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pyj.doc_第1页
专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pyj.doc_第2页
专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pyj.doc_第3页
专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pyj.doc_第4页
专题一 地理信息技术pyj.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 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 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1 专题一专题一 地图 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地图 地球与地理信息技术 三 地理信息技术 三 地理信息技术 考纲下载考纲下载 1 遥感 RS 在资源普查 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2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3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 1 从考核内容上看 侧重考查 3S 技术在生产 生活实践中的应用 尤其侧重考查了 在沙漠逃生 交通工具和国土整治 矿产勘测等方面的实际使用 2 从考核形式上看 信息呈现方式多以示意图 联系图 实际 3S 信息图和文字 表 格等呈现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综合题也有 但分值不重 3 从能力考核上看 侧重考查了学生读图 用图和图表提取信息的能力 考查了学 生关于 3S 技术的推理和论证能力 图文转换能力 基本知识及能力要求基本知识及能力要求 1 现代技术在地理环境中的应用 技术概念特点应用 遥感 技术 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 备 在航空或航天器上 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 探测范围大 飞得高 探得远 获取资料速度快 周期短 受地面 条件限制少 适应性强 成本低 效益大 应用于各类资源调 查 灾害监测 环 境监测等等 地理 信息 系统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 的计算机系统 GIS 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地理环境研究 城 乡规划 城市管理 宏观决策等许多方 面 全球 定位 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 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 系统 具有全能性 陆地 海洋 航空和 航天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 实时性等特点 科学考察 车辆管 理 例例 1 考虑遥感的定义及应用 考虑遥感的定义及应用 09 广东地理 1 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 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A 森林火灾面积 B 土地干旱程度 C 洪峰流量 D 植物病虫害程度 答案及解析 C 遥感 RS 主要功能是地理空间信息数据的获取 要获得洪峰流量信 息一般可借助地理信息系统 GIS 而 RS 一般无法得出 故此题选 C 例例 2 考虑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义及应用 考虑全球定位系统的定义及应用 0707 广东地理 广东地理 1 在沙漠中迷路时 可用哪种方式获知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信息 A 指南针 B GPS 设备 C 遥感图像 D 地形图 答案及解析 B 本题考查指南针 GPS 设备 遥感图像及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GPS 是空 间定位系统 能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具体位置信息 例例 3 考虑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考虑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应用 0707 山东文综 山东文综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 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 速达 200 千米以上 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 5 分钟 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 2010 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 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2 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1 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答案及解析 D 在文字材料中关键信息是 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 5 分钟 追踪技 术是全球定位系统的功能 间隔 5 分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处理能力 例例 4 反映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注意图层信息 反映地理信息系统的特征 注意图层信息 2008 2008 海南文综海南文综 图 4 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图层 完成下面两题 1 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 耕地分类和评价 B 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 商业分布和规划 D 学校分布 2 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 选址 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大气污染 区 域规划 造纸厂 印刷厂分布 水文地质 A B C D 答案及解析 1 A 2 D 第 1 题 根据题中提供的图层 有水系 土地利用 居民点 地形和土壤图层 说明该专题研究的可能是耕地分类和评价 第 2 题 如果 对深埋垃圾场选址 首先应考虑该地的水文地质条件 因为是深埋 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 地下水污染 另外 深埋垃圾场附近地表比较疏松 并且有可能产生沼气等气体 故选址 时一定要参考当地的区域规划 决不能建在居民区 商业区等附近 真题再现真题再现 08 08 广东地理广东地理 1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 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 越容易区分 图 5 反映了甲 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 段上的反射率 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 植物 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 合适 A 第 30 天 B 第 75 天 C 第 100 天 D 第130天 0808 江苏地理 江苏地理 下图是 某地地形简图 M 点位于 36 5 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 P M 点 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 米 读图 回答 2 4 题 2 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 所用最便捷的技术是 A 遥感 B 全球定位系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3 图中 P Q 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 起伏最小的 是 A B C D 2010 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 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3 4 冬至日正午 M 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 P 点 则 P M 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 300 米 B 400 米 C 500 米 D 600 米 0707 北京文综 北京文综 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可应用于鲁尔区煤矿整治研究 读下图 完成 5 6 题 5 GIS 技术的 A 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 数据模型用点 线 面表 达 C 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 D 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 6 图中城市 A 位于规划区 B 位于非矿区 C 位于现矿区 D 位于原矿区 7 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 向北迁移 主要是趋向 A 原料地 B 消费地 C 水资源 D 交通线 能力训练能力训练 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 各 类土地比重约为 平原49 6 山地15 3 丘陵27 0 水面8 1 完成1 2题 1 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 高效的手段是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2 表1中 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 表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 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 57 8037 320 673 590 53 40 9625 680 1611 6021 60 30 7131 150 3731 865 91 20 1650 950 567 6120 72 B C D 2008 年 9 月 6 日 11 时 25 分 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 长征二号丙 运载火箭 以 一箭双星方式将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简称 环境减灾 A B 卫星成功送入太空 据此回答 3 4 题 3 利用 环境减灾 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 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是 A 遥感 B 地理信息系统 C 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4 环境减灾 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A 台风 B 地震 C 水体污染 D 沙尘暴 2010 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 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4 雪 冠 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 海拔 5895 米 距离赤道仅 300 多千米 乞力马扎罗 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 50 年内消失的威胁 据此回答 5 6 题 5 图 3 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RS B 全球定位系统 GPS C 地理信息系统 GIS D 数字地球 6 关于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逐渐消失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乞力马扎罗山距离赤道近 气温高 B 雪冠逐渐消失主要是因为大气环流异常 导致山顶降雪量锐减 C 雪冠消失将对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带来严重破坏 D 雪冠消失将导致山麓地带水资源增加 森林四季繁茂 图 10 是 1986 1996 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 7 8 题 7 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GS B GPS C GIS D RS 8 下列有关图 10 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A 1988 年 1990 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 效果明显 B 1990 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 三角洲面积增大 C 1990 年 1995 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 三角洲面积减小 D 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08 山东文综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 天圆地方 圆球 体 扁球体 和 不规则扁球体 的漫长过程 回答 19 题 9 目前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 A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 B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数字地球 图 3 为 2002 年 10 月 30 日由卫星所拍摄意大利西西里岛某灾害发生后第 4 天的影像 图 4 为该地区的等高线图 回答 6 8 题 图 3图 4 2010 届高三文综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一 地球 地图和地理信息技术 5 10 据图判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