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5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1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才之路 地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必修1 人教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五章 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五章 1 识记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2 理解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3 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相关地理现象 一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大气 岩石 生物 地形等 2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途径通过 生物循环和 物质循环等 各要素形成相互 相互 和相互 的整体 水 土壤 水循环 岩石圈 渗透 制约 联系 二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1 生产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 的能力 主要依赖于 2 平衡功能自然地理要素通过 和 交换 使自然地理环境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 有机物 光合作用 物质 能量 各个要素 整体性 1 判断正误 1 阳光不属于地理环境要素 2 泥沙沉积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 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没有物质与能量交换 4 生产功能只需要绿色植物参与 不需要其他自然要素参与 5 自然地理要素 牵一发而动全身 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答案 1 2 3 4 5 导学号07160513 解析 1 阳光是太阳辐射的重要表现形式 不断地为地球提供能量 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岩石通过风化侵蚀作用成为泥沙等沉积物 泥沙沉积后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再形成沉积岩石 此过程属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3 大气圈通过降水更新岩石圈中的水分 通过大气活动促进岩石风化 岩石圈通过水分蒸发补充大气湿度 并通过辐射形式将热量传递给大气 说明大气圈和岩石圈存在密切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4 生产功能是由植物提供叶绿素 大气提供热量和二氧化碳 土壤及水圈 岩石圈提供水分及无机盐 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过程 需要各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 5 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 一个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发生变化 牵一发而动全身 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 问题思考 1 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 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什么影响 2 人类栽培绿色植物 获取农产品 主要是利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哪种功能 答案 1 在河流的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 会导致水土流失 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 下游河道淤积 河流泄洪能力下降 易引发洪涝灾害 2 生产功能 导学号07160514 结合下图 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导学号07160515 1 据图总结地理环境的物质循环包括哪些 并解释各自含义 2 各要素是如何联系的 答案 1 水循环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岩石圈物质循环 2 不同的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 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使各地理要素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的整体 1 地理圈层间的能量交换 2 自然界的物质迁移和三大物质循环 1 物质迁移 2 三大物质循环 下图为 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图 读图 回答 1 2 题 导学号07160516 1 与全球气候变暖关系最密切的是 a b c d 2 此图可以说明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独立而存在的 地理环境中的碳循环往往跨越圈层界限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a b c d 答案 1 d 2 a解析人类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温室气体 而森林的破坏 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全球变暖 自然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是循环流动 而能量则是单向流动 材料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气候湿润 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这里的地表水相当丰富 河流水量大且流程长 因为整个长江流域气候湿润 降水丰富 流水的侵蚀 搬运作用强烈 所以在中上游地段形成峡谷地形 如三峡 中下游地带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长江流域生物资源丰富 土壤发育较好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导学号07160517 1 在下图中的空白处填写有关内容 理解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是怎样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 2 该案例反映了地理环境具有怎样的特征 答案 1 自上而下 自左而右 亚热带季风气候丰富充足 平原河流水量大 流程长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 2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在景观上 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 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 1 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个系统 除了具有每个地理要素的独特功能外 还具有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些新功能 如生产功能 平衡功能等 如下表所示 2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 读下面 滥伐森林与植树造林的环境变化模式图 回答 导学号07160518 1 将下列地理现象的数字代号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水土流失 鸟类 兽类减少 生态失调 生物多样性增加 风速减小 湿度增大 气候恶化 干旱灾害减少 土地沙化 生态系统良性发展 2 图示表示地理环境具有 特征 森林植被对地理环境影响很大 特别是分布于赤道附近区域的 具有平衡大气成分的作用 影响全球气候的变化 答案 1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第一行 第二行 第三行 2 整体性热带雨林 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关联图的判读 信息提取 提取三大信息 形成人工湖 改变下游河流水文特征 修建水库对各地理要素的影响 方法总结 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关联图的判读方法 1 从图名获取信息 由图名 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可知 本图展现的是修建水库对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2 综合分析修建水库产生影响的思路 土壤 库区周围地区土壤草甸化或盐渍化 地下水 地下水位上升 生物 陆生生物减少 水生生物增加 某些洄游鱼的洄游路线被阻隔 岩石 蓄水后压力增大 诱发地震 地方气候 湿度 云量 雨量增加 库区周围的温差减小 水资源 调节了其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 泥沙淤积 库区因流速减缓而使泥沙沉积加重 下游泥沙淤积减轻 水旱灾害 洪水期水库蓄水 削减了下游洪峰 枯水期水库放水 补充 稳定下游径流 水旱灾害减轻 3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 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 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 结合下图完成问题 导学号07160519 1 判断方框 相应内容的排序 正确的是 土壤水增多 库区蒸发量增大 蒸腾加强 植被覆盖率增大a b c d 2 图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整体性特征b 区域性特征c 差异性特征d 不稳定性特征答案 1 c 2 a 解析第 1 题 修建水库必然会使库区蒸发量增大 土壤中的水分增多 植被覆盖率增大的结果是植被的蒸腾作用加强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自然地理环境中的某要素发生变化时 其他要素也会发生变化 这充分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一 单项选择题1 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构成陆地环境的各要素是 a 彼此孤立存在的b 相互影响和互相排斥的c 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d 彼此间的杂乱无章答案c解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主要表现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 相互渗透 导学号07160520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 读图 完成2 3题 导学号07160521 2 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 冬冷夏热 光照充足b 乙 雪域高原 冻土广布c 丙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d 丁 风力侵蚀 千沟万壑 3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甲地根系发达 常年太阳辐射强b 乙地叶成针状 常年降水丰富c 丙地四季常青 常年温度较高d 丁地生长较快 常年高温多雨答案2 a3 c 解析第2题 甲位于西北干旱 半干旱地区 乙位于东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土壤肥沃 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 土壤为砖红壤 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流水作用强烈 第3题 甲地植物根系发达是因为气候干旱 降水少 乙地叶成针状是因为气温较低 丁地植物生长较快 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多雨 4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在 a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各自不同的区域特征b 地理环境各要素虽构成一个整体 但是它们是独立存在与发展c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d 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答案c解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是一个整体 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改变 导学号07160522 5 不参加大气中二氧化碳平衡的因素有 a 大气循环和三圈环流b 水循环和大洋环流c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答案a解析大气循环和三圈环流只是大气运动过程 不参与co2的平衡 导学号07160523 下图是 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6 7题 6 使空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b 燃烧化石燃料c 动植物尸体分解d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导学号07160524 答案6 b7 a解析燃烧化石燃料是大气中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太阳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 一枝黄花 是一种有害生物 原产北美 进入我国后在南方一些省份泛滥成灾 它根系发达 繁殖力强 其根茎 种子均可繁殖 一株 一枝黄花 一年可繁殖两万余株 一旦蔓延 将无法种植农作物 一旦蔓延成灾 对生态环境和物种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结合生物入侵的案例 回答8 9题 导学号07160525 8 材料中描述的生物入侵现象 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 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b 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将产生新的功能c 地球要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d 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各个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9 一枝黄花 在我国的南方部分省份迅速蔓延 其主要的原因是 a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 适宜其生长b 该地区的土壤呈酸性 适宜其生长c 这一外来物种在该地区没有天敌d 这一物种在该地区发生了变异答案8 d9 a 解析第8题 生物入侵现象是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体现之一 也就是一个地理要素的变化 将会导致其他地理要素的变化 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第9题 一枝黄花 在我国南方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的气候适宜其生存 植物生存的关键是看其与环境适应与否 并不是靠天敌来调节 二 综合题10 下图表示的是陆地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 读后完成下列各题 导学号07160526 1 此图反映出陆地环境具有 的特点 常常被作为自然环境标志的是 2 图中a b c d箭头中 表示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是 表示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的是 表示绿地对城市空气净化作用的是 表示植被破坏引起土壤肥力下降的是 3 简要说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 答案 1 整体性生物 植被 2 cabd 3 黄河流经的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 植被破坏严重 由于暴雨的冲刷 水土流失严重 解析第 1 题 由图中箭头可看出 各要素是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的 反映了陆地环境的整体性特点 其中生物 植被 常常被看作是一个区域的环境标志 第 2 题 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 是水文因素对地貌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生长植物不同是由气候所决定的 绿地对城市空气的净化作用是生物对气候的调节 植被破坏可引起土壤肥力下降 是生物对土壤的影响 第 3 题 黄河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 加上人为破坏植被 在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而形成的 1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50年来 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1平方千米的湖泊多达243个 我国西部的大湖也相继消亡 湖泊逐渐向盐湖 干盐湖方向发展 导学号07160527 材料二1825 1958年洞庭湖面积的变化 阴影部分为洞庭湖 1 分析洞庭湖迅速萎缩的主要人为原因 2 结合所学知识 简要阐述湖泊萎缩 消亡对环境的影响 3 我国西部地区盐湖 干盐湖逐年增多 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1 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