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1下列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下列各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与所给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A“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此言得之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4下列各句中“与”字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B与嬴而不助王国也C则与斗卮酒D失其所与,不知5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选择义项“暴”的常用义:a凶暴,暴虐 b损害,糟蹋 c(p))显露,暴露 d(p))晒A暴霜露,斩荆棘( )B暴秦之欲无厌( )C暴殄天物( )D虽有校暴,不复挺者( )“或”的常用义: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许,或许 d若,倘若A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B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6下列加粗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B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C孔子登泰山而小鲁D项伯杀人,臣活之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A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B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C日削月割,以趋于亡D不赂者以赂者丧8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颠覆,理固宜然B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C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D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9下列句子默写无误的一项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则得城,大则获邑。B齐人未尝赂秦,而终继王国迁灭,何哉?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王国既丧,齐亦不免也。二、常识填空10六国论选自_的_,他的儿子_、_也以文学著称,后人并称他们为“_”。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两个分论点是:一_;二_。12作者从六国破灭而总结出的历史教训是:_。三、翻译13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译:1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译:1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译:四、16给下列一段文字加标点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愚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五、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以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天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17查字典、词典,解释下边加粗的词语塞秦之冲( )( )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而蔽山东之诸侯( )而韩、魏乘之于后( )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委区区之韩,魏( )韩、魏折而入于秦( )18翻译下面的句子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译文: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译文:19对上下文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文第一段是论述了韩、魏两国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B上文第二段是指出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C上文第一段说明秦国最嫉恨的韩、魏两国,最使范雎忧虑的是齐之刚,寿。D上文第三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20比较苏洵与苏辙的六国论,对两篇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苏辙明确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因此六国的正确策略应该是“厚韩亲魏以摈秦”。B苏洵说的“弊在赂秦”主要是指韩、魏说的,韩、魏之所以“赂秦”,是因为与秦接壤,“为积威之所劫。”如果照苏辙说的“厚韩亲魏”的办法去做,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可见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场是接近的。C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赂秦;苏辙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六国没有远略,背盟败约,自相残杀。可见父子二人的观点不尽相同。D两篇六国论均为史论文章,均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因此结尾都谈到现实问题,委婉地告诫当朝者要记取历史教训。参考答案1A 2D 3B 4B与D 5c a b d c b a b 6C 7D 8A 9C10苏洵、嘉祐集权书、苏辙、苏轼、三苏1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12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13译:如果六国用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吃饭也不能咽下咽喉去。14译: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15译: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用兵的功效。16家,侯,地,众,秦,亡。士,疏,浅,也。17阻塞;交通要道;重视;遮掩,庇护;追逐,追击;是,就是;依附,归附 舍弃;小 屈服18越过韩国和魏国的国境,再去攻击另一国的国都,燕国和赵国抗击于其前,而韩国和魏国就会乘之于其后,这是非常危险的办法嘛!豁出区区的韩、魏,使它们承当如狼似虎的秦国,它们怎能不屈服而投入秦国的怀抱呢?19阿房宫赋作业导航1“赋”体的源流和特点。2炼字的精当,详略的适应。3“族”“而”“夫”等七个词的意义。一、基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默写3分,共21分)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都正确的一组是()A囷囷焉(qn)妃嫔(bn)霁(j)颜辇(nin)车B横槛(jin)大笔如椽(yun)鼎铛(chn)矗(ch)立C媵嫱(qin)珠砾(l)锱铢必较(zh)粟(s)米D不辨妍媸(yn)逦迤(ly)呕哑(uy)缦(mn)立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阿房宫赋选自樊川文集,作者杜牧,晚唐著名诗人,诗歌清丽自然,有“小杜”之称,与同时代的李贺齐名,他们又有“小李杜”之称。B赋,文体名,是兼具诗歌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C赋用作文体名称,最早见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D我国古代留下了许多赋体佳作,如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3对下列加粗的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A和相同,和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4下列句中的“之”表义相同的两项是()A杳不知其所之也B齐楚之精英C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5“互文”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前后的词可以互相注释,也叫互训。下面各句与“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不属同一类的项是()A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庚之粟粒。B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D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6下面句中有四个“后人”,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秦人不假自哀而后人B哀之,后人C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D而复哀后人也7下列句中加粗词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项为()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B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C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D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8与“族秦者秦也”中“族”含义相同的一项为()A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B以古非今者族C云气不待族而雨D万物百族9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为()例:戍卒叫,函谷举,举人一炬可怜焦土。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B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C虽董之以严刑D不拘于时,学于余10默写。(3分)(1)歌台暖响,_;_风雨凄凄。(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3)_,金块珠砾。二、阅读部分(30分)(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7题。(每小题3分,共21分)范冉,字史云,陈留外黄人也。少为县少吏,年十八,奉檄迎督邮,冉耻之,乃遁去。南阳受业于樊英。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历年乃还。冉好违时绝俗,为激诡之行。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奂后为考城令,境接外黄,屡遣书请冉,冉不至。及奂迁汉阳太守,将行,冉与弟协步赍酒,于道侧设坛以待之。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奂识其声,即下车与相揖对,奂曰:“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可共前亭宿息,以叙分隔”。冉对曰:“子前在考城,思欲从,以贱质自绝豪友耳。今子远适千里,会面无期,故轻行相候,以展诀别。如其相追,将有慕贵之饥矣。”便起告违,拂衣而去。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桓帝时,以冉为莱芜长,遭母忧,不到官。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因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徒行敝服,卖卜于市。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捃拾自资。或寓息客庐,或倚宿树阴。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所止单陋,有时粮粒尽,穷居自若,言貌无改。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乃应司空命。11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B而鄙贾伟节、郭林宗焉C如此十余年,乃结草室而居焉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12下列句子加粗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A与汉中李固、河内王奂亲善B行路仓卒,非陈阔之所C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D后遭党人禁锢,遂推鹿车载妻子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奉檄迎督邮,冉耻之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不足与议也B常嘉梁伯鸾、闵仲叔之为人余嘉其能行古道C屡遣书请冉,冉不至臣请完璧归赵D及党禁解,为三府所辟连辟公府不就14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冉)又游三辅,就马融通经B子前在考城,思欲从(奂)C即下车与(冉)相揖对D议者欲以(帝)为侍御史15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A非陈阔之所这里不是叙说近年来变得阔气的经过的地方B以贱质自绝豪友耳因觉得出身卑贱而自觉与出身豪门的朋友断绝了关系C将有慕贵之饥矣将士们就有羡慕富贵的讥议啊D遭母忧,不到官因为怕母亲为自己的事情担忧而没有到官府赴任16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范冉洁身自好的一组是()就马融能通经,历年乃还冉见奂车徒骆驿,遂不自闻,惟与弟共辩论于路子前在考城,思欲从后辟太尉府,以狷急不能从俗奂瞻望弗及,长逝不已穷居自若,言貌无改ABCD1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范冉年轻时有骨气,他觉得奉檄迎督邮是羞耻的事,于是离开了县少吏之职。B范冉年轻时非常好学,曾经到南阳、三辅等地游历,拜樊英、马融等人为师。C范冉洁身自好,鄙视豪族,好友王奂迁汉城太守,他就“轻行相候,以展诀别”。D范冉遁身逃命于梁沛之间,是因为他“常佩韦于朝,议者欲以为侍御史”。(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820题。(每小题2分,共6分)颜回攫甑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饮之。”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18解释下列加粗词语。(1)穷乎陈蔡之间穷:_(2)几熟几:_(3)食洁而后馈馈:_(4)向者煤炱入甑中向:_1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20这则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123题。(3分)山中留客张旭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21这首诗的题目为“山中留客”,就全诗的内容看,“留客”的目的是_。22这首诗,作者正面描写山景只用了一句“山光物态弄春晖”。正因为只有一句,所以诗人着力表现山的_,从万象更新的气氛中,渲染出_的意境。23这首诗,诗人所写之事虽寻常,诗亦虽小,却写得有景、有情、有理,而且三者水乳交融,_,所采用的_的手法,使得全诗具有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三、语言运用(9分)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之符合逻辑顺序,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字数不得增减)(3分)南北文化、中外文化、国内各民族文化的推陈出新,相互融合,交流汇聚,使得唐代文化呈现出一种 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面貌的新奇多变。_25仿照下面这段话的形式和修辞方法,以“鲜花和微笑”为话引,另写一段文字。(6分)在敌视和猜忌的笼罩下,人们用畏缩和谨慎的“茧皮”把自己包裹起来,用冷漠和疏远的甲胄把自己武装起来,用戒备和敌意的城郭把自己围困起来。仿句:_参考答案一、1解析:A嫔pn;B椽chun;C锱z。答案:D2解析:“小李杜”中“小李”指晚唐诗人李商隐。答案:A3解析:为“专一”;为“统一”;为“承担”;为“背东西”。答案:C4解析:都作动词,译为“往,到”。B的,助词;C它,代土地。答案:AD5A6解析:C指唐以后的人;A、B、D均指秦至唐朝的人,主要指唐人。答案:C7解析:A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精巧,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B古义:金玉珠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解除协议范例
- 个体户法人免责协议书
-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数学测试模拟试题经典及答案解析
- 【语文】珠海市二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试题
- GB/T 22332-2025鸭病毒性肠炎诊断技术
- 稀土催化反应机理探究-洞察及研究
- GB/T 29913-2025中碳合金轴承钢
- 基于大数据的培训需求分析-洞察及研究
- 宏观经济波动下的行业应对策略-洞察及研究
- 机器学习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篮球活动策划书模板5篇
- 消防设施验收移交表
- 新型农药纳米制剂的合成与表征
- 肝功能不全的护理查房
- 游乐设备施工方案
- 【公开课教案】《蹲踞式起跑》教案
- 商用燃气销户委托书范本
- 艾青自述 我的创作生涯
- 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
- GB/T 19279-2003聚乙烯管材耐慢速裂纹增长锥体试验方法
- 五年级上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上课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