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1页
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2页
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3页
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4页
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规划【大 中 小】索引号:FJ00212-0402-2011-04001备注/文号:闽旅(2011)12号发布机构:福建省旅游局生成日期:2011-01-25第1章 规划总则一、规划性质本规划属于宏观战略层面的区域温泉旅游发展专项规划,是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二、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福建省全境,即北纬23332819,东经1155012040之间的区域,辖区包含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市,总面积约12.38万平方公里。三、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共10年,其中:近期:20112015年;中远期:20162020年。四、规划依据(一)国家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修正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风景名胜区条例旅游规划通则(GB/T 189712003)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 189722003)旅游资源调查、分类与评价(GB/T 17775-2003)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二)福建省相关法规、文件福建省旅游条例海峡西岸旅游区发展总体规划福建省矿产资源条例福建省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暂行办法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闽政200918号)第2章 背景分析与资源认知从未来趋势看,我国温泉旅游开发将从健康、文化、休闲、景观等方面纵深发展,呈现出以下走向:营造高质量的度假环境;提供多样化、高档次的康体疗养产品;提供舒适周到的高品质旅游服务;与运动、科技、生活、交际等息息相关,塑造鲜明独特的温泉文化特色。我国的温泉发展将走民族品牌自主化之路,以自身特色支撑独特卖点,通过世界级精品的打造,真正实现中国温泉旅游的突破。一、背景分析(一)福建省旅游产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依托优越的旅游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和产业扶持政策等,旅游产业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产业地位不断提升;资源开发不断深化,发展布局趋向合理;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多元化市场初步形成等方面。(二)福建省发展温泉旅游的SWOT分析1、优势(1)资源优势温泉资源位列全国第三,温泉蕴藏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开发利用较早的福州温泉和漳州温泉被列入中国著名温泉,连江、永泰获“中国温泉之乡”称号,福州成为“中国温泉之都”。(2)文化优势具有千年的温泉使用历史和沐浴养生文化;福建文化多元,拥有对台“五缘”优势,是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和前沿平台;同时,独具特色的闽文化,是多年来推进对台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3)区位优势福建是中国面向亚太地区的主要窗口之一,是中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对台优势明显;福建南北对接国内两大经济发达区域: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西向纵深与内陆省份联系密切。(4)组合优势温泉旅游作为大众化的旅游活动,能够进行低、中、高端各层次开发,具备美容、养生、减压等功能,迎合众多消费者的需求。福建温泉孕育于山林之间、江海之滨、城市之中,易于与其他旅游资源和产品组合,串联成旅游线路,形成旅游精品系列。2、劣势(1)福建温泉旅游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上规模和档次的温泉开发较少,大部分还处在初级开发阶段;经营产品较为单一,缺乏综合型温泉旅游产品;大多数温泉资源缺少系统性的开发,统筹管理及合理利用;未能与周边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温泉旅游开发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2)开发水平较低,缺少国际化、高端化的温泉旅游品牌与国内其他温泉旅游开发较成熟的省份相比,福建温泉旅游开发整体水平较低,市场营销不到位,品牌规模效应尚未凸显。现有温泉旅游区缺乏规范化管理,基础设施落后,旅游接待服务低,不能与国际标准衔接,距离创建国际化的温泉旅游品牌有不小差距。3、机遇(1)海西发展战略机遇2009年5月,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中提出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优势,突出“海峡旅游”主题,使之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福建开发温泉旅游资源潜力巨大,势必成为建设自然文化旅游中心的重要支撑点。(2)政府高度重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措施:积极开发商务会展、滨海休闲、温泉康体、邮轮游艇、海岛体验等复合型旅游产品。福建省旅游局也强调要做好温泉旅游、海岛旅游、乡村旅游等专项规划编制;休闲度假和温泉旅游成为福建省“十二五”旅游发展的重点。(3)两岸关系的缓和对台湾市场有利好效应在两岸合作发展共赢的大背景下,福建旅游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作为福建旅游一大支撑点的温泉旅游可以借鉴台湾温泉旅游开发的经验,促进闽台两地温泉旅游发展合作,取得共赢。(4)交通改善推动旅游发展动车时代的来临,给福建温泉旅游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拉近了福建省与缺乏温泉资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距离,拓展了市场空间。4、挑战(1)其他休闲方式的兴起随着休闲经济的崛起,各地纷纷挖掘潜力,大力发展休闲旅游,给温泉旅游带来巨大的竞争压力。温泉开发投入大,综合开发利用难,如何将温泉旅游与其它旅游产品互相整合,增强温泉旅游产品吸引力存在一定难度。(2)同类产品的竞争与福建相邻的广东省是我国温泉旅游开发的先行者,在温泉旅游开发和营销上已占得市场先机;福建温泉旅游还停留于低层次开发阶段,同质化现象严重,如何突出温泉旅游产品特色,进行差异化开发面临很大挑战。(3)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大温泉旅游资源在开发过程中容易造成原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发展温泉旅游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是温泉旅游开发面对的重要问题。二、资源认知(一)资源概述福建省温泉蕴藏量丰富,列云南、广东之后居全国第三位。全省年可采热水1.08亿立方米,80%的温泉分布在闽清-永定一线以东,其中以南靖到厦门一带最为密集。温泉水温较高,平均温度51,最高孔温为121.5(漳州市区);最高泉温为931(清流县嵩口镇高赖村高赖温泉)。单泉最大日流量5754立方,单处最大日流量19800立方。全省温泉类型多样,以矿化度小于1g/L的淡水型为主。温泉水富含硅、氟、氡等数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表2-1 全省温泉资源概况简表现有水热异常区面积约77km2可能水热异常区面积约560 km2地热资源储量约500001018J有开发价值的地热资源约3391018J地热水温大于20且有特殊化学成分的温泉点215处30以上的天然温泉点196处(二)资源评价福建省温泉蕴藏量大、水温高、水质好,具备如下特点:1、温泉点多、蕴藏量大,以中低温温泉为主;2、温泉出露于断层上或断层附近、所处地形位置低,但空间分布不均,80%的分布在闽清永定一线以东,呈现由东部沿海地区向西部山区密度逐渐减小;3、温泉流量一般变化不大,较为稳定;4、水热异常区面积一般较小,大部分小于0.5km;5、全省温泉水质以淡水温泉(矿化度1gL)为主,如硫磺泉、硅酸泉、氡泉等。咸水温泉中,以食盐温泉为主,其它的咸水温泉还有芒硝温泉、苏打温泉等。此外,碳酸水、硫化氢水等也见零星分布。(三)开发利用现状温泉利用方式主要有健身疗养、旅游服务、城镇地热水集中供热、水产养殖与研究、农业利用、温泉游泳训练和地震观察等。长期以来,省内温泉在洗浴、水产养殖、花果栽培、家禽孵化、发酵等方面的开发利用,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某些地区还采取集中供热、地热部门专业经营,出台了一些相关法规,以提高地下热水的利用价值,有效保护地热资源。但对温泉资源尚未达到充分利用,仍有挖掘潜力。除了一部分温泉资源得到较好开发利用,并形成若干个开发较为成熟的温泉景区之外,温泉的开发利用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温泉资源开发水平低,开发利用的附加值和效益很低;温泉旅游产品单一,主要是以洗浴为主的室内温泉,以疗养、度假为主的露天温泉,集中洗浴、疗养、度假、观光的多功能大型度假村比较少;没有将深含文化内容的大众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缺少温泉文化建设;完善的温泉资源保护机制尚未形成。综合以上分析,福建省温泉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和开发前景。第3章 温泉旅游发展战略一、发展理念(一)从注重功能向注重文化品位的转变推进温泉旅游从注重功能向注重文化品位的转变,在景区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处处体现文化氛围和文化品位的经营与塑造,把传统的洗浴文化、养生文化、诗词楹联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餐饮文化、园林文化和现代的绿色消费文化、商务社交文化等融入温泉旅游景区建设与经营管理之中。(二)从服务业经济向体验经济的转变推进温泉旅游从满足身体放松和视觉感官的低层次形态向追求精神层面的体验形态转变,使之从单位福利型和低层次低效益的服务型经济转变为高层次、高产出的体验型经济。同时结合社会、经济、生态、城市发展定位,制定相关保护规划,使地热资源的管理科学化、保护合理化、开发适度化。(三)从旅游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 从旅游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变包括两个实质性内涵:即从单一功能型向复合功能型转变和从单一产业型向复合产业型转变。要以温泉休闲旅游产业整合相关产业,以点带面,逐步开发,推动福建旅游服务业乃至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四)从单个温泉景区向省域整体打造转变在温泉旅游地有序竞争的基础上,把福建作为温泉旅游整体目的地进行规划、开发、营销和管理,打造福建温泉旅游的整体形象。温泉旅游景区要进行产品差异化竞争,统筹规划,讲求可持续开发和发展,形成特色经营,共同做大做强福建温泉旅游产业。二、目标定位抓住机遇,有序开发,精心建设,提升档次,实现福建温泉旅游开发从规模发展阶段向品质发展阶段过渡。以温泉休闲为核心,延伸洗浴、桑拿、按摩、SPA、药浴、健身等康体疗养产业链,整合会展、体育、农业观光、娱乐、购物、酒店、景观房地产等,实现旅游产品与城市载体功能相结合,打造海峡西岸多元化温泉产业集聚区,使福建温泉旅游成为海峡旅游品牌的重要支撑,把福建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至2015年,要形成一批突显海西特色、具有国际水准的温泉景区。重点建设福州市温泉“五个一”工程、厦门日月谷度假村二期、泉州安溪温泉世界、漳州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区、莆田市秋芦温泉旅游度假区、南平邵武云灵山温泉度假村、三明清流国家温泉地质公园、龙岩箭滩温泉旅游度假区等。三、发展战略(一)资源整合战略把温泉资源与周边旅游资源集聚整合,使温泉旅游从单一的“泡浴”方式扩展开来,打造系统完整、机制合理的温泉旅游地。(二)功能提升战略提升和完善温泉景区的档次,新建景区和项目要在功能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品质服务。(三)文化制胜战略深入挖掘并表现福建本地的文化特色,将福建独特的文化融入温泉旅游,让游客在体验温泉的同时,感受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四)产品创新战略根据市场需要,结合福建的资源特点,不断创新产品类型和消费形式,做市场的开拓者,引领消费时尚,形成温泉旅游创新中心。(五)市场竞合战略处理好温泉景区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优化温泉旅游与其它旅游产品的线路,在竞合中凝聚整体力量,共同培育福建温泉品牌。加强闽台联动合作,学习台湾地区的先进经验,不断拓展台湾市场。(六) 政府主导战略强化政府对温泉旅游产业的规划引导,避免温泉开发的盲目性、低层次和同质化。近期启动的大型温泉旅游项目,要高起点、高定位、高配套,通过政府主导实现福建温泉旅游跨越式发展。第4章 旅游发展空间布局福建省温泉旅游发展总体布局如下: 一、一带领先一带即指滨海温泉黄金休闲度假带,主要是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沿海一带。这一带是福建温泉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带和福建经济最为繁荣的区域,是福建温泉旅游重点开发的地域,是打造世界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的主要依托。二、双核驱动即福州、厦门,是福建温泉旅游发展的增长极。1、福州福州作为福建省省会,是全国闻名的温泉城。悠久的温泉利用历史、丰富的民间传说以及大自然对榕城的恩赐,构成了福州的“金汤文化”。城市交通体系完善,为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和外地游客入闽旅游的中转站。初步形成以五四路温泉洗浴会所集中区域为代表的都市温泉品牌和以永泰御温泉、闽清黄楮林、大明谷温泉和连江贵安等为代表的郊区风景温泉品牌。发展思路:应该对其城市旅游功能重新定位,将温泉做为自己的名片和王牌,打造国际知名的温泉都市。要依托悠久的“金汤文化”,深厚的闽都文化以及独特的山、海、江等自然风景资源,重视文化体验,特别是将“福”文化内涵融会贯通,使其成为闽式温泉的扛鼎之作。同时,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和增长极的作用,对周边温泉景区的发展起辐射带动作用,打造环城温泉休闲度假带。2、厦门厦门为经济特区,经济发达,资源丰富,已形成日月谷温泉、同安翠丰温泉等园林温泉品牌。城市交通便捷,是全省旅游集散中心和境外游客入闽旅游的主要中转站。发展思路:以国际水准的高品质园林温泉为主要发展方向,走精品化和高档化路线,增强日月谷、翠丰等温泉品牌的实力,创新产品类型,引领消费时尚,提升运营档次,输出管理能力,成为福建温泉旅游的代表和行业领军者。三、四大组团闽中文化体验温泉旅游区、闽南商务游憩温泉旅游区、闽西客家风情温泉旅游区、闽西北生态养生温泉旅游区1、闽中文化体验温泉旅游区发展定位:文化体验区域范围:福州、莆田依托交通:温福铁路;福厦高铁;向莆高速铁路;沈海高速、南莆高速;104国道、316国道等依托城市:福州、永泰、连江、闽侯、闽清、福清、莆田、仙游等背景资源: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省会都市风光,融山海风光、温泉景观为一体;莆田有独具特色的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祈梦文化2、闽南商务游憩温泉旅游区发展定位:商务游憩区域范围:厦门、漳州、泉州依托交通:福厦高铁、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在建);沈海高速、京福高速、泉三高速;324国道、319国道、205国道等依托城市:厦门、漳州、漳浦、云霄、龙海、德化、南安等背景资源:闽南文化、民俗风情、宗教文化、海洋文化、福建商贸文化、侨乡特色以及闽南热带滨海风光3、闽西客家风情温泉旅游区发展定位:客家风情区域范围:龙岩依托交通:赣龙铁路、鹰厦铁路;龙梅铁路;京福高速、泉三高速;205国道、319国道等依托城市:龙岩、永定、连城、上杭、长汀等背景资源:福建土楼、红色文化和客家文化4、闽西北生态养生温泉旅游区发展定位:生态养生区域范围:三明、南平依托交通:横南铁路、鹰厦铁路;资南高速、福银高速、南莆高速;316国道、205国道等依托城市:三明、清流、永安、大田、邵武等背景资源:三明以森林与岩溶地貌、水上丹霞为特色;南平有丹霞奇观、世界遗产,为闽江之源,理学之邦第5章 重点项目策划以福建省旅游 “十二五”旅游项目体系为依据,注重各设区市温泉资源与其自然特色、资源优势以及民俗文化相结合,打造“一市一品”,共九大主题形象43个重点项目,为“闽式温泉”品牌提供实体支撑。一、福州(一)总体形象:中国温泉古都福州作为全国唯一拥有温泉的省会城市,温泉资源具有分布广、埋藏浅、开采历史久、储量大、水温高、水质纯净等特点,并大量储存于城市核心区域。从资源维度看,温泉资源在中心城区、永泰、闽侯、闽清、连江、福清、长乐均有出露。从历史维度看,自古以来温泉就是福州重要的城市名片,温泉文化深深植根于城市发展中。温泉与福州地域文化、名人文化相互交融,享誉四海。市区有一批温泉老澡堂、温泉疗养院和温泉酒店等;郊区永泰御温泉、连江贵安温泉度假村、闽清大明谷温泉等初步构筑了福州环城温泉游憩带;成立了隶属政府的温泉供应公司,能有效实施对温泉资源的控制和开发利用。福州打造“中国温泉古都”,有利于发挥温泉资源优势,树立温泉旅游品牌,提升旅游整体形象,扩大福州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二)发展目标:以文化体验为特色,打造“世界温泉名城”以都市温泉特色城区为载体,以丰富的温泉洗浴文化和深厚绚烂的福文化为底蕴,以中国历代温泉洗浴形态为表现主题,挖掘提升一批温泉老澡堂,建设温泉博览园,建设高品位高层次的环城温泉游憩带,把优质资源转化为优质产品,打造国际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三)重点项目策划1、都市核心温泉区l 范围:温泉公园、金鸡山疗养院、三坊七巷、金山会展中心以及沿五一路、五四路至台江区温泉分布带及晋安区桂湖。l 重点项目(1)桂湖温泉休闲度假新城以桂湖温泉度假区为基础,以桂湖溪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宜人的气候为底色,结合丰富的寿山石文化、宗教文化、温泉文化,策划复合型的高端温泉旅游新城。包括世界温泉集萃园模拟建设世界各地温泉景观,让游客体验世界各国温泉洗浴方式,配套建设温泉度假山庄、会议中心、演艺中心、体育场馆等。(2)中国温泉博物馆选址在温泉公园东南角。利用地下空间建设下沉式温泉博物馆,以实物、模型、文字图片、影像资料等,结合高科技及声、光、电等手段,向游客展示温泉的形成原理、温泉的成分测算、各类温泉的不同功效等,同时将福州温泉发展史上乃至福州发展史上重要的与温泉有关的人物、诗词楹联等通过雕塑、介绍匾额等形式全面展现出来。此外,专设温泉图书馆、阅览室,搜集古今中外与温泉开发利用、温泉文化相关的图书、资料、图片等,供游客取阅,也可出售。扩大园区面积,对园区的格局及设施进行提升改造,配套建设“中国温泉之都”地标景观、温泉植物景观园等,建成全国知名的中国温泉博物馆。(3)淮安江景温泉度假村在北自芋原古渡亭前街7号临水宫以南,至沿尖峰尾西侧环地山坡及岸边建设江景温泉度假村,包括大型温泉酒店、产权式别墅群、温泉疗养院等,配套古迹观光、水上运动、沙滩运动、山地运动、以及森林、古树观赏及水果品尝项目,建成大型温泉旅游度假村。(4)古田路温泉会所依托鼓楼区东街口商圈、乌塔商圈、五一广场商圈等几大商业中心的集聚力与吸引力,选址闹中取静,建设高级温泉会所。会所主要面向高端客源,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温泉洗浴、保健康体等服务,并为高端人士提供商务洽谈、会议、会客的私密空间。(5)温泉健身休闲中心属于北区自来水厂的温泉体育中心拥有各类体育场馆,包括壁球馆、篮球馆、网球场、温泉游泳馆、户外健身设施等,适宜改建为服务高端游客的温泉健身休闲中心。规划区包含附近后山,依托山体植被,建成集温泉休闲、健身运动、棋牌品茗、风味小吃等功能为一体的温泉健身休闲中心。2、环城温泉游憩带主要由大樟溪沿线温泉旅游带、闽江沿线温泉旅游带、滨海温泉旅游带三带组成。以福州市中心城区为核心,辐射至周边县市,打造无障碍旅游通道,形成福州温泉旅游延伸区。l 范围连江贵安温泉度假区、永泰御温泉、赤壁风景泉、樱花泉,闽清黄楮林、大明谷温泉,闽侯汤院温泉、双龙温泉、光明温泉,福清三山镇沁前海水温泉等。l 重点项目(1)连江贵安温泉旅游度假村以潘溪两岸的温泉、滨水景观为核心,以西溪省级森林公园、海峡文化村等项目为依托,发展高尔夫球运动,配套建设集住宿餐饮、商务会议、综合娱乐、温泉养生为一体的大型温泉酒店,完善商务接待功能,打造温泉高尔夫旅游度假村。(2)闽清黄楮林森林风景温泉位于闽清县雄江镇汤下村,依托全国唯一的原始黄楮林群落,扩大景区规模,立足精品休闲,主打森林风景温泉。在观光休闲的同时,开展野外运动项目,实现娱乐、康体、度假的叠加。(3)闽清大明谷江湾风景温泉位于闽清县桔林乡汤兜村,结合“生态、天然”的闽江库湾地形,利用水口水库形成的回水区域,对植被进行系统改造,提高绿化覆盖率,依山傍水开发露天温泉娱乐项目,建设江湾水上温泉运动区。(4)永泰葛岭温泉旅游小镇依托赤壁山岳生态风景温泉与樱花溪谷温泉,打造集康体、疗养、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温泉休闲小镇。赤壁山岳生态风景温泉作为赤壁乐峰景区的组成部分,已开发具洗浴、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温泉娱乐休闲中心。景区建设注重生态、环保理念,可借助其周边山势险峻,常绿阔叶林林相好,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打造山岳风景温泉。樱花溪谷温泉位于大樟溪畔,可利用溪中小岛,结合两岸景观,以日式风格打造溪谷风景温泉。(5)永泰汤埕长寿温泉位于永泰县梧桐镇大樟溪,含氟、偏硅酸、氡元素,达到理疗用热水标准。利用世界长寿之最传说,打造延年益寿养生泉。开发温泉养生泡池、中草药泡池、美容美肤等项目,推出独具特色的“长寿水”供游人饮用。(6)闽侯光明温泉旅游休闲度假中心位于闽侯荆溪镇光明村大嘉山南麓湖里,交通便利。可借助温泉资源优势和优美的乡野田园风光,打造田园风光型度假村。(7)闽清七叠温泉生态农业观光园包括洗浴保健中心、现代农业区、特色住宿区、特色美食区、观光果园及乡村体验区等项目。重视景观打造,充分利用果树、茶树、蔬菜等农业区位优势营造山顶温泉景观,开发温泉水浴医疗保健;借鉴当地民居元素,打造乡野氛围浓重的旅游住宿餐饮设施,修建乡野温泉会所。(8)福清东龙湾滨海温泉度假区利用滨海、海岛、温泉等综合资源优势,填海建设四个大型人工岛,建设滨海休闲、温泉度假、探险游乐、会议、海上游乐、休闲人居等六大功能区,建设集吃海鲜、泡海上温泉、海上运动、海洋观光和滨海休闲为一体的海上温泉主题度假区。二、厦门(一)总体形象:园林商务泉厦门拥有温泉开发的有利条件,有以日月谷、翠丰温泉等知名度较高的温泉度假区。鉴于日月谷温泉独特的园林式构思以及厦门市优美整洁的市容风光,将“园林”之意赋予厦门温泉。同时考虑到厦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定位,其温泉发展方向为“以商务为主,休闲为辅”,形成“园林商务泉”的主要内涵。(二)发展目标 :打造国际商务休闲温泉旅游目的地发现的温泉或地热异常点有15处,其中岛内1处、海沧1处、集美1处、同安9处、翔安3处,已进行开发利用的5处。以较为完善的温泉度假体系为基础,重点对日月谷温泉、翠丰温泉进行提升策划,同时开发杏林湾温泉、钟宅湾温泉、大嶝岛温泉等,并完善温泉旅游设施,将厦门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准的园林温泉旅游目的地。(三)重点项目策划1、同安区大嶝岛海域温泉结合周边的海域与海洋资源共同开发。建议开发成为海洋温泉公园,并与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特色旅游购物街区,大嶝岛对台小额商品市场、对台商品贸易市场等对接,建设海景温泉酒店、海水温泉浴场、温泉养殖、温泉食疗等项目。可在周边建设一批分时度假别墅,采取“温泉+分时+度假”模式,发展温泉与度假产业。2、同安区汀溪温泉小镇已有翠丰温泉大酒店以及“盛之乡”温泉度假村两处高端温泉酒店。当地自然风貌良好,民风淳朴,就与乡村旅游进行全方位整合,突出与都市氛围不同的乡村情怀与体验,分片区打造若干个不同特色、相互承接的温泉村落,使汀溪成为温泉利用、温泉开发、温泉疗养的典范。3、园博园温泉岛利用杏林湾温泉的地理优势,在园博园内打造特色温泉岛,丰富园博园的内涵,提高厦门温泉的知名度。可规划建设高星级温泉酒店区、温泉公园、大众温泉体验区等。建立温泉俱乐部,与一批固定的会议商务客源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此外,杏林湾温泉邻近杏林湾水库,可以考虑开展水上运动以及户外拓展训练等活动,将运动的动与泡汤的静相结合,打造最佳商务会议中心及假日酒店。4、钟宅湾温泉厦门岛内唯一的温泉。处于厦门市北部高新产业发展轴和中部公共设施、商务服务及居住综合发展轴之间,可与地产、酒店等建设相结合,开发温泉房地产、高端温泉酒店等。同时,钟宅湾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背景,可考虑在周边地块开发以自然、生态、和谐为主题的温泉乐园。三、莆田(一)总体形象:绿野梦幻泉“绿野梦幻泉”既突出了莆田市生态优良的自然条件,又很好地突出表现了莆田的祈梦文化、妈祖文化的深远内涵。莆田境内有泉孔十多个,储量丰富,质量上乘,但温泉开发起步晚,主要温泉资源开发现状见附表1。将温泉开发与生态休闲农庄结合起来,再将莆田的祈梦文化、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到温泉生态农庄的建设中。(二)发展目标:结合多种信仰文化,建设特色生态温泉遵循“生态、绿色、休闲”的发展理念,按照“温泉生态庄园”的模式,将莆田市温泉资源与生态农庄开发有机融合,大面积种植传统的四大名果,发挥温泉资源的延伸利用价值,以地热营造温室,发展高附加值种养殖、温泉生态农业项目。同时,通过生态农庄建设有效改善温泉地的休闲环境,将祈梦文化、妈祖文化、南少林文化等文化元素融入温泉生态农庄,形成主题温泉与生态温泉的有机整合,打造充满梦幻色彩的绿野温泉。(三)重点项目策划1、木兰温泉理疗康复保健中心以“温泉、草本、健康、养生、休闲、天然”为基本构想,根据莆田木兰温泉所含矿物质及疗效,结合莆田所特有的中草药材,有针对性地开发对各种疾病具有一定疗效的原生态天然温泉理疗药汤,辅以按摩手法,开创健康体验。2、涵江区白沙镇龙东温泉位于龙东生态园,建议将周边森林作为环境基底,开发温泉生态农庄。将温泉休闲活动与龙东生态园内开展的鲜果采摘、农家餐饮等旅游项目结合起来,丰富温泉生态园的内容。在绿色环保的主题下,融入妈祖文化,采用莆田木雕壁画呈现妈祖传说的故事。充分利用生态农庄设施,创造出富有生态和文化特色的温泉泡浴场所。将各种草药加入温泉中,如菖蒲浴、艾叶浴、香薰青蒿浴等。3、涵江区秋芦镇南坛温泉整合莆田南少林文化,将南少林武术文化及佛教元素融入温泉的建筑设计中,结合武术的强身健体作用,对温泉泡浴模式进行创新,同时结合绿缘漂流形成系列亲水休闲活动。4、仙游鲤南温泉小镇仙游县九鲤湖是我国汉族居住区祈梦文化的发源地,祈梦仙泉的建设应营造好“梦”这一神秘氛围,结合莆田当地的工艺美术文化,营造幽静、安逸的环境,突出“梦”元素的美好飘渺和浪漫神奇。四、泉州(一)总体形象:文化风情泉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保留着众多珍贵的文物古迹,造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可借助多元文化,将地域文化的标志白瓷、铁观音等与温泉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推出“文化风情泉”。 (二)发展目标:立足闽南文化,打造主题文化温泉泉州温泉主要分布于安溪、德化、永春、南安四县市,以德化温泉水温最高,水量最大。德化县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区,以艺术手段将德化白瓷与温泉相结合,融入多种文化的元素,打造晶莹玉润的瓷艺温泉;泉州地区是乌龙茶的主要产区,以安溪铁观音最为著名,将铁观音应用于温泉泡浴,在沐浴的方式方面借鉴古波斯和伊斯兰文化的沐浴风格。利用“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多元文化,结合现代温泉发展趋势,将瓷器、茶叶和温泉三者结合起来,使其成为“闽南文化泉”的特色。(三)重点项目策划1. 安溪温泉世界在龙门镇打造以温泉疗养、山地运动为基本功能,以休闲娱乐为提高功能,以商务会议、康复保健为专门功能的温泉综合开发项目。主要建设八大项目:温泉酒店SPA区、世界风情农庄、户外活动区、茶艺博览区、滨水乐园、乡村音乐园、山林游玩区、高尔夫球场区。重点策划茶浴温泉。利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和各类维生素,进行茶汤洗脸、茶叶美容、茶叶美目、茶叶洗发、护发、茶浴足道等,在茶浴中加入特定中草药,还可治疗皮肤病。除铁观音外,还可集全国茶浴之大成,建设茶浴集萃园,根据年龄、性别、体质的差异,因人而异选择茶的品种、数量。如中青年人血气方刚,宜用绿茶,而对老年人而言,由于其生理功能衰退,气血不足,茶浴时应以较柔和的红茶、乌龙茶为宜。也可将制备好的茶浴液导入水塔,供酒店内的住店客人在客房中淋浴、泡浴之用。可配套规划海峡茶博园、购物一条街等,让游客泡茶品茗,体验茶文化的韵味无穷。2、德化南埕温泉小镇塔兜温泉养生谷 塔兜温泉达到89,水量丰富。利用自然植被较好的特点,突出温泉的康体养生功能,打造以森林风景为特色的温泉养生谷。使用杉木浴槽和具有放松效果的高野槙角浴池,让游客体验私密性较强的森林温泉。德化作为中国三大“瓷都”之一,适宜发展“1+N”的温泉旅游模式,把温泉旅游和商务、会议和高尔夫等高端旅游相结合,建设区域性温泉度假胜地。蕉溪国瓷艺术泉 位于闽中屋脊戴云山,应借助德化独有的瓷文化的知名度,将运动休闲、娱乐购物等与温泉相结合,以德化白瓷为主要装饰,参照伊斯兰石头浴池的风格,打造以德化白瓷为主题的温泉度假区,营造独具特色的白瓷温泉。配套建设养生庄园、会议中心、商业街、五星级温泉度假酒店,在体现中华文化、瓷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引入国际先进的理念、技术,在生态环保可持续原则的指导下,打造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国瓷艺术泉。3、永春蓬壶仙泉度假区依托百丈岩和仙洞山、牛姆林等景区,重点突出“养生度假、运动体验、田园体验”,设置仙泉、功夫泉、醋泉、酒泉等特色温泉,打造集观光、朝拜、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温泉休闲旅游目的地。五、漳州(一)总体形象:花果飘香泉温泉加入花果元素后,能够使其得到渲染,给感官提供各种不同的体验。花果的各种祛病美容功效与温泉的养生健体功也能相辅相成。(二)发展目标:以名优花果为特色,打造闽南花果特色温泉漳州温泉水温高,流量大,温泉水化学类型多样,有氯化物泉、硫酸盐泉、重碳酸盐泉等类型。已有以漳州温泉宾馆、云顶温泉大酒店、龙佳生态温泉山庄、金汤湾海水温泉度假区等为代表的温泉宾馆、度假区。以花果特色为意向形象,以漳州“花果之城”的城市形象与丰富的花果资源作为依托,将自然、生态、和谐等元素结合其中,开发温泉资源,通过与城市形象特色的结合以及各式各样的表现手法,开发以“花果飘香”为主题形象和定位的温泉,让游客在泡汤之余尽览尽享当地花果特色。(三)重点项目策划1、华安温泉生态园区将华安温泉资源、华安土楼及其九龙江生态景观相结合开发温泉生态园区,突出江景温泉、生态温泉的特色。建设江上温泉洗浴区,在江上设置漂浮的温泉泡池、各类水上娱乐项目等。游客可乘船进入该区域,体验在江中泡汤的别样感受。2、云霄县陈岱海水温泉以海水景观温泉为特色,开发温泉地产综合项目,区域内公共部分可突出布设花果植物景观,突出漳州市花果之城的美誉。面向商务、会议客源市场,设置高端温泉养生会所,温泉健身俱乐部、滨海景观温泉别墅、分时度假别墅等,同时依托该项目,举办度假会议、会展等活动,发展新型业态。3、漳浦县旧镇狮头村海水温泉水温高达80,是我国自流量最大的海水温泉。发挥海水温泉的优势与特色,结合周边良好的生态景观,打造独具特色的海水温泉,建成集休闲、保健、度假、游览、娱乐、商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养生度假区。4、南靖县温泉整合开发以乡村野趣、浪漫情怀为主题,设置度假休闲项目。配合河坑土楼群的乡村风格,设置具有乡野气息的乡村露天温泉泡池、艺术家温泉行馆、温泉艺术画廊等;配合云水谣的爱情气息,设置具有浪漫、温馨氛围的温泉别苑、温泉旅馆等,安排个性化的情侣泡池、私密空间,提供集体婚礼举办场所、婚庆策划服务。同时配套各类娱乐视听、运动保健、星级酒店等设施,可为艺术家、摄影家、摄制剧组等提供服务。5、漳州温泉城利用水仙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打造以水仙花为主要形象与创意定位的都市温泉。构思以“水仙花泉”为主题的漳州市区温泉总体形象,树立独一无二的“花泉”品牌。提升现有的温泉酒店、温泉洗浴场所的等级,升级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档次。在市区筹建星级温泉商务酒店,在市郊筹建花泉游憩区,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推动、联合发展的都市温泉大格局。利用漳州中国水仙花艺术节、海峡两岸(中国漳州)花卉博览会等活动,宣传漳州的花果温泉。在温泉集中区域打造温泉精品工程,如形象雕塑、历史再现体验区、温泉喷泉等,使其成为漳州市的标志性景观。6、长泰县枋洋乡林墩村古堡温泉在现有度假村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挖掘,对项目与服务进行创新,推出欧式古堡+欧式温泉的独特体验模式。欧式温泉的特色主要是注重医疗价值,结合漳州的花果特色,主推美容养颜、康体保健等特色SPA。如在温泉中加入不同的花果原料,进行纯正的花果浴;或是泡泉之后,点上有花果味道的香薰放松身心,静静坐着喝一杯淡淡的花果茶,感受不同的意境与氛围。可设置单栋欧式温泉别墅、古堡特色房间等,还可推出独具浓郁欧洲风情的晚宴、歌舞、化妆舞会等。六、龙岩(一)总体形象:客家民俗泉龙岩市温泉分布广,武平、上杭、永定、连城、漳平、新罗、长汀等县市区均有分布。将客家文化与温泉融为一体,观土楼、泡温泉,赏民俗,这就是龙岩的客家民俗泉。(二)发展目标:世界知名的客家风情温泉旅游地以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与民俗活动为表现形式,将土楼、客家文化与温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为游客提供一种独特的温泉体验。在做大做强“客家文化”品牌的同时,将具备浓郁客家风情元素的建筑、文化、民俗等要素与温泉旅游的开发紧密结合,形成客家风情浓郁的温泉旅游度假区。(三)重点项目策划1、土楼温泉度假村借助永定土楼“世遗”品牌,将温泉资源与土楼资源进行无缝衔接,形成“观土楼,泡温泉”的综合消费产品,打造永定土楼温泉度假区。以土楼建筑艺术风格为基调,以四星级酒店为标准,建设客房楼、美食楼、会议楼、温泉康乐中心、分时别墅区和客家风情购物休闲街等,提供富有特色的景观、设施和服务。2、箭滩温泉旅游度假区充分利用箭滩温泉的医疗效果,建设以温泉理疗为特色的旅游度假区。在温泉水中加入具有不同功效的客家药膳,具备健身、强体、养生、祛病的不同功能。箭滩温泉温度稳定,可用于食用菌栽培、热带鱼类水产养殖等,可开辟特色动植物景观园,游客可观赏温泉灌溉和养殖的各类植物、鱼类等。3、连城县低碳温泉酒店度假区建造具有客家建筑风格的五星级温泉休闲体验酒店,按分时度假经营模式进行设计与营销;建设温泉民俗客栈、温泉旅馆等能够进行温泉体验的地域性的住宿设施。借助山、泉和文化三位一体的优势,把温泉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和人文旅游相结合,打造低碳旅游的典范。4、长汀河田温泉小镇把温泉资源与客家非物质文化资源相结合,把温泉资源与现代农业、养殖业相结合,打造新的农业业态温泉休闲体验农业和温泉休闲体验养殖业。七、三明(一)总体形象:养生延寿泉三明温泉主要属高温温泉,水质类型为医疗矿水硅水、氡水、氟水等,温度达到7792。温泉的药用疗效佳,可调整神经功能恢复平衡状态,并有催眠、镇痛的作用。青山绿水的三明,适宜打造以温泉养生为核心,以延寿为内涵的“养生延寿泉”。(二)发展目标:打造系列高端生态养生度假温泉以养生温泉特色体验为核心功能,并综合水上乐园、SPA会馆、餐饮等配套设施,建设高品质的温泉度假健康乐园。客源以需要养生、健身、休闲、度假的游客以及各类会议团体为主,根据不同的消费需求,提供个性完善的服务。各温泉度假区要根据所依托的温泉资源特色及疗效进行有针对性的错位开发,开发具有不同药疗特色的养生度假温泉。已在清流县嵩口镇、李家乡、嵩溪镇,建设集温泉地质观光、休闲疗养、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生态观光区。主要温泉资源及开发现状见附表1。(三)重点项目策划1、清流生态温泉度假村清流县嵩口镇高赖温泉水温高达93,日出水量1200多吨,为氡硅温泉。距温泉3公里处有北斗山风景区,森林植被原始。可将两个景点相互串联,建设生态温泉度假村。以清流独具特色的温泉、冷泉为基础,以养生、保健、康体为主要功能,以养生延寿为主题,综合中草药汤池、温泉食疗、温泉理疗等多种养生方式,结合体检中心、动感户外温泉、温泉会馆等配套设施,打造温泉疗养区。要着力打造国家温泉地质公园,除原有的展示项目外,可结合现代技术增加温泉的形成演化过程,增设温泉体验区,让游客了解温泉文化的发展历史。2、清流县李家乡“冷泉第一村”将乡村旅游资源与独特的冷泉资源相结合,打造“中国冷泉第一村”,集水上娱乐、休闲保健、冷泉观景、农事体验、特色美食等功能于一体,着力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生态乡土氛围。3、将乐县南口乡药泉建设以药浴和疗养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温泉旅游度假区,聘请当地名中医,配置针对各种疾病具备不同疗效的药浴泡池,在养生疗养的主题下划分康体健身区、温泉疗养区、农业体验区等。可与周边的龙栖山、玉华洞等形成精品旅游线。4、大田县石牌温泉小镇可以联合附近温泉点开发养生保健温泉项目和温泉小区,还可以以对皮肤病的神奇疗效作为突出卖点,以“祛病洁肤”为主题开发特色温泉,配套美容养生馆、食疗养生馆、皮肤病治疗中心等,同时衍生开发硫磺杀菌系列产品如硫磺美容皂、硫磺足浴盐片等。八、南平(一)总体形象:禅茶智慧泉南平市温泉资源较少,邵武龙斗、瑶理、香林铺与下王塘发现有温泉。应借助武夷山的强势品牌效应,依托优美的山水自然环境,融入蕴含深远的禅宗文化与武夷茶文化,寓意美好的智慧内涵,打造充满悠远虚幻意境的禅茶智慧泉。(二)发展目标:依托武夷双世遗,打造中国禅茶泉充分挖掘表达武夷禅茶文化之精髓,依托周边武夷山之山水、禅道、大红袍、理学大家朱熹等高品质旅游资源,在温泉旅游开发中,体现武夷禅茶“正、清、和、雅”之精神内涵,以品茗读经泡汤得大智为核心卖点,打造中国第一的禅茶智慧温泉旅游景区。(三)重点项目策划1、邵武水北温泉小镇以武夷山的禅茶文化为内涵,依托武夷山及其周边秀美的山水风光,将瑶理村温泉打造成为极具禅意与茶文化特色的综合温泉休闲度假景区。可开发国学温泉馆,分为琴、棋、书、画、茶等多个主题馆。如聆乐厅、博弈堂、品卷室等;禅思温泉殿,在充满禅意的氛围中静坐,闻诵经之声,听钟鼓齐鸣。可设置禅修室、藏经阁、冥想室等。2、建瓯县小桥乡上屯村温泉已初步开发温泉游泳池。应完善周边的接待设施、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档次与水平。将温泉资源与酒店、餐饮、洗浴、桑拿等紧密结合,发挥温泉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九、宁德(一)总体形象:山水生态泉宁德“山海川岛”景观组合好,西部山地花岗岩火山岩地貌景观典型独特,且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借助世界地质公园品牌,依托优美的山水生态环境,打造天然养生的山水生态泉。(二)发展目标:借助世界地质公园之力,打造闽东北山水生态泉借助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效应,抓住重点景区的中高端分流市场,以山水风光、生态养生为主要特色,依托太姥山、白水洋和白云山的旅游资源,打造闽东北山水生态温泉旅游度假地。(三)重点项目策划1、古田桂花谷温泉位于古田县卓洋乡,在现有基础上丰富休闲活动内容,增加景区的人文元素,将桂花谷温泉的开发与周边原始森林、农村生态休闲结合。以户外运动、休闲养生为特色,着重开发泡汤、采摘、狩猎、运动等参与性活动,建设具备温泉疗养、原始森林探幽、运动休闲的休闲度假胜地。塑造“游原始森林,泡天然温泉”的主题形象,为游客营造“身陷硫磺泉,情迷桂花谷”的意境。2、福鼎氡泉位于福鼎市西北部的叠石乡,氡泉疗法适用于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炎等多种疾病。依托太姥山的品牌效应,发挥氡泉的医疗效用以及与浙南的区位优势,建设具有温泉疗养、运动健身、商务休闲于一体的氡泉养生度假地。第6章 温泉旅游产品开发一、产品开发的原则(一)以人为本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切身为游客考虑,从温泉旅游产品的设计到规划、宣传、营销、推广,都要体现人性化、个性化、规范化,使旅游者提升尊贵感,产生新体验。(二)突出文化挖掘并充实温泉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提高文化品位,塑造温泉旅游品牌,打造“闽式温泉”系列产品,让游客在消费温泉旅游产品的同时,感受福建独特的地域文化。(三)注重体验打破以往给予旅游者仅仅具备一般功能的传统印象,增加体验性元素的投入。让游客在体验尝试中亲身感受,从而收获独一无二的感知乐趣。(四)市场导向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开发适销对路的温泉旅游产品。以客源市场需求来确定旅游业开发的方向,注重市场预测与旅游产品功能定位,开发集观光、娱乐、休闲、度假,康体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产品。(五)可持续发展着重温泉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可持续性。突出“绿色生态”的理念,在达到自然、文化、社区等要素和谐的同时,以特色温泉资源为基础,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打造产品的独特性,形成别具一格的产品特色。二、产品开发的特色(一)独特的文化体验产品福建不仅具有深厚的温泉利用历史,更有悠久的人文历史。温泉旅游的开发必须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产品本身的文化附加值,体现福建温泉的特色,从而形成有吸引力的独具特色的温泉体验。(二)高端的休闲度假产品与邮轮旅游、海岛旅游、健康保健旅游等高端旅游相结合,规划高品质、高规格和具备个性化特征的复合型温泉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从而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三)多样化的养生产品挖掘温泉沐浴文化,突破常规“泡洗”概念,将温泉与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相结合,开发多层次、多种类的温泉水疗养生沐浴产品,打造温泉、保健、理疗等多功能的温泉养生产品。三、产品体系设计(一)温泉旅游产品架构依据温泉旅游产品的发展历程,结合福建省实际,福建省温泉旅游产品的总体发展架构应包括温泉城区、温泉小镇、温泉景区三个层次。福建省温泉旅游目的地体系表发展思路举例温泉城区结合已有的温泉酒店、温泉公园、温泉疗养院、娱乐会所、温泉澡堂等,提高档次,扩大规模,适度集中式发展,营造氛围,提升周边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打造特色温泉城区。福州市漳州市温泉小镇(乡)结合本地自然和人文特色、注重氛围营造和区域特色培育,利用周边乡野风光、美食等,打造富有地方特色和个性风味的温泉小镇。并与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开发紧密相连。福州市永泰葛岭镇厦门市同安县汀溪乡龙岩市永定县下洋镇泉州市德化县南埕镇三明市大田县桃源乡莆田市仙游鲤南镇南平邵武水北镇温泉景区注重资源保护和特色服务。找准自己产品的核心卖点,并将温泉资源开发同会议接待、观光休闲、康体健身、素质拓展、户外运动、景观房地产等结合打造。福州连江贵安温泉度假区福州永泰御温泉度假区三明市三元区横坑温泉度假村漳州龙海龙佳温泉山庄(二)温泉旅游产品系列在温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