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手术图谱.doc_第1页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手术图谱.doc_第2页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手术图谱.doc_第3页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 手术图谱.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食管下端的纤维结缔组织和腹膜返折,形成膈食管韧带,食管裂孔由膈肌脚的肌纤维在其周围环绕并于后方相交叉,这两种解剖结构,在正常状态下对食管下端及贲门起相对固定作用。由于发育不良或因长期腹腔压力增高,使食管裂孔扩大,膈食管韧带随之延展松弛,以致贲门及胃上部在平卧位即可通过扩大的食管裂孔滑入纵隔,形成滑动型食管裂孔疝图1-1。如食管裂孔扩大,在胃前面及右侧或左侧的的腹膜形成一盲囊,突入胸腔,胃的前部经过如此形成的疝囊,在食管下段的前侧疝入胸腔,即形成食管旁裂孔疝图1-2。这两型食管裂孔疝都是经过食管裂孔,胃部分疝入胸腔,而非经过膈肌缺损。在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腹膜被上移的贲门及胃底带向上方,未能形成完整的疝囊。食管旁裂孔疝则有完整的疝囊,只有胃体(主要是前壁)疝入胸腔,而贲门仍处于正常部位。食管裂孔疝中滑动型多见,占90%以上,食管旁裂孔疝较少见。1-1滑动型食管裂孔疝1-2食管旁裂孔疝图1食管裂孔疝2-1分离食管下段及贲门,分清食管裂孔边缘2-2在紧邻食管后缘处,加一缝线于右膈肌脚,为以后缝缩裂孔定标点2-3经食管贲门交界部,加多数褥式缝线,缝线两端穿过食管裂孔周围的肌筋膜2-4依次结扎褥式缝线,将食管贲门交界固定于食管裂孔,并在其后部加数针以缝缩裂孔的过宽部分(注意避免缝合过紧)2-5修补完成后情况图2食管裂孔疝经胸膈上修补术适应证食管裂孔疝发病率较高,多见于中老年病人,但不一定都有症状。如症状轻微可用药物治疗缓解,只有产生明显症状而药物治疗不能奏效者适于手术治疗。1.由于胃酸返流,刺激腐蚀食管下部,引起食管炎,产生上腹、心窝部灼痛或不适感、腹胀、返酸、嗳气等逐渐加重者。2.食管下段粘膜发生炎症、溃疡,产生呕血、柏油便、贫血者。3.因食管炎年久形成食管疤痕狭窄,产生吞咽困难者。术前准备1.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平衡失调。2.纠正贫血及低血浆蛋白,术前血红蛋白以不低于10g/l为适宜。3.反酸、嗳气、胸骨后灼痛严重者,术前应用制酸类药物,以减轻症状。4.有便秘者,应给予缓泻药物。麻醉气管内插管,控制呼吸,静脉或吸入麻醉。手术步骤1.体位、切口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见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经第7或第8肋间进胸。2.显露食管下端切断左下肺韧带,纵行切开纵隔胸膜,分离出食管下端并绕过一条纱布带,仔细探查胃贲门部疝入的情况及食管裂孔的大小图2-1。3.返纳切开食管周围的腹膜及膈食管韧带,留其残边约2cm左右连于贲门四周,将贲门及胃体还纳入腹腔。在紧邻食管后缘处,加缝一针于右膈肌脚上,为以后缝缩裂孔定下标点图2-2。4.固定将留于贲门的腹膜韧带残边,用褥式丝线缝合固定于膈肌食管裂孔的周围图2-3。5.重建食管裂孔固定褥式缝线结扎后,在食管下端的后方缝缩膈肌脚,一般23针即可图2-45。6.关胸缝合切开的纵隔胸膜,放置胸腔闭式引流,逐层关胸。术中注意事项1.切断膈食管韧带时,注意勿伤及疝入的胃体,如有损伤应仔细修补。2.重建食管裂孔时,缝缩膈肌脚要适宜,使新建的裂孔能容纳一指大小,过大容易复发,过小可引起食管梗阻。3.胸主动脉在食管下端的左前方,分离食管及缝缩膈肌脚时,注意勿损伤胸主动脉,以避免引起大出血。术后处理1.预防肺部并发症。2.胃减压管应放置24小时左右,待肛门排气后拔除并进食。3.便秘者给缓泻剂,并养成定时排便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