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复习题.doc_第1页
化工原理复习题.doc_第2页
化工原理复习题.doc_第3页
化工原理复习题.doc_第4页
化工原理复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流体流动与输送机械1. 燃烧重油所得的燃烧气,经分析知其中含CO28.5,O27.5,N276,H2O8(体积),试求此混合气体在温度500、压力101.3kPa时的密度。解: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混合密度 2已知20下水和乙醇的密度分别为998.2 kg/m3和789kg/m3,试计算50(质量)乙醇水溶液的密度。又知其实测值为935 kg/m3,计算相对误差。解:乙醇水溶液的混合密度 相对误差: 3在大气压力为101.3kPa的地区,某真空蒸馏塔塔顶的真空表读数为85kPa。若在大气压力为90 kPa的地区,仍使该塔塔顶在相同的绝压下操作,则此时真空表的读数应为多少?解: 7用一复式U形压差计测量水流过管路中A、B两点的压力差。指示液为汞,两U形管之间充满水,已知h1=1.2m,h2=0.4m,h4=1.4m,h3=0.25m,试计算A、B两点的压力差。题7 附图34624315解:图中1、2为等压面,即 (1)又 (2)将(2)代入(1)中: 8根据附图所示的双液体U管压差计的读数,计算设备中气体的压力,并注明是表压还是绝压。已知压差计中的两种指示液为油和水,其密度分别为920 kg/m3和998 kg/m3,压差计的读数R300mm。两扩大室的内径D为60mm,U管的内径d为6mm。题8 附图12h1解: 1. 2 为等压面, 又 (表压)10绝对压力为540kPa、温度为30的空气,在1084mm的钢管内流动,流量为1500m3/h(标准状况)。试求空气在管内的流速、质量流量和质量流速。 解: 标准状况下空气的密度: 操作条件下密度: 体积流速: 题12 附图112 如附图所示,用虹吸管从高位槽向反应器加料,高位槽与反应器均与大气相通,且高位槽中液面恒定。现要求料液以1m/s的流速在管内流动,设料液在管内流动时的能量损失为20J/kg(不包括出口),试确定高位槽中的液面应比虹吸管的出口高出的距离。解: 以高位槽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在1-1 2-2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题13 附图13用压缩空气将密闭容器(酸蛋)中的硫酸压送至敞口高位槽,如附图所示。输送量为0.1m3/min,输送管路为383mm的无缝钢管。酸蛋中的液面离压出管口的位差为10m,且在压送过程中不变。设管路的总压头损失为3.5m(不包括出口),硫酸的密度为1830 kg/m3,问酸蛋中应保持多大的压力?解: 以酸蛋中液面为1-1面,管出口内侧为2-2面,且以1-1面为基准,在1-12-2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其中: 代入: 16如附图所示,用泵将20水从水池送至高位槽,槽内水面高出池内液面30m。输送量为30 m3/h,此时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40J/kg。设泵的效率为70,试求泵所需的功率。 解: 在水池1面与高位槽2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2025水在603mm的管道中流动,流量为20m3/h,试判断流型。解: 查附录25水物性: 为湍流21运动粘度为3.2105m2/s的有机液体在763.5mm的管内流动,试确定保持管内层流流动的最大流量。解: 22计算10水以2.7103m3/s的流量流过573.5mm、长20m水平钢管的能量损失、压头损失及压力损失。(设管壁的粗糙度为0.5mm)解: 10水物性: 查得 23如附图所示,用泵将贮槽中的某油品以40m3/h的流量输送至高位槽。两槽的液位恒定,且相差20m,输送管内径为100mm,管子总长为45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已知油品的密度为890kg/m3,粘度为0.487Pas,试计算泵所需的有效功率。题23 附图解: 在贮槽1截面到高位槽2截面间列柏努力方程: 简化: 而: 35在一定转速下测定某离心泵的性能,吸入管与压出管的内径分别为70mm和50mm。当流量为30 m3/h时,泵入口处真空表与出口处压力表的读数分别为40kPa和215kPa,两测压口间的垂直距离为0.4m,轴功率为3.45kW。试计算泵的压头与效率。 解: 在泵进出口处列柏努力方程,忽略能量损失; =27.07m 36在一化工生产车间,要求用离心泵将冷却水从贮水池经换热器送到一敞口高位槽中。已知高位槽中液面比贮水池中液面高出10m,管路总长为400m(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管内径为75mm,换热器的压头损失为,摩擦系数可取为0.03。此离心泵在转速为2900rpm时的性能如下表所示:Q/(m3/s)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H/m2625.524.5232118.515.5128.5 试求:(1)管路特性方程; (2)泵工作点的流量与压头。 解:(1)管路特性曲线方程: (2)在坐标纸中绘出泵的特性曲线及管路特性曲线的工作点: 39用型号为IS65-50-125的离心泵将敞口贮槽中80的水送出,吸入管路的压头损失为4m,当地大气压为98kPa。试确定此泵的安装高度。 解:查附录:水, IS65-50-125泵气蚀余量 NPSH=2.0m 泵允许安装高度: = = 为安全起见,再降低,即 即泵需要安装在水槽液面以下或更低。40用油泵从贮槽向反应器输送44的异丁烷,贮槽中异丁烷液面恒定,其上方绝对压力为652kPa。泵位于贮槽液面以下1.5m处,吸入管路全部压头损失为1.6m。44时异丁烷的密度为530kg/m3,饱和蒸汽压为638 kPa。所选用泵的允许汽蚀余量为3.5m,问此泵能否正常操作? 解:泵允许的安装高度: 此泵安装不当,会发生气蚀现象。 第二章 非均相物系分离1、试计算直径为30m的球形石英颗粒(其密度为2650kg/ m3),在20水中和20常压空气中的自由沉降速度。解:已知d=30m、s=2650kg/m3(1)20水 =1.0110-3Pas =998kg/m3 设沉降在滞流区,根据式(2-15)校核流型假设成立, ut=8.0210-4m/s为所求(2)20常压空气 =1.8110-5Pas =1.21kg/m3设沉降在滞流区校核流型:假设成立,ut=7.1810-2m/s为所求。2、密度为2150kg/ m3的烟灰球形颗粒在20空气中在层流沉降的最大颗粒直径是多少? 解:已知s=2150kg/m3 查20空气 =1.8110-5Pa.s =1.21kg/m3当时是颗粒在空气中滞流沉降的最大粒径,根据式(2-15)并整理 所以第3章 传热1. 红砖平壁墙,厚度为500mm,内侧温度为200,外侧温度为30,设红砖的平均导热系数为0.57 W/(m)。试求:(1)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导出的热量;(2)距离内侧350mm处的温度。解:(1)W/m2(2) 解得:t=812. 在外径100mm的蒸汽管道外包一层导热系数为0.08 W/(m)的绝热材料。已知蒸汽管外壁150,要求绝热层外壁温度在50以下,且每米管长的热损失不应超过150W/m,试求绝热层厚度。解:解得:r2=69.9mm;壁厚:r2-r1=19.9mm14 在一套管式换热中用的冷却水将流量为1.25kg/s的苯由80冷却至40。冷却水进口温度为25,其出口温度选定为35。试求冷却水的用量。解:苯的平均温度为60,查得该温度下其比热为:1.860kJ/kg水的平均温度为30,查得该温度下其比热为:4.174kJ/kg热平衡方程:冷却水用量:kg/s=8021kg/h16 在一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某溶液。水蒸汽通入环隙,其对流传热系数为10000 W/m2;溶液在f252.5mm的管内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为800 W/m2。换热管内污垢热阻为1.210-3 m2/W,管外污垢热阻和管壁忽略不计。试求该换热器以换热管的外表面为基准的总热系数及各部分热阻在总热阻中所占的百分数。解: m2/WK=316.2 W/m2蒸汽侧热阻/总热阻=溶液侧污垢热阻/总热阻=管内污垢热阻/总热阻=18 在一石油热裂装置中,所得热裂物的温度为300。今拟设计一列管式换热器,用来将热石油由25预热到180,要求热裂物的终温低于200,试分别计算热裂物与石油在换热器中采用逆流与并流时的平均温差。解:在逆流时:在并流时:19 拟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初温为20的水将流量为1.25kgs的溶液(比热容为1.9kJkg、密度为850kgm3)由80冷却到30。换热直径为f252.5mm。水走管程、溶液走壳程,两流体逆流流动。水侧和溶液侧的对流传热系数分别为0.85kW(m2)和1.70kW(m2),污垢热阻和管壁热阻可忽略。若水的出口温度不能高于50,试求换热器的传热面积。解:热负荷: W平均传热温差:总传热系数: m2/W解得:K=485.44W/(m2)由总传热速率方程可得:m2第6章 蒸 馏2、在压强为101.3kPa下,正己烷-正庚烷物系的平衡数据如下:t, 30364046505658x 1.00.7150.5240.3740.2140.0910y 1.00.8560.7700.6250.4490.2280试求:(1)正己烷组成为0.5(摩尔分数)的溶液的泡点温度及其平衡蒸汽的组成;(2)将该溶液加热到45时,溶液处于什么状态?各相的组成是多少?(3)将溶液加热到什么温度才能全部气化为饱和蒸汽?这时蒸汽的组成是多少? 解:由所给平衡数据做t-x-y图(见本题附图)。(1)当xA=0.5时,由图中读得泡点温度ts=41,其平衡瞬间蒸汽组成yA=0.75;(2)当t=45时,溶液处于气液共存状态,此时xA=0.38 ,yA=0.64 ;(3) 由图知,将溶液加热到49时,才能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汽,蒸汽组成为0.5 。 4、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苯乙烯混合液。原料液量为5000kg/h,组成为0.45,要求馏出液中含苯0.95,釜液中含苯不超过0.06(均为质量分数)。试求馏出液量和釜液产品量各为多少? 解: 统一用摩尔流量及摩尔分数所以 由全塔物料衡算整理得W=F-D=55.29-27.76=27.5kmol/h6、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混合液,要求馏出液中苯的含量为0.97(摩尔分数),馏出液量6000kg/h,塔顶为全凝器,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6,回流比为2.5,试求:(1)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2)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汽量及下降液体量。 解:(1)因塔顶为全凝器,所以 y1=xD=0.97由 得(2)L=RD=2.576.51=191.3kmol/hV=(R+1)D=(2.5+1)76.51=267.8kmol/h7、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0.75x+0.205提馏段:y=1.25x-0.020试求泡点进料时,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 解:由于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所以 R=3 xD=0.82因为(xW ,xW)为提馏段操作线上一点,所以将x=xW,y= xW代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xW=1.25 xW-0.020 解之 xW=0.08由于泡点进料时xq= xF ,即两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为原料组成,所以0.75 xF+0.205=1.25 xF-0.020解之 xF=0.458、在常压连续操作的精馏塔内分离正己烷正庚烷混合液。已知原料液中正己烷含量为0.5(摩尔分数),进料温度为35,试求进料热状况参数q并写出q线方程。此物系的气液平衡数据见习题2。 解:由第2题中t-x-y相图知xF=0.5时,对应泡点温度ts=41,故此为冷进料。查=38下 CPA=0.554.187=2.303kJ/(kg) CPB=0.534.187=2.219 kJ/(kg)则 CPm=CPAxAMA+ CPBxBMB=2.3030.586+2.2190.5100=210kg/(kmol)查ts=41下 rA=350kJ/kg rB=360kJ/kg则 rm= rAxAMA+ rBxAMA=3500.586+3600.5100=33050kJ/kmol所以 q线方程为 9、某理想混合液用常压精馏塔进行分离。进料组成含A81.5,含B18.5(摩尔百分数,下同),饱和液体进料,塔顶为全凝器,塔釜为间接蒸气加热。要求塔顶产品为含A95,塔釜为含B95,此物系的相对挥发度为2.0,回流比为4.0。试用(1)逐板计算法,(2)图解法分别求出所需的理论板层数及进料板位置。 解:(1)逐板计算法由于塔顶为全凝器,所以 y1=xD=0.95由相平衡方程式及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式: 由上两式交替计算至 x3=0.759 xF所以第三层为进料板。因为泡点进料 q=1 ,故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又因为 所以 由相平衡方程式与上述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式交替计算至 x10=0.036 xW所以理论板层数NT=10-1=9层(不包括塔釜)。计算结果如下表12345678910y0.950.9140.8630.7840.6650.5140.3560.2230.1280.069x0.9050.8410.7590.6450.4980.3460.2170.1250.0680.036习题69附图(2)图解法由在图中做精馏段操作线,因为q=1,故q线为一垂直线并与精馏段操作线相交,交点与(0.05,0.05)点连接,得到提馏段操作线。然后在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绘阶梯,如该题附图所示,得到NT=10-1=9层(不包括塔釜),第三块为进料板。两种方法结果一致。16、一常压操作的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理想溶液,原料液组成为0.4,馏出液组成为0.95(均为轻组分的摩尔分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