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中国近代文化基础知识指导 人教版.doc_第1页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文化基础知识指导 人教版.doc_第2页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文化基础知识指导 人教版.doc_第3页
高一历史中国近代文化基础知识指导 人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清朝晚期文化基础知识练习题 【学习指导】 (一)本章应掌握以下重点知识 中国近代思想界的“西学热” 近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新史学和考古成就 “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 民国时期的进步文艺 马克思主义史学与哲学 (二)从近代中国西学热潮形成的背景、内容、影响,认识清朝晚期文化发展的主旋律。 (三)列表分类归纳晚清、民国时期的文化成就。 (四)选择观赏具有代表性的文学、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并从其背景、内容和影响认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检测】 清朝晚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的是:(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洋务派 C早期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在西学热潮中,对传播西学贡献最大的是:( )A梁启超 B严复 C林则徐 D魏源 3最先把牛顿力学三大定律介绍到中国的科学家是:( )A龚振麟 B李善兰 C徐寿 D华蘅芳 4中国第一部介绍西方概率论的著作是:( )A方圆阐幽 B金石识别 C重学 D决疑数学 5“为壮国体,挽利权”,而拒绝外国高薪聘请的科学家是:( )A严复 B徐寿 C华蘅芳 D冯如 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新式学堂的出现 B洋务派派遣留学生C科举制度的废除 D奏定学堂章程的颁行 7下列作品能反映中国近代历史状况的是:( )台湾行 冯将军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黑奴吁天录 官场现形记A B C D 8“诗界革命”和“谴责小说”的共同点是:( )A运用讽刺和夸张的艺术手法 B受欧洲文学观念的影响C抨击帝国主义侵略 D抨击清政府的腐败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下之势,一离一合,一治一乱而已。 王夫之材料二“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三曰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四曰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梁启超新史学 请回答:1 材料一中王夫之的历史观是什么?2 材料二中的:“陈迹”、“事实”与“今务”、“理想”有关系吗?为什么?3 梁启超的新史学观对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三、问答题 试从历史角度分析中国近代前期文化为什么具有新旧交替的强烈爱国主义的特征? 民国时期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1民国时期,限制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 内战频繁 外敌入侵 政府重视不够 自然科学水平落后 A B C D 2现代杂文的开拓者是:( ) A茅盾 D鲁迅 C巴金 D老舍 3,近代后期以泼墨技法著称的画家是:( ) A徐悲鸿 D齐白石 C黄宾虹 D张大干 4下列名曲中属于聂耳创作的有:( ) 在太行山上 生产大合唱 游击队歌 毕业歌 (开路先锋) 义勇军进行曲 A B C D 5中国近代较早提出全面教育的著名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徐特立 D华罗庚 6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革命文艺的根本方向问题是:( ) A首先为抗刚艮务 B首先为统一战线服务 C首先为工农兵服务 D首先为无产阶级服务 7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最早奠基人是:( ) A李大钊 B郭沫若 C翦伯赞 D范文澜 8毛泽东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文章是:( ) A井冈山的斗争 B实践论 C矛盾论 D论持久战 二 、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 “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请回答:1 说句话的是谁?反映了他的什么主张?2 他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 他的哪些理论对我们有借鉴作用? 三、问答题 抗战时期,解放区文艺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是什么?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参考答案清朝晚期文化一、单项选择题1B 2B 3B 4D 5D 6D 7C 8C二、材料解析题1历史就是一离一合,一乱一治的简单更替。2有关系。因为梁启超认为历史不是一乱一治的简单更替,而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和未来是密不可分的整体。3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倡民主有进步意义。三、问答题1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闭关锁国”的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由战前的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急剧变化,直接影响着中国近代文化发展的轨道和进程。2随着资本主义文化的传入,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把救国图存紧密结合起来。他们开始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来思考中国的问题和前途,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近代的前期文化被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民国时期文化(一)(二)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D 5B 6C 7A 8B 二、材料解析题 1陶行知。培养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主张。 2一生从事教育试验,在城市推行平民教育,在农村提倡乡村教育,创办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并提出生活教育理论。 3他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教学合一,以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这些理论和主张对于现代教育仍有借鉴作用。 三、问答题 1成就:产生了反映抗战期间中国农村巨大变化的优秀小说,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等;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和贺绿汀的游击队之歌,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鼓舞了敌后的抗日将士。兄妹开荒和白毛女等歌剧。 2原因:尖锐激烈的民族斗争及阶级斗争,解放区火热的现实生活,给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给文艺创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解放区的进步、民主、自由吸引了大批文艺工作者到解放区,壮大了文艺工作者队伍;鲁迅艺术学院等培养了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