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doc_第1页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doc_第2页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doc_第3页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doc_第4页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使用说明书特别提示:在安装使用本系统产品前,请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并妥善保存! 版本:第1版 日期:2008年8月15日 执行标准:Q/JLD 51-2008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1 概述 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北京中煤安泰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在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煤矿监控系统成功运行的基础上博取众长,精心设计的,它不仅适用于大、中型矿井,而且同样适用于小型及各种地方煤矿使用。 整个系统配置灵活、合理,软件功能丰富,操作使用方便,可集中连续地监测整个矿井的环境、生产工况等参数,分站独立实现风电瓦斯闭锁,断电仪的功能,在监控主机屏幕上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曲线、图纸和表格等,具有数据存贮超限报警、输出控制、打印各种表和曲线等多种功能并可以方便地将计算机上的信号在模拟盘、大屏幕投影、大屏幕监视器、远程终端、电视机等外部设备上进行显示,并可以根据用户的需要组成计算机网络,实现数据共享。其技术水平在国内监控系统中居领先地位。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是改变煤矿安全面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组成全矿信息指挥中心的有力工具,是实现现代化矿井必不可少的技术设备,也是目前国内性能价格最优的一套监控系统.2产品分类2.1系统型号 KJ 78 ( B ) 设计序号 产品登记号 矿用监控系统2.2防爆型式由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本质安全型、矿用本安兼隔爆型、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设备等复合型设备组成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2.3分类系统按复用方式为时分制,按网络结构为树形,按调制方式为基带或调频方式,按工作方式为主从方式。3技术要求 3.1 环境条件 3.1.1 系统中用于机房、调度室的设备,应能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 15 30 ; b )相对湿度: 40 %70 %;c )温度变化率:小于 10 /h ,且不得结露;d )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e )GB/T2887规定的尘埃、照明、噪声、电磁场干扰和接地条件。3.1.2 除有关标准另有规定外,系统中用于煤矿井下的设备应在下列条件下正常工作:a )环境温度: 0 40 ;b )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 95 %(+ 25); c )大气压力: 80kPa106kPa; d )有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但无显著振动和冲击、无破坏绝缘的腐蚀性气体。3.2 供电电源 3.2.1 地面设备交流电源: a )额定电压: AC220V,允许偏差-10% + 10%; b )谐波:不大于 5 %;c )频率: 50Hz ,允许偏差5。3.2.2 井下设备交流电源:a) 额定电压:AC380V/660V,允许偏差:-25%+10%;b) 谐波:不大于10%;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3.2.3 地面维修电源:a) 额定电压:AC220V/380V,允许偏差10%;b) 谐波:不大于5%;c) 频率:50Hz,允许偏差5%。3.3 系统设计要求3.3.1 系统组成系统地面设备主要有监控主机、备用机、KJ78(B)-J信息传输接口、信号避雷器、UPS电源、计算机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心站软件、应用程序及其存贮介质)、以及打印机、远程终端等;井下设备主要由KJ78(B)-F矿用本安型分站、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传感器、执行器(含断电器)、接线盒及通信电缆等组成。系统组成明细表见附录A。3.3.2 硬件 3.3.2.1监控主机、备用主机配置要求a) 型号:工业控制计算机; b) CPU:使用相当于Intel公司的Pentium 4或以上级别的通用CPU; c) 内存:使用Windows 2000及以上操作系统时内存应在128MB以上; d) 显卡:与Windows系统兼容,含有32MB以上的显示内存; e) 双硬盘:由40G以上硬盘组成。f) 系统具有手动双机切换功能。备用主机通电待用,值班人员每日24小时内应时时刻刻观察工作主机的操作界面,即时发现工作主机的故障,立即手动更换接线至通电待用的备用主机,使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其间时间应不大于5min; g)供电电压在AC220V10%之间波动时,中心站设备应能正常工作。3.3.2.2 打印机MS Windows兼容的中文打印机。3.3.2.3 交流稳压电源:AC220V/3000VA;UPS不间断电源:连续供电时间不小于2h。中心站配备UPS电源,当交流电源断电时,UPS电源应保证中心站设备工作2小时以上。3.3.2.4电源避雷器:DXH01-F(S)单相电源避雷器;通信线路避雷器:QFL01型3.3.2.5 KJ78(B)-J 信息传输接口a)防爆型式:一般兼矿用本质安全型; b)防爆标志:Exib;c)额定工作电压:AC220V,电源波动范围10%;d)与计算机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232;e)与计算机的传输速率:4800bps;f)与计算机的最大传输距离:5m;g)与分站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485;h)与分站的传输速率:4800bps;i)与分站的最大传输距离:10km。3.3.2.6 KJ78(B)-F矿用本安型分站a) 防爆型式:本质安全型;b)防爆标志:Exib;c)分站与传输接口的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485;d)分站与传输接口的传输速率:4800bps;g)分站与传输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10km;h)分站到传感器(甲烷、一氧化碳)或执行器等的最大距离2km;3.3.2.7 KDW660/18B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a) 防爆型式:隔爆兼本安型;b) 防爆标志:ExdibI;c) 额定输入电压:AC380V/660V;d) 额定输入功率:100W;e) 电压波动范围:标称值的75%110%;f) 源频率:48Hz52Hz;g) 源电压失真:总的谐波分量不大于10%;h) 当交流电源停电时,备用电源保证所接负载供电时间不小于2h。3.3.2.8 接地要求和避雷保护措施 3.3.2.8.1监测系统应有单独接地,不允许与其它系统共地。地面中心站设备的外壳和通信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到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系统通信电缆干线的屏蔽层仅允许在地面中心站机房或竖井一处可靠接屏蔽地上,决不允许多点接地。其他井下电气设备的接地要求应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第482487条的规定。3.3.2.8.2系统具有防雷功能。主通信电缆在井口处应有避雷措施,并分别在传输接口、地面电源等采取防雷措施。井下供电线路的防雷电保护措施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59条规定。3.3.2.9 甲烷、一氧化碳等传感器的稳定性应不小于15d。3.3.3 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编程语言等应为可靠性高、开放性好、易操作、易维护、安全、成熟的主流产品。软件应有详细的汉字说明和汉字操作指南。a)操作系统:windows xp、简体中文Windows 2000及以上;b)主机监控软件:KJ78(B)煤矿安全监控系统;c)数据库:SQL数据库。3.4 基本功能3.4.1数据采集3.4.1.1系统必须具有甲烷浓度、风速、风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模拟量采集、显示及报警功能。3.4.1.2系统必须具有馈电状态、风机开停、风筒状态、风门开关、烟雾等开关量采集、显示及报警功能。3.4.1.3系统必须具有瓦斯抽采(放)量监测、显示功能。 3.4.2控制3.4.2.1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浓度超限声光报警和断电/复电控制功能:a)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浓度时,声光报警;b)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断电浓度时,切断被控设备电源并闭锁;甲烷浓度低于复电浓度时,自动解锁;c)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甲烷传感器、分站、电源、断电控制器、电缆、接线盒等)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 3.4.2.2系统必须由现场设备完成甲烷风电闭锁功能:a)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CH4时,声光报警;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5%CH4时,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自动解锁;b)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1.0%CH4时,声光报警,切断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甲烷浓度低于1.0%CH4时,自动解锁;c)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或超过0.5%CH4时,声光报警,切断被串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0.5%CH4时,自动解锁; d)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或风筒风量低于规定值时,声光报警,切断供风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当局部通风机或风筒恢复正常工作时,自动解锁; e)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大于3.0%CH4,必须对局部通风机进行闭锁使之不能起动,只有通过密码操作软件或使用专用工具方可人工解锁;当掘进工作面或回风流中甲烷浓度低于1.5%CH4时,自动解锁;f)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含分站、甲烷传感器、电源、断电控制器、电缆、接线盒等)故障或断电时,声光报警,切断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闭锁;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接通电源1min内,继续闭锁该设备所监控区域的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当与闭锁控制有关的设备工作正常并稳定运行后,自动解锁。严禁对局部通风机进行故障闭锁控制。3.4.2.3系统必须具有地面中心站手动遥控断电/复电功能,并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和操作记录功能。3.4.2.4系统应具有异地断电/复电功能。3.4.3 存储和查询系统必须具有以地点和名称为索引的存储和查询功能:a) 甲烷浓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浓度等重要测点模拟量的实时监测值;b) 模拟量统计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c) 报警及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d) 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e) 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f) 局部通风机、风筒、主通风机、风门等状态及变化时刻;g) 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h) 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3.4.4 显示3.4.4.1 系统必须具有列表显示功能: a) 模拟量及相关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断电复电命令、馈电状态、超限报警、馈电异常报警、传感器工作状态等; b) 开关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开停时刻、状态、传感器工作状态、报警及解除报警状态及时刻等;c) 累计量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累计量值等。3.4.4.2 系统应能在同一时间坐标上同时显示模拟量曲线和开关状态图等。3.4.4.3 系统必须具有模拟量实时曲线和历史曲线显示功能。在同一坐标上用不同颜色显示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曲线。3.4.4.4 系统必须具有开关量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功能。3.4.4.5 系统必须具有模拟动画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通风系统模拟图、相应设备开停状态、相应模拟量数值等。应具有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等方式。3.4.4.6 系统必须具有系统设备布置图显示功能。显示内容包括:传感器、分站、电源箱、断电控制器、传输接口和电缆等设备的设备名称、相对位置和运行状态等。若系统庞大一屏容纳不了,可漫游、总图加局部放大。3.4.5 打印系统必须具有报表、曲线、柱状图、状态图、模拟图、初始化参数等召唤打印功能(定时打印功能可选)。报表包括:1.模拟量日(班)报表 2.模拟量报警日(班)报表 3.模拟量断电日(班)报表 4.模拟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 5.开关量报警及断电日(班)报表 6.开关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 7.开关量状态变动日(班)报表 8.监控设备故障日(班)报表 9.模拟量统计值历史记录查询报表等。3.4.6 人机对话系统必须具有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系统生成、参数修改、功能调用、控制命令输入等。3.4.7 自诊断系统必须具有自诊断功能。当系统中传感器、分站、传输接口、电源、断电控制器、传输电缆等设备发生故障时,报警并记录故障时间和故障设备,以供查询及打印。3.4.8 双机切换功能 从工作主机故障到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时间应不大于5min。3.4.9 备用电源 系统必须具有备用电源。当电网停电后,保证对甲烷、风速、风压、一氧化碳、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开停、风筒状态等主要监控量继续监控。3.4.10 数据备份 系统必须具有数据备份功能,自动在不同硬盘上进行备份。3.4.11 模拟报警和断电甲烷传感器应具有现场模拟测试报警和断电功能。3.4.12 防雷在系统的通信接口入井口处应有QFL01信号避雷器;在地面中心站应有DXH01-F(S)单相电源避雷器装置。3.4.13其他3.4.13.1系统应具有网络通信功能。3.4.13.2系统应具有软件自监视功能。3.4.13.3系统应具有软件容错功能。3.4.13.4系统应具有实时多任务功能,能实时传输、处理、存储和显示信息,并根据要求实时控制,能周期地循环运行而不中断。3.5 软件功能3.5.1 操作管理软件必须具有操作权限管理功能,对参数设置、控制等必须使用密码操作,并具有操作记录。3.5.2 主菜单在各种显示模式下都必须有主菜单显示,主菜单包括:参数设置、页面编辑、控制、列表显示、曲线显示、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查询、帮助、其他等。 在主菜单下必须设置子菜单:(1)参数设置:系统参数、模拟量、开关量、其他;(2)页面编辑:列表、曲线、模拟图、其他;(3)控制:控制逻辑、其他;(4)列表显示:报警(模拟量、开关量)、断电控制(模拟量、开关量)、馈电异常(模拟量、开关量)、调用(模拟量、开关量)、其他;(5)曲线显示:报警、断电控制、馈电异常、调用、其他;(6)状态图与柱状图显示:状态图、柱状图、其他;(7)模拟图显示:通风系统、瓦斯抽采(放)、系统自检、其他;(8)打印:编辑、报警(模拟量、开关量)、断电控制(模拟量、开关量)、馈电异常(模拟量、开关量)、调用(模拟量、开关量)、其他;(9)查询:报警(模拟量、开关量)、断电控制(模拟量、开关量)、馈电异常(模拟量、开关量)、调用(模拟量、开关量)、其他;(10)帮助:参数设置、页面编辑、控制、列表显示、曲线显示、状态图与柱状图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查询、其他。3.5.3分类查询(1)报警查询:根据输入的查询时间,将查询期间内的全部报警的模拟量和开关量显示或打印。(2)断电查询:根据输入的查询时间,将查询期间内的全部断电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列表显示或打印。(3)馈电异常查询:根据输入的查询时间,将查询期间内的全部馈电异常的开关量和模拟量显示或打印。(4)调用查询:根据输入的被查询量和查询时间,将查询期间内被查询量显示或打印。3.5.4快捷方式在任何显示模式下,均可直接进入所选监控量的列表显示、曲线显示或状态图及柱状图显示、模拟图显示、打印、参数设置、页面编辑、查询等方式。3.5.5中文显示与打印软件必须具有汉字显示、汉字打印和汉字提示功能。3.5.6更改存储内容软件必须具有防止修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等存储内容(参数设置及页面编辑除外)功能。3.5.7模拟量数据表格显示3.5.7.1显示内容模拟量数据表格显示包括如下内容:(1)传感器设置地点;(2)传感器所测物理量;(3)单位;(4)报警门限(;(5)断电门限;(6)复电门限;(7)断电范围;(8)监测值;(9)平均值;(10)最大值;(11)最小值;(12)报警/解除报警状态及时刻;(13)断电/复电命令及时刻;(14)馈电状态及时刻;(15)实时时钟等。3.5.7.2实时显示模拟量报警、模拟量断电、馈电异常必须实时显示。3.5.7.3调用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模拟量显示其相应内容: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近一次统计的最大值、平均值、最后一次报警或解除报警时刻、最后一次断电或复电时刻等。 3.5.7.4报警显示 当模拟量大于或等于报警门限时,自动显示超限时刻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最近一次统计的最大值、平均值、报警时刻、最后一次断电/复电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时刻及措施(报警后所采取的安全措施,其中所采用的安全措施为人工录入,采用措施时间自动生成,以下同)等。3.5.7.5断电显示当模拟量大于或等于断电门限时,自动显示断电命令及时刻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报警及时刻、断电及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安全措施等。3.5.7.6馈电异常显示当模拟量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一致时,自动显示馈电异常时刻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监测值、报警及时刻、断电及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安全措施等。3.5.7.7报警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的累计报警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浓度、累计报警次数、累计报警时间、报警期间最大值及时刻、每次报警期间最大值及时刻、每次报警时间、每次报警起止时刻、每次报警措施、查询起止时刻等。3.5.7.8断电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的累计断电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断电门限、复电门限、累计断电次数、累计断电时间、查询期间最大值及时刻、每次断电最大值及时刻、每次断电时间、每次断电命令及起止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安全措施、查询起止时刻等。3.5.7.9馈电异常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累计馈电异常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断电区域、馈电异常累计时间、累计次数、每次馈电异常时间、起止时刻、措施、查询起止时刻等。3.5.7.10 统计量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模拟量及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模拟量的平均值、最大值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查询期间最大值及时刻;平均值;每次统计起止时刻;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3.5.8开关量状态表格显示3.5.8.1 显示内容开关量状态表格显示包括以下内容:所监测设备地点;所监测设备名称 ;报警状态;断电状态;断电范围;当前状态;状态变动时刻;报警/解除报警时刻;断电/复电时刻;馈电状态及时刻等。3.5.8.2 调用显示根据所选择的开关量显示其相关内容:地点;名称 ;报警及断电状态;设备状态及时刻;报警/断电及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措施及时刻等。3.5.8.3 报警断电显示当开关量为报警/断电状态时,自动显示报警与断电时刻和状态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 ;报警/断电状态;设备状态及时刻;报警/断电及bn 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措施及时刻等。3.5.8.4 馈电异常显示当开关量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时,自动显示馈电异常状态及时刻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 ;报警/断电状态;设备状态及时刻;断电/报警及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措施及时刻等。3.5.8.5 状态变动显示当开关量状态发生变化时,显示当前状态变化的开关量的状态变动时刻和状态变动状况等,一般保持5min 或10min。显示内容包括: 地点;名称 ;报警及断电状态;设备状态及时刻;断电/报警及时刻;断电区域;馈电状态及时刻等。3.5.8.6报警及断电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开关量累计报警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 ;报警/断电状态;累计报警及断电次数 ;累计报警及断电时间;每次报警及断电时间;起止时刻;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查询起止时刻等。3.5.8.7馈电异常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的开关量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 ;断电区域;馈电异常累计时间;累计次数;每次时间;起止时间;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等。3.5.8.8 状态变动记录查询显示根据所选择的查询时间,显示查询时间内开关量状态变动次数等,显示内容包括:地点;名称 ;报警及断电状态;累计报警/断电时间;累计动作次数;每次动作状态及时间等。3.5.9模拟量曲线显示 将模拟量监测值和统计值随时间变化的状况用带坐标和门限值的曲线直观地显示出来,并可放大或弹出放大窗。坐标的竖轴为监测值和统计值,横轴为时间。用平行于横轴的黄色虚线给出报警浓度,用平行于横轴的红色虚线给出断电浓度,用平行于横轴的兰色虚线给出复电浓度。实时监测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用不同颜色表示。在屏幕上方标明传感器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起始、终止日期和时间,断电门限、复电门限、报警门限、断电范围、监测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等曲线的颜色等。为便于读值,应设置游标,游标所到之处应标出对应点的时刻、监测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断电起止时刻及累计时间、报警起止时刻及累计时间、馈电异常起止时刻及累计时间、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等。并随着游标的移动,起始、终止日期和时间变化。3.5.10开关量状态图与柱状图显示3.5.10.1开关量状态图显示将开关量状态随时间变化的状态用直线显示。在屏幕上方标明传感器的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起始和终止日期和时间、报警状态。为便于读值,应设置游标,游标所到之处应标出对应区间的起止时刻等。3.5.10.2开关量柱状图显示将开关量单位时间内的开机效率(单位时间内开机时间)用直方图直观显示。坐标竖轴为开机效率;横轴为时间。在屏幕上方标明传感器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起始、终止日期和时间、报警状态(可缺省),为便于读值,应设置游标,游标所到之处应标出对应区间的开机效率、开机时间、开停次数等。3.5.11模拟图显示在具有说明巷道、设备布置等背景图上,将实时监测到的开关量状态,用相应的图样在相应的位置模拟显示,将实时监测到的模拟量数值在相应位置显示。同时用红色等标注报警、断电及馈电异常。对于较复杂的系统,模拟图具有漫游等功能。3.5.11.1通风系统模拟图显示通风系统模拟图显示包括如下内容: 能够说明通风系统网络及设备配置的模拟图。 根据实时监测到的开关量状态,实时显示通风网络风流、设备工况(如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风门、风窗等)。 在相应位置实时数字显示甲烷浓度、风速(或风量)、风压、一氧化碳浓度、温度等。3.5.11.2 瓦斯抽采(放)系统模拟图显示瓦斯抽采(放)系统模拟图显示包括如下内容: 能够说明瓦斯抽放系统管路和设备配置的模拟图等。 根据实时监测到的开关量状态,实时显示相关设备工况(如抽放泵、阀门等)。 在相关位置实时数字显示甲烷浓度、温度、风压、流量等。4.6.11.3 监控系统自检模拟图显示显示系统运行情况、设备布置情况和故障状况包括如下内容:a) 能够说明监控系统设备(传输接口、分站、传感器等)布置和电缆敷设的模拟图形等。b) 根据监控系统自检情况,将具有故障的设备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如正常时为兰色,故障时为红色)等。3.5.12报警当模拟量监测值超限(需要报警或断电)、馈电异常(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或开关量状态为报警状态时,发出报警信号。3.5.12.1声音报警当模拟量监测值超限(需要报警或断电)、馈电异常(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或开关量状态为报警状态时,报警喇叭或蜂鸣器应发出声响或语音提示,点击后关闭。3.5.12.2光报警在表格显示方式中,当模拟量监测值超限(需要报警或断电)、馈电异常(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或开关量状态为报警状态时,有关该模拟量或开关量的文字、数值和图符等用红色显示,或用红色显示加闪烁。在模拟量模拟曲线显示和图形显示方式中,当模拟量监测值超限(需要报警或断电)、馈电异常(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或开关量状态为报警状态时,相应的曲线和图样应变为红色,数值变为红色,或红色显示加闪烁。3.5.13存储记录3.5.13.1统计值记录定时将模拟量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存储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2模拟量报警记录当模拟量报警、解除报警、填写备注时,自动将相关内容及时刻记录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3模拟量断电记录当模拟量断电、复电、填写备注时,自动将相关内容及时刻记录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4模拟量馈电异常记录当馈电状态由正常变为异常、或由异常变为正常、填写备注时,自动将相关内容及时刻记录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5开关量状态变动记录当开关量状态发生变动时,计算机自动将该开关量的状态变动状况和变动时刻记录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6开关量报警及断电记录当开关量由非报警及断电状态变为报警及断电状态、或由报警及断电状态变为非报警及断电状态、或填写备注时,自动将相关内容及时刻记录磁盘等存储介质上。 3.5.13.7开关量馈电异常记录当馈电异常变为正常、正常变为异常、填写备注时,自动将相关内容及时刻记录在磁盘等存储介质上。3.5.13.8 监控设备故障记录当监控设备(分站、传感器等)故障、恢复正常、填写措施时,记录其状态及时刻。3.5.14打印3.5.14.1模拟量日(班)报表模拟量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1)表头;(2) 打印日期和时间;(3)传感器设置地点;(4)所测物理量名称;(5)单位;(6)报警门限;(7)断电门限;(8)复电门限;(9)平均值(本日或本班平均值);(10)最大值及时刻(本日或本班最大值);(11)报警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次数);(12)累计报警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时间);(13)断电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断电次数);(14)累计断电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断电时间);(15)馈电异常次数(本日或本班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累计次数);(16)馈电异常累计时间(本日或本班断电命令与断电状态不符累计时间)等。3.5.14.2模拟量报警日(班)报表模拟量报警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1)表头;(2)打印日期和时间;(3)传感器设置地点;(4)所测物理量名称;(5)单位;(6)报警门限;(7)报警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次数);(8)累计报警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时间);(9)最大值及时刻(本日或本班报警期间最大值);(10)平均值(本日或本班报警期间平均值);(11)每次报警时刻及解除报警时刻;(12)每次报警时间;(13)每次报警期间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时刻等;(14)每次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3.5.14.3 模拟量断电日(班)报表模拟量断电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1)表头;(2)打印日期和时间;(3)传感器设置地点;(4)所测物理量名称;(5)单位;(6)断电门限;(7)复电门限;(8)断电范围;(9)断电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断电次数);(10)累计断电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断电时间);(11)最大值及时刻(本日或本班断电期间最大值);(12)平均值(本日或本班断电期间平均值);(13)每次断电累计时间、断电时刻及复电时刻;(14)每次断电期间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时刻;(15)断电区域;(16)馈电状态及其时刻、累计时间;(17)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3.5.14.4 模拟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模拟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包括下列内容:(1)表头;(2)打印日期和时间;(3)地点;(4)名称;(5)断电区域;(6)累计次数(本日或本班模拟量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累计次数);(7)累计时间(本日或本班模拟量断电命令与馈电状态不符累计时间);(8)每次馈电状态累计时间及起止时刻;(9)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等。3.5.14.5开关量报警及断电日(班)报表开关量报警及断电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1)表头;(2)打印日期和时间;(3)所监测设备地点;(4)所监测设备名称;(5)报警及断电;(6)累计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及断电时间);(7)累计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报警及断电次数);(8)每次累计时间及起止时刻等;(9)断电区域;(10)馈电状态及起止时刻、累计时间;(10)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3.5.14.6开关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开关量馈电异常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1)表头;(2)打印日期和时间;(3)被监测设备地点与名称;(4)断电区域;(5)累计时间(本日或本班馈电异常累计时间);(6)累计次数(本日或本班馈电异常累计次数);(7)每次馈电状态;(8)每次累计时间及起止时刻;(9)措施及采取措施时刻等。3.5.14.7 开关量状态变动日(班)报表开关量状态变动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表头;打印日期和时间;所监测设备地点;所监测设备名称;累计运行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运行时间);累计变动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变动次数);状态变动状况及时刻等。3.5.14.8 监控设备故障日(班)报表监控设备故障日(班)报表包括如下内容:表头;打印日期和时间;故障设备(传感器或分站)设置地点、编号、名称、所测物理量;累计时间(本日或本班累计故障时间);累计次数(本日或本班累计故障次数);每次累计时间及起止时刻;措施及时刻;在有传输电缆故障监测的系统中,还应包括电缆故障位置内容等。3.5.14.9模拟量统计值历史记录查询报表统计值记录查询报表包括如下内容:表头;查询起始日期、时间和终止日期、时间;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时间间隔及每一时间间隔的起止时刻;传感器设置地点;所测物理量名称;单位;报警门限;断电门限;复电门限;平均值和最大值及时刻(查询期间内平均值和最大值);每段时间内平均值和最大值等。3.6主要技术指标3.6.1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模拟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1.0%。3.6.2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累计量输入传输处理误差应不大于1.0%。3.6.3最大巡检周期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应不大于30s,并应满足监控要求。3.6.4 控制执行时间控制时间应不大于系统最大巡检周期,异地控制时间应不大于2倍的系统最大巡检周期。甲烷超限断电及甲烷风电闭锁的控制执行时间应不大于2s。3.6.5 存储时间甲烷、温度、风速、负压、一氧化碳等重要测点的实时监测值存盘记录应保存7d以上。模拟量统计值、报警/解除报警时刻及状态、断电/复电时刻及状态、馈电异常报警时刻及状态、局部通风机、风筒、主要通风机、风门等状态及变化时刻、瓦斯抽采(放)量等累计量值、设备故障/恢复正常工作时刻及状态等记录应保存1年以上。当主机发生故障时,丢失上述信息的时间长度应不大于5min。3.6.6 画面响应时间 调出整幅画面85的响应时间应不大于2s,其余画面应不大于5s。3.6.7最大传输距离a) 中心站计算机到KJ78(B)-J信息传输接口最大传输距离5m。b) KJ78(B)-J信息传输接口通过电缆到分站最大传输距离10km。g) 分站到传感器及执行器的最大传输距离2km。3.6.8 最大监控容量系统允许接入的分站数量为32台。KJ78(B)-F矿用本安型分站具有16路模拟量信号输入、16路开关量信号输入、5路控制量信号输出。3.6.9双机切换时间值班人员每日24小时内应时时刻刻观察工作主机的操作界面,即时发现工作主机的故障,立即手动更换接线至已通电待用的备用主机,使备用主机投入正常工作,其时间应不大于5min。3.6.10 传输性能3.6.10.1 KJ78(B)-J 信息传输接口与计算机的传输a)传输口:1路; b)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232;c)传输速率:4800bps;d)最大传输距离:5m;e) 通信信号参数:峰-峰值电压:1V24V,峰值电流:50mA 。3.6.10.2 KJ78(B)-J信息传输接口通过电缆与分站的传输a)传输口:1路;b)传输方式:主从、异步、半双工、RS485;c)传输速率:4800bps;d)最大传输距离:10km;e) 通信信号参数:峰-峰值电压1V15V,峰值电流:75mA 。3.6.11统计值时间模拟量统计值应是5min的统计值。3.6.12本安供电距离向传感器及执行器远程本安供电最大距离:2km。4 风电甲烷闭锁功能1. 定义分站的模拟量输入口A1号、A2号、A3号接瓦斯传感器。A1号接掘进工作面中的瓦斯传感器,A2号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传感器,A3号接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中的瓦斯传感器。2. 定义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K1号接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定义分站的开关量输入口K2号接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3. 定义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号控制声光报警仪。4. 定义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控制掘进工作面的动力电源。5. 定义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控制掘进工作面回风巷道内的动力电源。6. 定义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控制被串掘进工作面入风流的动力电源。7. 定义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控制局部通风机的电源。8. 系统上电前,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定义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9. 系统上电一分钟内,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控制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10.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J4断开不报警。10.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 J4闭合报警。直到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停止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11.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直到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停止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12.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开触点闭合。直到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停止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13.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不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直到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停止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14.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停”;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直到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停止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闭合;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闭合。15.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3.0%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停”;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断开。直到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则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16.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3.0%瓦斯;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停”;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断开。此时可以使用专用工具(遥控器)使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17.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3.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停”;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断开。直到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则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18.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5%瓦斯;A2口的输入量高于对应于3.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停”;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B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C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断开。此时可以使用专用工具(遥控器)使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D号常闭触点闭合。19. 系统上电一分钟后,分站的A1口所接的瓦斯传感器断线;A2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1.0%瓦斯; A3口的输入量低于对应于0.5%瓦斯; K1口的输入量对应于“风量足”;K2口的输入量对应于“设备开”;则分站的控制输出口J4对应的声光报警仪声光报警;电源箱的控制输出口A号常开触点断开;电源箱的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