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_第1页
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_第2页
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_第3页
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心理学的人格是指人的个性,大多数人存在这样那样心理问题,如何清楚认识;如何心理保健;如何自我调适;1、科学认识心理健康2、常见心理问题识别与处理3、心理自我调适。提到心理健康问题,在座的各位都不陌生,媒体上经常出现、经常有人提到这个问题。但是什么是健康、心理健康的标准。并不一定大家都知道。从什么是健康谈起,我们认为没器质性病变,就说健康。我们大家也参加过体检。对心理健康从来都不涉及,但时代进步,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新发展健康是生理与心理有机结合。世界卫生组织、最新定义,健康是生理、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我们不难看出三层含义1、心理、2生理、3、对社会适应良好状态;由此可见心理健康已经成为心理心理健康不可分割部分、已成为共识。在我国来看有三件事1、参军入伍已设有心理健康检查,现在已经开展。别的什么都合格,心理测试不过关,也要淘汰。2、心理咨询工作已经成为专门职业成为一个行业了,在鸡西就有几家,鸡西心理协会会员就400多人。3、中央电视台长期开办栏目心理访谈绝大多数人关注这个栏目,说明大家对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视的。我说三件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当今人们对心理健康意识和心理保健理念已经上升了新的高度,上升了可操作的能够付诸实施阶段,不是过去想想,嘴里说说而已,这是健康的一个新理念,刚才我们讲到心理健康很重要,是健康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是什么样才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有没有标准,关于这个标准目前学术界没有定论,但是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可以从下面七个方面加以考察,这是学术界基本上有了统一认识的;1、智力是否正常。智力是一个人认识、表达、操作能力、综合情况;正常智力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果一个人他缺乏基本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能力,他要保持心理健康那是很难的,智力我们怎么样才能看的出来呢?正常与否呢?很简单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法和测量法来确定,观察法是我们在正常的生活中观察一个人言行举止,跟别的人是不是差不多、如果差的很远,我们就有可能把他带到心理咨询机构做一下专项心理测查,通过心理测验。我们通过心理测验分数来判断他的心理是否正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智商搞和智商低的人,心理问题多一些,为什么呢?因为智商低的人,无法与正常人那样表达,那样思考。高为什么呢?他们往往不按正常人那样出牌、他们想的很多、很深、一旦想偏了,心理问题也就来了。智商141是满分 我朋友家的一个孩子 ,他学习非常好,考试的时候找不到考场,虽然他很聪明但是他的个性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行为怪癖,表情严肃,满脸阶级斗争,由此可见一个人智商太低了影响健康,但高了不一定就心理健康。2、情绪是否稳定,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虽然我们每个人,都难免有情绪上的起伏和波动,但是不同的人起伏的波动强度和波动时间是完全不一样的比方说,同样面临着、竞聘科级干部失败,同样面临恋爱失败,大家都很伤心、很痛苦,用现在流行词来讲很郁闷。但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恢复快,负面影响小。相反心理上存在比较严重障碍人,恢复慢、负面影响大、甚至个别还会做出过激举动自残、自杀、毁物、伤人等等。3、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人际关系被人称之为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它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一般来说,心理健康的人容易与人相处、他的人际关系比较融洽。反过来,心理有障碍的人,他也一心想跟人处好关系。但是由于受到自身心理因素影响和干扰,他无法跟人处好关系,这是第三个标准。4、自我意识是否正确。什么是自我意识呢,就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自己周围的事和人的关系的认识,有的人对自己的认识比较客观比较清楚,对周围的人和事也看的比较清楚,所以他的言行举止得当、处事也很得当,而有的人就表现的不太好。举例,有一个新同志,他有一天拍着他们的科长肩膀,很亲热的说科长好好干,组织上是不会亏待你的,这个没错,但科长听起来,心里就觉得别扭,为什么啊,这位同志对自己身份的认识上有问题。一般来说这是上级对下级说的,反过来,那就不合适了。5、能否适应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又一重要指标,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融入到社会中去,热爱生活,关系他人,热爱集体、接纳社会,反过来有的人喜欢怨天尤人、言行举止与社会的发展格格不入,这就要引起注意了。6、个性是否良好。个性它的核心就是一个人的性格,个性好的人,亲和力强,态度积极,容易相处,反过来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有这么一种情况,有的人聪明能干、业务能力非常高、但是就是喜欢我行我素,喜欢埋怨指责他人,更听不进人间的意见。象这样的人人际关系能好吗,他的能力能得到充分发挥吗。肯定打折扣,这就是一个人的个性问题。7、行为特征是否符合年龄特征。不同的年龄阶段,他的心理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比方说,小孩子耍娇,大人觉得他很可爱,很正常,如果一个成年人耍娇,就不可爱了,也不正常了。比方说,夫妻两单独耍娇那也是正常。以上是七个一般标准,其实心理健康方面知识很广,内容也很丰富。很难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去衡量它,所以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要照搬照抄;更不要随便给自己他人,戴上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帽子,其实啊,如果我们把纯心理健康比成白色的话比精神病状态比成黑色的话,那么心理健康状态,真正处于白色和黑色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人心理健康是灰色状态,只是智商颜色深浅不同罢了。下面我们说说常见的心理问题,人的心理问题是非常复杂,可以说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心理问题表现光怪陆离,说一下常见三种问题1、人际关系问题,人活在世上难免就要与人交往,与人交往就会产生人际关系,但是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竞争加剧,压力增加,传统的人际关系理念和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有的人一时适应不过来;说现在的人啊,关系难处了,人情越来越冷淡了,朋友难交了 ,哪像我们当年了,那么纯洁了,越来越功利了,无事不登三宝殿,登门必有有事相求,难怪有人是这么感叹,现在客厅越来越大了,但客人是越来少了,有这种体会吧;或多或少有这方面体会,这确实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人际关系的新变化。但是不同的人,他的心理感受和自我调节能力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喜欢埋怨人心不古啊,世风日下。对人际关系,失去了信心,把自己封闭起来,不再与人来往人际关系越来越糟。而有的人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积极的认同自己和接纳他人,融入社会中去,与别人和睦相处。前面已经说了人际关系是否和谐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与否晴雨表。心理上有问题人往往不能与人很好相处。比如有的人,他一心想跟人处好关系,甚至读了很多交往技巧啊多少招啊,但是一遇到现实情况,还是老样子.还有的人跟一般朋友关系较好,跟那些经常接触的同学、同事还有自己的下级、同事处得好,但是跟领导处不好;也有相反的跟领导关系好,跟下级同事合不来的,有的跟同性交往的来,跟异性就不行,当然也有相反的。这一系列人际关系障碍,都与他们错误观念和不良个性以及不好的交往方式,有直接的关系。下面说一下一些专业人士的看法。1、悦纳自己、不求全责备,愉快地接受自己,包括自己的缺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为什么呢?平时我们注意到,在现实社会中,只有愉快接受自己的人,才能悦纳他人,只有宽容自己的人,才能真正谅解他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受朋友欢迎的人,反过来,有的人对自己很苛求,下意识的苛求于人,他自己活得累还不算,他还想一厢情愿的让朋友也跟他一样累,所以唯恐,避而不及啊。所以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善待自己。2、理顺关系、知足常乐人际关系是有层次之分的,有亲密关系,也有一般关系,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就是有人,他人际关系缺乏理念,经常用好朋友的标准,去衡量一般的朋友。我对朋友那么好,朋友为什么对我那么淡呢。有人说“得一朋友足矣”普通朋友保持一个适度距离,不要太远,也不能太近,这样往往保持更长久、更和谐,所以,学会知足 ,总是想的更密切的关系,密切到3、换位思考、善解人意人际关系的核心在于沟通,沟通的好关系就会顺,我说了换位思考,体验对方的想法,理解对方。能够支持对方,为对方着想。当我们遇到矛盾和纠纷时候,如果我是他,我会怎没想呢、怎么做呢。这么一想,很多问题,相互也就理解了,关系也就融洽了。但是有的人可能会问,换位很好,但是一碰到实际问题,为什么我做不到呢。原因是这样的,换位思考不仅是方法而且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和训练,变成自己的一个行为习惯,变成自己的思维习惯。久而久之就变得善解人意了啊。4、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人与人之间交往最讲究的是轻松愉快、自然也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长久、但是朋友之间相处难免相互帮忙,我有什么困难你帮我,你有什么困难,我帮你。在帮忙的过程中,往往特别容易产生矛盾。以前也听说过,有的人朋友管他借钱,他没有去找别人借,帮朋友。到时候还不上了。弄大家都不开心,里外不是人了二、心理障碍问题1、比心理问题稍稍严重一点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管它叫心理障碍。可能大家已经看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竞争是非常激烈的,人们承受着巨大心理压力。教育、医疗、住房问题,让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都承受到巨大心理压力。打个比方篮球打气打多了要爆炸的。现在孩子升学;年轻人面临就业、成家。中年人事业与家庭的压力,在事业上是承上启下,业务骨干,肩上担子很重、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朋友妻子。老年人,身体健康压力,惦念子女的情况、这些压力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有时经常能听说平时是乐观向上的,近来一段时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悲观失望、郁郁寡欢,觉得自己好无用、无助、甚至有轻生念头,心理学上叫抑郁。现在抑郁有低龄化倾向。天津一项调查表明8-15岁中小学生15%有抑郁心际。中国现在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2分钟有一人自杀身亡。一上午就有20个人自杀。另外还有15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一部分人都是有比较严重的抑郁症。现在有人把抑郁比喻是成功人士的头号精神杀手。偏爱那些成功人士、成功人士比普通人承受了更大责任。很多名人张国荣是典型抑郁症;崔永元服药2年。2、另外一种现象,紧张、不安、敏感、易怒、来回走动、烦躁、甚至奔跑喊叫,吃不香、睡不安,心理学上叫它焦虑。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因为什么,让我给大家讲课,面对众多同事,坐在讲台上。从来没有经过这样的场面。没办法,就得自我调适,但是还是有一点焦虑。人们经常说人有病不是病死的,而是吓死的。3、还有一种现象,有的人身体正常或者基本正常,确是老怀疑自己有病,头痛就认为有脑瘤,胃病就以为得了胃癌;老去看医生,医生说没有病,这种情况叫疑病症(属于神经病的一种)神经病有自制力,在神经内科可以看。精神病不承认自己有病,主动看病是神经症,被别人强行送走的是精神病、精神病有些是间歇的,还有一种现象,明明知道某些想法和动作是多余的但是抑制不住的,就是想那个问题,或者是冒出来了,无法自控,动作明明没有什么意思、洁癖、见到数字就想含义,数楼梯、反复洗手、有的地方皮都洗掉了。出门的时候怀疑门没关好,煤气罐没关好,回去再推一下,再拧一下。上了街还是觉得不踏实、打电话再去问问,这种强迫症状很普遍。得病的人都是好人,个性过分最求完美、按部就班的,高标准、严要求,做事谨小慎微的,特别害怕出错的、都是好人得的、往往是智商高的、智商低的得不了,上班不会迟到的。如果你看到他迟到了,那他的病就快好了。还有一种陌生现象,害怕与陌生交往,有的害怕高楼大厦,害怕空旷广场,害怕得某种病、害怕某种动物、害怕尖锐的东西、甚至害怕羽毛。还有一种神经衰弱大脑神经有兴奋功能和抑制功能,兴奋功能就象弹簧把它拉起来;抑制功能就是能收回去,它就是抑制功能好,但是一个弹簧把它拉的长长的好几天不放回去,再松开、松不回去了。说明有的人用脑不懂科学、不懂劳逸结合;或者说他,放松不了。长期紧张劳动,导致抑制功能损害,该兴奋的时候兴奋不起来,该抑制的时候抑制不住了,这就是神经衰弱。具体表现:1、睡眠障碍、浅睡多梦、早醒、入睡困难、敏感易怒、有一点声音就睡不着,睡不好就吃不香,其他身体功能也跟着下降。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比一般心理问题严重。早发现、早治疗。严重的是要吃药的 时间有的要长一点,有的几个月,甚至几年。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孩子到12-13岁,不跟父母说话,或者说话很少。3、心理自我调适心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绝大多数经历过或多或少经历过,但看心理医生是少数原因,不懂是心理问题、不知道上哪里去看、怕别人笑话,还有一种经过自我调适,恢复健康了。比如我们面临了一个重大事件。在没有结束没有见分晓的时候,往往我们比较紧张,比较焦虑。我注意到我原来的睡眠非常好,但我接受讲课的任务时候,睡眠缩短了一小时,但我相信,这个压力源解除,立马恢复原状,这个压力源消失了,自然缓解。工作失误、情感波折。开始要死要活的,经过朋友开导,自己调节一下。出去旅游,过一段时间没事了,基本恢复了,一般心理问题经过自我调适完全可以恢复的。介绍几种简单方法1、树立目标、心理疾病表明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人说怎么讲的这么正统。我们的精神世界大厦。大厦的顶梁柱就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调节一个人心理调节器,你真是有理想、信念的时候,你的所有心理问题就都解决了。所以树立目标,对一个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给自己不同阶段树立不同目标。合适目标,跳跳能够的着,努力一把就能实现。把大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每一天都能体现成功的感觉。我很无聊是因为无目标、无所事事、虚度光阴、无事可做,整天忙的够呛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