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邮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导学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魏公子列传学习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有关文言知识,积累文言字词与句式,提高文言文 阅读能力 2、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重点:学习并归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 学习难点:分析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并归类课文中的文言字词句、主动探究分析信陵君礼贤 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学时安排:3学时 第1学时 一、简介人物和相关背景 1、魏公子:魏公子,名无忌,魏国人,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因为他的封地在信陵,所以又称为信陵君。春秋战国时诸侯的嫡长子,预定继承君位的,称“世子”,其他的儿子称“公子”,故,本文又称他为“魏公子”。魏公子,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过齐之孟尝君、赵之平原君、楚之春申君。窃符救赵后,在赵居住10年,后秦攻魏急,魏大败之后,回国统帅五国联军击退秦军,并追击秦军到函谷关以西。但很快魏王中秦国反间计,夺其兵权,后四年在郁郁寡欢中酗酒病亡。公子的为人仁爱宽厚礼贤下士,士人无论有无才能或才能大小,他都谦恭有礼地同他们交往,从来不敢因为自己富贵而轻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归附于他,招徕食客三千人。当时,诸侯各国因公子贤德,宾客众多,连续十几年不敢动兵谋犯魏国。 2、秦赵之战 公元前259年秋季开始,秦军围攻赵都邯郸,由于之前的长平一战,赵国损兵40万,元气大伤,此时虽然殊死拼搏,但已经是亟亟可危,接下去,如果没有外援的话,就可能国家灭亡。赵国派使臣赴齐国借粮,齐国君臣态度暧昧,赵使无功而返。秦军围攻邯郸渐紧,赵国请求姻亲之国魏国依约发兵相救。魏安厘王命大将晋鄙率精兵十万北上,秦王派使臣赴梁言于魏王:邯郸不久必下,诸侯但有救赵者,秦必攻之。魏王震恐,命魏军屯与漳水之南,原地待命。魏军观望不前,秦军猛攻邯郸,平原君心急如焚,写信给内弟魏公子无忌,请信陵君设法相救。信陵接信后,知邯郸危急,数次入宫苦谏王兄发兵救赵,但魏王畏于强秦,顾虑重重,未至可否。平原君在无奈之下,率门客赴楚求援,楚考烈王被秦国打怕了,恐殃及本国,百般推托,后毛遂以楚国国耻激之,楚王深受震动,最终与赵达成合纵,并命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而此时,信陵君在苦谏无效的情况下,采用侯生之谋,使魏王宠妾如姬窃取调兵虎符,赴邺杀晋鄙夺取兵权,精选武卒八万直趋邯郸。至十二月初,魏楚两军均已赶到邯郸外围,秦国也不断的增兵汾城(河东之地)以为声援。十二月,信陵君指挥魏楚联军,对秦军发动了强大的攻势,魏军击于西,楚军击于东,赵军应于内,秦军三面受敌,全线崩溃。王龁率秦军主力向西仓狂败退了数百里,入汾城才稍事喘息。在邯郸城南驻防的秦军郑安平部两万人,被赵军重重围困。郑安平部远离主力,粮秣断绝,突围无望,只得全军降赵。三国联军乘胜进攻汾城,秦军大败,被迫撤至河西,夹河对峙。联军乘势收复河东六百里之地,声威大震。邯郸战后,秦国士卒死伤大半,丢失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赵国大部领土。 二、文言知识积累: 1、注音并释义: 品士无贤不肖(xio 才能低的) 侯生摄敝衣冠(b 破旧的) 公子往,数请之(shu 多次地) 品公子姊为赵惠文王 (z 姐姐) 冠盖相属 (zh 连续) 宾客辩士说王万端(shu 劝说) 公子自度终不能得之于王(du 揣测,估计) 约车骑百余乘 (shng 量词) 今有难(nn 危难) 侯生乃屏人间语(bng )使人退避。jin秘密地,悄悄地) 椎杀晋鄙(chu 名词做状语 用铁椎) 矫杀晋鄙(jio动词 假托命令) 品公子遂将晋鄙军。勒兵(jing 统帅。l 文中作“检阅”讲) 嚄唶宿将(s jing 有经验,有威势的老将。) 北乡自刭(jng 用刀割脖子) 2、通假字 直上载公子上坐 (“坐”通“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乡”通“向”) 公子与侯生决 (“决”通“诀”)3、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品仁而下士(谦逊地对待) 留军壁邺(营垒驻扎)如姬资之三年(资财出资悬赏)朱亥袖四十斤铁椎(衣袖袖里藏着) (2)形容词作动词: 不敢以其高贵骄士(骄傲傲慢地对待)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清洁使高洁,使动用法)公子从车骑,虚左(使空着,使动用法)为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为着急为动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动用法)(3)动词的使动用法: 品公子从车骑(让跟从着) 故久立公子车骑市中 (使站立着) 侯生乃屏人间语(让退避)(4)名词作状语 北救赵而西却秦(向北,向西)皆谦而礼交之(礼貌以礼) 4、一词多义:故: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缘故) 故久立与其客语(故意) 今公子故过之(特意) 朱亥故不复谢(有意) 世莫能知,故隐屠问耳(所以) 引:公子引车入市(带领)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请) 复引车追问侯生(退回) 为公子先引(引路) 就:乃谢客就车(上,登上) 赢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砺则利(接近,靠近劝学) 使归就戮于秦(接受殽之战) 下: 礼贤下士(谦逊地对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低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 每薄暮,下管键(使用狱中杂记) 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少于赤壁之战) 辞:辞决而行(辞别) 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语)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推辞) 近日奉辞伐罪 (命令赤壁之战) 臣等不肖,请辞去(辞退廉颇蔺相如列传)存:公子亲数存之(问候) 却秦存赵(保存)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存在) 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师表) 5、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欲以(之)观公子(省介词宾语“之”代“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的做法。) 遍赞(于)宾客(省介词) 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之)俱(省介词宾语“之”代信陵君。) 可使(之)击之(省宾语,“之”代朱亥。) (2)倒装句 请救于魏(介宾短语后置) 何功之有(“之”是宾语前置标志,“有何功”) 何泣也(宾语前置,“泣何”)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置,“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宾语前置,“在安”在哪儿)(3)判断句 赢乃夷门抱关者也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4)被动句 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为”表被动。) 三、疏通课文大意: 第一部分(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 第二部分(23):详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动。 其一为信陵君与侯赢的交往过程。 其二为信陵君与朱亥的交往过程。 第三部分(48段):具体叙写“窃符救赵”的故事。 第4段:秦兵围邯郸,魏王畏秦不敢求赵。赵请救于魏,公子欲助而不能。 第56段:信陵君四见侯生。 信陵君私约车骑,欲死秦军,行过夹门,见侯生。 信陵君见侯见生无一言半辞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复见侯生。 信陵君得虎符后,出发之前再见侯生。 侯生推荐朱亥随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发,过谢侯生。第7段:破秦救赵。信陵君得胜归来,侯生北乡自刭。 第8段:信陵君留赵不归。 小结:第一部分对信陵君的概括介绍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质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 第二部分是具体描写他如何“仁而下士”,在结构上是后面“窃符救赵”故事的铺垫。正因为信陵君“仁而下 士”才得到了侯生与朱亥的帮助,使他得以却秦救赵,建功立业。 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获得的成果。 第2学时一、研读文本: 1、第1自然节怎样介绍信陵君的?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釐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第2自然节作者选用哪两件典型事例描写信陵君与侯生交往来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分析:第一件事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 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3、勾划信陵君与侯生的不同表现来体会司马迁的对比手法运用的妙处 分析:写信陵君“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明确: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4、 此节可以看出侯生事怎样的一个人?忠诚,不惜牺牲自己的名声成就信陵君的名声,舍己为人5、信陵君的“仁而下士”还表现在? 明确:数请朱亥 第3学时一、文本研读:1、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2、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哪几节是写窃符救赵的?复述故事情节 分析:58节,侯生献计窃符,计成;朱亥与公子俱行;朱亥椎杀晋鄙;信陵君夺军,却秦,存赵;侯生北乡自到。 4、侯嬴为什么不在信陵君辞决时献上计策,而一定要让信陵君去而复返才献计?是否当时侯嬴并未想好计策? 明确: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之意,作为门客不能主动干预;此时耳目众多,不便说出;此计关乎多人性命,干系重大,故不可轻易说出;若轻易说出恐不能引起信陵君的重视;侯嬴料定信陵君心中有憾,必定去而复返。 侯嬴早已想好此计,这可以从以下四点来说明:早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考虑到晋鄙的态度;计划好用朱亥去对付晋鄙等。 5、讨论:侯嬴为什么要“北乡自刭”?信陵君又为何不加劝阻? 明确:侯嬴是一个头脑冷静却又热血满腔的人,他在信陵君辞行赴军时提出将以自刭送公子,不是毫无意义的一时“侠义”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抉择。这主要是激励朱亥,同时也是为了坚定信陵君夺晋鄙军以抗秦救赵的决心且告信陵君他是不会泄秘的。 显然,他的这一决定,是基于对晋鄙、魏公子、朱亥的为人有所认识,对夺晋鄙军的危险性也作了深刻的分析而作出的。此外,在侯嬴看来,他已为信陵君建立“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6、侯嬴以死相报,信陵君为何不加劝阻呢?明确:这就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道德观念来分析。在当时,尽管社会处在大变动中,但是守信用、践诺言还是人们的行为规范。士为知己者死,以死报知遇之恩是他们坚守不渝的信条。如果对以死相报知己的行动加以劝阻,就会被认为是不以知己相待的表现,是对人格的蔑视,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大学天然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试题及答案
- 新兴产业相关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春《仓储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 服装行业市场黑马退出策略考试试题及答案
- 机械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椒江事业编招聘2025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13
- 母婴室调研面试题及答案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许昌市禹州三中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问题研究
- 探究人力资源配置完善中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的意义
- 平衡计分卡在金融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25警务辅助人员招聘考试(时事政治+公安基本法律)题库及答案
- 柔性灯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本科《理工英语4》一平台综合测试形考任务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河南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答辩题(附答案)
- 轻轨车站工程施工方案
- 智能穿戴设备2025年智能手表在智能办公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广投集团春季校园招聘23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青年骏才”招聘和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摄影师(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试卷
- LNG-CNG-LPG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汽车、罐车事故处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