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第19课 兰亭集序课件 粤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9课兰亭集序 第四单元文言文 1 学习重点1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重点掌握多义实词 背诵全文 2 在诵读中把握作者的情感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确立人生苦短 时不我待的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3 赏析本文景 情 理交融的艺术特点和骈散结合 清新质朴 自然流畅的语言风格 文本导学 1 词语理解 1 一词多义 答案 基础积累 此地有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修禊事也 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 余稍为修葺 使不上漏 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路漫漫其修远兮 修 举行 高 大 寿命长 施行 修理 整修 长 答案 所以兴怀 其致一也 非利足也 而致千里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以致天下之士 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致 到达 情致 招纳 游目骋怀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怀其璧往使 怀敌附远 怀 胸怀 表达 揣着 怀抱 感慨 安抚 答案 信可乐也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必以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 低眉信手续续弹 说尽心中无限事 信 实情 确实 实在 信任 或取诸怀抱 悟言一室之内 孟子对曰 不识有诸 吾妻归宁 述诸小妹语 诸 兼词 之于 随便 兼词 之乎 代词 众 各 或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或以为死 或以为亡 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或师焉 或不焉 小学而大遗 存亡之理 当与秦相较 或未易量 答案 或 有的人 有时 倘若 或许 有的 2 古今异义 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古义 今义 茂林修竹古义 今义 列坐其次古义 今义 有盐味 都 高 大 修理 修饰 答案 它的旁边 居于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古义 今义 或取诸怀抱古义 今义 所以游目骋怀古义 今义 指万物 种类 抱负 志向 胸怀 抱在怀中 答案 用来 连词 表示结果 向之所欣古义 今义 终期于尽古义 今义 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 今义 过去 方向 至 及 一段时间 答案 这次集会的诗文 文雅 2 词类活用 1 群贤毕至 2 少长咸集 3 映带左右 4 一觞一咏 5 引以为流觞曲水 形容词用作名词 年轻的人 年长的人 答案 名词用作动词 环绕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流 形容词用作名词 贤士 名词用作动词 喝酒 6 所以游目骋怀 7 足以极视听之娱 8 当其欣于所遇 9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10 齐彭殇为妄作 动词的使动用法 使 放纵 答案 副词用作动词 穷尽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 为欣 数词用作动词 将 视为一体 一样 形容词用作动词 把 等同起来 3 特殊句式 1 死生亦大矣 2 其致一也 3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4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5 又有清流激湍 映带左右 6 引以为流觞曲水 7 当其欣于所遇 8 亦将有感于斯文 判断句 判断句 判断句 答案 省略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 省略句 省略句 介宾结构后置句 4 语句翻译 1 因寄所托 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2 虽趣舍万殊 静躁不同 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 快然自足 不知老之将至 译文 把自己的情怀寄托在所爱好的事物之中 无拘无束 旷达放纵 虽然人们的追求和舍弃各异 恬静与躁动不同 当人们对所遇见 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 自己所要的东西暂时得到了 就感到快乐满足 竟然 没感觉老年即将到来 答案 1 本文是一篇书序 从文中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 本文最能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案 整体把握 答案 1 作为书序 本文介绍了作诗缘由 作诗情形 成书经过和本书意义 2 死生亦大矣 2 文章共四段 可分为两部分 一 二段为第一部分 三 四段为第二部分 这两部分各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 答案第一部分 叙述兰亭宴集的情况 写出了宴集的时间 地点 相聚的缘由 参加人员 集会地的地理环境 当日天气和宴集的感受 是实写 第二部分 写宴集以后的感慨 是虚写 1 在本文中 作者的情感是怎样起伏变化的 这种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哪种看法 答案 重点突破 答案开头写宴集之乐 而后由宴集想到人生 想到人生苦短 不禁 痛 从中来 接着作者批判当时流行的人生虚无的消极态度 慨叹死生的重大意义 从而发出深沉的悲叹 文章由生之乐而转向死之痛 最后以悲叹作结 感情起伏有致 情真意切 虽然作者对生死的思考最终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也没有得出通达彻悟的解释 但在情感的变化过程中 暗含着对人生的眷恋与热爱 是敢于直面人生的 客观务实而又旷达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2 第四段作者的情感态度是 悲 是真的 悲 吗 答案 探究点拨本文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 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 难以依恃 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 再次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 他的这种认识 关注 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 使人们对生命的忧愁和局限拥有清醒的认识 从而扬长避短 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 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答案钱钟书曾说 目光放远 万事且悲 魏晋时代 由于社会黑暗 现实残酷 人们便转向了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 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 最自由的 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 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 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 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 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 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 3 文中有一句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 答案东晋是名士风流的时代 他们崇尚老庄 大谈玄理 不务实际 思想虚无 寄情山水 笑傲权贵 他们思想消极 行动无为 就像浮萍之于海水 随波荡漾 漂到哪里就是哪里 他们认为 死了就死了 无所谓 因为死就是生 生就是死 一死生 齐彭殇 对此 作者作了委婉的批评 生和死是两码事 不能等同起来 生有各种各样的生 有的人活得窝窝囊囊 有人活得志得意足 死也有各种各样的死 有人死得默默无闻 有人死得轰轰烈烈 司马迁说 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臧克家说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毛泽东说 生的伟大 死的光荣 答案 生与死怎么可以等同呢 正如作者所说的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作者这样写 表明了他对生死问题的看重 他是想以此来启发那些思想糊涂的所谓名士 不要让自己的生命轻易地悄悄逝去 1 赏析本文融叙事 写景 抒情 议论于一体的写作特点 答案 美点赏析 答案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 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 写景 先叙述集会的时间 地点 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 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 作者的情感平静 闲适 后一部分 笔锋一转 变为抒情 议论 由欣赏良辰美景 流觞畅饮而引发出对乐与忧 生与死的感慨 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 到了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 作者感到人事在变迁 历史在发展 由盛到衰 由生到死 都是必然的 正因人生无常 时不我待 所以作者要著文章留传后世 以承袭前人 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 作者时喜时悲 喜极而悲 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 再由激荡而平静 极尽波澜起伏 抑扬顿挫之美 2 赏析本文骈散结合 清新质朴 自然流畅的语言特点 答案 答案两晋时期 骈俪藻饰之风盛行 而 兰亭集序 则别开生面 它的语言或骈或散 散则错落有致 骈则整齐优美 骈散间行 各得其长 且不尚华丽辞藻 不重典故堆砌 文笔洗练 自然有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