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3).doc_第1页
古诗两首 (3).doc_第2页
古诗两首 (3).doc_第3页
古诗两首 (3).doc_第4页
古诗两首 (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 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 教学设计.石嘴山市第十七中学 于深【“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设计理念】“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是在学习、教学活动中,依照课标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要求,在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在讲前、学中求讲、练在讲后、学讲练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是由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得到启示,是以校为基、以人为本的教学基本理念。做好学讲练分层教学的首要问题是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隐性分层。如果简单地划分层次不但起不到好的作用,相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影响学习情绪。由于先天因素和其他社会影响及个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现在的不同层次,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以平常心对待,分层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是:述标自学精讲演练解疑作业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和综合过程。 【教材解析】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和登飞来峰是语文版七年级上册第七单元30课诗五首中的前两首古诗。闻是李白的一首七绝名作,也是他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做的抒发感情,寄以慰藉的好诗。登是一首哲理诗,这首诗借写景抒发了诗人广阔的政治胸怀,以诗入理,表现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心怀。学习这两首诗,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要教给学生如何赏析,如何品读。 【学情分析】这是学生第二次集中学习古诗。这两首诗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的。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诗歌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丰富情感,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2.了解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3.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 2.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确立依据:古诗词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是先人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他历经时间的考验,在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沟通古今人类共通的情感方面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古诗词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根据课标的有关要求,教材中的单元目标及文本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本两首诗的设置在通过诗词的鉴赏达到对意境、情感及人生哲理的体悟,这些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该学段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方法】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美好情感。【学法指导】在学法方面我主要采用“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诗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品析诗意。【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类型】:教读课【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字典、查找资料教师准备:准备课件、资料、教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漫步在古诗苑中那丰富多彩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深地吸引着我们,每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就是一颗执着跳动的心,就是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学习五首古诗词中的前两首(闻王昌龄左前龙标遥有此寄登飞来峰)相信风景这边独好!(设计说明:用富有诗意的语言作为开场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下面内容的导入创设了情境。)二、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述标):师:请同学们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两首古诗并背诵。 2.了解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3.理解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师: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师:学习目标中的第一个和第二个也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设计说明:在一节课的开始,就明确告诉学生本节课应达到的目标,使学生明确应掌握知识的要点是哪些,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不打乱仗,不做无用功。)三、检查预习情况:(1)作者简介:师:李白的诗,小学的时候同学们就学过,请回忆以前都学过李白的那些诗、学生回答:静夜思、夜宿山寺、望庐山瀑布、赠汪伦 老师在屏幕上打出李白的诗。师生齐读这些诗。如: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通过刚才朗读的这些这些诗歌,谈谈你对李白诗歌特色及为人的认识。学生回答。(设计说明:让学生了解李白诗歌创作的特色,为本节课学习李白的诗歌做铺垫)师:刚才大家说的都非常好,这是一个被世人称作“诗仙”的男子;一个总是一身青衣,现身于祖国名山大川中的男子;一个饱经风霜,却依旧潇洒如故的男子;一个才华横溢,孤独却桀骜不驯的男子;一个嗜酒如命的男子,连死都是最后溺水的男子,这就是诗仙李白,酒仙李白。师:今天我将走进他的另一首诗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看看这首诗又表现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师:知道了诗人,只是学习诗歌的第一步,为了深入地理解诗歌,我们常常还需要知道作者写作时的写作背景,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生:天宝初年,王昌龄为了一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谪到离京城长安三千多里外的“遐荒”,好朋友李白在扬州听到消息后,写下这一情真意切的诗篇,寄给远方的好朋友王昌龄,表达了他对王昌龄的深厚同情和慰藉 四、诵读 师:诗是艺术,读诗同样是艺术,人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 诗为心声。假如现在你就是李白,读一读,看看谁能把对好朋友的同情和慰藉之情表达出来。 生一片朗读之声。 教师作语调、语重音的指导。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师:老师也给大家朗读一遍 师:齐读这首诗 (设计说明: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一条常用的教学线索,也是一种灵动多姿的教学细节。没有朗读的课只是课,它不是美的语文课。教师朗读主要是对学生起示范作用,通过朗读,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开始自学。自学部分(自学第一首诗)(自学)1.借助注解,读懂诗意。诗的字面意思2.思考三个问题;诗中哪一句写的精彩,试做简要分析。诗中哪一个词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读完这首诗你悟出什么道理 (设计说明:学生自学解决时,先整体感知课文,在书上做标注,老师在管理中来回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搜捕学生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反馈的信息及时可靠,为后面精讲提供可靠信息。此环节体现了“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中的:“学”即学生自学。)自学后明确:教师再精讲点拨。(精讲)1. 诗的字面意思:在树上柳絮落光,杜鹃啼叫的季节,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去了,那里地方偏远,还要经过五溪。让我把对你的忧愁与思念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2. 思考三个问题:诗中哪一句写的精彩,试做简要分析。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第一句写的精彩。 诗的一开始,作者就选取了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江南暮春三月的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忧愁的气氛。这两句看似写的平淡,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同时又为下两句抒情做铺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这一句写的也非常精彩世上只有也唯有明月能够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诗人在句中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人的笔下,明月有了人性,能将诗人的忧愁之心传给王昌龄,带去诗人莫大的精神慰藉,这样写生动、巧妙地表现了诗人忧愁无奈,以及对朋友的关切之情。诗中哪一个词集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感。“愁心”既对好朋友远行偏远之地的牵挂之心;又对老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朋友无端被贬而愁,为朋友的前途命运而愁。读完这首诗你悟出什么道理?在李白的笔下,明月是高雅、纯洁的有情物 。能将自己的“愁心”寄托给明月,不仅表现出李白、王昌龄的心灵都如明月般纯洁、光明,而且也意喻了只要明月还在,他们二人的友谊就会象皓月一样永远长久。正因为这样,李白才会说“人生贵相知”所以,李白把珍惜友谊放在首位,这也表现了他飘逸豪放的情怀。说明幸福时需要友谊,患难时更需要友谊。友谊是患难时的倾情相助。(设计说明:由于学生与作者所处的年代不同,运用话题讨论的方法,关注学生的内心体验,促进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自主感受体验作品的语言魅力。教师要有示范,要紧紧抓住语言这个载体,要结合语言环境或赏析语言的的方法,通过对诗句的品读和感悟,这个环节体现了“学讲练分层教学模式”中的“讲”,即精讲点拨。)师;欣赏完李白的诗,今天老师还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一个被人们称为“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的杭州飞来峰走走看看。(一)欣赏图片 1.教师播放飞来峰的图片,学生欣赏。师:看后之后,感受如何?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生:美丽、雄伟壮观,好美呀3.揭题师:在你们的眼中,飞来峰是那样的美丽、雄伟壮观,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结果认识不同,感受不同。北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政治家也登上了飞来峰,并留给了我们一首千古传颂的登飞来峰。 (二)初读诗歌师:既然诗为心声,谁能代替诗人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读,老师做停顿、语调、语速、重音、的指导)师:我们一起做王安石,齐读这首诗。(三)分析诗文:师:请同学们开始自学。自学部分(自学第二首诗)(自学)1.借助注解,读懂诗意。诗的字面意思2.思考二个问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自学后明确:教师再精讲点拨。(精讲)1. 诗的字面意思: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2.思考二个问题:“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诗人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夸张。“千”不是实写,指高。如;李白的诗句就有:“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夸张就是有意的把事实夸大或者缩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诗人自己站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就看得远,塔下的景物一览无余,不怕漂浮的云把视线挡住。师:现在我们理解的只是诗句的意思,实际上诗人写诗和我们现在写文章是一样的,就是想通过字里行间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要想读懂诗人的心声,那就必须了解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 1、教师出示:王安石变法的故事 ,“浮云”的典故。 学生自己读读。 王安石变法的故事在北宋仁宗时候,大批农民失去田产,沦为佃户,遭受沉重的剥削和压迫。为了争取生存的权利,他们只有拿起武器,铤而走险。于是王安石就推行了一系列的新法,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在此期间,每项新法在推行后,基本上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可是各项新法的实施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新法实施的过程中受到了很大的阻力。所以,他一登到山岭高塔,就联想到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浮云”的典故“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障日也。”陆贾新语慎微篇。意思:西汉的人曾把浮云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2、理解“浮云”的深层含义。师:读完了王安石变法的故事,知道了“浮云”的典故,你知道王安石眼中的“浮云”指什么了吧,你认为王安石眼中的“浮云”指什么?还指什么? 生; 奸邪小人 ;还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师:王安石也在实现自己理想的时候却是也遇到了这样的奸邪小人,那他的反应是什么?你能用诗中的一个词来说说吗? 生;“不畏”师;说明了什么?生;不害怕,坚决果断 。师;任凭反动势力怎样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新法,他能如此坚定和毫不畏惧,全部源于什么?生;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师;他想告诉我们什么?生;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六、设疑解惑:(解疑)让学生提出疑义,如学生没有疑义或提不出疑义,老师提出质疑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两个版本,是“随风”好还是“随君”好? 讨论后明确:随风好。诗人与好友分隔两地,诗人对朋友的这份担忧与牵挂,无可排遣,无人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月亮自然就成了他最好的知音,而风儿又是月亮最佳的搭档。所以,他将满腔的愁思,都寄与了明月与清风,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情思捎给贬谪远方的友人。月亮、清风本是无知无情的,但诗人通过丰富而又奇特的想象,赋予了它们以人的情感色彩,将无知的月亮、清风化成了他与好友心灵之间的纽带。传达他对好友的这片真心。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种版本所占的数量也不在少数。从意义上看,“君”字较“风”字确实更容易理解。“我”把忧愁、思念的心托付给明月,让它随“你”一直到“你”要去的地方。这样,也就能更直接地抒发诗人对好友真挚的关切之情了。(设计说明:新课标强调凸显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因此课堂尽可能多留空间给学生。通过质疑探究,使学生原有的感情得到提升。)七、布置作业(作业)1.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2.根据你对两首诗的理解,把它们各画成一幅画。(设计说明:本节课大屏幕展示中,多次出现这两首诗的不同画面,学生科根据已有的画面和诗歌的内容,画出两幅画的题画诗,目的就是训练学生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八、结束语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这两首诗,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李白、王安石的诗歌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中,同学们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心中有梦想,脸上有微笑,就一定能梦想成功,同时我也坚信:“山高人为峰,努力定成功。”(设计说明:教学以情取胜的诗歌时,应充分挖掘诗歌中的情感因子,让学生在此类诗歌的感染下,带着一种不可抑止的激情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向人生。对于这节课的课堂结尾来说,就是要沿着课堂情感发展的趋势,将情感向前推进一步,或向下深入一层,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震撼力量。)九、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着重条理性,应反映两首诗的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