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ngth of stay(day)Employment income derived from ChinaEmployment income derived outside ChinaPay from or borne by ChinaPay from overseasPay from China Pay from overseasT90(183)Taxable Tax-freeNon-taxableNon-taxable90(183)T365TaxableTaxableNon-taxableNon-taxable365T5365TaxableTaxableTaxableTax-freeT5365TaxableTaxableTaxableTaxable来源地支付地一、所得来源地判定的基本原则(标准)(一)任职、受雇或者提供劳务的所得来源地因任职、受雇和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以任职、受雇或者提供劳务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即工资、薪金所得和劳务报酬所得以提供劳务活动的地点为所得来源地。Jone是美国公民,由其美国任职公司派到中国境内的分支机构提供技术指导,在中国境内工作的时间为85天(180天)。在中国提供技术指导期间,美国总公司每月向John支付工资3000美元,中国分支机构每月向John支付工资人民币20000元。根据规定,在华期间John取得的由中国境外(3000美元)和境内支付(20000元)的都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来源地是中国。王先生是中国公民,2014年度由中国总公司派往美国分公司工作,每月总公司支付工资4000元,美国分公司支付工资4000美元。这两项所得均的来源地均为美国。John是美国公民,2013年1月1日均在中国境内工作,由其美国任职单位派往中国分公司提供劳务。在中国提供技术指导期间,美国总公司每月向John支付工资3000美元,中国分支机构每月向John支付工资人民币20000元。美国公民John在美国某公司任职,2013年1月1日来到中国,在某外商投资企业兼任一般职务,2014年3月31日与外商投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离境。其中2013年8月曾经回国休假三周,2014年5月来到中国旅游10天。在此期间,美国公司每月支付工资10000元,中国公司支付工资8000元,请问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哪些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2013年1月1日到2014年3月31日期间,属于在我国境内兼职的,因此其8月在境外的公休假日,也属于在境内的工作期间,因此,每月18000元均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其中10000元为境外支付部分,8000元属于境内支付。对于2014年4-5月,属于在境外任职,包括其来中国旅游的时间,均属于在境外工作期间,因此其所得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二)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得来源地生产、经营所得,以从事生产、经营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三)出租财产的所得来源地出租财产取得的所得,以被出租财产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四)财产转让的所得来源地转让房屋、建筑物等不动产取得的所得,以被转让不动产的坐落地为所得来源地;转让动产取得的所得,以转让地为所得来源地。(五)特许权的所得来源地提供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以该项特许权的使用地为所得来源地。(六)利息、股息、红利的所得来源地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使用资金并支付利息或者分配股息、红利的公司、企业、经济组织或者个人的所在地为所得来源地。(七)得奖、中奖、中彩的所得来源地得奖、中奖、中彩所得,以所得的产生地为所得来源地。二、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的判定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内,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转让中国境内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三、来源于中国境外所得税的判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境外所得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8126号)第四条明确: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外,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一)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二)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三)转让中国境外的建筑物、土地使用权等财产或者在中国境外转让其他财产取得的所得;(四)许可各种特许权在中国境外使用而取得的所得;(五)从中国境外的公司、企业以及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下列所得,不论支付地点是否在中国境外,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1)因任职、受雇、履约等而在中国境外提供劳条取得的所得。”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中对工资薪金的境内所得又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根据实施条例第五条第(一)项的规定,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工资薪金所得应为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即: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外工作期间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由中国境内还是境外企业或个人雇主支付的,均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此处,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纳税人个人在境外,在此期间取得的所得就称之为来源于境外的所得,而是在境外工作的期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国税函发1995125号)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中所说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中任职(包括兼职,下同)、受雇的个人,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应包括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在境内、外享受的公休假日、个人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其在境外营业机构中任职并在境外履行该项职务或在境外营业场所中提供劳务的期间,包括该期间的公休假日,为在中国境外的工作期间。税务机关在核实个人申报的境外工作期间时,可要求纳税人提供派遣单位出具的其在境外营业机构任职的证明,或者企业在境外设有营业场所的项目合同书及派往该营业场所工作的证明。不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中任职、受雇的个人受派来华工作,其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应包括来华工作期间在中国境内所享受的公休假日。”也就是说,对于纳税人而言,第一种情况是在境内任职或者是兼职的,那么其在中国境内的工作期间不仅包括该个人实际在中国境内的期间,还包括在中国境外享受的公休假日、个人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因此,对于在境内任职或者兼职的个人,我们所参考的主要还是其签订的合同,而不是出入境的时间。第二种情况是不在境内任职或兼职,而仅仅是由国外派遣过来,那么其本人实际在我国境内的时间为其工作期间,也就是说仅包括在中国境内享受的公休假日,而不包括在境外的公休假日、个人休假日以及接受培训的天数。因此,在判断时,我们更多的是参考其出入境的时间。【例题1】美国公民John在美国某公司任职,2012年1月1日来到中国,在某外商投资企业兼任一般职务,2013年3月31日与外商投资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离境。其中2012年8月曾经回国休假三周,2013年5月来到中国旅游10天。在此期间,美国公司每月支付工资10000元,中国公司支付工资8000元,请问2012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哪些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解析】2012年1月1日到2013年3月31日期间,属于在我国境内兼职的,因此其8月在境外的公休假日,也属于在境内的工作期间,因此,每月18000元均属于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其中10000元为境外支付部分,8000元属于境内支付。对于2013年4-5月,属于在境外任职,包括其来中国旅游的时间,均属于在境外工作期间,因此其所得均为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特殊情况:机构与常设机构同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纳税义务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4148号)中还规定:“凡是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属于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企业所得税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企业所得税的,在该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任职、受雇的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会计账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由其任职的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支付。”一、机构关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9号)中规定:“非居民企业(以下统称“派遣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如果派遣企业对被派遣人员工作结果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和风险,通常考核评估被派遣人员的工作业绩,应视为派遣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提供劳务。”同时,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外国承包商派雇员来中国从事承包作业的工资、薪金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外字198414号)规定:“外国公司在中国承包工程作业,其作业场所应视为在中国设有营业机构。对其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属于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报酬,应当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征收个人所得税,不适用居住时间是否90天的征免税规定。”也就是说,对于派遣企业成为在我国境内设立的机构、场所的情况下,同时企业所得税时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的,那么,其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会计账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由其任职的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支付,也就是作为境内所得境内支付的部分,按照我国税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二、常设机构常设机构是税收协定的常见条款,根据中国国内法规定,非居民企业只要在我国境内有机构场所,就应当按照我国税法计算缴纳相关税款,但是对于该项所得,非居民企业所在国很可能也会予以征税。为了避免双重征税,税收协定的普遍范本均规定了“常设机构”条款。常设机构的概念主要用于确定缔约国一方对缔约国另一方企业利润的征税权,在税收协定中采取“常设机构优先的原则”。因此,关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9号)中进一步规定:“如果派遣企业属于税收协定缔约对方企业,且提供劳务的机构、场所具有相对的固定性和持久性,该机构、场所构成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常设机构。”此外,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活动常设机构判定及利润归属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6694号)中规定:“1、税收协定常设机构条款缔约国一方企业通过雇员或其他人员,在缔约国另一方为同一项目或相关联的项目提供劳务,包括咨询劳务,仅以在任何十二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六个月的为限的规定,具体执行中是指,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仅派其雇员到中国境内为有关项目提供劳务,包括咨询劳务,当这些雇员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时间在任何十二个月中连续或累计超过六个月时,则可判定该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构成常设机构。2、如果项目历经数年,而外国企业的雇员只在某一期间被派来华提供劳务,劳务时间超过六个月,而在项目其他时间内派人来华提供劳务未超过六个月的,仍应判定该外国企业在华构成常设机构。该常设机构是对该外国企业在我国境内为有关项目提供的所有劳务而言,而不是某一期间提供的劳务。”也就是说,在派遣企业属于与中国有税收协定的协定国或地区居民的情况下,如果被判定为在中国境内构成机构、场所,并需要享受协定待遇的,需要根据税收协定执行规定的有关内容和程序,包括根据协定条款具体判定常设机构是否构成,以及进行相应的备案。在构成常设机构的情况下,同时企业所得税时采取核定利润方法计征或没有营业收入而不征收的,那么,其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不论是否在中国境内企业、机构会计账簿中有记载,均应视为由其任职的中国境内企业、机构支付,也就是作为境内所得境内支付的部分,按照我国税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需要提醒的是:在判断派遣企业对派遣人员的工作结果是否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和风险,是否通常考核评估被派遣人员的工作业绩,还要结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接收劳务的境内企业(以下统称“接收企业”)向派遣企业支付管理费、服务费性质的款项; (二)接收企业向派遣企业支付的款项金额超出派遣企业代垫、代付被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社会保险费及其他费用;(三)派遣企业并未将接收企业支付的相关费用全部发放给被派遣人员,而是保留了一定数额的款项;(四)派遣企业负担的被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未全额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五)派遣企业确定被派遣人员的数量、任职资格、薪酬标准及其在中国境内的工作地点。也就是说,对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境内提供劳务从两个角度明确了构成机构、场所的判定要素,一是根据被派遣企业人员的工作结果责任和风险由谁承担,来判定派遣人员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与派遣企业还是与境内企业有实质联系;这是基本判定因素,与构成常设机构的判定具有原则和逻辑上的一致性,二是列举五个方面的参考因素,主要从费用支付相关的情况,考察派遣企业是否通过收取费用取得来源于中国所得,以支持第一层次的判断。 这五个方面的因素,大部分属于并列的情形,也就是说,一般而言,只要符合其中之一,加上前面的定性条件,就可以判定构成机构、场所和常设机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已经全额在中国缴纳个人所得税,即使派遣企业负担其中的全部或部分费用,由于不存在派遣企业负担工资、薪金或通过派遣行为取得所得的情况,因此规定此种情形不作为判断构成机构、场所的因素。三、例外规定关于非居民企业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征收企业所得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9号)规定了例外情况:“如果派遣企业仅为在接收企业行使股东权利、保障其合法股东权益而派遣人员在中国境内提供劳务的,包括被派遣人员为派遣企业提供对接收企业投资的有关建议、代表派遣企业参加接收企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议等活动,均不因该活动在接收企业营业场所进行而认定为派遣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或常设机构。”【例题2】甲国(与我国有税收协定)A集团公司和中国境内B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咨询服务合同,服务期限为2012年10月-2014年9月,为期两年,在2012年12月-2013年11月期间,有部分雇员在我国境内累计超过6个月,其余期间均未达到六个月,所有员工的工资均由A集团公司支付,同时,该项目由于收入是直接汇给总公司,因此无营业收入,所以未在我国缴纳企业所得税,请问这些员工是否需在我国缴纳个人所得税?【解析】由于有雇员在任何十二个月中(2012年12月-2013年11月)连续或累计超过六个月,而不论其他时间内派人来华提供劳务是否超过六个月的,均应将该项目视为在我国设立了常设机构,同时,由于该常设机构无营业收入而未缴纳企业所得税,因此,该部分雇员的工资、薪金所得不论其会计账簿中是否有记载,均应视为是由该机构予以支付的。所以,这些在我国境内工作期间取得的收入都是作为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并且是境内支付的部分,应按税法规定在我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股息、红利:是指个人拥有股权取得的公司、企业派息分红。股息:按照一定的比率派发的每股息金。红利:根据公司、企业应分配的,超过股息部分的利润,按股派发的红股,称为红利。转增股:是指上市公司将公司的资本公积金转化为股本的形式赠送给股东的一种分配方式。送红股:是指上市公司给股东分配利润的形式,是用上市公司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以股权的方式赠送给股东。派现:即现金股利,是股份公司以货币形式发放给股东的股息。三.送股和转增股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对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这点大家都很明白,在这就不详细说了!送股和转增股是否计征个人所得税呢?相信这点大家都很疑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份制企业转增股本和派发红股征免个人所得税的通知(国税发1997198号)的规定:(1)股份制企业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不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转增股本数额,不作为个人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但是,在随后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原城市信用社在转制为城市合作银行过程中个人股增值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批复(国税函1998289号)进行了相应的补充说明,国税发1997198号文件中所说的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不需征税,专指股份制企业股票溢价发行收入形成的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不作为应税所得,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与此不相符合的其他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应当依法征收个人所得税,包括企业接受捐赠、拨款转入、外币资本折算差额、资产评估增值等形成资本公积金转增个人股本要征收个人所得税。(2)股份制企业用盈余公积金派发红股属于股息、红利性质的分配,对个人取得的红股数额,应作为个人所得征税。可能看完了上述规定,读者还是不明白:我没拿到现钱,为什么要征我的个人所得税?对此笔者是这么理解的,未分配利润或者盈余公积转增注册资本,实际上是该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者盈余公积向股东分配了股息、红利,股东再以分得的股息、红利增加注册资本。因此,送股也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第十一条规定:股份制企业在分配股息、红利时,以股票形式向股东个人支付应得的股息、红利(即派发红股),应以派发红股的股票票面金额为收入额,按利息、股息、红利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面值一般为1元/股。四.股息红利如何计税:自2013年1月1日起,我国实施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1)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含1个月)的,其股息红利所得全额计入应纳税所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校园保安培训及全面绩效管理系统服务合同
- 2025年互联网时代企业员工创新创业支持合同
- 水处理总包合同
- 2025年城市绿化工程运输合同:园林植物及苗木专业运输保障协议
- 2025年数字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服务及数据安全保障合同
- 2025年绿色社区安防监控系统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校园食堂油烟净化系统升级改造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环保设施运营维护与管理服务合同
- 2025年环保设备制造企业操作工岗位劳动合同书
- 2025年10KV变电站升级改造工程及配套设施维护管理合同
- 口腔门诊运营管理实务
- 2024年湖南省古丈县卫生局公开招聘试题带答案
- 毛巾关键工序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年中国电动船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5安徽龙亢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招聘2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析集合
- 国企职称评聘管理制度
- T/CNCA 048-2023矿用防爆永磁同步伺服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 安装家具合同协议书范本
- 月饼代销合同协议书
- 购买肉牛合同协议书
- 移动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5-201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