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_第1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_第2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_第3页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INOHYDRO LIMITED LIBYA BRANCH WADI AL-HAYAT PROJECT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1. 概述本工土方回填包括独立基础土方回填、室内土方回填;回填土采用开挖出来的可用土料、沙漠砂。2. 主要施工机具装运土方机械有:反铲、自卸汽车、装载机辗压机械有:振动辗、蛙式打夯机一般工具有:手推车、铁锹、水准仪等。3. 作业条件3.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3.2 基础回填前,基础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质量验收合格,表面沥青漆涂刷完毕;室内回填前,基础梁的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质量验收合格,表面沥青漆涂刷完毕;3.3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的布置。4. 施工工艺流程基底清理 分层铺土分层辗压密实检查密实度找平验收 填土前,应将基底表面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 回填料分层找平夯实,填土厚度为250-300mm,采用小型机械夯实。当回填料为砂性土时,采用插振法或水撼法回填。采用插振法回填时,填土厚度为插入式振捣器插入的深度,含水量应饱和,插入点间距根据机械振幅大小决定,插入振捣完毕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填实。采用水撼法回填时,填土厚度应为250-300mm,含水量应饱和,注水高度应超过每次铺筑面层,用钢叉摇撼捣实,插入点间距为100mm。 在机械施工辗压不到的填土,应配合人工推土,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回填土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做土的干密度试验,压实度达到95%后,再进行下一层回填。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实。 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高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5. 施工规范 、规程及质量标准5.1 参考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标准 GB 50202-2002 。5.2 质量标准基坑、基槽、管沟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辗压时,轮(夯)迹应互相搭接,防止漏压、漏夯。5.3 取样确定压实的干密度,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一点;平整场地应100-400m2取一点,检测结果应保证90%以上的点检测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不得大于0.08g/cm2,且应分散不得集中。5.4 基坑回填应分层对称,防止造成一侧压力过大,破坏基础和构筑物。5.5 室内回填后应有一段自然沉实的时间,测定沉降变化,稳定后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5.6 允许偏差项目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基槽、基坑场地平整管沟地(路)面基础层人工机械1标高-503050-50-502表面平整度20203020206. 安全环保要求 机械回填,启动前应检查离合器、钢丝绳等,经空车试运转正常后再开始作业; 机械不得在输电线路下工作,在输电线路一侧工作,不论在任何情况下,机械的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路的最近距离应符合安全操作规程要求; 配合作业人员不准在机械回转半径内工作; 基坑施工期间设警示牌,夜间加设红色灯标志。 施工现场的用电线路、用电设施的安装和使用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中的要求架设,严禁任意拉线接电。 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必须按照施工现场管理平面布置图规定的位置停放整齐,定期进行保养。 现场的施工道路保持畅通,禁止路面堆放材料、设备。 土方运载,禁止沿途遗撒,必要时车上土应严密遮盖。 根据现场情况对现场及生活区进行洒水、清扫,防止扬尘。7.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回填土下沉基底有机物、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铺土厚度超过规定要求、夯实遍数不够,甚至漏夯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预防措施:加强检查力度,确保基坑清理彻底;严格按照铺土厚度分层对称回填,夯实充分。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回填土料土质干燥,含水率低;预防措施:夯压时对干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橡皮土”现象回填土洒水过多,土质过湿造成夯实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应将“橡皮土”挖出,重新换好土再重新夯实。预防措施:根据土质情况及时洒水,确保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