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入门-葡萄酒小常识.doc_第1页
葡萄酒入门-葡萄酒小常识.doc_第2页
葡萄酒入门-葡萄酒小常识.doc_第3页
葡萄酒入门-葡萄酒小常识.doc_第4页
葡萄酒入门-葡萄酒小常识.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葡萄酒入门:初学者如何挑选适合的红酒时间:2011-09-27 13:55 来源:winehi 类目:基础入门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越来越红火了,越来越多人对葡萄酒有了新的好奇感,无论是为了增长知识,还是为了保健、送礼或美容的目的去认识葡萄酒,葡萄酒的确是一门学问,小小一瓶酒包含了大量的知识。我也听说过,很多东西,往往是第一次接触的印象不好,就再不愿意尝试了。比如开始喝葡萄酒时,单宁重的酒会让很多不习惯喝酒的人觉得葡萄酒不好喝,以至于错过了学会欣赏葡萄酒后所能获得的美妙享受那么,从现在开始,就让我带着大家,一步一步地开始来了解葡萄酒及其背后的故事吧。我希望无论是知,还是喝,大家都可以慢慢地寻找到葡萄酒的乐趣。首先就让我们从入门开始,之后我也会推荐几款相应的入门酒。葡萄酒是西方文化,越有机会和西方文化接触就会越容易了解葡萄酒。为什么葡萄酒有意思呢?其实,除了酒精让人兴奋和愉快之外,与葡萄酒相关的很多知识也非常有趣:比如地理(葡萄酒产区)、气候(天气与种植葡萄的关系)、历史(葡萄酒和宗教文化的关系)、农业(不同葡萄品种)、生活学(品酒时的氛围、嗅觉、味觉、视觉)、化学(酿酒方式)、物理学(开瓶器的原理) 等等都会涉及到,可谓是一门综合实用的学科。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呢?培养了解西方文化的兴趣还记得您第一次与葡萄酒亲密接触的那一刻吗?我记得第一次接触葡萄酒是在爸爸宴请宾客的时候,可惜那时候还不到能喝葡萄酒的年纪,就记得红色的浆液从一个深色的瓶子里倒出,在水晶杯里闪耀着温纯的深红色,每位宾客在喝了一口之后,就纷纷交流起自己对葡萄酒的感受,气氛非常好。我并不是说读了这篇文章后马上就要去买一瓶葡萄酒回家喝,在我工作中,每次进行礼仪培训时,我都会讲到葡萄酒,因为现在大家很多时候因工作关系,都会接触到葡萄酒。很多学生都很感兴趣,都问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发展这兴趣。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先了解西方文化,我们对西方文化的持续兴趣肯定会带动我们想要了解葡萄酒的兴趣,而对葡萄酒的兴趣也因为了解了更多的西方文化而变得更具体。新世界葡萄酒 VS 旧世界葡萄酒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到过新世界葡萄酒和旧世界葡萄酒,那么什么是“新世界”?什么是“旧世界”呢?旧世界葡萄酒广泛的说,就是欧洲的葡萄酒,而新世界葡萄酒则包括南非、美国、新西兰、澳洲、智利、阿根廷、中国等国家出产的葡萄酒。给入门级爱好者的建议:用新世界葡萄酒打开门给入门级爱好者的建议:用新世界葡萄酒打开门我一般在国内会推荐新世界葡萄酒,原因:1) 因为新世界国家出产的葡萄酒大部分标签都是以英语来表达,大部分在国内读过书的爱好者都有英语基础,为了帮助大家入门,选择新世界的比较方便大部分人理解;而旧世界葡萄酒的酒标采用的都是其本国的语言来表达,会法语、西班牙语、德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的朋友们会有优势,但估计是少数;2) 因为新世界的酒标都会清楚地列出消费者需要了解的最重要信息,比如葡萄品种、原产国、酒庄及年份等;而旧世界葡萄酒产地很有可能因为法律规定不能人工浇水、需要用指定葡萄品种或者不能在标签上列出葡萄品种等等法律条文的限制让入门级爱好者难以接近;而且无论是酒庄网站、推广本册、标签吸引力设计、酒庄参观区域的趣味性方面,新世界往往都会比旧世界强;3) 因为新世界的气候比旧世界稳定,阳光比较充足,所以不同年份都不会有很大的差别;4) 因为新世界葡萄酒入口味道也比较简单,没有太多层次的复杂性,容易享受。酒标的历史和文化葡萄酒标签是在19世纪发明的,旧时代的酒瓶是没有任何说明的,而是通过木桶的标志来分辨的。如今,酒瓶标签则是每一瓶葡萄酒的身份,也是带给消费者关于产品的重要信息。 大部分酒庄不会花很多资源和精力去特别设计漂亮的标签,但某些著名的酒庄会邀请世界著名的画家来设计他们的标签,收藏价值极其高,如Baron Philippe de Rothschild酒庄就请过毕加索设计自己酒庄的葡萄酒标签。如果会读酒标,那么关于这瓶酒的许多细节便一目了然。下次去超市或葡萄酒专卖店不需要着急买酒,而是慢慢地读一读酒标,因这是给消费者关于葡萄酒的第一信息。不过,单看葡萄酒标签不能判断酒的质量,但越详细的标签介绍可以带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信息。有人会问,现在的进口葡萄酒背面不都有中文标贴嘛,学习酒标有必要吗?虽然中国规定每一款进口葡萄酒必须贴有中文标贴,这只不过是进口程序的一个非关税障碍,中文信息除了原产国、产地及生产商值得了解之外,其他都是政策法规的海关规定。几乎没有酒商会花精力把该酒的背景知识完全翻译过来,而且其蕴含的文化内涵也是翻译表达不出来的,所以最好不要依赖中文标贴。而且,根据不同生产国家的法律规定,标签可以表达不同的信息,这也是我所说的西方文化。关于年份酒标上的年份是指用于酿造这瓶酒所用葡萄的采收年份。很多学生曾经问我,某某年份葡萄酒是否很好?大部分在超市买的葡萄酒其实不需要注重年份,因它们都是适合Ready to drink 的葡萄酒,并不适合陈年的。新世界葡萄酒因为气候往往比欧洲好,所以大部分来自新世界的葡萄酒年份大多数都有保证,而且新世界葡萄酒可以说比较创新并在栽种方面没有那么多法律规定需要根据。如果是旧世界葡萄酒(则欧洲葡萄酒),年份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旧世界法律规定栽种酿酒葡萄时不能人工浇水,完全要靠上天的雨水灌溉,所以每年的气候在不同的地区都会极大的影响酒的味道和质量;适合陈年的葡萄酒一般会比较昂贵,销售渠道也不会在超市里。如果我们购买陈年的昂贵葡萄酒,第一考虑的必须是年份。但某些葡萄酒,如气泡酒或香槟是不会列出年份的,因一般气泡酒或香槟的酿酒方式是把不同年份的酒混合酿成的。如果气泡酒或香槟的标签真的有列出来年份,则代表这个气泡酒或香槟只用了那一年份的葡萄来发酵,所以质量也要比一般的气泡酒或香槟更好,价格也可以翻倍。关于名字葡萄酒的名字一般在酒标上用最大的自豪醒目地写出来,通常是酒庄的名称、特赋名字或是注册商标,有时候也会分几行都写出来,常见的有chateau 这个词,法文代表“城堡”的意思,因为法国很多酒庄都以“XX城堡”命名。关于产区和等级就传统葡萄酒生产地来说,酒标上的产区名称是一项重要的信息。知道是某产区的酒,就大略知道该酒的特色、口味,某些葡萄酒产地的名称几乎等于该酒的名气,比如著名的法国波尔多产区;欧洲葡萄酒标签也会很明显地列出法定级别,而新世界葡萄酒由于没有分级制度,所以不会标出。在欧洲,酒庄的地址或法人也需要在标签上列出,万一有商业纠纷,可以方便处理。这些关于产区和等级的具体内容等葡萄酒爱好者入了门之后再详细了解不迟。关于葡萄品种并不是所有葡萄酒标签上都会标示出葡萄的品种,某些旧世界葡萄酒标签因为法律关系是不需要也不允许标出品种的,新世界的酒标上则较常看到标示品种名称,常见的如Cabernet Sauvignon 赤霞珠、Merlot美洛、Shiraz 西拉等。关于容量和酒精度除了法定级别之外,所有标签都必须标明容量,一般在我们国内销售的进口葡萄酒都是750毫升,但也有些特大的酒瓶可以容入一升半甚至六升的酒。酒精度必须标明,如是葡萄酒,一般可以是7%到15%不等。背贴并非每张酒标都会完整叙述关于这瓶酒的所有信息,有时酒标上只有寥寥数语,更详细的内容要到反面的背贴上去寻找,比如有些国家也规定要列出健康说明,如添加了二氧化硫或蛋制品等的信息。很多酒会添加二氧化硫来避免运输时葡萄酒意外氧化掉。中国进口的葡萄酒则需要在原有的背贴上再贴上中文翻译的标贴。美酒需要搭配美食我并没有说旧世界葡萄酒不好,但至少以上所有的信息都让葡萄酒爱好者明白一个道理:要真正了解旧世界葡萄酒必须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相应的研究。法国葡萄酒在我国目前大概占市场的40%,很多人受历史、文学、电影等各方面渠道的影响也都会认为法国的葡萄酒是最好的,最值得尝试的,因为富含历史并具浓厚的葡萄酒文化,但往往很多人买回来的法国葡萄酒并不觉得好喝,这是为什么呢?西方文化对美食美酒搭配文化有着非常悠久浓厚的研究,什么食物适合配香槟、白葡萄酒、红葡萄酒、甜酒等都有深入的研究,而我们中国因为饮食习惯不一样,中菜并没有美食美酒搭配的文化研究。很多学生跟我反应映法国葡萄酒太涩、太酸,不适合个人口味。旧世界葡萄酒的确会有点涩,有点酸,因为葡萄酒本来就是用来配菜喝的,而不是一口闷的。品尝旧世界的葡萄酒一定要搭配适当的食物,让酸涩的葡萄酒与食物发生接触,产生化学变化而让口味变得更加柔和。普遍说的白葡萄酒配白肉,红葡萄酒配红肉也就是这个道理。 葡萄酒必须有适当的涩味才适合陈年,适当的酸度才会爽口(我们一般不喜欢吃过甜的东西因为会觉得很腻,葡萄酒一样,若没有适当的酸度,葡萄酒也不会爽口)。初次品酒打开葡萄酒,第一个品酒次序就是闻葡萄酒散发的味道。到底有什么香味?水果味?橡木桶培养的味道?还是臭鸡蛋味道?初闻到的味道都可以帮助我们辨别葡萄酒的好坏。葡萄酒需要在适当的温度才能散发出香味。为什么从冰箱拿出来的隔夜饭永远没新鲜饭那么香?而放到微波炉后,隔夜饭又有香味了呢?这就是食物温度的问题,同理,葡萄酒的香味与温度有着密切的关系。葡萄酒太冷,永远不会发出它真正的香味。葡萄酒温度太高,只能闻到酒精的冲鼻味。适当的红葡萄酒应该在16-18度尝试。这是红葡萄酒散发出香味的最佳温度,一杯红葡萄酒拿在手里,摇一摇,然后用我们的嗅觉闻一闻它。若我们感冒,最好不要喝葡萄酒,因我们的嗅觉会失灵,就感觉不到葡萄酒独特的香味了。除了嗅觉,味觉也非常重要。我们舌头是品酒的主要部分,舌尖是感觉甜味的部位,舌两旁是感觉酸的部位,舌尾是感觉苦的部位(葡萄酒永远不会有咸味,感觉到咸味代表葡萄酒是坏的)。 广泛来说,由于喝的时候由我们的舌尖最先接触到,所以新世界葡萄酒带一点甜味更容易入口,也会更容易被初次接触到的葡萄酒的人接受。 值得补充的是,因为气候关系,新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