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中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答案写在答题卡内)1西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里的“封建”是指a.封邦建国 b.建立军队 c.制定周礼 d.营建都城2、西周受封诸侯对天子承担的义务有 镇守疆土 勤于王事 交纳贡赋 朝觐述职a. b. c. d.3.“立子以嫡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春秋公羊传),这句话反映了西周时期的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5.秦朝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a.中央任命 b.世代相袭 c.地方推荐 d.考试选拔6.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目的是a.增加税收 b.恩泽贵族 c.削弱王国势力 d.实现民族融合7.下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8清朝加强专制皇权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 b.废除宰相 c.设置内阁 d.增设军机处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10.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是a.协定关税 b.割占香港岛 c.片面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11.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验证了共产党宣言中哪项主张的正确性 a无产阶级应当建立自己统一的革命政党来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应当建立本阶级的政权 c无产阶级应该进行暴力革命 d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在几个发达国家同时进行12.某班设计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 “重要人物” “历史文献”“学习检测”等四项链接。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合适的是 a.鸦片战争 b.天国兴衰 c.李鸿章 d.天朝田亩制度13、“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土地分。”这首流传于19世纪中期的民谣反映的相关史实是:a.太平天国运动 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c.北伐战争 d.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14.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竞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15.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两度劫”发生在这里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 b. c. d.16.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下列事件中体现这一历史转型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 d.辛亥革命 17.一位历史学家在一篇研究近代中国史的论文中写道:“最重要的就是爱国主义运动反帝国主义运动。争回我国在青岛的主权;另一方面是促使青年人的自我觉醒。”他论述的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卢沟桥事变18.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合作领导了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19.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一革命道路的开端是a.中共一大的召开 b.国民革命统一战争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0、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赞叹的:“当今时代无与伦比的一次史诗般的远征”,这里的“远征”是指红军a.开辟井冈山根据地 b.两万五千里长征 c.开辟敌后战场 d.千里跃进大别山21金冲及在毛泽东传中说到:“中国人从五四运动前后接受马克思主义起,经过二十年的探索,在抗日战争时期,独立自主的立起了新民主主义这面旗帜。”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政党b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反帝反封建革命c抗日战争时期两党分歧渐趋消除d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是公有制22、有学者在1937年上海刊物呐喊上发文指出:“我相信中国文学界的优秀分子以前没有一个不是憎恶战争的,但是,现在确没有一个不是讴歌抗战的。”让作者发出次感言的背景是a.抵抗八国联军的侵略 b.武昌起义成功 c.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抗日战争的爆发23.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共同点是a.发动大规模的会战 b.进行积极抗战 c.实行全面抗战路线 d.坚持游击战争24.中国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a.甲午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抗美援朝25.使北平获得和平解放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26.我们即将迎来共产党宣言问世160周年,我们在研究“它为什么诞生于160年前?”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 a工业革命深入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同时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 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27.有关英国责任制内阁的表述,正确的是由多数党领袖组阁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首相有权解散议会 掌握司法权a. b. c. d.28.“从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和苏俄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历程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不是马克思主义原来意义上的社会主义革命。”以上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表明资本主义制度已不能容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本质是以社会主义方式清除俄国现代化的障碍 c是对既有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彻底否定 d为发达国家开创了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29.下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 30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冬富,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鸣响了进攻的号炮;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640年英国的伦敦 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c.1789年法国的巴黎 d.1917年俄国的彼得格勒 三 材料题(三道大题,共40分)31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朕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朕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朕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与不肖则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明袭暗杀)朕践祚(即位)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朕所以成今日之功也。资治通鉴卷198 材料二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材料三杰出人物,只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个别外貌,却不能改变当时事变的一般趋势;他们自己只是由于这种趋势才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有可能进到现实的门阶。普列汉诺夫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归纳唐太宗认为自己成功的经验有哪些。(3分)(2)材料二是康煕帝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过的一段话。依据材料二,归纳康煕帝对自己的评价。(3分)(3)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4分) 材料二 一、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二、上下一心,大展经纶;三、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人心不倦;四、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五、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材料三 数年以来,中外臣工讲求时务,多主变法自强嗣后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定国是诏装订线内不许答题请回答:(1) 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据材料一综述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8分)(2)俄、日、中三国的改革在近代化道路上各自产生了怎样的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及其局限性说明了近代化发展进程的什么特点?(8分)33题.(14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新和谐村”并不是真正与世界隔绝的,加入这个公社的人来自各个地方,抱有各自的目的,追求不同的利益,有着不同的政治信仰。这样,入社的社会上层分子和普通劳动者之间很快产生了矛盾,加上宗教信仰不同和民族的偏见,使这个公社远不像欧文预想的那么“和谐”。同时,按照欧文的理沦,公社经济活动的目的,只是满足公社社员的需要,因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