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猛发展的信阳旅游业.doc_第1页
迅猛发展的信阳旅游业.doc_第2页
迅猛发展的信阳旅游业.doc_第3页
迅猛发展的信阳旅游业.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迅猛发展的信阳旅游业22/12/2008信阳市地处淮河上游,大别山北麓,鄂、豫、皖三省结合部,是河南的南大门。近年来,我市旅游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大抓旅游,抓大旅游”的工作思路,以项目建设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龙头,以配套完善要素为链接,以宣传推介、招商引资为纽带,着力打造旅游精品线路,狠抓城市创优、景区A和宾馆创星,增强了城市旅游功能和旅游业服务水平。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旅游综合效应进一步凸现。促进了我市旅游业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信阳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信阳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山青水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信阳旅游资源种类多样,全市已普查的旅游资源单体1256个。其中8个主类,占全国的100%,29个亚类,占全国的93.55%,100个基本类型,占全国的64.52%,五级28个,四级197个,三级572个,二级310个,一级122个,等外27个,在这当中,60%以上为新发现旅游资源单体。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信阳是国家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市,森林覆盖率达3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79个百分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处,国家森林公园3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多处。兼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的特色山水田园风光颇具观赏价值。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信阳为中心的鄂豫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这里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一军、红四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部队。留下了周恩来、邓小平、董必武、刘伯承、李先念、徐向前、徐海东、陈赓、王震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足迹。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尤太忠、万海峰、钱钧等100多位共和国将军,其中建国初授衔的新县籍将军就有43位。新县由此成为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信阳是革命遗址密布的纪念地。全市革命历史遗址达479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36处。历史灿烂,人文荟萃。信阳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这里有亡羊补牢典故的发生地楚王城遗址;演奏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乐曲的楚国编钟;是治水名臣孙叔敖、砸缸救童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开漳圣王陈元光、明代文坛领袖何景明、清代植物学家吴其睿、状王宋世杰、巾帼英雄邓颖超的故里。信阳是赖姓、罗姓、傅姓、江姓、孙姓、潘姓、黄姓、蒋姓等10多个姓氏的祖根地,是台湾、福建、东南亚乃至世界客家人的祖籍地。这里还有佛教天台宗祖庭净居寺,僧尼同寺的灵山寺,千年古刹贤隐寺,道教胜地三教洞。沃野千里,物产丰富。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向暖温带气候过度地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具有明显的过度性气候特征。良好的气候使得信阳成著名的“鱼米之乡”,旅游购物十分便捷。信阳毛尖是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以茶为媒、广交朋友的“茶文化节”已成功举办了十五届,这对提升信阳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提高信阳的知名度、促进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信阳的板栗食品、银杏饮料、羽绒制品、麻纺丝绸、柳编、华英鸭、淮南猪、固始鸡等土特产品畅销全国,并出口俄罗斯、日本、东南亚、欧美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信阳菜品独具地方特色,现已走出信阳,走向了全国,成为知名品牌。民俗文化别具一格。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楚文化、吴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交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民俗文化。皮影戏、光州大鼓、花鼓戏、地灯戏等远近闻名的民间歌舞涉及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的代表作品如“八月桂花遍地开”、“八大纪律、八项注意”等,这些传唱不息的经典作品就是信阳人民在当地传统民歌的基础上创作出来,并逐渐唱响全国的。信阳地处鄂豫皖三省结合部,自古就有“三省通衢”,是全国44个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京广、京九、宁西三条铁路,京珠、大广、沪陕三条高速公路,106、107、312三条国道通达全国各地,省道、县乡村道路联接成网,交通十分便利。武汉天河机场、安徽阜阳机场、郑州机场有高速公路相连,2小时内均可到达。河南省唯一的出海港口淮滨港可直航上海。这些都为发展我市旅游业提供了极为优越的交通条件。信阳旅游乘势腾飞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市旅游业实现大发展的30年。经过不懈努力,旅游产业发展环境全面改善,已形成六大要素齐全、初具规模的旅游产业体系,产业扩张有序展开。我市旅游业随改革而生,靠开放而兴。30年业,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逐步深入而发展壮大。初创阶段: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我市旅游业尚属起步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景区只有鸡公山一家,旅游接待是市政府外事办属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信阳支社,且以外事接待为主,旅游“六要素”设施薄弱。然而,我市拥有南湾湖、灵山寺和鸡公山等潜在的山水风光优势、三省通衢的交通区位优势和“豫风楚韵”的人文优势。使慕名而来的日本、美国游客和省内外的游客逐年增我,在没有开展宣传促销的情况下,旅游从业人员在更多的时候是充当了“民间大使”的角色。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响了开发建设旅游业的号角,为信阳旅游业的发展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在这一时期,信阳旅游业正处在雏形阶段。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全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已被确定为一个大产业,各省市区对旅游业的投入迅速增大。市委、市政府采取一系列鼓励发展旅游经济措施,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开始起步。其士大酒店和浉河宾馆成功创建了AAA旅游饭店。不断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成功树立山水品牌。鸡公山南湾湖灵山寺的一日、二日和三日游线成为省内外游客的热选。信阳四通八达的铁路、国道和高速公路为游客在“黄金周”来信阳观光提供了便利条件。发展信阳旅游产业的基础开始形成。成长及恢复阶段:时空进入2003年,省内各地发展旅游业的热情高涨,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旅游业奋力开拓市场,扩大宣传促销,加强行业管理和市场规范,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为我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面临突出其来的“非典”疫情,信阳旅游在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应对有力,措施得当,取得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信阳旅游业在重创面前得以全面恢复。快速发展阶段:进入2004年8月以后,市委、市政府、在我市启动他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程。2005年初至2008年,市委、市政府在召开了全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基础上,下发和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推动我市旅游业的迅猛发展。2007年市委、市政府把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摆上全市“六城联创”首位,并一举获得成功。充分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旅游发展的主要成就旅游市场全面发展,各项指标迅速增长。信阳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海内外游客群体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05年以来,加大信阳旅游目的地宣传,积极开拓客源市场,发展形势令人鼓舞。2004年至2007年,全市接待旅游者16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29.03亿元,年均增长41.6%和41%,已成为我市发展较快的一个新型产业。旅游设施建设实现大发展,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通过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始终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性投入、招商引资、股份合作制、项目资本运营、企业和社会投入、争取旅游国债资金和国家旅游发展专项资金等多种形式、旅游资源开发和配套服务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2004年至今,红色景区开发建设成功进入国家红色旅游项目库,争取国家和省级下拨的项目资金1.75亿元;地方自筹资金达1亿元;吸纳项目引资达11.1亿元,旅游项目投资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全市具备接待条件的旅游景区29处,其中:4A级景区3处、3A级7处;星级饭店19家,其中4A级2家、3A级13家;国际国内旅行社发展到28家,持证导游283名,旅游直接就业2万人,间接从业人员达10万人。强化宣传促销,信阳旅游品牌日渐响亮。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信阳红色旅游、茶文化旅游、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形象进一步提升。2004年以来,我市先后在武汉、北京、郑州成功举行了“河南风信阳情”宣传推介会、“信阳十一黄金周旅游营销推介会”和“大别山红色旅游推介会”等专题宣传活动。积极参加了省政府组织的“中原文化行”活动,成功举办了“许世友将军诞辰100周年”庆祝活动、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等大型活动。王铁书记通过座客旅游卫视城市请柬专题栏目,集中向国内外全面推介信阳旅游的资源、优势和产品。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先后筹集资金200多万元,分别与中央电视台七套、河南卫视旅游频道、中国旅游报等主流媒体签订了我市旅游宣传合同,从风光片、天气预报、文字介绍等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持续一年宣传。在今年两会期间,市长郭瑞民专程座客新华网接受旅游专访,引起全国网友广泛关注,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4月11日13日,我市又组织了全市150人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中国旅游交易会,并召开了信阳旅游专题推介会,与搜狐网签定了战略合作协议。4月15日23日,全国红办在我市举办的鄂豫皖大别山红色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并在何家冲红二十五军长征出发地举办了高规格的开园仪式和开班仪式,全国六个部委和省相关厅局参加了此项活动,三省六市三十八县的红色旅游骨干180余人参加了培训,这在我市旅游发展史上尚属首次,新华网进行了全程直播,全国红办会后向市政府专函致发了感谢信,对我市发燕尾服红色旅游的显著成效和工作作风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打造精品和强有力的宣传促销,目前开通的山水风光游、红色文化游、生态休闲游、茶文化游和工农业园游等32条线路运营良好,游客的接量以年均35%的幅度递增,游客投诉率保持在0.4%以内。积极巩固“创优”成果,城市旅游功能不断完善。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工作三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在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下,我们通过建立政府主导、三级联动的强有力工作领导机制,采取突出重点、克难攻坚、改革创新、市场运作,加大宣传、广泛发动、强化督查、严格奖惩等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创优”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一举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成功进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行列。城市旅游服务功能得到了全面增强。一是城市现代旅游进一步完善。“创优”期间,全市旅游系统在车站、宾馆等游客集散地,设立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18个、旅游地图广告牌155块、电子触摸屏30个;设置了规范醒目、中英文对照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15300余块,交通批示牌310块,城市道路行使指示标识牌108块,旅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