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登泰山观日出(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朗读,积累词汇,背诵课文第四小节。2、学习按游览的顺序,以时间推移和地点变换为主线写游记的方法,以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知道写景要有详有略,写景的文章也可以写人。3、领略五岳之尊的神秀壮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陶冶情操。教学重点:学习写游记要通过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变换来描绘景物。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仿写。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题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游记,题目是1、出示课题,齐读 17、登泰山观日出师:课题讲了几层意思?2层,分别是登泰山和观日出。课文2-6小节写了登泰山,7-9小节写了观日出。师:那么,第1小节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请生读。生:交代游记的地点、写文章的背景师:所以,这篇文章结构其实是(生:总分结构)第1节为一段,2-9小节为第二段。2、师:对呀,课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课文内容,划分课文段落,理清层次,它的作用可不小。让我们再来读好课题。齐读。3、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登泰山这部分内容。三、写作顺序入手,了解行文顺序1、师:请你快速浏览课文1-6节,找出表示作者游览时间和路线的词句,完成这张登山路线图。 生交流:凌晨2时半 在山脚下 刚4点半 到了中天门 板书 天已微明 到达对松亭 途经南天门 7:10分 登上日观峰2、师:我们再请个同学来完整地说说作者的登山路线,先说时间,再说地点。生:凌晨2时半,作者在山脚下。4点半,到了中天门;天微明时到了对松亭;途经南天门,7点10分,登上了日观峰。 简单明了师:发现了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这篇游记的?生:作者是按时间推移和地点转换的顺序来写。板书:时间推移、地点转换师:而且这些表示写作顺序的词,作者在小节开头就已经提示了。这样写我们更容易理解文章的脉络。不失为写景的好方法!四、分析特点入手,学习写作手法1、师:我们已经了解作者登山的路线,那么作者在登山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又有什么特点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2-6小节,用直线划出相关语句,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批注。2、交流预设: (1)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A抓住“顶天而立的墙”、“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理解比喻句,感受泰山雄伟高大的特点。师:从山脚出发,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景?它有什么特点?生:作者看到了整个泰山。它的特点就是高大。在山脚下往上看,它就像一堵顶天而立的墙,从这个比喻句我感受到了泰山的高大!生:我从“顶天而立”感觉泰山是那样的高不可攀。我想来读一读。生:我觉得作者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山是不可能和天一样高的!他却说“天有多高,山有多高”,让我们感受到泰山在作者眼里是多么的高不可及!你读得很仔细,分析的很有道理。师:作者在这里就是要突出泰山的雄伟高大的特点,于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泰山的高和顶天而立的墙联系起来,让我们对泰山的高大有了具体形象的认识。板书:山高B指导朗读师:看,那是顶天立地、高耸入云的夜色中的泰山!师:的确,在作者眼里,泰山是如此的高不可攀师:夜色中的泰山就是这样的雄伟高大(2)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师:接着往上走,作者来到了中天门,因为这里作者没停留,所以他一笔带过,略写了。之后作者来到了对松亭,他又看到了什么样的景物?A抓住“马鞍俯卧,驼峰耸立”理解比喻句,感受山势的高低不平生:站在对松亭前向下俯视时,看到了形态不一的山势,作者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山势不同的形态。 真棒,你已经能领会作者的意图了。师:山势就是山的形状。你瞧,这就是马鞍俯卧,驼峰耸立。它们的形状多奇特!板书:山势奇从它们的形态上还能感受到山势的什么? 生:我还感受到了山势的高低起伏。师:对呀,简单的两个比喻,却道尽了山势的形态万千和高低起伏,这是作者仔细观察,丰富想象的结果呀!引读: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B比较句子,寻找特点师:哎,同样是描写泰山,为什么作者能把泰山做不同的比喻呢?生:因为作者看山的角度不同,前者是仰视,后者是俯视。你肯定是个仔细的孩子,这么细微的地方也被你发现了。小结:确实是这样的,当我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景物时,这一景物会展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3)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师:在对松亭,作者还看到了什么?A抓住比喻句、排比句,感受云海变幻莫测的美生:作者在对松亭还看见了云海。他把云比做成了棉絮、绸带、浪花,让人感受到了云海壮观美丽和变化莫测的特点,让人陶醉其中。板书:云海美师:三个比喻组成了一个排比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边读边再好好感受一下,对松亭的云海究竟还有哪些特点?生齐读师:云,或者说云海还有哪些特点呢?生:从“雪白的棉絮”我感受到了云的洁白、轻柔。生:从“层层叠叠”这个词,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云很多很厚,一层叠着一层。也就是云层的厚度。师:远远看去可不就成了一片白色的海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齐读生:我从“长长的绸带”感受到这虚无缥缈的云蔓延的范围很广,一眼望不到边。师:蔓延这个词用得真好,因为这就是无边无际的云的海洋啊!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男生读生:我喜欢这个比喻“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因为我见过海浪,这样比喻让我更加能想象出云海的样子,它们只不过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师:说的真好,这就是生活经验的迁移。作者的比喻用得多妙!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女生读生:我感受到了云的的变化多端,富有动感。师:动感,这个词语用的真好,这里的云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它是那样的变幻莫测,又是那样的千姿百态,让人看着看着就感觉像是步入了仙境一般。 合作读: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B比较不同,发现特点师:同样是比喻句,这句描写云海的句子与刚才的描写山的句子又有什么区别呢?生:描写山的句子采用了静态描写,而云雾则是动态描写。观察地多么细致入微啊!读书就该这样!师:那你是怎样发现的呢?生:因为作者写到“云雾是不断地扩展、飘动、升腾着”的,而且采用的比喻也是动态的修辞。像“飘落、悬、撞碎、溅起”。师:你真聪明,已经领会作者的意图了。你能来读好它吗?让我们感受到云海动态的美。生读 C指导背诵师:瞧,这就是美丽壮观的云海,你能用作者的语言或自己的话来说说它的特点吗?生交流师:看着大家陶醉的神情,老师相信你心中已经有了属于你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云海。让我们怀着由衷地赞叹再来感受一下。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D仿写紫藤花师:作者就是用比喻的修辞把云海的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瞧,这是我们学校的紫藤花,请你仔细观察它的花色、花形,也用上比喻句写出它的特点。(4)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师:领略了泰山的高、山势的奇、云海的美,谁注意到了南天门的石阶?A抓住“正在头顶上,像瀑布直落而下”体会山路的险峻生:生1:南天门的石阶特点是陡。(板书:路陡)师:文中具体是怎样描写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出示)生:(齐读)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路面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师:看出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石阶的陡,也就是险呢?生2:作者把石阶缀成的山路比成了一张瀑布,让人感觉山路笔直而下,十分的危险。师:是啊,山路是如此的窄和陡,所以能够登上泰山不仅是对人体力的考验,更是对人的意志的考验!作者在描写这一小节是不光写了景,更多的是在写人, 板书:人物 以此来凸显人们的登山精神。所以写景的文章也可以写人。而作者也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登山精神的鼓舞下,终于在7:10分到达了日观峰。3、串读1-6小节 登上泰山可真不容易啊!凌晨2时半,作者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可后来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如此高不可攀的泰山并没有吓倒作者,4点半,他已到达中天门,没做停留,仍继续往前走。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作者一步三喘的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的向上攀登着。当作者累得不行时,是快乐的老大爷鼓舞了他,让他继续向上攀登。最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一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就业援疆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阿克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2025年的跨境电商进口风险预防与品牌形象维护报告
- 基于2025年的货运代理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报告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带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及答案详解参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急诊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