年2月为28天。按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98年干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酉位,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推算农历6月初十(公历8月1日),该日干支为庚辰。我们按定日时干支诀知道,该日干庚与己相合,按“天干五合前为主”,以天干己来推算,己的序数为2,将大拇指定在天干己的位置上。“日干定时本身数”,大拇指从第二位到丙,可知庚辰日子时为丙子。将大拇指从丙子顺推到午年时,天干为壬,午时干支为壬午。经过在掌上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知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午时干支,分别为戊寅年己未月庚辰日壬午时。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在理解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的基础上,将巧记口诀和在掌上定位推算结合起来,并经常对照万年历进行推算,才可能达到熟练生巧,运用自如。2、在推算逐日干支时,一定要注意大小月,分清干同支冲和干同干支冲加减的区别。流星赶月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下)时间:2009-10-29 21:32 来源:四柱八字网 作者:秩名 点击:次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录)一、 逐年推算元旦干支口诀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申子辰支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推算方法:“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元旦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元旦日的干支,并用大拇指在掌上定位。“申子辰干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凡年支临申子辰的为闰年,2月29天。推算下一年元旦日的干支,只要大拇指从今年元旦日支位,跳到相冲的地干支位上,而后天干顺加六位,便是来年元旦的干支。“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除申子辰年外,其它年干2月均为28天。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