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练习题.doc_第1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doc_第2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doc_第3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doc_第4页
《五柳先生传》练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柳先生传 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达到了_的程度;二是_,达到了_的程度。(2分)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参考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二、7、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联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8、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10、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3分)参考答案 7、A8、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9、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10、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三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2分)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D忠之属也,可以一战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环堵萧然,不蔽风日(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9文章叙述了五柳先生有两个主要的爱好:一是_,达到了_的程度;二是_,达到了_的程度。(2分)10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2分)11有人说:“当今社会,经济地位决定一个人的生存质量,陶渊明的理想追求早已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对此你是怎么看的?(2分)答案 :7、A 8、(1)房屋四周的墙壁空空的,房子挡不住寒风和太阳。(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安,不急于追求荣华富贵。9、好读书 欣然忘食 性嗜酒 期在必醉10、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11、示例:物质固然重要,但不能取代一切。 陶渊明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思想值得肯定。四、(09眉山)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 畜同“蓄”。 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志。6丙文中加点的“适”在工具书上主要有以下解释,在这儿最恰当的选择是( )A符合 B恰好 C满足 D舒服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8根据你对以上选文的比较阅读,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A以上3篇选文中,甲文和乙文均是陶渊明本人所著,丙文则是他人为陶渊明所著。 B以上3篇选文都体现了陶渊明的安贫乐道和隐居思想。C乙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率真放达、安贫乐道、淡泊名利和悠然自得的陶渊明。D丙文主要通过陶渊明喝酒和抚琴两件事情来体现其颖脱不羁的性格。 答案 :6C 7A 8B五、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1)( )(2)( )(3)( )(3分)(1)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2)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3)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作品名称:;作者:(2分)人物形象:(2分)答案 :18、(1)A(2)B(3)D。19、(1)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0、(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刻画了一个虽然贫穷却悠闲自适的饿隐士形象。21、略五柳先生传1、 给加点字注音好读书( ) 嗜酒( ) 辄尽( ) 吝情( ) 短褐( ) 箪瓢( )晏如也( ) 衔觞( ) 戚戚( ) 汲汲( ) 俦 ( ) 黔娄( )2、 解释下列加点字先生不是何许人也 造饮辄尽 性嗜酒 每有会意 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 晏如也 以乐其志 3、 翻译下列句子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4、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4、 填空1、 五柳先生传选自 ,作者是 时的 ,“五柳先生”是指 ,“传”的意思是 。2、 本文以“ ”自托,描绘了一个爱好 、不慕 、安贫 、忘怀 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卓尔不群的 和 。5、 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用法不同于其它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 B其如土石何C亲旧知其如此 D食之不能尽其材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哪里B或置酒而招之 或:或许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D曾不吝情去留 曾:曾经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以为号焉 自号曰醉翁也 B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曳屋许许声C期在必醉 与友期行 D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予作文以记之4、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B.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曾不若孀妻弱子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故人不独亲其亲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6、 简答题1、 “不求甚解”现在多指学习不透彻,工作不深入。而五柳先生为什么“好读书,不求甚解”?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文中哪几句话意思相同或相近?3、 文章赞美了五柳先生怎样的精神?你是否喜欢这个人物?请联系文章内容谈谈你的感受。4、 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案1、 ho sh zh ln h dn pio yn shng q q j j chu qin lu2、 处所;就;爱好;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忧愁的样子;心情急切地样子;安然自若的样子3、 略4、 1、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陶渊明;传记(记载个人或群体事迹的文字)2、 五柳先生;读书;荣利;乐道;得失;志趣;理想五、1、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