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山东省2010年中央财政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推介品种根据我省气候、土壤特点,结合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和生产示范情况,推介小麦品种44个。分为强筋品种、中大穗品种、多穗型品种、旱地品种和晚播早熟品种五种类型。(一)强筋品种(7个):洲元9369、济麦20号、烟农19号、济南17号、山农12号、藁优9415、师栾02-1(二)中大穗品种(11个):泰农18、临麦2号、临麦4号、泰山9818、汶农六号、郯麦98、聊麦18、潍麦8号、鲁麦23号、山农8355、多丰2000(三)多穗型品种(21个):济麦22、良星99、良星66、济麦19号、烟农24号、泰山23号、山农15号、青丰1号、聊麦19、烟农5158、山农17、齐麦一号、鑫289、鲁麦21号、烟农23号、烟农2415、邯6172、烟农15号、黑马二号、山农18、邯00-7086(四)旱地品种(4个):青麦6号、烟农21号、山农16、青麦7号(五)晚播早熟品种(1个):济宁16号一、品种选择注意事项1.根据地力状况和管理水平选择适宜品种,如土壤肥沃,管理水平较高,常年亩产在550公斤以上地块,建议选择中大穗类型(泰农18、临麦4号、泰山9818等)或多穗类型中的抗(或较抗)倒伏品种(济麦22、良星99等)。对于地力水平中等,常年亩产500公斤左右的地块,建议选择多穗类型品种。中大穗品种一般产量潜力大,但对地力的要求较高,否则会造成亩穗数少、穗子小,尤其对千粒重影响较大,籽粒不饱满,影响籽粒品质。2.根据品种特性及当地种植习惯制定管理措施。晚播早熟品种济宁16号,适宜鲁南、鲁西南种植,不要扩大区域种植,同时注意播期后移,在10月25日左右为宜。一般说来,适期播种多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以812万为宜,大穗型品种每亩基本苗以1520万为宜,肥力高取低限,肥力低取高限。旱地品种应选择在旱肥地种植,旱薄地对产量影响较大。不能适期播种的地区,随着播期的推迟适当加大播量。3.强筋小麦类型山农12号、藁优9415、师栾02-1等三品种产量潜力一般,因此在种植应用时应规模种植、订单生产,实现优质优价。二、推介品种主要特点(一)强筋品种1.洲元936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0号育种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种来源:PH82-2-2为母本,866-3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偏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潍麦8号早熟1天;株高72.4厘米,株型紧凑,叶片上举,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5.1万,有效穗35.7万,分蘖成穗率37.5%;穗型长方,穗粒数48.3粒,千粒重35.4克,容重799.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硬质。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高感秆锈病。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9%、湿面筋32.5%、沉淀值34.4ml、吸水率64.1ml/100g、稳定时间8.6min,面粉白度75.1。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4.20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0.54%;2006-2007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8.75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4.8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0-15万。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种植利用。2.济麦20号原代号:955159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9号育种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鲁麦14号为母本,鲁88418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弱冬性,幼苗半直立,苗色深绿,分蘖力强,成穗率高,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02.7万个,亩有效穗44.0万穗,成穗率42.8%;生育期237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高76.8厘米,穗粒数33粒,千粒重38.6克,容重781.1克/升。株型紧凑,叶片较窄、上冲,叶耳紫色,旗叶中长、挺直。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硬质。抗倒性中等。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高抗叶锈,感白粉病。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3.23%,湿面筋29.3%,沉降值37.1毫升,面粉白度(L)94.88,吸水率58.4%,形成时间8.0分钟,稳定时间14.9分钟,软化度30FU。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0-2002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7.05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78%;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3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69%。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0万左右。及时防治病虫害。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种植利用。3.烟农19号原代号:烟优361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1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烟1933为母本,陕82-29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株高84.1厘米,叶片深黄绿色,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36.4克,容重766.0克/升,生育期245天。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叶锈病,高感白粉病。抗倒性一般。1999-2000年生产试验取样测试,粗蛋白含量15.1%,湿面筋33.5%,沉降值40.2毫升,吸水率57.24%,稳定时间13.5分钟,断裂时间14.2分钟,公差指数19B.U,弱化度24B.U,评价值61;面包烘烤品质:重量160克,百克面包体积825立方厘米,烘烤评分88.8。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9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83.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3%;1999-2000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3%。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播种,高肥水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8-10万;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12-14万。对群体过大地块,春季肥水管理适当推迟,以防倒伏。适宜范围:在全省亩产400-500公斤地块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推广种植。4.济南17号原代号:924142审定编号:鲁种审字第0262-2号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临汾5064为母本,鲁麦13号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成穗率高,叶片上冲,株型紧凑,株高77厘米,穗型纺锤、顶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36克,容重748.9克/升,较抗倒伏,中感条,叶锈病和白粉病。品质优良,达到了国家面包小麦标准。落黄性一般。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1996-1998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2.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52%,居第一位;199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25公斤,比对照增产5.8%。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作为强筋专用小麦品种推广种植。(二)中大穗品种9.临麦2号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1号育种单位:临沂市农科所品种来源:鲁麦23为母本,临90-15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高78.6厘米,亩最大分蘖97.1万个,亩有效穗35.5万穗,分蘖成穗率中等,穗粒数43.8粒,千粒重44.2克,容重769.3克/升;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抗倒伏,叶色中绿,穗棍棒形,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半硬质,有黑胚现象。2003-2004 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感白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4.14%、湿面筋32.0%、出粉率70%、沉降值20.3毫升、面粉白度94.7(aacc测试法)、吸水率57.1%、形成时间2.0分钟、稳定时间0.8分钟、软化度248FU。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4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9.93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2.38%;2003-2004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11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9.24%。 栽培技术要点:对地力要求较高,施足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3日-10月12日,每亩基本苗14-16万。及时防治白粉病等病虫害。 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10.临麦4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6号选育单位:临沂市农科院品种来源:鲁麦23号/临9015,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42天,与潍麦8号相当;株高78.9厘米,株型半紧凑,叶片上举,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82.4万,有效穗31.8万穗,分蘖成穗率38.7%,分蘖成穗率中等;穗型棍棒,穗粒数44.3粒,千粒重45.8克,容重776.3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半硬质。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中抗至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6.1%、出粉率64.0%、沉淀值(14%湿基)20.7毫升、吸水率55.8%、形成时间2.2分钟、稳定时间1.3分钟,面粉白度82.4。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80.45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31%;2005-200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1.17公斤,比对照潍麦8号增产6.20%。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3日-10月12日,每亩基本苗15-18万。及时防治白粉病等病虫害。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11.泰山9818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3号育种单位:泰安市农科院品种来源:泰山187/935021,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对照鲁麦14号晚熟2天;株高77.5厘米,株型较紧凑,整株叶型呈塔状,茎壁厚,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87.3万,亩有效穗28.1万穗,分蘖成穗率32.2%,分蘖力成穗率一般;穗粒数44.1粒,千粒重46.6克,容重780.9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中感叶锈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条锈病,感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 13.7%、湿面筋(14%湿基)37%、沉淀值(14%湿基)31.5毫升、出粉率66.4%、面粉白度73、吸水率61.8%、形成时间3.7分钟、稳定时间2.3分钟。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3-2004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甲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0.13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82%;2004-2005年高肥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2.94公斤,比对照潍麦8号增产5.49%。2005-2006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2.44公斤,比对照潍麦8号增产2.66%。栽培技术要点:对地力要求较高,施足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1日-10月10日,每亩基本苗14-16万。及时防治病虫害。适宜范围:在鲁中、鲁南、鲁西南地区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17.山农8355审定编号:鲁审麦2005043号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品种来源:鲁麦22号/286,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匍伏。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株高85.4厘米,株型半紧凑,茎秆粗壮,较抗倒伏,叶色中绿,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86.3万个,亩有效穗27.0万穗,分蘖成穗率31.3%;穗粒数41.8粒,千粒重51.7克,容重779.0克/升;穗棍棒形,小穗排列紧密,长芒、白壳、白粒,粉质,籽粒饱满。抗病性鉴定:高抗白粉病,中抗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叶锈病和赤霉病,中感秆锈病。2004-2005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2.2%、湿面筋28.7%、出粉率72%、面粉白度79.6、吸水率51.8%、形成时间3.7分钟、稳定时间5.2分钟、硬度指数11.6。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2-2004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9.22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6.11%;2004-2005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5.83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59%。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5-20万,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易感赤霉病,注意及时防治(抽穗扬花期若连续阴雨,抢在雨前喷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雨日天数长时,可隔5-7天再喷1次,喷药时要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洒,如果喷药后下雨则须雨后补喷)。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搭配利用。(三)多穗型品种19.济麦22原代号:984121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0号选育单位: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935024/935106,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弱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一般。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比鲁麦14号晚熟2天;株高71.6厘米,株型紧凑,抽穗后茎叶蜡质明显,较抗倒伏,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0.7万,亩有效穗41.6万穗,分蘖成穗率41.3%,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3.6克,容重785.2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中抗白粉病,感叶锈病、赤霉病和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3.2%、湿面筋(14%湿基)35.2%、沉淀值(14%湿基)30.7毫升、出粉率68%、面粉白度73.3、吸水率60.3%、形成时间4.0分钟、稳定时间3.3分钟。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37.0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0.85%;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24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4.0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日-10月15日,每亩基本苗12万左右。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 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0.良星9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9号育种单位:山东省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91102/鲁麦14号/PH85-16,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抗冻性较强。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5.6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冲,较抗倒伏,熟相中等;亩最大分蘖94.5万,亩有效穗40.6万穗,分蘖成穗率43.0%,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3.3克,容重789.4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白粉病,中抗至慢条锈病,感叶锈病,中感纹枯病,中感至感秆锈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 13.1%、湿面筋(14%湿基)34.9%、沉淀值(14%湿基)31.8毫升、出粉率73.1%、面粉白度75.2、吸水率63.4%、形成时间3.3分钟、稳定时间2.9分钟。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40.8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1.44%;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80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57%。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上旬,精播每亩基本苗10-12万,半精播15-18万。抽穗后及时防治蚜虫和病害,适时收获。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地块种植利用。21.良星66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57号育种单位:山东良星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济91102为母本,935031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潍麦8号早熟2天;株高78.2厘米,抗倒性中等,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3.2万,有效穗45.3万,分蘖成穗率43.9%;穗型长方,穗粒数36.7粒,千粒重40.1克,容重791.5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2008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白粉病,中感赤霉病和纹枯病,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2007-2008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3.4%、湿面筋35.8%、沉淀值33.9ml、吸水率60.9ml/100g、稳定时间2.8min,面粉白度74.5。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5-200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71.42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8.69%;2007-200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5.21公斤,比对照品种潍麦8号增产7.24%。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0-12万。适宜范围:在全省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2.济麦19号原代号:935031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2号育种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品种来源:鲁麦13号为母本,临汾5064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株型较紧凑,株高82.9厘米,叶片浓绿色,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千粒重39.4克,容重764.6克/升,生育期244天。抗倒性一般。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高抗白粉病。1999-2000年生产试验取样测试:粗蛋白含量13.69%,湿面筋31.2%,沉降值32.8毫升,吸水率59.34%,稳定时间3.9分钟,断裂时间5.8分钟,公差指数44B.U,弱化度62B.U,评价值52。面条品质评分81.5分。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1997-1999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12.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5.7%,居第一位;1999-200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8.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5%,居第一位。栽培要点:适期播种的高肥水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10万左右;中等肥力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注意预防倒伏。适宜范围:可在全省亩产400-500公斤地块推广种植23.烟农24号原代号:烟475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4024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以陕229为母本,安麦1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亩最大分蘖106.6万个,亩有效穗38.9万穗,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生育期241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好;株高79.8厘米,穗粒数36.3粒,千粒重41.9克,容重776.1克/升;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穗纺锤形,顶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03-2004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条锈病,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2.86%、湿面筋28.6%、出粉率69.0%、沉降值23.8毫升、面粉白度95.28(aacc测试法)、吸水率53.3%、形成时间2.7分钟、稳定时间3.4分钟、软化度122FU。 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1-2003年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1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45%;2003-2004年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4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7.82%。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日至10月10日,每亩基本苗10-15万。施足基肥,足墒播种,控制越冬肥、返青肥,重施、巧施拔节肥,浇好拔节水。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推广种植。25.山农15号原代号:山农804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7号选育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品种来源:济南17号/济核916,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伏。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7天,比对照早熟1天;株高73.6厘米,株型紧凑,叶片较窄短、上挺,抗倒性一般,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3.5万,亩有效穗42.1万穗,分蘖成穗率40.7%,分蘖成穗率较高;穗粒数31.5粒,千粒重45.5克,容重789.0克/升;穗型长方,顶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2006年经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4.7%、湿面筋(14%湿基)36.7%、沉淀值(14%湿基)33.8毫升、出粉率75.9%、面粉白度73.4、吸水率64.0%、形成时间4.2分钟、稳定时间3.8分钟。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0.7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6.67%;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4.61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53%。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底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1日-10月10日,每亩基本苗13-16万。注意预防倒伏。及时防治蚜虫,适时收获。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6.青丰1号原代号:954(5)-4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54号育种单位: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品种来源:鲁麦14号/烟农15,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伏。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鲁麦14号晚熟1天;株高78.9厘米,茎杆蜡质明显,株型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96.1万,亩有效穗39.2万穗,分蘖成穗率40.8%,分蘖成穗率较强;穗粒数34.8粒,千粒重41.0克,容重783.0克/升;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半硬质,籽粒饱满。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1.4%、湿面筋(14%湿基)30.6%、沉淀值(14%湿基)27.6毫升、出粉率75.8%、面粉白度73.4、吸水率60.5%、形成时间3.9分钟、稳定时间3.6分钟。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3-2005年山东省小麦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8.2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02%;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0.29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6.67%。栽培技术要点:施足基肥,足墒播种。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0-12万。春季管理:早春及早划锄,推迟肥水管理,拔节中后期追肥浇水。及时防治蚜虫,浇足灌浆水。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8.烟农5158原代号:烟5158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2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烟航选2号为母本,烟农15为父本杂交,经空间诱变处理,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7天,与济麦19相当;株高77.0厘米,株型较紧凑,叶色深绿,叶片上举,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1.9万,有效穗40.4万,分蘖成穗率39.7%,分蘖成穗率较高;穗型纺锤,穗粒数36.4粒,千粒重40.4克,容重797.0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粉质。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高抗秆锈病,中抗纹枯病,中感条锈病、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3.5%、湿面筋30.6%、沉淀值24.7ml、吸水率58.7ml/100g、稳定时间5.7min,面粉白度80.1。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4-2006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B组区域试验,2004-2005年平均亩产537.98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14号增产11.62%;2005-2006年平均亩产510.21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0.54%。2006-2007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9.74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7.25%。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5-10日,每亩基本苗8-12万。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29.山农17原代号:山农2149审定编号:鲁农审2009055号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泰安市泰山区瑞丰作物育种研究所品种来源:L156为母本,莱州137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8天,比济麦19晚熟2天;株高80.3厘米,叶片上冲,叶色深绿,株型稍松散,抗倒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104.4万,亩有效穗44.2万,分蘖成穗率42.3%;穗型纺锤,穗粒数38.2粒,千粒重38.3克,容重783.6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半硬质。2009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中抗赤霉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纹枯病。2008-2009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含量11.3%、湿面筋29.1%、沉淀值34.0ml、吸水率60.2ml/100g、稳定时间7.2min,面粉白度74.8。产量表现:在2006-2008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亩产541.48公斤,比对照品种济麦19增产6.38%;2008-2009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3.98公斤,比济麦19增产8.71%。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0-12万。加强春季麦田管理,适当晚浇返青、拔节水,预防倒伏。注意防治病虫害。审定意见: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利用。32.鲁麦21号原代号:烟886059审定编号:鲁种审字第0199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烟中144作母本,宝丰7228作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属半冬性多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率较高,株型较紧凑,株高83厘米,叶片较窄短、上举,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穗粒数34粒左右,千粒重39.1克。抗寒性较强,产量稳定,适应性广,熟相和品质好于对照,熟期稍晚于对照。经抗性接种鉴定,对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的抗性接近对照。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1993-1995年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和1994-1995年生产试验。两年区试平均亩产486.8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3.65%,居第一位。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3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2.15%。适宜范围:可在全省亩产450公斤左右栽培条件下推广利用。33.烟农23号原代号:烟278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30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烟1061为母本,鲁麦14号为父本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直立,分蘖力成穗率中等,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14.0万个,亩有效穗37.3万穗,成穗率32.7%;生育期237天,比对照晚熟1天,熟相中等;株高81.1厘米,穗粒数38粒,千粒重38.3克,容重783.1克/升。株型较紧凑,叶片上冲,叶色浅绿。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度较好,硬质。抗倒伏性一般。2002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性鉴定结果:中感条锈病、高抗叶锈病、感白粉病。2002-2003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粗蛋白含量15.23%、湿面筋31.3%、沉降值20.9毫升、面粉白度(L)95.38,吸水率55.9%、形成时间1.9分钟、稳定时间1.1分钟、软化度198FU。产量表现:该品种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甲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28.9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5.33%;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2.14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6.31%。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10日,每亩基本苗10万左右。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推广种植。 34.烟农2415审定编号:鲁农审2006048号育种着: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烟849/鲁麦21号,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匍伏。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9天,与对照鲁麦14号相当;株高82.8厘米,叶片上冲,株型较紧凑,抗倒性一般,熟相好;亩最大分蘖106.9万,有效穗42.8万穗,分蘖成穗率40.1%,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型纺锤,穗粒数39.1粒,千粒重37.2克,容重808.1克/升;长芒、白壳、白粒,籽粒饱满、粉质。2006年委托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抗叶锈病,中感纹枯病,感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5-2006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4%湿基)11.6%、湿面筋(14%湿基)29.0%、出粉率71.2%、沉淀值(14%湿基) 23毫升、吸水率55.5%、形成时间4.2分钟、稳定时间4.2分钟,面粉白度76.6。产量表现:在2004-2005年山东省小麦品种中高肥组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55.8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3.10%;2005-2006年平均亩产535.81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24%。2005-2006年中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2.93公斤,比对照济麦19增产5.19%。栽培技术要点: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一般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公斤,全生育期亩施标准氮肥25-35公斤,标准磷肥20-25公斤,钾肥5公斤,提倡氮肥后移。适宜播期10月1-10日,精播高产田每亩基本苗8-12万,半精播中产田12-15万。视苗情于11月底-12月初浇冬水,春季及早划锄。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标准氮肥15公斤。一般忌浇麦黄水。及时防治病虫害,蜡熟期及时收获。适宜范围:在全省中高肥水地块种植利用。36.烟农15号认定文号:(82)鲁农审字第4号。1982年认定。育种单位:烟台地区农科所特征特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深绿。株高75-80厘米,株型紧凑。穗圆锥形、顶芒、白壳、白粒、卵圆形。穗小、粒小,千粒重较低,一般31-35克。容重较高, 850-860克/升。后期叶片易干尖。冬性。中早熟品种。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每亩成穗高达50万以上。茎秆粗壮,耐肥水,抗倒性强。抗小麦条锈病,轻感小麦叶锈、白粉病。落黄好。不耐干旱,不耐瘠薄,播种过早易感小麦土传花叶病、丛矮病及黄矮病。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1978-1979年山东省高肥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6公斤,比对照增产7.8%,每亩增产30公斤;1978-198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6公斤,产量幅度315-512.8公斤。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土质肥沃,排灌条件好的田块种植,适宜播期10月1日-10月10日,每亩基本苗10万-15万。该品种芽鞘短,出土能力弱,要求地平土细,播种深度3-5厘米。行距一般以20厘米左右为宜。适宜范围:在胶东和鲁中地区种植利用。(四)旱地品种40.青麦6号原代号:莱农0301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6号育种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原莱阳农学院)品种来源:莱州137为母本,978009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生育期233天,比鲁麦21号早熟1天;株高76.1厘米,株型较紧凑,较抗倒伏,熟相好;亩最大分蘖89.5万,亩有效穗36.5万,分蘖成穗率40.7%;穗粒数35.5粒,千粒重39.8克,容重796.7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抗旱性较好。2007年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抗病性鉴定结果:中抗白粉病,中感纹枯病和秆锈病,高感条锈病和赤霉病。2006-2007年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泰安)测试:籽粒蛋白质12.7%、湿面筋28.7%、沉淀值23.7ml、吸水率60.2ml/100g、稳定时间6.3min、面粉白度72.6。产量表现:该品种参加了2005-2007年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27.93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6.81%。2006-2007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6.46公斤,比对照品种鲁麦21号增产6.53%。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旬,每亩基本苗15万。适宜范围:在全省旱肥地块种植利用。41.烟农21号原代号:烟96266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2023号育种单位:烟台市农科院品种来源:烟1933为母本,陕82-29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特征特性:旱地品种,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灰绿色。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239天,与对照相当;株高72厘米,株型紧凑,抗倒伏性中等,熟相较好;亩最大分蘖92.7万个,亩有效穗40.4万穗,分蘖成穗率41%;穗粒数31粒,千粒重40.1克,容重780.4克/升;穗型长方,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区域试验田间表现:中抗条锈病、叶锈病、轻感白粉病。生产试验统一取样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试:粗蛋白含量(干基)13.51%、湿面筋31.7%、干面筋10.5%、沉降值37.9毫升、吸水率63.28%、形成时间2.5分钟、稳定时间4.4分钟。产量表现:1999-2001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品种旱地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380.64公斤,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3.14%;2001-2002年旱地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2.3公斤,比对照鲁麦21号增产6.8%。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日-10月10日,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及时防治病虫害。适宜范围:在全省旱肥地块推广种植。42.山农16原代号:旱丰3号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47号育种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泰安市五岳泰山种业有限公司、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济南13号为母本,旱635为父本杂交,系统选育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爆物品从业安全培训课件
- 出纳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白描花卉写生考试题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企业市值排名分析
- 校本教研工作方案
- 新质生产力新发展格局
- 三班级上学期班主任方案
- 新质生产力的调研路径
- 小学一年级语文老师期中考试总结
- 2025年泌尿科常见疾病诊疗能力评估试卷答案及解析
- 建设单位与总包单位实名制管理协议
- 妇幼信息管理制度
- 初一英语摸底试题及答案
- 《第四单元 参考活动3 设计橡皮章》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苏少版八年级上册
-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专业培训课件
- 2025年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肉毒素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作文解析和范文
- 2024“五史”全文课件
- 中医科药品使用管理制度
- 舌癌手术护理配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