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高中高中新课标新课标数学基础知识汇数学基础知识汇整合整合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集合集合 1 1 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 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 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 还是因变量的取值 还是曲线上的点 2 2 数形结合 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 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 直角坐标系或韦 恩图等工具 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 形象化 直观化 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 方法解决 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 3 1 含n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 真子集数为21 n 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2 n 2 ABABAABB 注意 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A 的情况 3 IIIIII C ABC AC B C ABC AC B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 函数函数与导数与导数 1 1 映射 映射 注意 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 一对一 或多对一 2 2 函数值域的求法 函数值域的求法 分析法 配方法 判别式法 利用函数单调性 换元 法 利用均值不等式 22 22 abab ab 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 斜率 距离 绝对值的意义等 利用函数有界性 x a xsin xcos等 导数法 3 3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首先将原函数 yf g x 分解为基本函数 内函数 xgu 与外函数 ufy 分别研究内 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根据 同性则增 异性则减 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注意 外函 数 ufy 的定义域是内函数 xgu 的值域 4 4 分段函数 分段函数 值域 最值 单调性 图象等问题 先分段解决 再下结论 5 5 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 1 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 2 f x是奇函数 01 0 fx fxf xfxf xf x f x 3 f x是偶函数 01 0 fx fxf xfxf xf x f x 4 奇函数 f x在原点有定义 则 0 0f 5 在关于原点对称的单调区间内 奇函数有相同的单调性 偶函数有相反的单调性 6 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复杂 应先等价变形 再判断其奇偶性 注 判断函数奇偶性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注 判断函数奇偶性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6 6 函数的单调性 函数的单调性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1 单调性的定义 f x在区间M上是增 减 函数 12 x xM 当 12 xx 时 12 0 0 f xf x 1212 0 0 xxf xf x 12 12 0 0 f xf x xx 2 单调性判定 定义法 注意 一般要将式子 12 f xf x 化为几个因式作积或作商的 形式 以利于判断符号 导数法 见导数部分 复合函数法 见 2 2 图像 法 注 证明注 证明函数的函数的单调性单调性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主要用定义法和导数法 7 7 函数的周期性 函数的周期性 1 周期性的定义 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若有 f xTf x 其中T为非零常 数 则称函数 f x为周期函数 T为它的一个周期 所有正周期中最小的称为函 数的最小正周期 如没有特别说明 遇到的周期都指最小正周期 2 函数周期的判定 定义法 试值 图像法 公式法 利用 2 中结论 3 与周期有关的结论 f xaf xa 或 2 0 f xaf x a f x的周期为2a yf x 的图象关于点 0 0 ab中心对称 f x周期 2ab y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xa xb 轴对称 f x周期为 2ab yf x 的图象关于点 0 a中心对称 直线xb 轴对称 f x周期 4ab 8 8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 1 幂函数 xy R 2 指数函数 1 0 aaay x 3 对 数函数 1 0 log aaxy a 4 正弦函数 xysin 5 余弦函数 xycos 6 正切函数 xytan 7 一元二次函数 2 yaxbxc 8 其它常用函数 正比例函数 0 kkxy 反比例函数 0 k yk x 特 别的 1 y x 函数 0 a yxa x 二 指数与对数的运算 1 分数指数幂 m nm n aa 1 m n m n a a 以上0 am nN 且1n mnm n aaa m nmn aa m mm aba b 2 bNNa a b log NMMN aaa logloglog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NM N M aaa logloglog loglog m n a a n bb m 3 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对数恒等式 logaN aN 9 9 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 1 解析式 一般式 2 f xaxbxc 顶点式 2 f xa xhk h k 为顶点 零点式 12 f xa xxxx 2 二次函数问题解决需考虑的因素 开口方向 对称轴 端点值 与坐标轴交 点 判别式 两根符号 二次函数问题解决方法 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 二 次 函 数cbxaxy 2 的 图 象 的 对 称 轴 方 程 是 2 b x a 顶 点 坐 标 是 2 4 24 bacb aa 1010 函数图象 函数图象 1 图象作法 描点法 注意三角函数的五点作图 图象变换法 导数 法 2 图象变换 平移变换 yf xyf xa 0 a 左 右 0 yf xyf xk k 上 下 伸缩变换 yf xyfx 0 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伸长为原 来的 1 倍 yf xyAf x 0 A 横坐标不变 纵坐标伸长为原来 的A倍 对称变换 yf x 0 0 yfx yf x 0y yf x yf x 0 x yfx yf x y x 1 yfx 翻转变换 yf xyfx 右不动 右向左翻 f x原来在y左侧图 象擦去 yf xyf x 上不动 下向上翻 f x 在x下面无图 象 1111 函数图象 曲线 函数图象 曲线 对称性的证明对称性的证明 1 证明函数 yf x 图像的对称性 即证明图像上任意点关于对称中心 对称轴 的 对称点仍在图像上 2 证明函数 yf x 与 yg x 图象的对称性 即证明 yf x 图象上任意点关于对称 中心 对称轴 的对称点在 yg x 的图象上 反之亦然 曲线 1 0CF x y 关于原点 0 0 的对称曲线 2 C方程为 0Fxy 曲线 1 0CF x y 关于直线0 x 的对称曲线 2 C方程为 0Fx y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曲线 1 0CF x y 关于直线0y 的对称曲线 2 C方程为 0F xy 曲线 1 0CF x y 关于直线yx 的对称曲线 2 C方程为 0F y x f axf bxxR yf x 图像关于直线 2 ab x 对称 特别地 f axf axxR yf x 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2f axf axb yf x 的图象关于点 a b对称 特别地 yf x 的图象关于点 0 a对称 f axf ax 1 12 2 函数零点的求法 函数零点的求法 1 直接法 求 0f x 的根 2 图象法 3 二分法 4 零点存在性定理 若 yf x 在 a b上满足 0f af b 则 yf x 在 a b 内至少有一个零点 注 判断方程注 判断方程 0f xg x 的根的个数等价判断两个函数的根的个数等价判断两个函数 f xg x 图像交点的图像交点的 个数 个数 1 13 3 导数导数 1 导数定义 f x在点 0 x处的导数记作 0 00 0 0 lim x x x f xxf x yfx x 2 常见函数的导数公式 C0 1 nn nxx xxcos sin xxsin cos aaa xx ln xx ee ax x a ln 1 log x x 1 ln 3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 uu vuv uvuvuvu vuv vv 4 导数的应用 利用导数求切线 注意 所给点是切点吗 所求的是 在 还是 过 该点的切线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 0 fxf x 是增函数 0 fxf x 为减函数 0 fxf x 为常数 利用导数求极值 求导数 x f 求方程0 x f的根 列表判断得 极值 利用导数最大值与最小值 求的极值 求区间端点值 如果有 比较 得到最值 第第三三部分部分 三角函数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三角函数 三角恒等变换与解三角形 1 1 1 角度制与弧度制的互化 弧度180 1 180 弧度 1弧度 180 5718 2 弧长公式 弧长公式 lR 扇形面积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2 11 22 SRRl 2 2 三角函数定义 三角函数定义 角 中边上任意一点P为 x y 设 OPr 则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sin cos yx rr tan y x 3 3 三角函数符号规律 三角函数符号规律 一全正 二正弦 三两切 四余弦 4 4 诱导公式诱导公式记忆规律 记忆规律 函数名不 改 变 符号看象限 5 5 三角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三角函数的对称性与周期 1 sin yAx 对称轴 令 2 xkkZ 得对称轴 2 k xkZ 令 xkkZ 得对称中心 0 k kZ 2 cos yAx 对称轴 令 xkkZ 得对称轴 k xkZ 令 2 xkkZ 对称中心 2 0 k kZ 3 三角函数的周期 sin 2yx T cos 2yx T tan yx T 2 sin cos yAxyAxT tan yx T 6 6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 sinyx 的 单 调 递 增 区 间 为2 2 22 kkkZ 单 调 递 减 区 间 为 3 2 2 22 kkkZ cosyx 的 单 调 递 增 区 间 为 2 2kkkZ 单 调 递 减 区 间 为 2 2kkkZ tany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22 kkkZ 注 注 函数函数sin cos yAxkyAxk 的性质研究 可以令Zx 代 入求解 7 7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2 sincos1xx sin tan cos x x x 8 8 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 纵坐标伸长 1 A 或缩短 01 A 为原来的A倍 横坐标不 横坐标伸长 01 或缩短 1 为原来的 1 倍 纵坐标不变 sinyx 的图像的图像 sin yx 的图像的图像 沿x轴向左 0 或右 0 平移 个单位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注意注意 1 先伸缩后平移 2 不同函数的变换 9 9 两角和与差的两角和与差的正弦 余弦 正切正弦 余弦 正切公式 公式 sin sincoscossin cos coscossinsin tantan tan 1tantan sincosab 22 sin ab 1010 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公式 2 sin22sincos sincos 1 2sincos1 sin2 2222 cos2cossin2cos112sin 升幂公式 22 1cos21cos2 cos sin 22 降幂公式 2 2tan tan2 1tan 1 11 1 正正 余弦定理 余弦定理 1 正弦定理2 sinsinsin abc R ABC 2R是ABC 外接圆直径 注 sin sin sina b cABC 2 sin 2 sin 2 sinaRA bRB cRC sinsinsinsinsinsin abcabc ABCABC 2 余弦定理 222 2cosabcbcA 等式三个 注 222 cos 2 bca A bc 等式三个 1 12 2 几个公式几个公式 sin yx 的图像 沿x轴向左 0 或向右 0 平移 个单位 sinyx 的图像 sin 2 yAx sin yAx 的图像 cos yAx 的图像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1 111 sin 222 ABC SahabCp papbpcpabc 2 内切圆半径 2 ABC S r abc 外接圆直径2 sinsinsin abc R ABC 1 11 1 已知 已知Aba 时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 时三角形解的个数的判定 由正弦定理计算 sin sin bA B a 利用大边 对大角的关系 1 A 为直角或钝角时 ab 时 无解 ab 时 一解 锐角 2 A 为锐角时 ab 时 一解 一锐角 ab 时 sin1B 两解 一锐角 一钝角 sin1B 一解 直角 sin1B 无解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立体几何立体几何 1 1 三视图与直观图 三视图与直观图 1 画三视图要求 三等 关系正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 正视图与侧视图高平齐 侧视图 与俯视图宽相等 注意实线与虚线表示的意义 2 斜二测画法画水平放置几何体的直观图的要领 注 原图形与直观图面积之比为 2 4 SS 2 2 表 表 侧 侧 面积与体积公式 面积与体积公式 1 柱体 表面积 S S侧 2S底 圆柱侧面积 S侧 2 rh 体积 V S底h 2 锥体 表面积 S S侧 S底 圆锥侧面积 S侧 rl 体积 V 1 3 S底h 3 台体 表面积 S S侧 S上底 S下底 圆台侧面积 S侧 rr l 4 球体 表面积 2 4SR 体积 3 4 3 VR 3 3 位置关系的证明位置关系的证明 主要方法 主要方法 1 直线与直线平行 公理 4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2 直线与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3 平面与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及推论 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 行 4 直线与直线垂直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直接求解异面直线 相交直线 所 成角 5 直线与平面垂直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线面垂直 6 平面与平面垂直 定义 两平面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线面垂直 面面垂直 4 4 求角 步骤求角 步骤 找或作角 找或作角 求角 求角 1 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 0 2 平移法 平移直线 构造三角形 补形法 补成正方体 平行六面体 长方体等 发现两条异面直线间的关系 注 还可用向量法 注 还可用向量法 转化为转化为两直线方向向量的两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夹角 或其补角 或其补角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求法 0 2 先作垂线 再找射影 直线与射影的夹角为 所求的角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3 二面角的平面角求法 0 定义法 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 特殊点 作出平面角 再求解 三垂线法 由一个半面内一点作 或找 到另一个半平面的垂线 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 理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 再求解 射影法 利用面积射影公式 cos S S 其中 为平面角的大小 S为原图形 面积 S为射影图形的面积 5 5 求距离 步骤求距离 步骤 找或作垂线段 找或作垂线段 求距离 求距离 点到平面的距离 定义法 点到它在一个平面内的正射影的距离 作垂线 等 体积法 6 6 结论 结论 1 棱锥的平行截面的性质如果棱锥被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所截 那么 记原圆锥的高 h 底面积 S 体积 V 小圆锥的高 h 底面积 S 体积 V 23 ShVh ShVh 2 长方体的性质 长方体体对角线与过同一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 则 222 coscoscos1 222 sinsinsin2 长方体从一个顶点出发的三条棱长分别为 a b c 则体对角线长为 222 dabc 全面积为2 Sabbcca 体积Vabc 3 正方体的棱长为a 则体对角线长为3a 全面积为 2 6Sa 体积 3 Va 4 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 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5 正四面体的性质 设棱长为a 则正四面体的 高 6 3 ha 内切球半径 6 12 a 外接球半径 6 4 a 第第五五部分部分 直线与圆直线与圆 1 1 斜率公式 斜率公式 21 21 yy k xx 其中 111 P x y 222 P xy 直线的方向向量 va b 则直线的斜率为k 0 b a a 2 2 直线方程直线方程 1 点斜式 yyk xx 2 斜截式 ykxb 3 截距式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1 xy ab 4 两点式 11 2121 yyxx yyxx 5 一般式 0AxByC A B不全为 0 3 3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直线方程 平行的充要条件 垂直的充要条件 备注 111 222 lyk xb lyk xb 1212 kk bb 12 1k k 12 l l 有斜 率 1111 0lAxB yC 2222 0lA xB yC 1221 ABA B 且 1221 BCB C 验证 1212 0AABB 不可写成 分式 4 4 直线系 直线系 直线方程 ykxb 0AxByC 平行直线系 ykxm 0AxBym 垂直直线系 1 yxm k 0BxAym 相交直线系 111222 0AxB yCA xB yC 5 5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是 1 列约束条件 2 作可行域 写目标函数 3 确定目标函数的最优解 6 6 几个公式几个公式 1 设 11 A x y 22 B xy 33 C x y 线段AB的长度 距离公式 22 1212 ABxxyy 线段AB的中点 1212 22 xxyy ABC 的重心G坐标 123123 33 xxxyyy G 2 点 00 P xy到直线0AxByC 的距离 00 22 AxByC d AB 3 两条平行线 1 0AxByC 与 2 0AxByC 的距离是 12 22 CC d AB 7 7 对 称 问 题对 称 问 题 1 中 心 对 称 与 点 A x y关 于 点 P a b对 称 的 点 的 坐 标 是 0 2 2 Aaxby 2 轴对称 设点 111 M xy与点 222 Mxy关于直线 0l AxByC 对称 则两点满足 以下条件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21 21 1212 1 0 22 yyA xxB xxyy ABC 8 8 圆的方程 圆的方程 1 标准方程 圆心为 a b 半径为r 222 rbyax 2 一般方程 0 22 FEyDxyx 22 40DEF 注 22 0AxBxyCyDxEyF 表示圆0AC 且0B 且 22 40DEF 9 9 圆的方程的求法 圆的方程的求法 待定系数法 几何法 圆系法 1010 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主要掌握几何法 点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主要掌握几何法 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点到圆心的距离 Rd点在圆上 Rd点在圆内 Rd点在圆外 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dR 相交 0 dR 相交 0 Rd相离 0 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d表示圆心距 rR 表示两圆半径 且rR rRd相离 rRd外切 rRdrR相交 rRd内切 rRd0内含 1 11 1 与圆有关的结论 与圆有关的结论 1 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直线与圆相交所得弦长 22 2ABrd 2 过圆 222 xyr 的点 00 M xy的切线方程为 2 00 x xy yr 3 以 11 A x y 22 B x y为直径的圆的方程 1212 0 xxxxyyyy 第第六六部分部分 圆锥曲线圆锥曲线 1 1 定义 定义 1 椭圆 2 2 2121 FFaaMFMF 2 双曲线 2 2 2121 FFaaMFMF 3 抛物线 MFd 2 2 结论 结论 1 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的弦长公式 若弦端点为 1122 A x yB x y 则 22 1212 ABxxyy 或 2 21 1kxxAB 或 2 21 1 1 k yyAB 注 抛物线 12 ABxxp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2 过两点的椭圆 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1 22 nymx nm 同时大于 0 时表示 椭圆 0 mn时表示双曲线 3 双曲线中的结论 双曲线 22 22 1 0 0 xy ab ab 的渐近线 22 22 0 xy ab 共渐进线 b yx a 的双曲线标准方程可设为 22 22 xy ab 为参数 0 双曲线为等轴双曲线 2e渐近线互相垂直 4 抛物线中的结论 抛物线 2 2 0 ypx p 的焦点弦AB性质 2 12 4 p x x 2 12 y yp pBFAF 2 1 1 以AB为直径的圆与准线相切 以AF 或BF 为 直径的圆与y轴相切 5 焦点三角形问题求解 利用圆锥曲线定义和余弦定理联立求解 3 3 直线与圆锥曲线 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位置关系问题解法 问题解法 1 相交求弦长 通法 联立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 构造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注意以下问题 联立的关于 x 还是关于 y 的一元二次方程 直线斜率不 存在时考虑了吗 判别式验证了吗 注 注 直线与双曲线的渐近线平行时 直线与双曲线相交 且只有一个交点 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平行时 直线与抛物线相交 且只有一个交点 2 设而不求 点差法 代点作差法 处理弦中点问题 步骤如下 设点 1122 A x yB x y 作差得 21 21 xx yy kAB 解决问 题 4 4 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求轨迹的常用方法 1 定义法 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 2 直接法 列等式 3 代入法 又称相关点法或坐标转移法 4 几何法 第第七七部分部分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 1 1 向量的模 向量的模 向量AB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 AB 长度为1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AB e AB 2 2 向量的运算 向量的运算 加法 加法 abABBCAC 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 平行四边形法则与三角形法则 减法 减法 abOA OBBA 从减数从减数b的终点点指向被减数的终点点指向被减数a的终点的终点 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与向量的积 实数 与向量a的积是一个向量 记作a 长度为 aa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方向 当0 时 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 当0 时 a 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反 当0 时 0a 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 使得ba 向量的数量积 向量的数量积 cosa ba b 0 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 a b 是一个数量 当0 时 a与b同向 当0 2 时 0a b 当 2 时 ab 当 2 时 0a b 当 时 a与b异向 cosb 叫做b在a方向上 的投影 a b的几何意义的几何意义 a的长度a与b在a的方向上的投影cosb 的乘积 3 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如果 12 ee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 那么对于这一个平面 内的任一向量a 有且只有一对实数 12 使 1 122 aee 4 4 坐 标 运 算 坐 标 运 算 11 ax y 22 bxy 则则 1212 abxxyy 1212 abxx yy 1111 ax yxy 1212 abxxyy 1221 0ababx yx y 1 212 00aba bx xy y 11 A x y 22 B x y 则 2121 ABxx yy 22 1212 ABxxyy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 P A B三点共线 1 且OPxOAyOBxy 第八部分第八部分 数列数列 1 1 定义 定义 1 等差数列 2 2 11n1n Nnnaaaddaaa nnnn 为常数 BnAnsbkna nn 2 2 等比数列 2 1 11 0 2 n nnnn n a aq qaaannN a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0 0 1 0 均为不为 的常数 nn n acqc qSnkkqqqk 2 2 等差 等比数列性质等差 等比数列性质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通 项 公 式 dnaan 1 1 1 1 n n qaa 前 n 项 和 d nn na aan S n n 2 1 2 1 1 1 11 1 1 1 2 1 11 时 时 n n n n qSna aa qaq qS qq 性 质 nm aanm d mnpq 则 nmpq aaaa 232kkkkk SSSSS 成等 差 2mkmkk aaa 成等 差 mdd n m nm aa q mnpq 则 nmpq a aa a 232kkkkk SSSSS 成等比 2mkmkk aaa 成等比 m qq 3 3 数列通项的求法 数列通项的求法 1 定义法 利用等差 等比数列的的定义 2 公式法 1 1 1 2 n nn Sn a SSn 3 累加法 nnn caa 1 型 4 累乘法 n n n c a a 1 型 5 构造法 bkaa nn 1 型 转化为 1 xakxa nn 6 迭代法 7 间接法 例如 4 11 4 1 11 nn nnnn aa aaaa 注 当遇到q a a daa n n nn 1 1 11 或时 要分奇数项偶数项讨论 结果是分段形 式 5 5 前 前n项和的求法 项和的求法 公式法 直接运用等差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倒序相加法 课本推导等差数列求和的方法 适用前后等距离项之和相等 错位相减法 课本推导等比数列求和的方法 适用等差等比数列相结合的新数列 乘 公比再相减 裂项求和法 适用分母有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组成的形式等 分项求和法 将数列分成几个数列然后分别求和 6 6 等差数列前 等差数列前 n n 项和最值的求法 项和最值的求法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1 n S最大值 11 00 00 nn n nn aa S aa 或最小值 2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 n Sanbn 第九部分第九部分 不等式不等式 1 1 均值不等式 均值不等式 22 0 0 22 abab abab 注意 一正二定三相等 变形 2 2 22 2 Rba baba ab 2 2 最值问题 最值问题 已知yx 都是正数 则有 1 如果积xy是定值p 那么当yx 时和yx 有最小值p2 2 如果和yx 是定值s 那么当yx 时积xy有最大值 2 4 1 s 3 3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 0 0 axbxc 或 若0 a 则对于解集不是全集或空集时 对 应的 解集为 大两边 小中间 如 当 21 xx 2121 0 xxxxxxx 1221 0 xxxxxxxx 或 注 当 2 0axbxc 0a 解集为 解集为 0 0 a R 4 4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0 a时 有 axaaxax 22 22 xaxaxa 或xa 5 5 分式不等式 分式不等式 1 00 xgxf xg xf 2 00 xgxf xg xf 3 0 0 0 xg xgxf xg xf 4 0 0 0 xg xgxf xg xf 6 6 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 当1a 时 f xg x aaf xg x 0 log log 0 aa f x f xg xg x f xg x 2 当01a 时 f xg x aaf xg x 0 log log 0 aa f x f xg xg x f xg x 3 3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abba cacbba cbcaba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dcba dbca bdaccba 0 bcaccba 0 0 babdacdc 0 00 Nnbaba nn 6 6 0ba Nnba nn 4 4 不等式等证明 主要 方法 不等式等证明 主要 方法 1 比较法 作差或作比 2 综合法 3 分析法 第十部分第十部分 复数复数 1 1 复数 zabi aR bR 是实数 0 a b 虚数 0 b 纯虚数 0 0 ba 2 两个复数相等的充要条件 abicdiac bd 3 共 轭 复 数 zabi 的 共 轭 复 数zabi 共 轭 的 性 质 2 2 22 zzzzab a bR 4 复数的模 22 zab 5 复数的运算 四则运算 设 12 zabi zcdia b c dR 1 加 减法按合并同类项法则 12 zzabicdiacbd i 2 乘法按多项式乘法法则 12 z zabicdiacbdadbc i 3 除法 按分母实数化法则 1 22 2 zabiabi cdiacbdbcad i zcdicdi cdicd 6 一些常用结论 虚数单位i的幂运算 41424344 1 1 nnnn ii iii inN 周 期4T 2 11 1 2 11 ii iiii ii 设0a a 的平方根是 ai 7 7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2 0axbxc 的解 的解 若 2 40bac 则 2 1 2 4 2 bbac x a 若 2 40bac 则 12 2 b xx a 若 2 40bac 它在实数集R内没有实数根 在复数集C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 数根 2 2 4 40 2 bbac i xbac a 第十一部分第十一部分 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常用逻辑用语与推理证明 1 1 四种命题 四种命题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注 原命题与逆否命题等价 逆命题与否命题等价 2 2 充要条件的判断 充要条件的判断 1 定义法 正 反方向推理 2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 若BA 则A是B成立的充分条件或B是A成 立的必要条件 若AB 则A是B成立的充要条件 3 3 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词 1 且 and 命题形式 pq p q p q p q p 2 或 or 命题形式 pq 真 真 真 真 假 3 非 not 命题形式p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4 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 全称量词 所有的 任意一个 等 用 表示 全称命题 p xpMx 全称命题 p 的否定 p xpMx 2 存在量词 存在一个 至少有一个 等 用 表示 特称命题 p xpMx 特称命题 p 的否定 p xpMx 5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原结论 否定 原结论 否定 是 不是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都是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大于 不大于 至少有n个 至多有 1n 个 小于 不小于 至多有n个 至少有 1n 个 对所有x 成立 存在某x 不成立 p或q p 且q 对任何x 不成立 存在某x 成立 p且q p 或q 第十第十二二部分部分 概率概率 1 1 事件的关系 事件的关系 1 事件B包含事件A 事件A发生 事件B一定发生 记作BA 2 事件A与事件B相等 若ABBA 则事件A与B相等 记作AB 3 并 和 事件 某事件发生 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或B发生 记作AB 或BA 4 并 积 事件 某事件发生 当且仅当事件A发生且B发生 记作AB 或AB 5 事件A与事件B互斥 若AB为不可能事件 AB 则事件A与事件B 原命题 若p则q 逆命题 若q则p 否命题 若p 则q 逆否命题 若q 则p 互 逆 互 逆 互 否 互 否 为 互 为 逆 否 逆 互 否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互斥 6 对立事件 AB为不可能事件 AB为必然事件 则A与B互为对立事件 记BA 2 2 概率公式 概率公式 1 互斥事件 有一个发生 概率公式 P ABP AP B 2 古典概型 A P A 事件 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基本事件的总数 3 几何概型 等 区域长度 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构成的 积等 的区域长度 面积或体构成事件A AP 第十第十三三部分部分 统计与统计案例统计与统计案例 1 1 抽样方法 抽样方法 1 简单随机抽样 一般地 设一个总体的个数为 N 通过逐个不放回的方法从中抽取一 个容量为 n 的样本 且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相等 就称这种抽样为简单随机抽样 注 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N n 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 抽签法 随机数 法 2 系统抽样 当总体个数较多时 可将总体均衡的分成几个部分 然后按照预先制定的 规则 从每一个部分抽取一个个体 得到所需样本 这种抽样方法叫系统抽样 注 步骤 编号 分段 在第一段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确定其时个体编号l 按预先制定的规则抽取样本 3 分层抽样 当已知总体有差异比较明显的几部分组成时 为使样本更充分的反映总体 的情况 将总 体分成几部分 然后按照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进行抽样 这种抽样叫分层抽样 注 每个部分所抽取的样本个体数 该部分个体数 N n 2 2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1 众数 在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最高矩形的中点 2 中位数 将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在数据中位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 或最中间两个数 的平均数 3 样本平均数 123 1 1 n n i i xxxx xx nn 3 样本方差 222 22 12 1 11 n ni i sxxxxxxxx nn 5 样本标准差 222 12 1 n sxxxxxx n 学而思网校 学而思网校 学习有意思 注注 方差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与稳定情况 方差越小 代表数据越集中或越稳定 3 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1 相关关系 两个变量之间存在的一种不确定性的关系 可利用样本数据散点图来确定是 否存在相关关系 正相关 散点图中 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 负相关 散点图中 点散布在从 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 2 回归直线 如果散点图中点的分布从整体上看大致在一条直线附近 就称这两个变量之 间具有线性相关关系 这条直线叫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序列ARIMA模型课件
- 贺卡手工课课件
- 时间像小马车课件
- 2025版企业特殊岗位劳动合同范本
- 2025版智能工厂承包劳务服务管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土石方工程分包协议
- 二零二五版教育设施场地租赁合同
- 2025版股权整体转让合同范本:企业股权交易全流程指南
- 2025版车辆质押借款合同:汽车质押贷款协议
- 2025版运输合同履行监督与服务协议书
- 门安装合同协议书
- 《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 麻醉专业知识理论培训试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届浙江省杭州二中高考英语一模试卷含答案
- 2025-2030中国器官移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从数据到智慧AI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 瓷泥购销合同协议
- 电缆管理制度
- 蒸汽管道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外贸英语教学大纲
- 货架仓库 喷淋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