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1页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2页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3页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4页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实训基地Microsoft Word 文档 (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发布时间:2008-07-20浏览次数: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申报报告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二00五年七月) 一、学院基本情况我院是99年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以土建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学院占地95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在校生7400人,专业设置以土建类专业为主,覆盖工、管、文、法四大门类,设有56个高职专业,招收高中和中职毕业生,并和一些中职学校联合开展五年制高职教育,和国外高校联合办学。同时举办成人学历教育和培训,成人教育规模2600人。建筑工程专业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筑环境设备与控制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现有在职教职工593人,专职教师357人,教授7人,副高级职称的107人,江苏省建筑业十大科技之星1人,具有硕士学位及在读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157人。多年来,我院为建筑业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在建设一线“能干、肯干、实干”,深受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和欢迎,我院毕业生的就业率连年走高,2004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6%,2005年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62%。二、建筑技术类专业办学基本情况(一)建筑技术类专业基本情况我院是一所以土建类专业为主的高职院校,具有25年开办土建类专业的历史,开设近30个土建类专业。现有土建类专业在校生3413人,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近万人,近三年毕业3000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 (其中2003年92%,2004年98.6%,2005年为100%)。学院现有土建类专业教师140人(其中兼职教师40人,实训指导教师20人),教授6人,副教授59人,双师型教师112人,高级工以上实习指导教师18人。我院目前建有建材检测中心、热能与环境检测与控制中心、建筑艺术中心等校内实训场所 12个,其中,基本技能培训 7个,专业技能培训5个。实验设备总值549.5万元(表1),实训基地的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其中土建实训小现场、暖通实训小现场等模拟现场的专用实训场所的面积1300平方米。建设了建筑技术类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其中,建筑结构、设备、施工类实验实训基地20个(表2),建筑艺术类实验实训基地5 个,设备技术类5家。我院已具备申报2005年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的基本条件。表1现有实训基地主要设备设 备 名 称设备数量(台、套数)设备价值(万元)1建材检测仪器200120.52力学实验仪器4060.583土工试验仪器2550.04给排水试验仪器10020.05测量仪器12060.56暖通测试中心51128.07土建施工设备15021.08水暖施工设备13011.09CAD中心6040.0010建筑构造模型1409.6011其 它 28.0合 计 549.18 表2、主要校企合作单位企业名称三年来提供学生实习岗位数三年来“订单”培养人数三年来接受学生就业数1徐州一建集团300人次 62人2南京三建集团93人次 31人3中煤建设五公司450人次100人166人4南通四建200人次 20人5中煤大屯建安公司600人次60人137人6中煤第三十二工程处400人次 40人7兖矿集团海鲁公司450人次 84人8中煤第三建设公司300人次100人189人9邯单建安公司100人次 25人10中煤第六十八处400人次 108人11皖北矿务局300人次200人143人合 计3493人次460人947人 (二)教学改革与管理情况我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内容体系改革、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22-2)的主持单位,其成果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建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暖通与空调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建筑结构、供热通风与空调课程是江苏省优秀课程,通过课题研究,专业试点和课程改革,明确了土建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构建了“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模块化,主干课程综合化,突出实践教学,近年来,共编写近30本高职高专教材,这些教材在教改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试点专业教学改革,建筑结构、建筑工程定额预算等教材被列为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在同类院校中得到了推广作用。我院积极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了全员聘任制,设立了实训管理中心,专门对各系实训中心进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从2000年开始试行学分制,有的学生提前1年完成学业,学院先后与江苏省建设厅、全国CAD计算机培训中心、华为3COM培训中心、徐州市建设局、徐州市劳动局等单位合作,建立了专业技能鉴定站4个,可以进行施工员、预算员、安全员、CAD制图员、材料员等职业资格鉴定5种,可以进行室内装饰设计人员、建筑预算员等14个工种的培训与技能鉴定,每年培训各类人员800人,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占学生总人数95%以上(表3)。 表3近三年学生参加考级、考证情况主 干 课 程 名 称开设课时(其中实习课时)本课程参加何种、何级社会认定近三年参加人数(通过率)1建筑制图70/30AUTO CAD证900人(100%)2建筑施工204/136施工员650人(100%)3建筑测量76/34测量员100人(98%)4建筑工程定额预算98/64预算员200人(100%)5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126/60安全员、质量员500人(100%)6供热通风与空调施工技术136/100水暖工、制冷维修工400人(98%)7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130/64施工员400人(100%)8建筑材料44/14材料员150人(100%)9工程建设质量控制54/24监理员100人(100%)10建筑装饰设计125/48室内设计员120人(100%)合 计 3520人(99%)(三)国际合作与交流学院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三年来我院共选派12人次教师先后到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六个国家交流学习,有7名外籍专家先后到我院任教。2005年起我院与澳大利亚合作办学,规模为每年招生120人。建筑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筑环境设备与控制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通过借鉴德国职教CBE理论,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职教模式。这两个专业被列为我院首批产、学、研结合模式试点专业,2004年12月被确定为我院的品牌专业。(四)校企合作与产教结合我院参加了教育部新世纪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结合培养人才途径与机制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工作。建筑工程、暖通空调、建筑装饰、工程造价专业是我院确立的产学研结合试点专业,通过研究和试点,在专业顾问委员会的参与下,构建了具有产学研结合特征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学院在徐州一建集团、中煤五公司等几十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基地,接受我院大部分学生校外实习实训任务,并为十几家企业定向培养建筑类人才。订单培养学生920人,同时每年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接受我院毕业生,为学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很好的,开创了以高职为龙头,企业为依托,中职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基础,在省教育厅、建设厅领导的指导支持下,成立了以我院为理事长单位的由三十多家中职、高职院校及企事业单位参加的江苏省建筑职教集团为学生提供从中职教育到高职教育、岗位培训、社会服务一体化的服务,为校企合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五)实验实习与实训管理学院实行两级管理,学院设院级实验实训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实习实训制度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室整体规划及考核等,建立了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范等教学文件35项,完善了规章制度,保证实习实训基地的运行。学院对外设立产学结合领导小组,负责协调产学研及对外技术服务工作。实现了产学结合,校企双赢的结果。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建设报等国内有影响的媒体对我院的产学研结合方面的经验作了报道。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对江苏省建筑职教集团的成立作了专题报道,宁波高专、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等几十家高等院校到我院参观学习,并对我院的实习实训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六)政府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省教育厅重视各高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多次召开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工作会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证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每年投入一亿专项经费用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江苏省教育厅积极支持学院的实习实训室和实习基地建设,每年给我院的财政拨款2500多万元,其中实验实训设备专项费大约60多万元。2004年一次性投资400万用于我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省教育厅重视高校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出台了基础实验室评估方案,我院基础实验室在江苏省组织的基础实验室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七)实训基地资源共享学院“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建有一批校内较高水平的实训中心:具有国家乙级资质建筑设计院、在苏北地区技术水平领先的暖通测试中心、具有对外服务资质的建材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习实训场所,为教师提供了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也为学院面向社会服务工作提供了便利,年均创收600万元。还有多工种的技能小现场,为学生和企业工人提供工种训练。学院利用地处苏鲁豫皖交界的区位优势,与中煤五公司、皖北矿务局和南京三建、南通四建、兖矿集团、大屯煤电公司、枣庄矿务集团等企业定向合作培养土建类人才、短期培训技术人员,近年来共为十几家企业培养、培训各类技术人员2500多人。同时这些企业也成为我院“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约有40多位教师到相关单位挂职。我院教师与淮北矿业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了“石台矿噪声治理”、“预应力多孔板的研制”“苏北地区节能成套设备的研究”等十几项横向课题,横向课题经费268万元,为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与近40家企业签定协议使其成为我院校外挂牌的实习实训和学生就业的基地。2005年,在江苏省教育厅的指导下,以我院为理事长单位,由涟水职教中心等三十多家中职、高职院校和徐州一建等建筑类企业参加的江苏省建筑职教集团已成立,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从机制上保证了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这为实现资源共享提供了新的平台,中国教育报、新华日报、江苏省电视台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八)示范作用全国各省市200多家企事业单位,许多是重点和国家骨干企业接受了我院的毕业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05年6月底我院土建类毕业生就业率达100%,这些毕业生在现场“能干、肯干、实干”,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建筑类企业中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都是我院毕业的学生,他们为地方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院为企业培训建筑类人才每年达800人,并为40多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了横向合作与技术服务,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我院建筑类实验室建设依其规模大、系统性强、职教特色鲜明,在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南通职业大学、宁波高专等十几家高职院校先后到我院参观学习产学研结合及土建类实训基地建设管理经验。三、建筑技术实训基地规划建设思路(一)规划建设依据(1)教育部等七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工作的意见(3)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2004年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专项补助经费指标的通知(4)教育部财政部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5)教育部、建设部建筑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6)建筑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培训方案及相关课程标准(二)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的精神,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与挖潜相结合、特色与共享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技术与文化相结合、近期与未来相结合的“六结合”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实训内容技术含量不高等问题,使实训设备的配置与建筑企业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不仅为本院提供实习、实训,并能够面向市场开展培训和技术服务,力争经过两年的努力,建设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产学研相结合的省内一流、国内知名、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实训基地。(三)规划建设的思路(1)调查研究组织建筑技术实训基地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及各系分管实验室建设的副主任到宁波工程学院、长春工程学院、平顶山工程学院、南京职教中心及河海大学、浙江大学等院校调研,了解当前我国土建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形成研究报告,高起点的规划建筑技术实训基地。(2)方案论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门力量,在明确指导思想、建设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案设计,提交专家组论证,由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批准后上报省教育厅。(3)组织建设阶段方案批准后,组织实施,2005年9月完成实训基地第一期工程(设备投资818万元),主要任务是:调整现有实验、实训设施布局。使其符合规划建设方案的要求,更有利于开展技能训练、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在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增加仪器设备,同时建成技术展示中心和技能训练中心,完成818万元设备投资任务。2006年9月在新校区建成25310m2实训大楼,完成实训基地第二期工程(设备投资628.9万元)。 四、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系统构成及功能定位(一)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系统构成技术展示 -基本操作技能训练专业技术训练技术开发与服务 (二)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功能定位1、本地区职业院校(特别是江苏建筑职教集团内的院校)的实践教学基地2、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建筑企业职工培训基地3、建筑技术职业技能训练考核鉴定基地4、建筑技术开发应用与推广基地五、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组成(表4): 表4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组成表实训中心名称实训室名称设备价值(万元)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设备第一期投资第二期投资建筑技术展示中心岩土标本展示室6.076.6 1000材料展示室6.0 20 构造展示室9.0 40 技术工艺展示室 操作技能训练中心钢筋工摸板工测量工砌筑工实训室69.0116.390.61800木工瓦工抹灰工油漆工实训室2.0电工焊工管工钣金工实训室5.0空调工制冷工实训室15.0基础力学实验中心原力学实验室热力学实验室流体力学实验室60.58 建筑工程实训中心建材检测实训室120.5 232.451800基础工程实训室50.043.35 300砌体工程实训室2.020.9 300钢结构实训室 60.92700混凝土工程实训室5.053.360400供热工程实训中心 19.7 600空调工程实训中心空调设备安装实训室5.6027.51 360空调自控与检测实训室60.0制冷工程实训中心制冷设备安装实训室5.046 450制冷循环性能实训室56.0给排水工程实训中心消火栓灭火实训室 50.5 580建筑给排水实训室 自动喷淋实训室 安装实训室 建筑智能化实训中心综合布线实训室12.065.525420楼宇自控实训室 电梯安装检测实训室 建筑安保系统实训室 装饰工程实训中心装饰工艺实训室 24 150古建工程实训中心古建工艺实训室 88.69 180工程管理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室20.060 200投标模拟实训室 25.7 280开标模拟实训室40.0评标模拟实训室 建筑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1001500合 计549.5818628.913020六、学院对建设的保障机制(一)组织保障1、成立建筑技术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确定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教育厅文件下达后,我院高度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主管教学副院长、后勤副院长为副组长,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审计处和相关专业系(部)人员参与的领导小组,并同时成立了专家组,专家组组长由教学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担任,专家组成员均由相关专业的教授组成,并任命高教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为技术负责人。各相关专业系(部)都成立了分专业的工作小组。建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内部定期汇报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建设领导小组成员的主体作用和各自优势。定期召开协调会,检查工作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解决问题的对策。 2、建立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管理机构成立院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管理机构:建筑技术实训中心,实训中心主任由教学副院长兼任,由学院直接领导。实训中心下设培训部、实训部、技术服务部和校企合作办公室。培训部:负责建筑企业职工就业和再就业技能培训,负责技能考核和鉴定。实训部:负责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