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琅琊八景话古今.doc_第1页
新琅琊八景话古今.doc_第2页
新琅琊八景话古今.doc_第3页
新琅琊八景话古今.doc_第4页
新琅琊八景话古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琅琊八景话古今知识视窗琅 琊 郡琅琊,今临沂,位于齐鲁大地的东南部,置蒙山之阳,沂水之滨,自秦统一起称琅琊郡,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四、五十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远古文明。二十万年以前,在境内多处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中,发现了使用的文字符号。现沂河和沭河流域发现近百处一、二万年前的人类所创造的细石器文化遗存。5000年以前,这里的人类已掌握了酿酒技术,并使用砭石治病。商朝时期,这块土地上丰存过郯、莒、费诸方国。秦朝统一,地方实行郡县制,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临沂地域属琅琊郡和郯郡。 _琅 琊 八 景琅琊八景所指的古临沂的八处自然景观,有的已随风而逝,有的已名不副实,还有的已旧貌换新颜。随着临沂的发展,过去琅琊八景所在处,现在已经呈现出更加美丽的景致。1沂水拖蓝蓝几许?沂水拖蓝,又称沂河拖蓝。新版沂州志载,临沂城东,沂河与祊河、涑河汇流后,形成清浊两种水流,清流映蓝天,像沂河中拖曳着一条蓝色的彩带,缓缓而流,经久不混,故称“沂水拖蓝”。由于各河洪水期错开,这种奇景时有时无,时东时西,给人一种奇异的神秘之感,因此“沂水托蓝”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古人极尽歌咏的沂水拖蓝,今天的临沂人知道的不足三成,真正见过的更是少之又少,可谓“可遇而不可求”。2005年9月在现在的凤凰广场三河交汇处,出现了泾渭分明的“沂水拖蓝”奇观,令观者大饱眼福。古诗中的沂水拖蓝,在临沂城东。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沂河已处在临沂城中。古书上说的沂水拖蓝也许因为她的少见而成为沂河美景,而今天烟波浩淼的1.2万亩水面和绵延18公里的滨河大道、滨河景观因为惠泽于民,而成为市民心中的最美。2泥沱双月映古今沂州志载:“在州南20里,中有圆洲,夏秋菱荷并茂,月夜泛舟,洲上香气四来,花气拂人,宛如仙境。”又临沂县志湖泉载:“泥沱湖,城西南18里,周10余里,中有圆洲,水环如镜,俗称泥沱月色即此。”追溯泥沱湖源起,则无从考证。民间相传很久以前,一次天降陨石雨,一只巨大的金盆飘落下来,在地上砸了一个大坑,后来淤泥流入,渐渐形成了湖泊,人们名其曰“泥沱湖”。又一传说,称当时人从桥上往下看,湖水中的月亮有两个倒影,这是因为两条小溪在桥下交汇时,水面有高低差,由水面夹角造成的。因这一奇观才有了“泥沱双月”的说法。月光莲影里的泥沱湖虽然给了文人骚客诗情雅兴,对世代生活在湖边的百姓来说,夏秋之际的洪涝灾害却让他们苦不堪言。史料记载,泥沱湖历代为临沂境内唯一的常年积水湖,夏秋汛期,城南之水汇集南流,受铁矿山的制约,潴于湖西崖村东北洼地,形成大湖。湖水荡漾,常年不涸,方圆十数里,汪洋肆虐,一望无际。经过村民历年改造和治理,“泥沱双月”这一盛景已消失于民国初年。1992年,罗庄镇党委以泥沱湖原址为中心,开发了占地1480亩的双月湖景区,将“泥沱湖”更名为“双月湖”,成为罗庄区的标志性景点。目前,双月湖等景点的开发建设已经列入罗庄区“十一五”旅游景点规划。因了那些美丽的诗句和传说,双月湖皓月当空、静影沉璧的美景,就更值得期待。“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还是那轮月亮,湖水已不是那泓湖水。3苍山叠翠翠如何?苍山山区,海拔394.7米,今属山东临沭县,位于夏庄、韩村、朱苍三个镇之间,方圆近百平方公里。由苍山、马山、冠山、演武山组成。苍山主峰,面积约5平方公里。据清康熙十三年沂州志记载:“巅上可阚东海,高插天际,云霞四起。层峦五色,朝夕远观,殊为佳胜。”登上此峰,愿望东海,天连海,海连天,长天苍苍,海水茫茫,海天交融,大有“秋水共长天一色”之胜。“苍山”之名由此而得。苍山山势高耸,吞云吐月;陡壁悬崖,挺拔峻峭;奇峰森列,怪石林立;层峦起伏,山重水复;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所以“苍山叠翠”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2000年11月14日上午10时,真正的苍山叠翠奇观在细雨初停、雾雨掩映的天幕下出现,一前一后,一虚一实,前后两峰重叠,苍苍茫茫,郁郁葱葱,极为雄伟壮观,持续了半个小时之久。当时气象专家解释,苍山叠翠与海市蜃楼当属同一原理。苍马山旅游区奇石千姿百态,造景形象逼真,神龟回望、五罐鼻等惟妙惟肖。植被覆盖良好,树种丰富。由于本区距海较近,受海风惠泽,空气湿润,常有轻雾,是山东省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为开展道教文化观光和生态休闲为特色的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背景。古琅琊八景中,存在最为完好的,也许只有这座苍山。并且,许多年前苍山叠翠的胜景,今天依然风姿俨然。当有一天,喧嚣打破寂静,山林变得平和,这山,还会是眼前的样子吗?4平野晓霁换新颜沂州志记载:在州治后东北,上有平野亭外瞰沂、祊、涑水,内览寺观楼阁,晨中初晓,曙光甫开,爽心悦目。平野台为全城最高处,登高望远,观望城外,原野稼穑,郁郁葱葱,沂、祊、涑水岸边柳绿桃红;内瞰城中,楼阁亭榭,风光旖旎。由此可见,琅琊八景之一的平野晓霁,应该是早上在临沂城东北角一个地势较高的观景台上所看到的景象,其位置就在今天的凤凰广场附近。后历经沧桑,平野台早已坍塌。在临沂新城建设过程中,近似平野台的位置,可能难以寻觅,但类似于平野晓霁的景色,却不罕见。沂河、祊河绿地系统景观规划,将这二滩绿地规划设计了“九大广场、十八个特色园区”。其中,沂河与涑河交会处北侧的广场凤凰广场,将成为新平野晓霁的观光台。现在的凤凰广场是滨河大道内侧的一个滨水风景区,又处在沂河、涑河、祊河三河交汇处,岸边柳绿花红,楼阁亭榭,风光旖旎,游乐设施齐全,是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但因其位于河堤之内,位置较低,再加上临沂城高楼林立,在这里人们已经不能俯瞰美丽的临沂新貌,但也许位于广场中心的现代雕塑那只美丽的凤凰肯定能一览今日临沂日新月异的变化。现在,三河之中建设橡皮坝蓄水,河水水面大大增加,两岸空气随之清新了许多,清晨,河面上云雾蒸腾,河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城中的高楼大厦被笼罩在水雾之中,若隐若现,朦朦胧胧,因此说,“三河晓霁”依然是临沂城的一道靓丽美景。奋提银弓射霄汉,敢叫日月换新颜。平野台虽然消失,但晓霁中所描绘的迷人景色,并没有随着大临沂、新临沂建设的脚步淡化。“四季多景色,处处皆迷人”,是眼下的临沂城给我们的感受。生活在这样一个越来越美的城市里,我们由衷地感到自豪和骄傲。5野馆汤泉话炎凉资料显示,汤头温泉是全国闻名的四大天然甲级温泉之一,有2100多年的历史,与“三孔”、泰山、半岛海岸线并称为全国四大“国家号”资源。沂州府志诗赞“野馆空余芳草地,春风依旧见遗踪”,将“野馆汤泉”列入“琅琊八景”之首。汤头温泉亦于1862年被载入英国大不列颠百科全书。野馆汤泉见证了世事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当前,“野馆汤泉”的位置正在兴建汤泉公馆。汤泉公馆紧靠小汤河东岸,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全部项目占地约50亩,一期工程5000余平方米,包括河堤工程和沿河绿化在内,预算投资为2000万元。当前,温泉开发能使蒙山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季节性的影响。河东区近期斥巨资在汤头街道建起一座崭新的、综合配套的度假城汤头温泉旅游度假城。6孝河凝冰说到今孝河又称孝感河,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临沂县志记载,其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经孝友村,至诸葛村入于沂。据晋书记载: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这就是广为流传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据说卧冰之处,留下“完如人形”,永不结冰的痕迹,这就是“孝河凝冰”的由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当地政府曾对王祥故里进行过初步开发。在原址上恢复了孝友祠,并对王氏宗祠进行了规划,在河边开辟了孝园,修建了孝河广场。后来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开发停滞了下来。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的孝感故事的影响是最为深远的。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如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 到来,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老年人生活保障、精神慰藉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子女。所以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孝文化永远是最贴近老百姓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内容。近几年,我市借举办书圣文化节的时机,对孝河开发做了大量工作,并已形成规划,招商工作也有了新的进展。另外,随着我市行政中心的北移,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的孝河,必定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7神峰积雪雪映天关于“神峰积雪”,可见的记载有两种:其一,临沂县志载“山东面白石皑皑,望之如雪,故府志以神峰积雪为八景之一云”;其二,沂州志载“山阴积雪,四时不消,八景积雪即此”。这是“神峰积雪”的得名原因,也是文峰山所独有的奇妙之处。文峰山位于苍山县境内。山上有元代所立季文子墓碑,大宋咸平二年建造却已毫无痕迹的龙王楼,泉水清冽、四时不干的龙泉,革命事件苍山暴动的纪念馆,横山惨案纪念碑,泰山行宫旧址,鲁南区党委书记赵镈的墓葬,银厂惨案纪念碑,还有文峰山主峰观海峰。优美的自然风景与这些人文风景的融合,使文峰山这座神峰让人流连忘返。作为琅琊八景之一的神峰积雪,是否还能够在这鲁南“小泰山”上再现?关于文峰山的旅游开发仍旧在继续讨论中。它究竟能不能再给人们一个“神峰积雪”的美景,还需要大家拭目以待。8普照夕阳几度红?沂州志载:“在州治西南王右军故宅,无庸渡江,逐王从之,余宅为焚,宫殿即晒书台,殿西山墙,每当日夕回光返照,红映可观,虽地之耸高,实灵气所钟云。”由于“永嘉之变”的缘故,王氏南迁,其故宅改为佛寺,唐代称为开元寺,北宋为“天宁万寿禅寺”,南宋为“普照禅寺”。金皇统四年(公元1114年)普照寺扩建时刻有沂州普照禅寺兴造记(即集柳碑),这是对“普照夕阳”景观的最好见证。晋朝时期普照寺位于临沂城的最高点。每年冬至那天,也是一年当中日最短而夜最长之时,每当下午4点左右太阳西落时,位于临沂城西边的艾山就会把阳光遮住,整个临沂城陷人一片昏暗当中。但是,恰巧有几缕阳光可以透过艾山山石的缝隙,射到普照寺西边的墙壁上,然后透过墙壁上的天窗射到佛堂当中的佛像上。佛像金光灿烂,整个佛堂更是红光耀目,这便是难得的“普照夕阳”奇观。时至今日,要看到真正的“普照夕阳”,仍然只能在每年冬至当天。用科学的眼光来看,“普照夕阳”的奇观是有效地利用了光学的折射原理,透过普照寺西墙天窗的光线,照射在佛像身上,然后通过折射发散至四面八方,使整个佛堂都被夕阳的余辉照亮,确实是难得的奇观。1989年,市政府开始修复王羲之故居;2002年4月,为纪念王羲之诞辰1700年,市委、市政府又决定筹资对王羲之故居进行整修扩建;2005年5月26日,普照寺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正式向游客开放。要让千年古刹在今日焕发新的光彩,就要与王羲之故居旅游开发相结合,让普照寺与书圣王羲之交相辉映,打造羲之文化品牌,让临沂的羲之文化发扬光大。琅琊八景诗明舒祥 苍山叠翠 好山面面削芙蓉,吐月摩云势更雄。 数叠好峰青列戟,几层晴嶂碧连空。 巍峨低视淮阴小,突兀高联泰岳崇。 日暮卷帘看昳色,满天佳气雨濛濛。 神峰积雪 细认奇峰似未真,乱山高下夐如银。 冰封石窦流泉断,风搅林丛折竹频。 万木低斜无宿鸟,一歧平满少来人。 东君夜到知消息,开遍梅花几树春。 平野晓霁 苍苍微曙霭高台,几树桃花昨夜开。 疏柳啼莺三月届,断云迷雁九天来。 千门辟尽晨钟散,百役奔初晓漏催。 此际登临观下境,满城春色拥蓬莱。 普照夕阳 碧玉楼头日未沉,几家残照半城阴。 斜分宝刹千层影,光灿瑶龛百丈金。 归雁携云投北浦,啼猿迎月上东林。 柴门欲掩诗僧定,坐向闲庭抱膝吟。 孝河凝冰 镇日东风鼓翠澜,长河吹遍水如干。 银屏皎洁连川合,碎玉棱层映月寒。 堤畔鹭联飞始见,波心鱼隐钓犹难。 王祥一去千多载,留得冰模与后看。 沂水拖蓝 拖蓝曳练漾微波,百合泉来渐满河。 蒙谷雪消苍泽长,祊田雨后翠涛多。 青含冷雨沿堤树,绿锁寒烟近水莎。 但见渔舟随处落,不妨风浪夜如何。 泥沱月色 夜半银蟾印碧流,澄澄波底一轮秋。 分明水府开金镜,仿佛天河浸斗牛。 宿雁不惊矶上客,潜鱼还避渚边鸥。 渔郎隔岸相呼语,尽是芦花暗钓舟。 野馆汤泉 汤山山下涌汤泉,溅喷珠玑颗颗圆。 半亩聚来清彻底,一泓深处碧涵天。 风狂暂失池心月,气热长生水上烟。 春雨正多还溢出,满沟环珮振潺湲。 阅读赏析相关链接临沂“十大景观”新华网山东频道2005年3月3日电:山东省临沂古称琅琊,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这里是王羲之、诸葛亮的故里,今年临沂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3月1日,由市民投票、专家评议而产生的临沂市十大景观出炉,蒙山风景区、沂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王羲之故居、诸葛亮故里旅游区、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地、费县沂蒙石林、沂水地下奇观、莒南天佛景区十个最能展现临沂自然风光和人文价值,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开发潜的景观入选,成为与古“琅琊八景”相映成辉的城市名片。临沂市旅游形象标志临沂市旅游形象标志释义为:图案外框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临沂”和临沂旅游的广告宣传语“灵秀山水、亲情沂蒙”。主体图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