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话剧《哥本哈根》.doc_第1页
评析话剧《哥本哈根》.doc_第2页
评析话剧《哥本哈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外国戏剧精品导读结 课 论 文系 别 演艺学院专 业 戏剧影视文学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2011年 12月 10日存在,在意识之前评析话剧哥本哈根话剧哥本哈根是以德国纳粹时代的科学家海森堡和丹麦科学家波尔及其夫人玛格瑞特的亡后灵魂的回忆与对话,引出了现代科学史上著名的1941年“哥本哈根会见之谜”。这个至今没有揭开的谜,对于二战期间原子弹的研制与付诸实战、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核威胁、未来科学与人类生存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哥本哈根通过解密这次“哥本哈根会见之谜”,展开对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后历史的审视。有人说,戏剧是编剧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从来对影视方面接触较多的我,对影视的认同感显然要过于戏剧,但是在看到哥本哈根这部话剧后,观念却得到了一个大大的改观。我个人是不喜欢某些打着“先锋”“试验”的牌子,而内容低级简单,靠愚弄和嘲讽大众来取悦观众的话剧。现代的戏剧界已经被擅长于戏谑和愚弄的先锋派之风吹得够久了,观众对于作品的思想性也越来越不看重,而哥本哈根作为一种严肃而深刻的戏剧出现,却是实实在在的改观了我们对于现代话剧的看法。首先从布景上来讲,排演哥本哈根的布景较为简洁,白色的椭圆形舞台,白色的墙壁,嵌在白色墙壁里可以随时打开的两扇门。这两扇门隔开了两个世界,门外是金色的白桦林,那是人的世界;门内是白色的冥界,灵魂游走聚首之地。一株枯索的白桦树,三只象牙般洁白的椅子,三个死后聚首的灵魂。一切的欣赏视野都被牢牢地锁定在这个台子上面,舞台元素简洁而直接,看似空洞却又十分抓人,作为这样一个仅以谈话来吸引观众的话剧而言,这样的布景实在是干净,在不分散观众注意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的把观众的吸引力紧紧把握在舞台上。从整体结构上来讲,哥本哈根是可以被分为四段的,这四段分别是被三个幽灵演绎了4次,每一次都提出不同的可能性。他们不断地重回1941年的傍晚,面对当年的困惑,但结果总是陷于迷雾,直到最后都没能找到确切的答案。整个故事就是在这种不断的重复演绎中被赋予不同的价值取向,或者可以说全程就是一个思辨的过程,是一个围绕着量子、粒子、铀裂变和测不准原理的思辨,围绕着贝多芬、巴赫的钢琴曲的思辨;围绕着个人对于祖国的忠诚与否的思辨、围绕着原子弹爆炸后城市里满目狼藉和尸横遍野的思辨等等。四段的演绎其实都是在重复辩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1941年海森堡为什么要来哥本哈根。这个问题又直接牵扯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的制造方是邪恶的德国纳粹还是时处正义一方的美国,进而也牵扯到千千万在原子弹爆炸死去的人们身上。围绕着这个问题的讨论,开展了四次演绎,也得到了四种不同的可能,然而随着这四种不同的可能一一被推翻,重塑。故事开始进入一种虚无和不确定性。显然三个灵魂无论如何也无法回到那个时候,故事的发生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故事本身的虚无和不确定。所以四次的演绎,更像是四种可能性的展示,在这四种展示的过程中,让身为观众的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阴暗,道德的崇高和沦丧,存在的实在和虚无等等。对于观赏者来说,戏剧一开始问题关键从来不是在于解决悬念,悬念仅仅是一种推动力,驱动着三个灵魂不停的讨论和思辨,就是在这个讨论和思辨的过程中,让观众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思考和干预。故而,这是一部允许你参与思考的戏剧,整体的结构偏向于观念艺术,通过四次对于观念认识的确立和推翻直接把问题引向观众,并不讲求戏剧冲突,或者可以说是“去戏剧性”性质的戏剧,他从一开始就紧紧的锁定在一个问题上,通过思考和辩论取代戏剧的冲突和矛盾,通过一个问题的产生从来衍生出更多的更有意义和更有深度的思考。从主题思想上来讲,对于话剧哥本哈根的评析就如同那句关于哈姆雷特的谚语一样,一千个读者有着一千个哈姆雷特。显然,对于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很难有着所谓正确和全面的主题分析。作为一部戏剧作品,哥本哈根更是包含着较为深刻的主题和内涵。在外层故事包裹下的(三个灵魂围绕一个问题展开一场讨论),内核的深刻性与否直接决定了整体的层次高低。对于本剧的主题,我认为其中多少有着存在主义的身影。先说其中的物理定理的元素。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等等,这些在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定理。其中测不准原理恰恰还是海森堡发现的,然而最后却也成分为了海森堡在剧中命运的结局。这种个人命运与物理原理的吻合,就像是有着某种声音在不断倾诉着关于存在于意识的问题。但就原子弹的研发而言,量子力学无疑是原子弹研发的最重要原理,然而海森堡与波尔对于其中的数值和测定是不相符的。后来波尔研制出了成果,并最终导致了原子弹的成功。而海森堡固执的相信自己的测算和定理,最终却在这场世纪讨论中黯然失色。然而定理也好,测算结果也好,无非都是些冥冥中的不确定因素。世间万物的存在是先决条件,无论是量子力学还是那个永远也测不准的测不准原理(包含了对于整剧的暗示)的发现,都只能是意识到了某种真理。也就是说真理的存在是先觉,而科学意识是后觉,综述,也就是萨特的存在主义所推崇的存在是先于意识的。这就给本剧的虚无和不确定性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基础,可见无论是1941年海森堡来哥本哈根的原因,还是两人就量值的判断不一,亦或是最终一方研制出原子弹,而一方没有。甚至到两人心中的道德准绳和民族观念性等等,这些都只是在存在的驱使下强迫意识到的。首先,存在的虚无感迫使着人类向前行进,从直立行走到有独立的意识。同样,波尔和海森堡与量子力学和测不准原理无非也是相互意识的问题,自然的属性早就决定了它们存在的先觉,所以意识到是后觉的。进而,两人在这种存在感的驱使下开始尽力的探索物质世界,结果发现了研制原子弹的可能性。于是,一个问题出现了,相关物理理论的出现首先决定了意识的确立,而存在却成为了中心的议题。于是两人围绕着这个存在展开了一场灵魂级的大讨论,然而结果却是虚无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影射所谓存在感的虚无。这让我想起来一本书的名称,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灵魂的世界,摆在两人面前也恰恰是这个存在与虚无的问题,关于原子弹的意识与存在都已经随着时代出现,老去,然而问题终究留了下来,萦绕在世人的面前,久久不肯离去。四次的讨论得到的四种结果到最后都成为了虚无的象征,这不难看出,编剧在试图讨论存在问题时,就看到了存在的虚无与荒诞,所以一开始就已经在创作思想上忽视或者不屑于就“存在”本身的讨论,但是却必须要借着存在的外衣,叙述整个故事,因为只有存在的意义才是最终的目的。本剧在讨论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和道德,国家等等问题上偏重着力,而原子弹的存在先后并不是最重要的议题,为什么海森堡来哥本哈根也不重要,重要的恰恰是讨论本身,那种对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思考,对于道德与崇高的定义,对于人性卑劣和无知的展示,甚至于对与虚无和不确定性(与测不准原理同出一辙)的揭示。不少观众给予了国话版哥本哈根好评,因为对被轻松搞笑的时尚之风吹得过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