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皋市搬经中学学情调研高三语文试题(本卷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基础题。(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骠勇(pio) 澄沙(dng) 积攒(zn) 两国交恶(w)B亟须(q) 角逐(ju) 躯壳(qio) 解民倒悬(ji)C刨冰(bo) 闷热(mn) 埋怨(mn) 半身不遂(su)D拓本(t) 青苔(ti) 说服(shu) 拐弯抹角(m)2下列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付讫 / 巍巍屹立 谮言 / 僭越礼制 肯綮 / 罄竹难书B抵牾 / 身陷囹圄 炽热 / 咫尺天涯 茁壮 / 大巧若拙C讣告 / 物阜民丰 嘶哑 / 畏葸不前 赝品 / 义愤填膺D拮据 / 诘屈聱牙 佞臣 / 宁缺毋滥 熟谙 / 万马齐喑3依次填入下列语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成语是(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十分沉着,想办法加以克服,而不会 ,被困难吓倒。我的家乡有一片竹林,万竿碧竹,郁郁葱葱,蔚为壮观,这景色让我久久 。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 ,人民苦不堪言。A不以为然 诚惶诚恐 难以释怀 青云直上B不以为意 惊慌失措 难以忘怀 扶摇直上C不以为然 惊慌失措 难以释怀 扶摇直上D不以为意 诚惶诚恐 难以忘怀 青云直上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近年来,我国历史文学巨匠的诗文专集、选集及各种汇编的整理问世,更是卷帙浩繁,蔚为大观。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繁盛,各国文学读物大量出现,使人自顾不暇,这里有各种文化珍品的精译精编,有各国新作的争奇斗艳,也有选材不严的作品,鱼目混珠,为读者所诟病,但就其主流来看,文学翻译家的辛勤劳动,大有益于我们文学的“外为中用”,大有助于文学新人的迅速成长,因此也是值得重视的。A卷帙浩繁 B蔚为大观 C自顾不暇 D鱼目混珠C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运用。D彩虹-4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挂载能力最强、飞行性能最优的无人机,它具有在可侦察和对敌攻击的能力方面超过美国同类型的“捕食者”无人机系统。6下列各句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在近期各地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悄然松动之际,国内二三线城市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在悄然提高,上调幅度平均15%左右。B对于尼克斯的球迷们来说,林书豪的这条微博比球队赢球还要令他们开心,因为林书豪如果能在季后赛中及时回归,那球队晋级次轮的希望将大大增加,甚至可以展望东区的决赛了。C由股神巴菲特执笔的财商教程成为亿万富翁的26堂启蒙课,旨在开启青少年财商、培养青少年世界顶级价值观及创富能力,使青少年从小具备“成为亿万富翁”的基本素质与优良习惯,因而备受青睐,首批教程在欧美多国被一抢而空。 D“泛欧交响乐团”在2013年新年演奏的第七交响曲再次震撼了世界,此曲是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在列宁格勒被法西斯围困,并疯狂叫嚣要占领这座城市时赶写的。 二、文言文阅读题。(38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9、13题。(共19分)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中废为中大夫,居舍,著灾异之记。是时辽东高庙灾,主父偃疾之,取其书奏之天子。天子召诸生示其书,有刺讥。董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以为下愚。于是下董仲舒吏,当死,诏救之。于是董仲舒竟不敢复言灾异。 董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春秋不如董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董仲舒以弘为从谀。弘疾之,乃言上曰:“独董仲舒可使相胶西王。”胶西王为人忍暴,素闻董仲舒有行,亦善待之。董仲舒恐久获罪,疾免居家。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故汉兴至于五世之间,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其传公羊氏也。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仲舒弟子遂者:兰陵褚大,广川殷忠,温吕步舒。褚大至梁相。步舒至长史,持节使决淮南狱,于诸侯擅专断,不报,以春秋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而董仲舒子及孙皆以学至大官。(选自史记儒林列传,有删改)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主父偃疾之 疾:嫉妒B仲舒弟子遂者 遂:成功C瑕丘江生为谷梁春秋 为:撰写D以春秋之义正之 以:根据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董仲舒“专心治学”或“为人廉直”的一组是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董仲舒以弘为从谀至卒,终不治产业,以修学著书为事 唯董仲舒名为明于春秋A B C D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董仲舒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B董仲舒为中大夫后,在家写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火灾,主父偃就窃其书上奏天子,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C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因此就憎恨董仲舒,故意推荐他去担当狠毒暴戾的胶西王之相。 D董仲舒的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14题。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当时犹称马回回云。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自得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干求,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无论数十辈 无论:不止,岂止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 迨:等到 C坐客乃西顾而叹 西顾:看着西面D其夜,华林部过马伶 过:责备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B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D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1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在一次演唱会中他卸妆逃走是因为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于马伶,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B马伶作为一位有名的演员,在经历一次演出失败之后,他并没有气馁,而是励志奋发,远走几千里,不惜为人奴仆去深入生活,观察人物的言行举止、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终于塑造出了深受观众赞赏的舞台形象。C侯方域推测,倘若马伶去了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他就仍然不会回来。并感叹说马伶具有如此坚定的意志,取得精湛的技艺是无须再问的了。D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这个故事表明,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艺术家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入生活,不断地进行学习和探索,闭门造车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三)翻译。13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3分)译文: (2) 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4分)译文: (3) 自公孙弘得用,尝集比其义,卒用董仲舒。(3分)译文: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4分) 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 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3分) 三、默写题。(16分)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3) ,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5)金樽清酒斗十钱, 。(李白行路难)(6) ,虎啸猿啼。(范仲淹岳阳楼记)(7)北定中原, ,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诸葛亮出师表)(8)春冬之时, ,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9)城阙辅三秦,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0)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1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12)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手心朝下周海亮这个老女人很怪。她接钱的样子很怪异。一只手本来向上摊着,可是在接钱的瞬间突然翻转,手心朝下,两指如钳。来不及多想,我等候的厂车已经驶过来。几天后在街上再一次遇见她。那时已是初夏,花草葳蕤,天气闷热,可是她仍然穿着厚厚的红色毛衣,见了我,凑上前来,试探着说:“给我一块钱,我要坐车去看女儿。”原来她是一个骗子。这毫无疑问。她看我的目光是陌生和拘谨的,她已经不认识我了。那天我没有理她,可是她还是从旁边一位姑娘那里要到一块钱。她惶然地笑着,手心向下,拇指和十指飞快地捏走那枚硬币。她没有说谢谢,可是腰弯得很低,嘴巴几乎吻中膝盖。一个月以后,在街心花园,我又一次见到她。她凑上来,盯着我的脚,说:“给我一块钱”“您是要坐车去看女儿吧?”我的话中带着讥诮。她讷讷地笑着,说:“给我一块钱”“那么,您女儿在哪里,我送你去。”我向她发起挑衅。“不用,不用麻烦。”她紧张起来,“她在白石岭,很远呢”的确很远。从这里去白石岭,需要大半天时间和十二块钱。我厌恶地转过头去,不理她。她在我面前站了很久,终于极不情愿地离开。她转身的动作很慢,先是脚,再是腿,再是腰,再是肩膀,再是脖子,再是头,最后才是目光。她让我心生怜悯。尽管她是骗子,可她毕竟是一位老人。她在很远的地方讨得一块钱。她在接钱的时候,永远手心朝下,永远伸出两根手指去捏。怯生生的,却迅速,目标直接。与朋友谈起此事,朋友大声说:“她啊!”“你知道她?”我好奇地问。“只要在小城住一段时间,不想知道她都不行。”“她只是说,给我一块钱,她要去看”“你不用怀疑,她的确是去看她的女儿。”“可是这里离白石岭很远,一块钱远远不够。”“所以当她想去看女儿的时候,就会在大街上呆很长时间,直到要够往返路费。”“可是她女儿”“她女儿以前和她一样,靠乞讨。不过她女儿会唱歌,一副好嗓子,唱一曲后,再收钱。她有个习惯,一个曲子每人只要一块钱,多了不要。她还告诉她妈,接钱时,一定要手心朝下可是那女人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年的沿习,不好改的后来她女儿长大了些,终于有了份工作,是在白石岭的采石场上班。砸乱石,也放炮。本以为上了班,母女俩再也不用沿街乞讨了”“她女儿,还在那里工作吗?”“她死了。”朋友说。“死了?”我震惊。“死了。上班没几天就死了。”朋友慢慢喝着水,“也活该她倒霉,那天刚好一个哑炮,隔一个晚上没响。早晨她去看,竟轰一声,地动山摇,后来就葬在后山。剩下她一个人了,她能干什么呢?想女儿想得受不了,就去白石岭。每隔几天,上街跟路人要钱。她只要一块钱,她脑子里只装着一块钱可是很奇怪,她竟记住了女儿的话,手心永远朝下她以为这样自己就不是乞丐啦?可是,她仍然在乞讨”朋友谈性正浓,我却不再听下去了,脑子里只有老女人那永远朝下的手心。她仍然在乞讨。永远只要一块钱,然后去看她永远沉默的女儿。只希望她在接钱的时候,那手心,永远朝下16研读小说25段,说说小说中的老女人有哪些“怪”处?请分点回答。(4分) 17请结合小说内容理解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特色。(4分) 18小说中的“我”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小说加以分析。(6分) 19通过小说,你认为作者从哪些角度向读者传递了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6分) 五、作文。(7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天,一个生物学家经过一家农场,看见鸡舍里的鸡群中有一只老鹰,于是就问农场的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农场主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把它训练成了一只鸡,所以它一直都不想飞,它的一举一动根本就是只鸡,而且根本不以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想试试鹰是否还会飞。他把老鹰放在手臂上,然后说:“飞吧!”可是,那只老鹰有些疑惑,因为它不知道自己是谁。然后,它看到鸡群在地上啄食,于是又跳下去与它们做伴了。生物学家不死心,又把老鹰放到屋顶上怂恿它飞,结果也是一样。第三天,生物学家把老鹰带到了高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张开翅膀飞翔吧!”老鹰回头看了看远方的鸡场,再抬头望了望天空,但还是没有飞。生物学家把它举起来向着太阳,奇迹发生了,老鹰开始颤抖起来,然后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胜利的叫声,冲向了天际。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搬经中学2013-2014学年度学情调研高三语文答题纸请将112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友情提醒:考号一定要填涂准确)13.文言文阅读材料(一)(10分)(1) (3分) (2)(4分) (3)(3分) 14 文言文阅读材料(二)(10分)(4分) (3分) (3分) 三、默写题。(16分)15(1) (2) (3) , 。(4) (5) (6) (7) , (8) (9) (10) (11) (12) 16(6分) 17(6分) 19(6分) 20(6分) 江苏省启东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A (B亟须j,C闷热mn,D说服shu) 2.B(w/y,ch/zh,zhu/zhu。A綮、罄qng,C讣、阜f,D佞、宁nng)3.B(“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句中应用“不以为意”。“诚惶诚恐”指惶恐不安;“惊慌失措”指因害怕慌张而举止失常,不知所措。句中用“惊慌失措”更合适。“难以释怀”指(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难于在心中消除;“难以忘怀”形容记忆深刻,不容易忘掉。句中应用“难以忘怀”。“扶摇直上”,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句中用“扶摇直上”更准确。)4C(自顾不暇:暇,空闲。自己照顾自己都没有工夫,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可改为“目不暇接”。A卷帙浩繁:卷帙,书籍或书籍的篇章。形容书籍很多或一部书的部头很大。B蔚为大观:蔚,茂盛;大观,盛大的景象。发展成为盛大壮观的景象;形容事物丰富多彩,汇聚成一种盛大壮观的景象。D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5B(A“打造报道”明显搭配不当;C成分残缺,“掌握”的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基础应用”后加“方法”或“技巧”;D句式杂糅,“具有能力”和“在方面”杂糅。)6C (A“平均”“左右”去掉一个,B “如果”应放在“林书豪”前。D最后一个分句偷换主语。)7C(为:研讨,学习)8D(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表现“专心治学”;表现“正直”;表现“清廉”;是说董仲舒讲礼仪;是说董仲舒的治国策略;是讲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9B (“认为书中有指责讥讽朝政之言”的不是“主父偃”,是“诸生”)(一)译文:董仲舒,是广川郡人。因研究春秋,孝景帝时曾拜为博士。他居家教书,(上门求学的人很多,不能一一亲授)弟子之间便依学辈先后辗转相传,有的人甚至没见过他的面。董仲舒足不出户,三年间不曾到屋旁的园圃观赏,他治学心志专一到了如此程度。他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矩度,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当今皇上即位后,他出任江都国相。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止雨时则方法与之相反。这种做法在江都国实行,无不实现了预期的效果。后来他被贬为中大夫,居家写作了灾异之记。这时辽东高帝庙发生火灾,主父偃嫉妒他,就窃取了他的书上奏天子。天子召集众儒生把书拿给他们看,儒生们认为其中含有指责讥讽朝政之意。董仲舒的学生吕步舒不知道这是自己老师的著作,认为它愚蠢至极,于是把董仲舒交法官论罪,判处死刑,但是皇上降诏赦免了他。于是董仲舒始终不敢再讲论灾异之说。 董仲舒为人廉洁正直。这一时期朝廷正用兵向外排除四方边境内外少数民族的侵扰,公孙弘研究春秋成就不及董仲舒,但是他行事善于迎合世俗,因此能身居高位做了公卿大臣。董仲舒认为公孙弘为人阿谀逢迎。公孙弘憎恨他,就对皇上说:“只有董仲舒可以担当胶西王的国相。”胶西王为人狠毒暴戾,但是一向听说董仲舒有美德,也很好地礼遇他。董仲舒害怕居官日久会惹祸上身,就称病辞官回家。直至逝世,他始终不曾营治私产,而一心以研究学问写作论著为本职。所以自汉朝开国以来历经五朝,期间只有董仲舒对春秋最为精通,名望甚高,他师承传授的是春秋公羊学。 瑕丘人江生研究春秋谷粱学。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 董仲舒的弟子中有成就的人是:兰陵人褚大,广川人殷忠,温人吕步舒。褚大官至粱王国相。吕步舒官至长史,手持符节出使去决断淮南王刘安谋反的罪案,对诸侯王敢于自行裁决,而不加请示。他根据春秋经义公正断案,天子都认为很对。弟子中官运通达的,做到了大夫之职;谒者、掌故的则有百余人。而董仲舒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因精通儒学做了高官。10D(拜访) 11C(均为介词,在。A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动词,到、往;B才,竟然,却;D表修饰,表转折)12A(“说明当时演艺界竞争激烈、互相倾轧”属于无中生有) 13(1)(董仲舒)出入时(注意)仪容举止,不合乎礼仪的绝不去做(或:董仲舒出入时的仪容举止,无一不合乎礼仪的规矩),学生们都师法、敬重他。(注意“容止”、“非礼”、“师尊”,句意通顺。)(2)他依据春秋记载的自然灾害和特异现象的变化来推求阴阳之道交替运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时关闭种种阳气,放出种种阴气(注意“所以”、“错行”、“诸”,句意通顺。)(3)自从公孙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较了谷粱学和公羊学的经义,最后采用了董仲舒所传授的公羊氏的学说。(“集”、“义”、“用”,句意通顺。)14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随意替换他,就最终停止了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每句翻译正确各得1分)。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第一句翻译正确得1分,第二句翻译正确得2分)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第一句翻译正确得1分,第二句翻译正确得2分)(二)【附文言翻译】马伶是金陵戏班子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国家设置的百官都在这里,而又处在太平盛世,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男男女女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脚踩脚多得数不清。戏班因技艺高超而出名的,岂止几十个,而其中最著名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一天,新安的商人会合这两个戏班子,办了一个大堂会,广泛邀请了金陵城里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文雅的才女,这些人全都会集在一起。兴化部被安排在场子的东面,华林部安排在场子的西面。两边的场中都演出鸣凤记,这场戏演出的就是人们称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时,双方的演唱都符合节拍,讲究音律,曲调的高低快慢,变化很多,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两位相国争论是否收复河套的情景,西面戏台扮宰相严嵩的演员,是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戏台赞叹,有的人还大声呼喊叫人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多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缘故,原来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逃走了。马伶是金陵城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随意替换他,终究就停止了演出,从此在金陵只有华林部独自著名。马伶走后将近三年又回来了,告知他昔日演戏的所有伙伴,并向那新安商人请求说:“希望今天能为我开一次宴会,再招来上次那些宾客,我愿意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敬献一日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再次扮相国严嵩登场演出。李伶忽然失声惊叫,匍匐上前,对着马伶自称弟子。在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于是大大地超过了华林部。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虽是当今十分优秀的演员,可本来是不可能超过李伶的。李伶扮演严相国已好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演技而超过李伶了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现在天下的演员不可能超过李伶,而李伶当时又不肯把演技传授给我。我听说当今的相国昆山顾秉谦,是严相国一类的人。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侍奉他,观察他的行为举止,细听他的讲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求师的方法。”华林部的人一起向马伶罗列而拜,然后离去。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为马回回。侯方域说:真是不寻常啊,马伶自己这种求师的经历。他认为李伶的演出已是绝技,无处能学到超过他的技艺,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犹如见到了严嵩一样,让严嵩本人来教演严嵩的人,怎么能不精妙呢?唉!马伶以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为耻,就远走几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不能学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15.(1)山岛竦峙 (2)八百里分麾下炙(3)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4)会挽雕弓如满月(5)玉盘珍羞直万钱(6)薄暮冥冥(7)攘除奸凶 庶竭驽钝(8)则素湍绿潭 (9)风烟望五津(10)衣冠简朴古风存(11)学而不思则罔(12)无案牍之劳形16【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充分吃透“怪”在小说中的意思,就是不合常理之处。然后在内容中筛选这些地方,包括情节、动作、语言等细节都是重点所在。【答案示例】常年把内穿的旧红毛衣外穿;只向行人讨要一块钱,多了不要;拿钱的动作总是手心朝下,迅速而明确。17【解题思路】本题是从理解句子含义的角度来分析人物性格,考生首先要认真把握这两句话中体现人物性格的细节,然后还要结合上下文,尤其是下文老女人的悲惨遭遇来回顾前文的细节,人物性格就很明确了。【答案示例】1、前面的“向上摊着“这一细节体现她常年乞讨的习惯,后面”突然翻转,手心朝下“是受到女儿的影响,”两指如钳“表明其内心的尊严感和对女儿深厚的感情;2、通过夸张式的描写生动细致地表现了转身之慢,表达了她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的失望和悲伤。18【解题思路】考生首先要熟悉“我”是小说中常见的对象,其作用主要有:一是情感线索,二是小说中主人公的对比点或参照物,三是增强文章的真实性,便于突出小说的主旨。本题考生应该针对第一点要求作答。【答案示例】是小说的视角和情感线索,通过“我”的眼光,体现了人们对老女人先是好奇,然后对她反复使用同一个乞讨的借口的厌倦,再下面是拒绝她而产生的自然而然的怜悯,最后是对她的尊敬;是小说主人公的对比点,通过我和她的对比,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第一人称的加入可以使小说更加真实可信,感人至深。20审题可从鹰、农场主、生物学家三个角度立意。鹰:为什么鸟中之王会沦落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1)拒绝安逸(2)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开始贪图安逸的鸡舍,与鸡为伍,最后发出了胜利的叫声,冲向天际(3)目标、理想的作用(是鹰就应翱翔于天际,不要委身于鸡群)(4)自我认识(莫失去自我 / 做真正的自己 / 要勇于冲破心理阻碍 / 错误的认识会妨碍自己成长(5)挑战环境,赢得成功农场主:一直喂它鸡饲料,把它训练成了一只鸡,所以老鹰了(6)“顺木之天”,尊重个性;(6)环境影响人的发展(8)有教无类生物学家:“它到底是一只鹰啊轻轻地张开翅膀飞吧”“又把它怂恿它飞”“再次鼓励” (9)鼓励、赞美等对人的影响(千里马何以能奋蹄 /奇迹源于激励 /大鹏同风起,扶摇九万里)(10)要慧眼识才。切合题意正确认识自己、自信 / 目标、理想 / 鼓励、赞美其他为基本切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护理)考前冲刺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典优)
- 物联网在智慧消防的应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重难点解析鲁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附答案详解【基础题】
- 电唱机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考古研究模拟超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农业种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物联网家庭智能安防摄像头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过关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预测复习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考试彩蛋押题附答案详解AB卷
- 租房托管班合同(标准版)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6)
- 2025年甘南事业单位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浪浪山小妖怪开学第一课
- 2025年安顺西秀区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2026秋“1530”安全教育记录表
- 催乳相关培训知识课件
- 2025汽车智能驾驶技术及产业发展白皮书
- 2025年幼儿园食堂从业人员培训测试题(含答案)
- 会计档案培训课件
- 施工临时用水用电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