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Nor mal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2010年第 2期 总第 163期 我国文化心理学研究之回顾与展望 范向阳 滕建隆 贵州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摘 要 近几十年来 主流心理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文化心理学提供了兴起与发展的空间 非主流心理学的文化研究 取向对文化心理学产生着启示 当前 我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 有三个主要研究的领域 三个维度的理论建构 三种研究 取向 四种主要的研究方法 元理论上也有四个突破 关键词 文化心理学 文献综述 研究方法 研究取向 中图分类号 B8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 733X 2010 02 0130 06 Review and Prospect ofResearch on Cultural Psychological Study in China FAN Xiang yang 1 TENG Jian long2 1 2 SchoolofEducation GuizhouNor malUniversity Guiyang 550001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mainstrea m psychology provided a space for the emer gence and developmentof culturalpsychology Culturalstudy orientation ofnon mainstrea m psychology pro 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psychology A t present China s cultural psychology research included three main research areas three theoretical fra meworks three research approaches four principal research methods In metatheory there were also four breakthroughs K ey words cultural psychology Literature Revie w research methods research approaches 文化心理学是文化取向心理学的一个方向 兴起于 20世纪末 并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有重要影 响的研究领域和独立的心理学二级学科 在心理 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 并对主流心理学的理论 框架 方法论等给予了很大冲击 那么 自文化心 理学在中国发展以来 中国的文化心理学家们都 在关注些什么 取得了哪些成果 本文就这两个 问题 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 以期展现中国文化心 理学的研究概貌 以对中国文化心理学后续研究 有一定启示 以 文化心理学 0 文化心理 0 文化与心 理 0等为主题词 从 CNKI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 文全文数据库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检索到近 10年的 从 1999年到 2008年 105篇与文化心理学相关 的论文 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将其进行分 类 结果如下 涉及文化心理学发展背景的有 14 篇 占 13 3 文化心理学理论的有 29篇 占 27 6 文化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有 7篇 占 6 7 文 化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研究 9篇 占 8 6 运用 文化心理学方法做的具体研究有 27篇 占 25 7 其他文章有 19篇 占 18 1 文章将以上 面的分类结果为主要思路展开 一 文化心理学兴起的背景 一 现实背景 在论及文化心理学诞生的现实背景时 大都 涉及到两点 主流心理学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为文 化心理学提供了兴起与发展的空间 非主流心理 学 的 文 化 研 究 取 向 对 文 化 心 理 学 的 启 示 1 2 3 4 5 1 所谓主流心理学指的是以实证主义思潮为 哲学指导 追求普适性理论 坚持心理学的自然科 学定向 以客观精确为目标来确立自己科学形象 的现代心理学 主流心理学取得长足进步的同 时 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 叶浩生就主流心理学 的困境总结了三个问题 5 李炳全从四个方面分 130 收稿日期 2009 10 20 作者简介 范向阳 1957 男 云南玉溪人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文化与认知心理学 滕建隆 1981 男 贵州松桃人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 文化心理学 析了主流心理学的局限 6 在主流心理学困境或问题的原因上 有关学 者认为主要在于它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采纳自然 科学的基础假设和理论 决定论 还原论 机械 唯物论和元素论的观点 有意遗弃了人的文化历 史存在和人心理的文化历史属性 5 7 2 非主流心理学主要是指不以实证主义为哲 学指导 采用多种研究手段 同样寻求对人类心理 和行为进行解释的其他心理学流派的总称 以现 象学 释义学为根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及精神分 析心理学等非主流心理学也在蓬勃地发展 8 美国文化人类学之父波亚士 F Boas 明确提出 了文化决定论 9 以维果斯基为代表的前苏联 社会 文化 历史学派 10 这些非主流心 理学的文化取向研究对文化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 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特别是当主流心理学的 困境日益显现之后 这种作用更显得强劲有力 二 哲学背景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除了心理学自身的发展之 外 科学哲学的转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20世纪 80年代 世界哲学发展出现一次重大历 史转折 哲学研究重心从科学哲学转向文化哲 学 自 16世纪以来绵延 300多年的 经验 理 性 0的科学主义范式不得不逐渐让出主流地位 20世纪末 伴随着多学科的 韦伯热 0在欧洲兴起 和由此引发的精神心理方面的 文化背景 0被作 为社会文化发展之前提 1984年第 17届世界哲 学会议闭幕词宣布 当代世界哲学的重点已由科 学哲学转向文化哲学 由于心理学与科学哲学的 关系密切 甚至可以说心理学总是以某种科学哲 学为指导思想 因此科学哲学重心之转变必然引 发心理学研究之变革 这样心理学研究就自然把 文化放在重要位置 11 主流心理学自身的缺陷不断凸显 加上非主 流心理学的潜在影响和世界哲学研究重心的转 移 指导心理学发展的理论思维逐渐开始转变 文 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开始受到研究者 的青睐 20世纪 60年代以后 心理学逐渐显露出 文化转向 二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一 文化概念 有关文化的概念一直就没有统一 不同学科 各有其偏向 这也体现文化内涵的复杂性 文化 心理学中目前也没有普遍认可的定义 但在定义 的类别 定义维度和定义原则上却有所贡献 丁建略和田浩 12 在定义文化的概念上介绍 了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区分的六种不同类 别的文化定义 描述性定义 历史性定义 规范性 定义 心理学定义 结构定义 遗传定义 此外还 介绍心理学家维基沃等人运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出 了定义文化的五个基本因子 文化的位置或处所 文化属于个体的还是集体的特征 功能方面 高还 是低 整体性 强调整体还是分子 成分或组成元 素 侧重象征 评价 描述 产生 认知 组织 功能 过程 发展等哪一方面 动力方面 文化是静止还 是活动的 在上述基础上总结出了界定文化的 10个基 本维度 内 外维度 先 后维度 因 果 维度 个体 集体维度 静 动维度 紧 松维度 意识 无意识维度 直接 间接维 度 促进 抑制维度 抽象 具体维度 在提 出 10个维度的同时 还提出了界定文化的 3个基 本原则 即文化的层次性 交融性和具体性 文化 心理学家 CadRatne认为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 的产物 它既不是自然现象也不是个人现象 它是 集体共同创造的 这集体共同创造物并不意味着 每个人都平等地参与文化的创造 而是具有影响 力的小群体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文化的产生 0他 认为文化包括五个部分 文化活动 文化的价值 意义 概念 物质资料 心理现象和能量 这五种 文化现象相互联系 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 13 二 文化心理学理论内涵 关于文化心理学的学科定义 李炳全等人综 合各家之言和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特点 认为文化 心理学是研究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具有边缘或 交叉性质的独立学科 14 文化心理学基本观点的引进 J R Kantor主 张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对制度性刺激反应的一 门学科 制度性刺激具有获得或生成性意义 是人 类有意义行动所伴随的结果 M Cole认为文化 心理学研究以人的创造物 工具或媒介 为中介 的文化与心理的相互建构 E E Boesch认为文 化心理学是研究行动场域的一门学科 以人的行 动或实践为经 以人对生活世界的结构化 意义化 为纬 认为文化是行动的场域 它既是结构 也是 过程 R A Shweder认为文化心理学首要关心的 是人对其意向世界 intentionalworld 和意向生活 的解释或它们的内容 他认为没有一个社会文化 环境的存在和人们对它的认同能独立于人们从其 中捕捉与使用意义和资源的方式之外 13 田浩 总结了三条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 文化应该参 131 与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构建 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 本视角 在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上 文化心理学主张 摆脱还原论和实体论 重视文化与心理相互构建 的动态关系 15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并未取得统一的认 识 但在一些基本的看法上还是一致的 都认为文 化心理学是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 心理与文化的 相互建构是文化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研究内 容 14 并以文化与心理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 对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重视构成文化心理学的基本 特征 15 在研究内容取向上 田浩区分了文化心 理学的双重内涵 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 文化心 理 0学 关注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 以 文化心理 0 为主要研究内容 另一种内涵可以表达为文化 心理学 0 强调研究者的文化负载 以 心理文 化 0为主要研究内容 16 在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上 白乙拉认为文 化心理学要以系统性 多维性 价值性和 人 0性 的准则把握文化及其实质 从文化心理体系 心理的客观性 心理文化体系 文化的主体性 以及文化心理与心理文化的融合这三个维度上构 建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体系 17 在其元理论突破与局限上 李炳全做了较为 全面的概括 理论突破在于 突破 物性 0假设 确立 人性0地位 突破 经验 理性 0理论范 式 采用文化研究范式 突破本体论和普遍知识观 或真理观 坚持相对主义和建构论的立场 观点 突破二元论 强调整体观和关系论 局限性在于 对 物性 0的否定过于绝对或偏激 文化研究范式 自身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建构主义和相对主义观 存在着内在固有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 否定 客观认识的可能性 带有不可知论的色彩 18 许 波认为文化心理学理论体系仍不成熟 容易陷入 文化中心主义的倾向 有加剧心理学分裂的可能 研究方法仍有局限性 19 宋卫芳等人认为文化 与心理这一关系的处理存在着潜在的不足 在二 者是简单 反映0还是复杂 反应 0的关系上 互动 创生的关系以及其新近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观点 上 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20 解庆福认为文化多元 论预设也会带来理论困境 文化与心理或行为关 系假设中潜藏着困境 文化群体划分带来的理论 困境 21 三 文化心理学的三种研究取向 国内学者介绍了三种获得认可的国外文化心 理学研究取向 它们是符号理论 活动理论和个人 主义理论 22 符号理论取向 the Symbolic Approach 符 号理论取向把文化定义为共享的符号 概念 意义 和语言学术语 认为这些符号 概念 意义和语言 学术语从其产生过程看是社会的每一个个体一致 建构的结果 并认为文化符号是用来组织心理现 象的 这些符号以特殊的方式来表示信息 对信 息分类或者标示行为反应 活动理论取向 Activity Theory Approach 该理论认为 心理现象是在人们参加社会活动过 程中形成的 社会实践活动对心理现象有重要的 文化影响 活动理论家尝试重新重视现实的组织 活动 包括以社会现状和社会体系形式存在的活 动的结果 这一理论是对文化心理学符号理论 取向以及其他传统理论取向的挑战 心理现象不 能通过简单的模仿而得到 而要参加到各种各样 的生活活动中去 个 人 主 义 理 论 取 向 Individualistic Ap proach 这一理论取向认为 个体通过选择性地 吸收文化而获得发展 文化是个人按他自己的意 愿应用和重新建构的外部环境 是个人与社会制 度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们通过与社会 环境的沟通 Negotiations 解释 选择和对社会环 境的改造 来 共同建构 0 Co construct 文化 每一个个体都依自己的经验来建构个人文化 社 会生活就像一套工具 它可以提供给个人按照自 己的意愿来建构的方法 总的来说 符号理论认为 心理活动是由集体 符号和概念构成的 活动理论认为心理学是植根 于现实的文化活动基础上的 个体主义理论强调 心理功能是源于集体符号和人为事物的个体建构 过程 四 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 汪凤炎等提出了中国文化心理学的定义 他 们认为为中国文化里的心理学 即中国文化里所 蕴含的心理学思想 就是以中国文化为背景 为底 蕴 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国人心理与行为 规律的一门学科 研究方法上采取内容相似论证 法 基本问题论证法 具体的方法为 语义分析 法 深度比较法 实证检验法 23 另外 他们认为 中国文化心理学主要以应用心理学的人文主义视 角研究为主 而非科学主义研究 研究时要遵守 三条基本原则 1 以现代心理学的概念与体系 为参照 2 求同与求异相结合 3 古为今 用 24 此外 刘华指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的理 论基础 即天人论 人贵论和性善论 此三观所 132 体现的整体心理观是理解中国传统心理学思想及 其所表现出自身特色的基础和前提 25 许锦民 和郑希付就 5易经 6 道家及禅宗讨论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 5易经 6中卦辞和爻辞所 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 相通的 5易经6中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 式和心灵暗示功能 道家的 无为 0和 自然 0思 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禅 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的认识对于人类心灵的净 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 中国文化所 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的心理教育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26 五 多元文化心理学 在定义多元文化心理学上 高媛媛认为 以多 元文化论为指导思想的多元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 不同文化背景中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多样性 差异 性及平等性 并且与多种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的心理学学科 27 多元文化心理学旨在强调文 化的多样性 差异性与平等性 它是一种研究的思 维方式和态度 然而这种思维方式和态度 却一改 以往心理学研究中的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等等 多元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采取了一种与传 统西方心理学相比更拥有接纳性的态度 主张将 客观实验范式与主观经验范式相结合 强调对研 究对象的理解而不是单纯的测量 统计与预测 主张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使研究的方法适应研究 的问题 以问题为中心 而不是以方法为中心 要 求把质与量的研究范式相结合 优势互补 共同理 解人的心理与行为 研究思维方式上 强调 他 者原则 0 强调不确定的 互动原则 0 强调对 主 体 0的深入认识必须依靠从 他者 0视角的观察与 反思 多元文化心理学发展面临的挑战 郑洪冰 朱军总结为以下三点 面临的是根深蒂固的白人 种族中心主义的文化帝国主义的挑战 面临着心 理学进一步支离破碎和四分五裂的担心 多元文 化论者主观上认为各种文化是平等的 都具有其 独特性和存在价值 无优劣高下之分 27 三 文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现象学方法 现象学方法就是对经验如实地 不加任何修 饰地描述 在此基础上通过现象还原 发现意识经 验的先验结构 达到本质直观 它有着重视研究 问题的传统 以问题为中心 讲究整体研究的方法 论原则 同时 现象学方法趋向是多元开放的 提 倡质化分析和个案研究 但在质的描述基础上 也 重视量的 计算分析 因而它并不排 斥实证方 法 28 二 解释学方法 解释重在理解和解释 认为人类是一种 自 我解释的存在 0 人类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了社 会文化世界 并使之打上人的心理烙印 同时在 这一过程中 又通过社会文化建构了自己独特的 心理和行为 即 社会文化与个体心理和行为是 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 29 解释学方法强调心理 学研究的系统性和动态性 支持了心理学的人文 科学取向 三 民族志方法 民族志方法是对人以及人的文化进行详细 的 动态的 情境化描绘的一种方法 探究的是特 定文化中人们的生活方式 价值观念和行为模 式 29 要求研究者长期地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 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 解 研究者通过访谈资料 观察日记 录音 录象 照片 实物等来收集素材 然后对这些素材进行加 工整理 主要有整体民族志方法和交流民族志 方法 四 主位研究方法 文化心理学中的主位研究是一种研究文化和 社会现象的研究方法 其站在文化内部的立场上 以研究对象的视角和方位观察 分析问题 以研究 对象的概念和标准处理和解决问题 30 具有一 个处理 发现研究对象和研究系统 内在的视角和 标准 相对标准 自我理解 周期长和范围广等 特征 四 文化心理学与相邻学科的研究 辨析文化心理学与其它文化取向心理学的异 同对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只有经过 此阶段 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才能独立起来 成熟起 来 文化取向的心理学基本可以分为四种 跨文 化行为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及本土 心理学 31 一 文化取向心理学的学科定义 Thomas将 跨文化行为心理学 0定义为 理解 来自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相遇时的心理现象0的一 门学科 31 关于跨文化心理学 李炳全总结了六种具有 代表性观点 结论如下 首先 把跨文化心理学看 作是一种研究方法或研究策略 其次 把文化看作 是自变量或准自变量 第三 认为存在着跨文化的 133 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的心理活动过 程 第四 强调应从生态 文化 政治 经济等多方 面去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 既要研究共同性一面 也要研究其差异性一面 最后跨文化心理学的研 究目的的看法基本相同 文化心理学可以界定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和 文化行为的心理学取向或学科 文化心理学也有 广 狭义之分 狭义指特定文化中的人对心理和 行为的看法 思想和理论 广义是以文化心理和 文化行为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 32 狭义的本土 心理学指当地人尤其是普通人对心理现象和行为 的看法 思想或理论 它本质上是一种生活心理 学 较广义的本土心理学是从当地人视域对当地 人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 广义的本土 心理学泛指以当地人的心理和行为为研究对象 以描述 说明 解释 预测和利用这些心理和行为 为目的的研究和构建的心理学 而不管它是否由 本地人所做和是否从当地人的视域出发 33 二 文化心理学与其它文化取向心理学的 比较 在文化心理学与跨文化心理学的关系上 冉 杉等人分别从它们对文化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 点 文化与心理的关系 方法论和研究策略以及根 本目的或目标等方面分析了他们的差别 它们的 相同点上 李炳全总结了三条 重视文化的作用 强调对文化的研究 认为跨文化心理学是文化心 理学的基础 32 在文化心理学与本土心理学的关系上 它们 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的地方 李炳全从它们 的诞生成长环境 研究对象与内容 研究方法与研 究目的分析了它们的相同 从它们研究的考虑因 素 地域因素 研究对象与范围 可能导致问题 对 普遍性知识以及是否排斥主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等方面归纳了它们的差异 33 全面来看这三种文化取向的心理学 它们既 有密切的联系 又有自己的特性 文化心理学是 利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探讨某民族或文化群体中 特有的资源 本土心理学与之类似地 把文化作为 一系列的模式变量 但不同的是本土心理学的研 究对象为本文化中的心理现象 强调反思西方心 理学的研究范式 而更多地从本文化中寻找资源 相对于前两者 跨文化心理学把文化作为准自变 量 行为作为因变量 通过比较的范式和实验室研 究等量化的方法 探讨文化对行为的影响 31 五 文化心理学的具体研究 文化心理学所涉及的具体研究也就是采用文 化心理学视野 方法所进行的研究 钟年对文化 心理学划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 是对 文化心理 0 的研究 其次 是对 文化 0的心理学研究 最后 是对 文化0与 心理0之间关系的研究 一 文化心理0的研究 正如学者们提到的个体心理 群体心理 民族 心理 社会心理这些概念一样 也可以提出 文化 心理0的概念 事实上 目前许多心理学的邻近 学科 例如社会学 人类学乃至文学 历史学 哲学 等都是在这个层面上展开研究的 韩文进结合心 理学的成果 研究了满清词人纳兰性德的梦词 指5纳兰词 6中描写梦境或者有 梦 0意象的部 分 李振纲和宋薇 35 评述了梁漱溟的文化心理 学思想 尹柱角在其文 5一山一水一圣人的文化 心理学 6 36 中解读了中国人崇拜泰山 黄河与孔 子的心理原因 这些都与中国人传统的思维方式 及民族文化心理习惯密切相关 二 文化0的心理学研究 文化是什么 0已经成为当今文化心理学首 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对历史上积淀下来的文化 物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0 37 300是中国 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 这里的文化物是多 种多样的 既包括物质的东西 也包括非物质的东 西 还包括人的内在东西 比如对中国传统文 化 38 39 40 41 民族文化 42 宗教文化 43 民俗 文化 44 的心理学研究 还有对荣格文化心理思想 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 三 文化0与 心理0关系的研究 这个层面关心的是文化如何影响人类心理 人类心理又如何作用于文化等问题 当前许多文 化心理学家就是从这个层面尤其是文化对心理的 影响方面展开讨论的 例如对东西方文化背景下 道德观差异 45 文化与思维方式 46 文化与心理 咨询 47 文化心理与社会现象 48 的研究等 六 总结与展望 本文回顾了国内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成 果 从中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发展 概 念内涵 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与主流心理学的异同 上 这些方面的探讨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研究还 将不断深入 这在一门学科独立的前期阶段是必 须的 值得肯定的 但是 纵观已有的文献 关于 中国特色文化心理的深入研究却是少之又少 可 以预期 在以后的研究中 不仅有介绍外国的理论 成果 更会有积极投入实践去探索适应我国的文 化心理学理论 并运用这些理论积极地开展有特 134 色的 具体的 深入的中国文化心理学研究 为建 设中国自己的文化心理学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乙拉 传统心理学的困境与心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文化 心理学的发展 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 版 2002 3 2 赵娜 宋卫芳 心理学发展的新视野 文化心理学的发展 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4 3 李红锋 张瑞芳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 J 大庆师范学 院学报 2008 1 4 汲慧丽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背景和基本特征 J 河西学院 学报 2006 6 5 叶浩生 当代心理学的困境与争论 J 社会科学 2006 6 6 李炳全 主流心理学的困境与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文化心 理学能成为心理学的新主流吗 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 版 2005 1 7 葛鲁嘉 陈若莉 当代心理学发展的文化学转向 J 吉林大 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5 8 宋广文 何文广 现代视野中的文化心理学初探 J 西北师 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1 9 丁道群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 J 心理学探新 2002 1 10 钟年 彭凯平 文化心理学的兴起及其研究领域 J 中南民 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6 11 李炳全 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 过去 现在和将来 J 社会 科学 2006 6 12 丁建略 田浩 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概念辨析 J 学术论 坛 2007 12 13 侯伟 程利娜 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观 J 安阳工学院学 报 2005 1 14 李炳全 叶浩生 文化心理学的基本内涵辨析 J 心理科 学 2004 1 15 田浩 文化心理学论要 J 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5 6 16 田浩 文化心理学的双重内涵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6 5 17 白乙拉 谈文化研究中的悖论与文化心理学基本体系的建立 J 内蒙古师大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2 18 李炳全 文化心理学的元理论突破及其局限性 J 心理学 探新 2005 3 19 许波 文化心理学评价探析 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8 6 20 宋卫芳 赵娜 文化心理学中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潜在局限性 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07 5 21 解庆福 王云鹏 文化心理学的理论困境及突破 J 太原师 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8 5 22 刘金平 乐国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日照市财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广东湛江市麻章区委组织部雇用后勤服务人员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北京故宫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招聘10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国家卫生健康委机关服务局面向社会招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参考答案详解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宁波市奉化中国旅行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能源2025校园招聘官网//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陕西榆林镁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百色西林县地方志编纂服务中心公开招聘1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5贵州遵义湄潭裕丰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聘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部编本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教学设计
- 医药产业园区智慧园区系统建设方案
- 医药行业药品市场营销计划书中的销售预测与预算
- 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Ⅰ卷《锄》试题及答案
- 化工中级职称答辩试题
- 弹簧-锥形弹簧的计算
- 五牌一图制作
- 十二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
-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详细课件
- 喀斯特地貌(全套课件)
- 2019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3 Fascinating Parks 单词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