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论文 点燃诗情 涵养性灵 摘要体验文本,陶冶性情是中小学阶段诗词学习的任务之一,与新课程标准精神异曲同工。本文通过“创设情境、诵读涵泳、捕捉诗眼、烘托意境、驱遣想象”的方法和途径引领学生走入诗境,感悟诗情,从而达到点燃诗情,丰盈心灵,涵养性灵的目的。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情感 古诗词历史悠久,溢彩流芳,是中国文化典籍的百花园中最为瑰丽夺目的一朵奇葩,滋养、孕育出厚重的中华文化,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其精妙凝炼的语言,婉转和谐的音韵,高远深邃的意境,深刻丰富的内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引领他们徜徉在古诗词的海洋里,咀嚼其意,陶冶情趣,放飞心灵,让古诗词教学在学生的心中荡起洪波巨澜。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笔者进行了深入探究,提炼出了以下几点具体做法: 一、设境,诱诗之趣 审美感受的触发,必以情为先导,必以人的情感倾向、情感积淀与情感追求相谐合。李吉林说:“教师作为情感的诱导者,应根据自身的特点,或以读带情,或移情体验,或触发共鸣,或连类以及,以自身去感染周围的学生。由于古诗文与学生相距遥远,学生要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进入作品的优美意境,进而受到美的感染,应有一定的情感铺设。我们要设法为学生创设好受感染的情境,为他们架设好一个情感阶梯。一个故事、一首乐曲、一幅图面、一幕场景都能牵动学生的心绪,把他们带入魂牵梦绕、心旷神怡的美好境界。“诗为乐心,声为乐体”,在诗词教学中,借助音乐渲染情境,拉近学生与教师、文本的距离,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教师首先以乐激情,为了诱发情境,吸引学生,先播放一首费翔演唱的故乡的云,顿时学生悄无声息,费翔那深沉苍凉的歌声深深地感染了他们,把他们带入了游子思乡的境界。教师趁机导入新课:“这支歌,唱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家乡的绵绵思绪,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属于这类题材的课文天净沙秋思。”然后配乐讲析,配乐吟诵,学生自然而然地浸润在诗境之中,仿佛置身于萧瑟苍凉的羁旅之中,触摸到了词人凄凉孤独的心绪。而图画可以使古诗词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通过挂图、幻灯片、多媒体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的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快速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如教学观沧海时,制作多媒体投影图画进行导入:秋风萧瑟中,沧海洪波巨澜,浩淼接天;突兀耸立的山岛上,生机勃勃的诗人登高远眺,须发和战袍被海风吹拂而起,这样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情不自禁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 二、涵泳,品诗之韵诗词是文学形式中最高的一种,它与一般的文学形式,例如散文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有意义上的深远,含蓄,而且有声音的铿锵、协调之美。自古以来,很多诗人词人也谙通音律,因此诗歌不只要默念,而且必须诵读、吟唱。诵读是古诗文教学的主要途径,受到历代语文教育大师的重视。诵读的关键是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如纠正学生的读音,指导学生理解作品的涵意,粗知文章的思路,进而读出语气和语势,读出作品中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读出作者寄寓在文章中的喜怒哀乐。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指导诵读,不仅要求学生自主诵读,教师更要作示范性的诵读,课堂上时而齐读,时而纵情吟诵,多种方式交错进行,以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兴奋愉悦地诵读,在读中感悟诗词精文妙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辅以精妙的画龙点睛式的赏析性点评,既能加深学生对文句的理解,又能加快学生背诵的速度,枯燥的古诗文学习自然就变成一种充满情趣的审美过程了。叶嘉莹教授认为,诗词是音乐性的美文。古诗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词就极具音韵美,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为诗词配上旋律。有学生马上想到了用音乐课哈桑学到的小调来配乐,而且大家都会唱。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哼一哼,结果节奏配合得相当好,最后全班合唱,学生的兴致很高。然后,笔者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边唱边配以肢体语言,学生在歌声和舞动中既释放了情绪,又加深了对诗句的印象,体会到了诗歌所赋予的轻快、悠闲的意境。 叶圣陶先生极力倡导“美读”,他认为“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笔者在教学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先让学生自主地读与思,自言自语地说一说,然后同桌交流。紧接着教师提出三个问题:第一问,夜晚窗外下雪了,诗人在哪?第二问,他在房间里,怎么知道外面下雪了?第三问,这是一场大雪还是小雪?再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读出对夜雪的感觉,感悟诗人从触觉、视觉、感觉、听觉四个层次叙写,体会诗歌的情感与意境,真是尽态极妍啊。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充分地调动了自己的情感因素,非常投入,逐步走入诗人的心灵世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最后同学们再深情地诵读全诗,把课堂的气氛推向高潮。从而达到古人所说的“文章读以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还是我之文也”的境界。 三、捕捉,悟诗之意 古人作诗,喜欢诗眼,善设诗眼。能准确地找出并分析诗眼,是阅读古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比如陆游书愤中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其中的“空”字,流露出作者自许塞上长城,满腔报国热忱却一直到老仍报国无门的深重的怅惘悲愤,读之令人扼腕,准确深刻地点明本诗主旨抒写悲愤之情。王安石泊船瓜洲中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其“绿”字诗思深沉,情思浩荡。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丛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还流露出作者经历第一次罢相之后,虽被再次征召回朝,但不能不产生重重忧虑,其高度的概括性,丰富的表现力,的确让人称点,难怪王安石不厌其烦,易十字许,始定为“绿”。再如白居易的长相思上阕“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其中的“愁”字,就是全阕的诗眼。读完前三句,尚不足为奇,就写两条河水在流,流到瓜州的古渡头,但一读出“愁”字,词意就陡然变化,山水含愁,万物齐悲,主人公的哀愁弥漫山水,充满天地。一字点醒全篇,产生了撼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准确地分析把握诗眼的艺术表达效果,品味诗眼的艺术表现力,要遵循诗歌的赏析规范,“字不离句,句不离篇”。诗眼指向诗歌的意境,我们可从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的结构,全诗的思想感情与形象,句式活用,修辞和表现手法等角度体察诗眼的一字传神的作用。 四、烘托,入诗之境 “昔人谈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感情与景语之间的联系。了解到这一点,对于教会学生习作,欣赏时很好地运用景物所渲染的情与意,又是意境教学的主要内容,对陶冶学生情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教师要善于通过作品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美的感受,用生活体验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感受情怀。如在执教韩愈的早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时,我先用诗情画意的语言对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进行描绘,接着用一组清新优美的图片加以烘托,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我所描述的那个境界。此时我再深情地诵读,学生很快沉浸在这无边无际的满眼绿色之中,自然也就理解到了为何诗人爱这对早春景色胜过烟柳满城,也一定能使学生感染赞叹自然,关爱自然,贴近生命本源的情感。再如在教学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我先在一首幽静深远的古筝声中声情并茂地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侧耳倾听,边听边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近那个惬意、自由的田园世界,让学生感受田园生活的美好和农村生活的淳朴。接着我又介绍了陶渊明所生活的年代和他的经历,结合诗中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进行点拨、渲染:农家生活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诗人生活得很悠闲。把学生带入陶渊明描绘出的和平安宁的意境中,让他们沉思、玩味,定能感染陶渊明“真诚率真、清高孤傲、不入世俗”的情操。又如教学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时,为了陶冶学生的情感,就要对“林花、春红、朝雨、晚风”等意象所体现的意境进行烘托,渲染其画面,增加其内涵,丰富其外延。烘托好了四种意境,作者浓重的亡国亡家之痛的思想感情自然生长,让学生理解作品内涵就水到渠成了。 五、想象,燃诗之情雨果说:“想象就是深度。”因为诗词是用高度凝炼的语言表达极其深刻的内涵。巴尔扎克曾说过一句有意味的话“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的心中去发展。”教师从注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传神隐形四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借助特定设计的语言、表情、手势、教具、现代多媒体电教手段等,用合适的课堂教学条件把课文中没有描写的意境创造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发挥想象力,怡情激趣,使学生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如读出塞,可尝试着让学生借助想象将诗改成抒情散文,教师制作视频,让学生化身唐代诗人:登上塞外关城,明月下,望着辽阔的荒野,会想起什么秦筑长城,汉卫边关,唐为了戍守边境,这关城从秦汉到现在,洒下了多少征人戍卒的血汗?战争却为什么连年不断只要充分发挥想象,就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感受诗人跳动的脉搏,产生心灵的激荡、情感的飞扬。叶绍翁游园不值中“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之所以传诵千古,家喻户晓,正因为“一”给人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可以想象园内春色扑面而来情景,想象春天强烈的生命力。还有李清照如梦令这首小令短短三十三个字,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内容曲折含蓄。只要调遣学生的想象,入情入境,自然能悟出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再如王维山居秋暝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诗中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清新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品味古诗语言美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这一心理过程的巨大作用,再现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感悟诗人寄寓其中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渐渐地与圣贤心灵相通相融。 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情感的支持,人的其他心理活动,如感知、记忆、思维、想象都将变得苍白无力。诗词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思想分析的过程,也是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情感碰撞的过程,还是语文实践和自我人格提升的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inux系统用户行为监控制度
- 保险合同解读制度
- 高中英语语法要点巩固:时态的掌握与应用
- 客户反馈处理及服务提升流程
- 资金流报表(现金流入流出)
- 提高效率实现预定目标承诺函7篇
- 我们的小船队记事作文(10篇)
- 合作生产合同协议书
- 物流成本控制流程手册与计算器
- 企业文化建设规划手册价值理念建设版
- 脑梗死恢复期护理查房范文讲课件
- 京东安全工程师笔试题库
- ISO 37001-2025 反贿赂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中文版-雷泽佳译-2025)
-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及其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其应用课件
- 项目代建大纲
- 民航安全安全检查员
- 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最近三个年度)
-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定稿《一着惊海天》教案课堂实录(区级公开课)
- DL∕T 5597-2021 太阳能热发电工程经济评价导则
- 电大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 10kv高压无功补偿装置技术规范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